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 2017 年 9 月 13 日发布的 iPhone X? 第1页

     

user avatar   jimsoup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iPhone实现防水时,是第六代而非第七代。虽然公开宣传防水功能,是在iPhone 7的发布会上。

早在iPhone 6推出时,SquareTrade的工作人员就将播放视频状态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同时完全浸入水中,取出后两部手机依然正常工作,不受任何影响 [1] 。这说明iPhone 6早就做了基本的防水功能。

等到iPhone 6s推出,防水功能已经做好七七八八了。



那为什么苹果并没有宣传这个功能呢?毕竟多一个功能,也可以多卖一些钱啊。

这就是苹果一直以来的战略。一方面,因为防水功能还不成熟,过早公开,容易被骂,暗自投入市场,可通过维修反馈,进一步完善,使得正式公开时万无一失;另一方面,可防止竞争对手知道自己在做某个功能时,就开始抄袭,导致功能过快失去竞争力。毕竟iPhone代表着手机界最尖端的技术和潮流,溢价里就包含有领先一步的新技术。

等到防水功能一公开 ... 哇,苹果用一年时间(隔一代产品)就实现了!其实它悄悄潜伏了两代机器了。

就像早期的Home键一样,用户以为是一个快捷实体键。苹果其实悄悄就把它规划进入指纹识别功能。等到推出touch ID时,用户才觉得如此自然。其实是前期用户习惯就培养好了。

而其他不做实体键、不做按压实体键、不是圆形实体键的手机厂商想抄袭时,就傻眼了。

想想一堆国产手机被迫把指纹识别放在背面。


回到iPhone X的话题,很明显今年的衡量便是,全面屏和Face ID的博弈。

如果优先考虑全面屏,那么砍掉Face ID即可。

而如果优先Face ID,则需要在正面上方密密麻麻布满:红外摄像头、泛光灯、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听筒、麦克风、正面摄像头和光点投射器。甚至连后方相机的位置都得改变(苹果压根没提到为什么),这就证明这些传感器占据了多大的空间。



最后苹果选择了后者。而官方宣称的理由是:Face ID解锁更安全和更快。恕我直言,我个人目前没遇到过因为指纹解锁而被盗或不够快的情况(不知道多少朋友经历过)。以苹果的尿性,用如此高的成本来提高这一丁点安全性和速度,我觉得只是官方说辞。


所以当网友都在吐槽Face ID的不安全和刘海时,我觉得都不是苹果心中所想的:

  • 不安全,它从来就不关心,不然一直都是密码就最安全了;
  • 一直很注重美感的苹果,不会不知道刘海的不美观。而它既然还敢于抛弃美感,执着于Face ID,侧面又反映出它的至关重要。


而就像往常苹果长远的战略计划,我个人感觉重点就在今年一点都没提到,但一直只有苹果在做的功能——Siri


想象用户解锁的高频性,上手Face ID,学会使用动态emoji后,使用Face ID就像使用Home键一样熟练时...


苹果可以祭出一个大招:Face ID和Siri结合。Siri通过捕捉用户的面部表情甚至嘴唇动作,实现和科幻电影中一样的真实场景互动。目前Siri已经会听了,就差会看。


只要苹果在系统中为Siri悄悄嵌入智能视觉识别功能,让她在用户不断使用Face ID和animoji [3] 时深度学习和训练就行了。大家可以观察升级系统后,系统的体积和平日使用的流量。


就像当年苹果公布指纹识别 [2] 和防水一样。真相如何,拭目以待。


接着,小米就会后悔当年和苹果比拼「全面屏」这件事。



[1] iPhone 6 Plus沉入太平洋两个月 竟没坏_苹果新闻-中关村在线

[2] 有朋友说做Face ID是因为做不了全屏幕指纹识别,在我看来也是性价比极低的事,用屏幕嵌入指纹识别功能,来实现的是什么?盲解锁或全屏幕可以安置支付按钮?提高的仅仅只是一点点速度。

[3] animoji是可以捕捉到用户的嘴唇动作的。本来觉得表情中加入这个没必要。后来细思极恐。




user avatar   sheng-fan-jin-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要说很多人不爱听的话了。

