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解放战争真正的转折点在哪儿? 第1页

        

user avatar   wu-ming-2-52-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科书说的很明确:跃进大别山。

我知道所谓“真正”的意思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知乎默认教科书上转折点的判断是错误的。

这种为反对而反对很可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跃进大别山“损失巨大”“没有作用”“全靠粟裕豫东救场”之类的论调非常之多。

不可否认,这对于深入研究历史情况是有好处的。

但这本质上是拿粟否定刘邓,乃至指挥他们这么做的毛的一种方式

别觉得我阴谋论,我问你们,如果一个对这个毫无研究,仅仅只是看看了解一下的人,看到这一堆,第一想法是什么?

“还是粟厉害,毛还是瞎指挥,不行啊。”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大家不会不懂。

信心是一点一点瓦解的,敌人在对我们日拱一卒。

好了,就说这么多,下面是跃进大别山的一点判断。

1. 挺进大别山是豫东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

和很多人想的不同,豫东战役本质上是大别山成全的结果,而并非相反。

为什么呢?

跃进大别山,三路大军打出外线极大牵制了kmt的军事实力,用攻其所必救的战略逼迫kmt大量有生力量不得不回防,导致在豫东战役期间,kmt难以组织出新的力量对豫东战场进行支援。

比如襄樊地区,为什么堂堂兵家必争之地,中原兵力一被粟裕调动就空虚了?各位想过没有?

当然是因为kmt送不上壮丁来了呗。

2.挺进大别山的损失是否值得?

答,从整体局势来说,太值了。

当时我们的整体战略是什么?

南守北攻,等待东北全境解放后百万大军横扫。

而说实话,当时已经有南守守不住,北攻还攻不下的崩盘迹象

kmt虽不是东西,但他们绝不是不懂战争,不懂策略。

在意识到我军依托根据地内线作战屡屡打出奇迹战绩后,kmt在美军顾问(有甩锅的嫌疑,因为kmt一直都是这么干的)指导下,果断采取了系统性摧毁根据地战争潜力的作战方针。

说白了,屠杀。

给大家贴封信:

亲爱的同志们,看见了你们,我们又悲又喜,喜的是可得救了,悲的是这几个月我们受尽了亘古未有的大大灾难。国民党伪军自占领潍县后,烧、杀、抢劫、抓丁、抢粮,无所不为,潍北全县被拉去牲口两千余头,粮食被抢精光,被抓壮丁难以统计。更残酷的是广大群众被残杀。两年多来,潍北人民被残杀者已有千余,直到今天寒亭据点周围的死难同胞仍曝尸旷野,无人收拾。纸房区李家营一村,即被活埋七十余人。残暴手段更令人闻之毛骨悚然,铡刀铡和活埋已成为蒋匪的普遍手段。有的先割耳、舌,而后活埋;有的妇女被拔去头发铡死;有的妇女被剥光衣服,绑在树上轮奸,并用烧红了的枪条插入阴户,活活搞死;有的被剥光衣服绑在树上用开水浇,把全身烫起水泡,再用竹扫帚扫,名为“扫八路毛”;有的用剪刀剪碎皮肉,名为“剪刺猬”;有的全身被刀子割开,丢在火红的锅里,叫做“穷小子翻身”。纸房东庄蒋匪在街口安下十二口铡刀,按户抓人铡死。邢家东庄一次被铡十二人,妇救会长一个四岁小孩,也被铡成三段。贫农韩在林兄弟三家十五口,有十四口被铡死,剩下一个老母苦苦哀求给她留下一个后代而不得,她看到自己的孙子全部被铡死,悲痛得自己也上吊而死。

高里区一个妇救会长,死时曾对大家说:“告诉共产党、解放军,一定为我们报仇!”

亲爱的同志们:你们是华东野战军的主力军,你们是胶东的子弟兵,你们屡打胜利,有了你们就有了希望,有了依靠。你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不能让你们走,要你们给咱们报仇。要求你们坚决彻底消灭蒋匪军和“还乡团”,要求你们像在孟良崮一样消灭敌人,在潍县留下英雄的胜利,立下大功,这是我们对你们高贵的信仰,也是人民对自己军队的命令!”

