这问题属于陈年老账。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是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而皇太极称皇帝、将国号改为清,则是1636年(明崇祯九年,后金天聪十年,清崇德元年——是的,天聪十年和崇德元年同时成立)。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同年清军进入北京,象征着明清易代。而南明政权最后一任君主永历帝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南明永历十六年)死亡,但台湾郑氏仍用永历年号,直至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明郑政权永历三十七年)为止。
因此:
事实上具体历史场景里哪一种纪年比较合适,这是需要具体分析的;而像“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这种说法,只能是在约定俗成的语境下大略言之。故而只能说这两种算法都有道理,没有必要去争论哪一个更好。
主要问题在于,我们很多情况下要求历史时间在年份数字上必须衔接。这时候像明清鼎革这种蔓延好几十年的事情就很麻烦。之所以很多简表把1644说成清朝建立,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背景。我看《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年表是说得很清楚的,不过有的人就是喜欢一刀切。比如说书稿、论文的编辑方经常要求注明朝代,真有人会要求作者把1644年以后事件中的人物都规定为“清朝人”;顾炎武、黄宗羲注成“[清]”勉强也就算了,但要是把黄道周、瞿式耜、张煌言也注成“[清]”就很不好了,说实话作者夜里睡觉都会良心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