这次的iphoneX,

从运算速度,到制作工艺,从操作逻辑到硬件配合,全方位的碾压了友商的所有产品。

当然,售价也是全方位的碾压。

打死我都想不到,a11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还能比a10有这么明显的提升,要知道,a10已经够快了。

A11 仿生拥有 43 亿个晶体管,包含 6 个 CPU 核心,其中包含 4 个小核和 2 个小核。与 A10 Fusion 相比,四个能效核心(小核)的速度提升最高可达 70%,两个性能核心(大核)的速度提升最高可达 25%,当需要提升处理速度时,CPU 能够同时发挥全部 6 个核心的性能。苹果还独立设计了新款 GPU,与 A10 Fusion 相比,速度提升幅度最高可达 30% 之多。

要知道,a9处理器单核运算速度已经和835差不多了,a11几乎就是把未来两年的安卓手机在处理器方面提前秒了个遍。

无论是s8,lg的g6,mix和mix2,其实都是一个超高屏占比的传统手机。

在交互逻辑上,其实和两年前的安卓没有任何区别,底部三个按钮,只是一会是虚拟,一会是实体。

可iphoneX彻底把home按键弄没了,而且操作非常自然和流畅。










在安卓还在大说特说自己的双摄像头的虚化效果的时候,这次apple都开始玩光效效果,这需要非常强大的运算速度和很复杂的算法,这一次,apple又跑在前面去了。

至于刘海,算是一种妥协吧。

毕竟这么多传感器要放上去,也没有办法。

无论是缺陷美也好,缺陷也好,傻逼也好。

科技又不是玄学,在方便的基础上尽可能更好地实现才是硬道理。


丁磊曾经说过:“有一些人还没真正做出来就开始吹牛,有一些东西我觉得做得挺一般的。你看每个人都喊得很响,但大家都很清楚,包括我们现在能拿出来的人工智能应用也就是初级阶段,还没有真正平滑过渡到普通人都能用的阶段……科技本质是严谨的,结果现在被包装成玄学也有,市场营销手段也有,吹牛的也有,这好像有点违背科技本质。”

这个刘海,在我看来,就是苹果对科技本质的理解,是一种务实精神。

最后用库克的原话结尾:“高利润这个词用的不太准确,有很多公司利润比苹果高多了,我们的产品是物有所值。苹果一直在努力打造最棒的产品,好产品当然不便宜。我们虽然不做平价产品,但我们也不贬损做这些产品的公司,这是个很棒的商业模式,只不过苹果没有走这条路而已。”


user avatar   chen-zhi-bin-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具体的技术大家都讨论得很多了,我就从一个估计没人想到的地方,看一下新产品生产的状态。先放结论,这次发布会发布的三大产品,watch、TV生产工艺相对成熟,估计不太会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但是三个iPhone,离真正的“顺产”还有一定距离


下面就看这个没人想到的地方在哪里。


登陆apple.com/environment/r,我们就来到了苹果环境披露报告的页面。



从2008年起,每年苹果均会针对具体的产品发布环境责任报告,公布每个产品的碳排放足迹、材料使用、包装情况、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回收性等问题。当然年度公司的报告也是少不了的。从这些报告中,我们看到了苹果各个产品的碳排放、材料、包装、能效利用、可回收等环保信息。


以Apple Watch 为例,每生产1只Series 1 需要排放二氧化碳20kg;每生产1只Series 3 需要排放二氧化碳28kg,如果是能打电话的版本就需要排放36kg。大家在选购功能更强劲的电子产品时,同时也导致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消费。






同理,在Apple TV的页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生产1个新的4k Apple TV加遥控器需要排放58kg的二氧化碳。





那么问题来了,新的iPhone 8,plus,X 生产的碳排放有多少呢?我们打开iPhone的页面,看到的是这样的。


??说好的新产品呢?


我能想到唯一的答案,就是供应链现在还不完全定型,很多的材料和工艺都在磨合,远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这也比较好理解,毕竟watch和TV都是内部原件的升级,手机是设计和材质的改变,生产上的难度可不是一个量级的。


因此,想买到新手机的朋友们估计要好好等上一阵子了,什么时候手机的环境报告出来了,什么时候正式的大批量出货也就开始了。


最后,本文纯属猜测,如有雷同,纯属我猜对了。


相关阅读:苹果,领先的不止是iPhone X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一个问题:

怎么把我随手截的我现在手机屏幕里这么一串时间,信号,运营商,睡眠状态,屏幕旋转,位置,闹铃,蓝牙加电池图标……


分布在iPhone X的这样一个屏幕里呢?