咒骂,仇恨,批判,这些情绪别的答主都输出过了,但我要说一件事情:

屠杀政策确实有效。

大量的后续兵源被屠杀,大量的劳动人口被迫脱离生产,这让本就人少地少的tg非常艰难。

内线作战中虽然打了很多胜仗,但这样下去,只会像长征那样,在所有造血能力被统统摧毁后再次成为流寇。

所以,虽然解放战争拖不得,但我们才是更需要时间的一方。

跃进大别山恰恰拖延了时间,为华北,山东,陕北等已经快油尽灯枯的局势接续了宝贵的体力,给了林发育的机会。

跑过马拉松的人都知道,关键时刻灌的那一口水,缓的那一口气有多重要。

3. 以挺进大别山为首的一系列外线作战行动摧毁了kmt当地的基层组织。

这将使大片kmt稳定控制区域变为游击区和根据地,起到了过去中原解放区的作用。更加大了kmt人粮钱的困难。

这就是跃进大别山的重大作用。

这是标准的死棋战略,用局部的牺牲换取整体局势的缓和。

但它厉害在两个方面。

1.有能让部队甘愿牺牲的号召力。

2. 在局势艰危的时刻敢于不守反攻,用一支宝贵的有生力量对敌人统治稳固区域做纵深突击,而且成功调动了敌人。

这不是什么“取巧”,这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其实,对转折点理解偏差的原因很简单:

不了解,不能清晰的感知到当时局势的严重性。

的确,解放战争三年定天下,的确够快。

但这不代表我们赢得简单。

kmt在抗日战争中也是经过磨练的。

kmt在抗日战争中也是拿到最多外国援助的。

在战争结束后,kmt也是接收最多日军武器,最多日军投降的,甚至有相当的军阀部队将投降日军直接原班人马换个编制就成了果军(阎锡山十总队,老蒋甚至直接赦免冈村宁次)。

解放战争,绝不是敌人送来的,而是我们无数英雄烈士血洒战场赢来的。

在讨论所有解放战争的问题的时候,我希望所有人都先想清楚一个问题。

解放战争,为什么叫解放战争?

————————————————————

我自己要做一个修改。

我之前说,挺进大别山成全了豫东战役的胜利,其实有失偏颇。

因为只有中野一支队伍并不能成事。

解放战争,乃至其中的所有大规模战役,胜利的底色都是建立在全国野战军一盘棋上的高度战略协同。

所以准确来说,是“挺进大别山”这一“在无稳固后方支持情况下敢于果断跳到外线,将战火引到国统区”军事思想以及各纵队对该军事思想的认可坚决执行成果成全了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以及之后的三大战役都是长期外线作战的探索和酝酿结成的果实。

站在胜利的终点往前看,起点就在大别山。

就像人民政协报的评价: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全国各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user avatar   tang-ji-ke-de-54-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粟裕指挥的豫东战役

因为这场战役国军天时地利人和兼备,然而依然打不过解放军。

天时

战役阶段天气很好,非常适合国军机械化部队和空军活动

地利

豫东地区一片平原,适合机械化行军和展开。而且是国统区内,不存在以往外线作战的困难。

人和

此战国民党各部队都相当精诚团结,见死必救,见围必解,邱清泉,黄百韬,刘茂恩打的都很勇猛。

此战役后,国民党官兵心态彻底崩了,发挥到最佳状态依然考不过解放军,都知道这场战争输定了。国军军官再也不敢主动找解放军打硬仗打大仗,少于一个兵团不敢行军。最终在消极作战中迎来了三大战役。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看书,也看过唐总的一系列电视剧吧?

《东方》、《解放》、《换了人见》,等等一大票。

剧情都差不多,基本都是从重庆谈判演到朝鲜战争结束。

小河会议(小河会议_百度百科)。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13万人,对国民党军队从山东到陕北哑铃形阵势的中间薄弱环节实施突击,在鲁西南张秋镇至临濮集之间150公里的正面上强渡黄河,一举突破国民党的黄河防线,并乘势发起鲁西南战役。这一战役行动,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小河会议前都是挨打。中原突围,东北被追着跑,西北被胡宗南追着撤出了延安,华北被傅作义追着打,华东也被追着打。

伟人每天吃黑豆,解放区经济极其困难。

小河会议的时候或不久,刘邓正在向大别山挺进,东北开始酝酿第四次打四平,彭老总开始部署吃掉国军第一军的“天下第一旅”,华东解放军不久吃掉王牌主力74师,华北开始攻打清风店、石家庄。

突然间,各个方向形势都逆转了。

当时小河会议还决定要用5年时间消灭国军。

没想到一年后多一点,就三大战役了。

随着辽沈战役结束,我方多出100万生力军。

淮海围住了国军80多万,然后又多出了近百万部队。

然后就轻松解放了天津、张家口,傅作义起义了。这一下子又多出100万,力量彻底翻转。

然后就分兵各个击破了,徐向前打山西,彭德怀打陕西甘肃,陈粟渡江打沪宁杭,四野和陈赓过江解放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刘陈贺打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最后是海南、舟山和沿海岛屿,疆藏和平解放。


user avatar   li-jia-lu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不少国民党高层来说是孟良崮战役。此战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如整军、派系、军纪、政治军事经济配合等等,足以让比较清醒的人明白大势已去,转折已过。

汤恩伯战役后给 蒋公的亲笔信是这么说的:

剿匪军事任何区域都不是三、五个月可以解决,一定是相当长期的,政治、经济能配合否,似有全面检讨和加强之必要。和谈的机会已成过去,今后如果言和谈就是投降。
于其束手待毙或等待共产党来向我清算,还不如自己起来作最后之改革和挣扎。

你看,汤司令长官用词已经到了“最后之改革和挣扎”这种程度了。


user avatar   san-chong-bu-tong-de-hong-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当然就是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之前,解放军始终是处在防御状态的。孟良崮虽然特别提气,但那也仅仅是防御过程中的战果而已,而且是敌人深入我解放区内部,我军内线作战而取得的战果。它虽然政治意义非常大,但单纯从军事上而言,国民党军并未伤筋动骨。反而在此战之后,各个战场上的解放军均进入了非常困难的时期。

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官方认证的“大转折”,但这个转折并非敌我双方攻守易势,而是我军从内线防御开始转向了外线防御,也就是进入到了“寇可往,我亦可往”的阶段。众所周知,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直接原因,是陕北遭受了极大的压力,快要顶不住了,所以中央军委决定让刘邓跃进到敌占区,以此来调动敌人兵力,打乱敌人部署,以减轻陕北的压力。

所以,千里跃进之前,敌我双方之间的态势是敌进我退,千里跃进则是敌进我进,但无论如何,它的本质还是防御。——何况中野这一跃进,成败利钝实在难说。

总之,一直到1948年元月份,全国战局依旧是处于敌人进攻,我军防守的情况之下,加之47年8月之后,中野跃进,华野分兵,我军各处战场均遭受到了较大挫折,而中央在陕北的处境并未有较大好转,因此到1948年初,中央作出了粟裕率3个纵队下江南的决定。

这个决定其实就是刘邓千里跃进的翻版。——既然一次跃进不行,那我就再跃一次。跃进到大别山不行,那我就往江南跃。

换言之,直到这时,中央在战略决策上,依然不敢以堂堂之阵和国民党精锐放对,而始终采取一种“偷鸡”式的取巧,宁可把主力部队派到敌后去捣乱,以此来吸引敌人,也没想过就在当面和敌人刀对刀枪对枪进行决战。

这个时候,粟裕的子养电发出了。

粟裕当然是一位百战百胜的名将,然而说实话,他能在历史上真正确立战略家地位,却就是靠这子养、齐辰两份电报。没有这两份电报,他顶多也就是一个善于打仗的战将而已,正因为有了这两份电报,他的高度一下子就被拔高到战略家级别了。

粟裕说:过江是不对的,应该在中原和敌人正面打一仗,要在中原决战。

中央不信,说你认为不能着急渡江,那可以,推迟一个月,一个月后必须渡江。

粟裕再次“斗胆直陈”,说就是不能渡江,应该在中原打。

中央说,那好,你粟裕来当面跟我们说,怎么就不能渡江了。

粟裕于是到了中央,跟大家一说,五大书记都服了:好,就按你粟裕说的办,在中原先打一仗,但你要立下军令状,必须打赢。这一仗打完后你再下江南。

于是就有了豫东战役。

中央对这一仗是非常重视的,在战前,专门把陈毅调到中野,把华野全军正式交给了粟裕,而且还让粟裕的男神朱总司令亲自到华野军中,进行整训,为粟裕站台。

然而,纵然如此,中央也不认为这一仗会改变什么,所以还是有让粟裕在战后下江南的决议。

豫东战役具体过程就不说了。总之一句话,一战之后,天下震动。

首先,这一战的直接战果,首次攻克敌人省会城市,歼敌九万。一个战役歼敌九万,而且是在敌人重兵集团之中歼敌,这是解放战争以来空前所未有的。

其次,这一战,自解放战争开始以来,首次在平原地区,在敌人重兵集团中,以阵地战的方式,硬碰硬的围歼敌人的兵团。——而且,这次战役中国民党军可谓是人人用命,没有人耍滑头。就这样,依然丧师覆军,真是太TM吓人了。此前,敌人能以整编师、军级别的兵力纵横往来,而此战之后,非数个兵团抱团,则敌人不敢行动。

第三,这一战,不但达成了粟裕自身的战略谋划,而且充分调动了整个中原地区的所有敌人兵力,为其他战场创造了战机。由于豫东战役调动了胡琏、吴绍周兵团,造成豫南鄂北地区空虚,中野乘机发动襄樊战役,解放襄阳、樊城。由于豫东战役调动了黄百韬兵团西援,山东兵团乘机解放兖州。而同样的,在豫东战役的影响下,苏北兵团乘机控制陇海线,解放涟水、宿迁等地。

所以,豫东战役的影响,绝不仅仅限于豫东,而是以此为杠杆,撬动了多个战场的形势,使其迅速向有利于我的趋势发展。而敌人在华东、中原、华中等地的各种部署,全部被打乱。

当然,豫东战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敌人心理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国民党国防部在事后总结中,说“共军表现特异”,主要是有三“敢”:敢集中主力做大规模之会战决战;敢攻袭大据点;敢对战场要点做顽强固守、反复争夺。——这三“敢”对国民党军心理造成了极大震撼,如果说此战之前他们对解放军还心存轻视的话,此战之后,他们的态度已经转变为畏惧了。

以至于三个月后济南战役,徐州剿总坐拥数十万大军,竟然不敢出一兵一卒来救援。

豫东战役对我方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此战之前,我们想的还是怎么“偷鸡”捣乱,结果此战之后不到半年,我们就开始主动寻求战略大决战了。

前面说,在战前中央虽然同意粟裕在中原打一仗,但打完这一仗依然要下江南的,中央并不相信这一仗会对局势产生什么根本性的影响。然而这一仗打完后,中央一下子发现,原来我军竟然拥有了如此力量,什么“下江南”什么的,再也不要提了。战后第七天,中央军委就马上给华野发电报:“粟兵团应在现地作战至明年春季或夏季,歼灭五军、十八军等部,然后南进(不歼灭第五军、十八军不走)”——当然,中央也没想到,仅仅半年后,粟裕彻底歼灭的,哪里仅仅只是个第五军和十八军呢,而至于渡江南下,那就必须是百万雄师级别的了。

所以,我们纵观整个解放战争史,战场态势就是以豫东战役为分界线,分成非常明显的两个部分。用毛主席的话讲,前面我们是在爬坡,而豫东战役后,“我们过山坳”了。

关于这个转折点,毛泽东还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有过明确论述,这篇文章发表在1948年11月14日,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而淮海战役刚刚开始。

毛泽东是怎么说的呢?他说:“中国的军事形势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转折点,……这是由于四个月内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英勇作战的结果,而特别是南线的睢杞战役、济南战役,北线的锦州、长春、辽西、沈阳战役的结果。”

这里毛泽东所说的几个战役,锦州、长春、辽西、沈阳那就是辽沈战役,已经属于大决战的范围了,很难将其归入到转折“点”上去。而局势转折的真正起点,恰如毛主席所说,就是睢杞战役,——也就是豫东。


user avatar   jin-zhou-tie-j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三个纵队暂不过江。

转折意味着之前之后,整体态势是不一样的。不然怎么叫转折?

孟良崮战役肯定算不上,孟良崮战役发生在国军进攻的最高潮。在最高潮,被干掉了王牌军,这个非常震撼。但是没有改变整体的态势。

真正的争议在于:挺进大别山到底是不是转折点。

很难算,他没有改变南线国军进攻,共军防守的整体态势。挺进大别山,共军实际投入了强大机动部队:刘邓本部4个纵队,陈赓2个纵队,后来还有中野11纵,合计7个纵队的强大野战军。

在孟良崮前后,刘邓已经退出中原战场,在黄河以北打土顽去了。华东野战军9个纵队和华东国军打成相持状态,华东野战军处于战略上被动防御,战术上主动进攻的态势。这也就是南线的整体态势。

这时候,突然在中原投入7个纵队野战军的强大实力。9个纵队变成16个纵队,野战军兵力几乎翻倍。

投入的结果是什么呢?整体态势仍是国军进攻,共军防守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国军向大别山进攻,陈谢陈粟就被迫提前结束建设根据地的任务,以作战行动支援大别山。

投入7个纵队兵力(华野也才9个纵队),不要说挺进大别山,天天出操拉歌也挺吓人的。

建设大别山根据地的目标也未完成。在整个中原根据地建设中,大别山和陇海路以北困难都比较大,反而陇海路以南比较容易。这里面有比较深刻的原因,不多说了,说多了有人又要说我黑刘了。

从47年8月挺进大别山开始,到48年5月底粟裕兵团渡过黄河再次加入中原战场为止,中原地区你来我往十分热闹,但是就是没有打出大的交锋。共军四处机动,到处偷机,国军搞有限进攻,四处救火。国军无法驱逐共军,共军也无法吃掉国军。总之互相之间打草谷,你搞搞我,我搞搞你。硬碰硬搞不起来,因为共军不愿意搞,你来我就走!

总结起来一句话:南线整个态势没有改变。

粟裕兵团渡过黄河,重返中原战场后,整个局势发生180度大转弯。

从此,中原共军改变了之前“打土顽”四处偷机的局面,转而开始对国军机动兵团发起捕歼战。

首先是在宛东创造出一次主力兵团会战的绝佳战机。可惜被滑链子组合打滑了。

随后先打开封创造战机,意图捕捉国军主力兵团歼灭之。这是攻开封打援。

华野打完开封,中野刘邓又提议打郑州搞攻郑打援——当然中野很快自己放弃了,理由是:避免不了和国军多个主力兵团接触。

既然中野不打郑州了,粟裕随即发起睢杞战役——也就是豫东战役第二阶段。正儿八经捕捉国军野战兵团歼灭之。同时期又打响了兖州战役,襄阳战役。

简单说:48年6月开始,共军一改之前偷机式的打土顽打孤立敌人的战法,而改变为向国军野战兵团发起进攻。

先后在宛东,豫东两次创造出主动捕捉国军野战兵团的计划。

不仅如此,刘邓提议的攻郑打援,可以说有非常非常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无限靠近粟裕忽集忽分的战法),可惜刘邓自己放弃了。

整个态势开始变化了,最终粟裕在各种困难条件下,在睢杞战场,以野战的方式,和国军主力展开会战,在经历开封攻坚战后,部队疲劳之际,又与国军未经严重作战的三个野战兵团展开直接硬碰硬的厮杀,最终歼灭一个兵团部,一个整编师部,一个整编师+一个整编旅,活捉兵团司令区寿年,整编师长沈澄年,新二十一旅旅长李文密。

这样的结果,彻底改变了国共双方对中原战场的认识。

军委彻底相信:中原决战是完全可以。于是立下不歼灭5军不走的flag,放弃折衷式的“打开渡江道路”计划,改为“在现地作战一年”。

而国军意识到48年5月前的经验已经失效了,靠几个主力军配属部队的灵活编组方式四处灭火已经行不通了,必须编组更加庞大的机动兵团。

华东战场,由共军四处偷机,国军四处追击的态势,变成了共军满世界追着国军打的局面。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三个纵队暂不过江,以忽集忽分的战法来实现的。

而淮海战役,正是“忽集忽分”战法的完美呈现。

经过这次实践,统一了认识,中野华野,东兵团西兵团,再也没有像豫东战役那样只忽分不忽集了(豫东战役其实只有粟叶兵团和陈唐兵团完成了忽集),淮海战役以一种惊人的方式完成了60万对80万的夹生仗。


所以,解放战争真正的转折点是:三个纵队暂不过江。


小知识:在豫东战役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7月1日,刘邓给军委发了一份电报:建议粟兵团雨季过后渡江南进。

这一天,刘邓对于粟裕的战法是充满疑虑和不信任的。

这时候,中野的想法还是“我们打不起消耗仗”。

几个月后,中野开始拍胸脯“哪怕中原野战军拼光了,其他解放军照样过长江,解放全中gue”!


user avatar   denam7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48年2月底到3月初的宜川瓦子街战役,才是国共战争的转折点。

通常的说法,刘邓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战略转折的开始。但在转折的过程中,刘邓挺进大别山是起点,而非那个改变了趋势的关键节点。在刘邓挺进大别山之后,国军依然有力量调集大批部队前往围剿。真正压垮骆驼的那个稻草、转折中最关键的点,反而发生大别山之外,功夫在诗外。

1948年2月下旬,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围攻陕北小城宜川,国军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部增援,这支援军十分臃肿,有七个司令部——一个军部、两个师部、四个旅部——只指挥八个步兵团。虽然如此,这也是胡宗南在陕北最后的机动兵团了。战役的结果是整29军覆没,刘戡自杀,未及救援的宜川城也易了手。

三万人的损失不算太多,却成了国共两军攻防易势的节点。《国民革命军战役史》评论“西安绥署自宜川失利后,精锐耗尽,关中危急,胡(宗南)主任为挽救当前危局,除抽调临汾整三十师主力空运西安外,并经呈奉统帅部准将进入豫东之整一军回师关中。统帅部为巩固西北,复特令徐州之整六十五师及开封之整三十八师空运西安,增防关中”。

国军在兵力使用上,从刘邓进入大别山开始的“摊薄调剂”终于变成了“腾挪补空”,结果就是陇海铁路河南线西段丧失掩护,洛阳战役、宛东战役、宛西战役中,国军不是守军覆没,就是援军奔命,都显示出已经缺乏部队可供机动的窘困,也给解放军具备了组织更大规模进攻的空间。

1948年入夏前后,豫东战役、襄樊战役相继爆发,驻豫的整11师、整28师南北应对,一个也没能救成。开封被围、靠豫东皖北抽来的邱清泉、区寿年兵团来救;区寿年被围,只能再从鲁南抽出黄百韬兵团来救——陕豫两个原本连为一体的战场,已经各自为战了。

所以说,豫东战役不是转折点,而是宜川瓦子街战役以来战局转折过程的成果性展示了,自此之后,国军弃郑州(守军孙元良整编第47军东移蚌埠)、舍南阳(守军王凌云第13绥靖区撤襄樊),攻防易手,大势已去。


user avatar   lliang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组织角度看,是1946年6月,中央撤掉书记处候补书记、政治局委员,原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政委彭真同志,改由林彪将军担任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总联军司令兼政委,从此东北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正是东北的胜利,带来了全局的胜利。


从战事角度看,每个战场都有自己的转折


比如东北战场是三下四保+夏季攻势,这两役标志着东北共军真正反败为胜,完全掌握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关内战场的转折需要重点提到的有两个


一是刘邓挺进大别山,刘邓以己部勇敢的牺牲换取了关内根据地的喘息,是保证南线我军可以继续支撑下去重要因素。


二是胶东保卫战,此战标志着许谭大军彻底粉碎了国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为之后许谭收复山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山东这个我党初期最强大的根据地重新回到我军手里,才使得我南线主力甚至有了和国军决战的本钱。


对于东北战事和挺进大别山,大家可能比较熟悉。这里简单说一下胶东保卫战。


1946年,全面战争爆发后,当时我党实力最为强大的华东解放区(坐拥5000余万人口,50余万正规军,150万民兵)在国军的重兵进攻下,因为迅速失去了2000万人口的华中解放区的支持,导致敌我百万大军很快云集到山东。


即使经历了鲁南、莱芜、孟良崮等一系列胜利,但山东已经不堪重负。尤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南麻战役的失利,使得我华东内线部队元气大伤(包括后面的临朐战役失利,两战导致我华东4个野战纵队合计伤亡超过2万人),再加上出击外线的华野5个野战纵队也有较大减员,山东解放区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状态。


这里多说一下南麻战役,此战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是山东战场的关键之战,其意义几乎可以堪比东北的三下四保。如果南麻战役能成功,则华东我军将可顺势展开战略反攻,从而掌握山东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刘邓大军可能也无需再千里跃进大别山,用牺牲自己的方式去挽救山东的危局。


但是南麻战役的失败(随后陈粟强行发起的临朐战役又一次以失败告终),导致我华东内线部队元气大伤,而原本在刘邓有力配合下的山东战局,直接由一片大好变成了岌岌可危。刘邓不得不千里跃进大别山,陈粟则被迫带华野主力出外线,国军则顺利实现了其在关内的第二个战略目标,攻占沂蒙山区。


PS,关于国军的战略目标。蒋公认为,我军在关内有3大根据地,1是政治根据地延安,2是军事根据地沂蒙山区,3是交通供应根据地胶东。要打垮关内我军,就需要摧毁这3个根据地。这也是国军制定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这两个解放区的原因。


陈粟在南、临的连败,使得国军实现了占领所谓我军事根据地沂蒙山区的战略目标,随后国军企图实现其在关内的第三个战略目标,即由国军名将范汉杰将军指挥新编组的胶东兵团,企图攻占我胶东解放区。


在陈粟带着华野主力出外线的情况下,许谭临危受命,带着南、临连败后元气大伤的内线部队,经过5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胜利完成了胶东保卫战,彻底粉碎了国军对山东的战略进攻。


随后,越打越强的许谭大军在山东发起了战略反攻。到48年7月,许谭大军基本恢复了山东。山东国军被分割在济南、青岛等寥寥无几的几个孤立据点上,随时可能覆灭。山东解放区的恢复,对南线我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没有山东的恢复,就没有日后的淮海大战。


多说一句,和陈毅元帅一起出外线的粟裕将军曾在48年4月份提出过华野三个纵队不过江,先留在中原打仗的建议。因为一些不合适的宣传,导致很多人认为这个建议是日后淮海大决战的基础。


其实,粟裕将军提出的3个纵队不过江,和日后的淮海决战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让粟兵团暂不过江的目标是消灭5军,但是经过豫东战役才发现,外线部队在中原作战还是非常困难的。豫东一战,西兵团7个野战纵队损失极大,直接失去了战斗力。其后西兵团休养补充了大概4个月,实力依然无法达到豫东前的力量。


举个例子,华野的王牌主力1纵,也是预计过江的三个纵队之一,豫东前经过小半年的休息补充,部队实力超过了3万。但是豫东一战后即失去战斗力,休息补充了4个月,到淮海战役发起时,1纵实力才堪堪达到2.5万人。


如果山东没有被恢复,失去战斗力的西兵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作战的力量。


如果从代价上看,过江的3个纵队在淮海大战前就打了豫东1仗。只是这1仗就把3个纵队给打残了,换来的国军不过只是几个旅的杂牌部队。


不负责任的胡乱猜想一下,如果粟兵团过江的话,按照粟裕将军的预计,至少可以带走包括整编25师在内的5个整编师。也就是说,如果日后敌我依然在江北决战,那江北我军虽然缺少了3个纵队,但是国军至少缺少了5个整编师,我军无疑更加有优势,也基本不会影响到战争进程。


因为5月份,粟裕将军将带3个纵队过江,届时国军至少可能会抽调5个整编师去围追。当时以山东战场的情况,许谭大军极可能能在7月份就夺取济南。


在基本解放山东后,兵强马壮的许谭大军即可加入中原战场,届时华东和中原我军联合,将坐拥百万大军,等到11月初的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那时再和要分心江南的国军徐州集团决战,胜利明显是可以期待的,甚至可能比历史上的淮海“夹生饭”更容易。


最后再多说一下,看到一些回答说豫东之战是转折点的。


刘帅曾在48年6月的讲话中,把全国分成了5大战场,分别是东北、华北、西北、苏鲁(即华东)、中原。


豫东战役前,东北战场我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华北和西北战场的国军已经自顾不暇,苏鲁战场中的山东战场我军也占据了绝对优势,中原战场则正处于僵持中。


豫东战役后,其他几个战场的局面没有太大变化,但是中原我军中实力最强的陈粟大军失去了战斗力,直接退出了中原战场。


所以,除非缺少了陈粟大军的中原战场反而占据了优势,否则将豫东战役称之为转折,至少在大局上是很难理解的。


user avatar   jackliu-lian-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科书钦定是挺进大别山并没有问题。

47年是什么情况,陕北被搞,东北被搞,苏北被搞没了,山东正在被搞。而当时晋冀鲁豫晋察冀,也就是山西河北基本连片了。而此时正赶着晋冀鲁豫连年干旱,经济困难,数十万脱产的野战军,只能杀出去,吃别人的饭。也只有他们在空间上和能力上能杀出去。


此时河南还算是国军的后方,但是挺进大别山以后呢,48年3月解放洛阳,我军是从南边,也就是国军背后杀过去的,5月解放南阳,7月解放襄阳,10月解放郑州,挺进大别山后不到一年,国军丢了整个河南。

11月淮海战役,中野主力就是在郑州开封一带,2纵6纵更是盘踞在南阳襄阳一带,才形成了中4野向东可以加入淮海。华中国军要是加入淮海,向南则可以杀入武汉。

淮海战役中,河南贡献了200万的支前民工,近1.7亿多斤的粮食,还有大量的牲畜车辆柴草,(数据摘自李海青,论解放战争时期河南人民的支前工作)这个贡献已经可以和老区山东媲美了。河南这个人口粮食大省,在没有发生什么大决战的情况下,就基本解放,并且为淮海战役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正是挺进大别山带来的。

否认挺进大别山作用的,一般是觉得挺进大别山损失太大。但同期哪场战役我军没有损失,豫东战役一仗损失人员就达4万余,只是华野及时补充了。中野的损失不是被歼灭,只是暂缓补充,建制骨架都在。刘帅给中央的报告中汇报中野的损失,是让中央对中野战斗力有明确的认识,而不是认为挺进大别山是失败的,不然留在地方的占了总数三分之一的团为何没被刘帅算进去,此时所谓的中野只有6万多,不如说刘帅只有6万多。淮海后各地方部队陆续归建,加上新兵的补充,二野迅速达到近30万的规模。


user avatar   midair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于关外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之后的1947年夏季攻势,于关内是挺进大别山和之后的大别山区反围攻。

首先要指出,解放战争中是存在多个封闭的分战场的。如东北战场对于国共而言想,都是与关内割裂的,但是在战略层面上又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此从战略的角度看,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即是国民党在东北战场的失利。但是正因为解放战争是多个封闭战场并列,而不是苏德战争那样的大战线链接的一个战场,像斯大林格勒这样的单个转折点用以解释解放战争,是不太合适的。

先说东北战场:

国军在东北的攻势巅峰是1946年底,此时的东北国民党军在北推进到长春以北的农安,在东推进到了鸭绿江边的安东(今丹东)。随着108天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战至1947年4月,国民党军向北、向东的攻势完全失败,至此止步。

5月13日东野发动1947夏季攻势,对国民党军展开全面反攻,切入国民党中心区,打通南满北满联系并围攻四平。

8月,东野发动1947秋季攻势,至11月,正面击退了国民党赖以自豪的新一军与新六军,完全孤立了长春。至此东北国民党军彻底丧失主动权。

12月15日,东野发动1947年冬季攻势,围绕沈阳外围的法库与国民党军展开会战。至1948年3月,歼灭国民党军15万,解放辽阳、鞍山、四平、吉林等一系列重要城市,切断沈阳陆路入关通道,至此东北国民党军被分割为锦州、沈阳、长春三个孤立据点,完全丧失行动能力,只能坐着等死。

可以说到了这时,东北大局已定。之后的辽沈战役的目的已经成了”阻止国民党军逃入关内”。如以苏德战争喻,三下四保是东北的斯大林格勒,三季攻势是东北的十次打击,而辽沈战役则已经是东北的柏林战役啦。

再说关内战场:

关内的国民党军相比于关外,在战争的一开始就不断的遭到歼灭性打击。但是和关外相同,1946-1947年的关内国军在战略上依然是步步前进的。1947年2月,薛岳占领华东军区总部临沂;3月,胡宗南占领了延安;6月,国民党军步步紧逼山东解放区,而华东解放军几次试图打破包围都没有成功。

6月底,中原野战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为了堵击中野,蒋介石不得不将围攻陕北、山东的国民党军队调去围堵中野,在华中云集重兵集团,使得河南、山东的国民党势力进一步削弱如,而解放军则得以在这些地区进行兵力和物资动员。此后国民党军虽然还取得了几乎全部占领胶东的胜利,却将大量部队、物资投入到围攻大别山区半年之久而毫无进展,对于中原、山东解放区的实力不断扩大束手无策。

同样以苏德战争比喻,则大别山反围攻为关内斯大林格勒,豫东战役为库尔斯克——国民党军全力尽出,最后一次在中原战场上击退解放军,而淮海战役则是巴格拉季昂了。等到东野百万大军入关时,整个徐州加上半个华中的国民党军已经一扫而空,这一点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

因此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在关外当为三下四保,在关内当为挺进大别山和大别山反围攻。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文天祥的军事能力? 
  为什么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都出身底层? 
  有哪些在本国史料里记载十分简略的人物却在他国史料里有关于他的详细事迹? 
  我可以喜欢希特勒吗?我们讨论的“喜欢”或“厌恶”某个历史政治人物究竟是指什么? 
  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跟「小明」同等级的人物吗? 
  历史学领域有哪些笑话? 
  明朝灭掉元朝后,蒙古人为什么又很快变回游牧民族,而不是继续务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什么? 
  李世民以逼父退位,杀死兄弟的方式得到皇权,是否影响了其历史地位? 
  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是法西斯政权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如今的疫情形势?
下一个讨论
有多少人愿意在热度过后继续支持鸿星尔克?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