感谢知友@王大璐提供了一张新的图片!


user avatar   hu-jie-73-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Face ID 先进不先进?先进,看一眼就能解锁太爽了。

无线充电酷不酷?酷!

就问你A11强不强?强!无敌!

但是这手机正面美不美呢?恕我直言,实在是太丑了。


完整的屏幕是一台手机看上去有规则美的前提。苹果这个新机,让人一看就觉得额头缺了一块,强迫症表示实在不能忍。

屏幕外面你怎么设计我不管,你把屏幕硬生生切一块出去就太大胆前卫了吧?

无法理解这种审美:



之前夏普出了新款全面屏手机,头上有一个点,被大家黑惨了,各种表情包乱飞。

换成苹果,额头直接砍一块下来,就成了再一次改变世界?

事实上,苹果的手机难看也不是一两年了,边框跑马,屏占比感人,凸起的摄像头也是标配。

这次X后盖那竖着的凸起双摄像头,我……



当然这是我的看法,喜欢的人觉得好看就好看吧。

顺便继续黑一把蓝绿大厂:苹果6摄像头刚开始凸起的时候,我说你们后面的手机就算不凸起也得设计成凸起才行,后来果然不负众望;现在看清楚了哈,苹果双摄改成竖着的了,凸起还是凸起的,你们看着办。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不是可以用iphone 开空调了???

以前每次天热了到处找遥控,别人手机滴一下搞定

顶部的 Dot projector 有红外功能


user avatar   shady-l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来有必要写一篇 真·Face ID科普了

首先,iPhone X刘海上的Face ID相关传感器主要有红外摄像头,红外和可见光补光灯,点阵投影器三个。两个发光的一个采光的,识别的时候利用的都是红外光。

那首先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红外光了:

直接拿张百度百科的图吧。我们把可见光到微波之间的电磁波都叫做红外光,其谱段范围从750nm一直到1mm,实在是太广泛了,于是我们又把红外简单地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近红外和可见光性质相近,都要靠物体反射成像,只是人眼看不见。近红外图像基本是这个样子的:

远红外则完全不同。任何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产生远红外的辐射,辐射强度跟温度和表面辐射率等因素相关。所以远红外的图像基本直接对应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来测温啥的。添加伪彩后的远红外图像长这样:

iPhone X这里用到的红外都属于近红外范畴,跟可见光性质相近,使用近红外的优势就是相较于远红外技术简单,相较于可见光不会照亮人脸,也不会刺眼,也不会照上一脸麻子点(用于生成3D信息的点阵)。

红外补光灯跟红外相机的组合就是个带夜视的监控摄像头,白天晚上都能采集到人脸图像,这个是红外波段的图像,跟可见光略有不同。而红外点阵投射器跟红外相机组合,就能形成更有意思的东西——深度相机。其实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把红外的网格或者点阵投影到人脸上,然后根据采集到的网格线/点阵的扭曲来反演计算3d模型,也就是结构光技术,大约就是这个样子:



也就是说iPhone X的Face ID是使用了人脸的三维形状以及二维的红外人脸图像来实现识别的,技术上至少可以达成以下几点:

1、照片视频啥的完全无效

2、必须识别到眼球看着手机才解锁,睡觉啥的不行

技术上肯定做不到的点:

1、透视。近红外的透过特性和可见光虽不完全相同,但是也差别不大,黑面纱啥的肯定没戏了。当然,墨镜啥的要看能不能过红外光,这个很多还是能过的。

2、感应到体温等生命特征。根本没这功能。

其他存疑的点:

活体检测。由于不存在体温 透视 真皮层啥的神奇功能,所以活体检测基本只能通过运动检测实现,比如动动眼球啥的。但是由于face id解锁识别的时间很短,所以活体检测估计还是很够呛的。这一点还是要以后专业测试才能确认。(好莱坞的硅胶面具通不过,一个是3D层次上的精度啥的不一定够,另一个原因是可见光下看起来跟人脸一样颜色的硅胶和颜料,在红外波段下不一定跟人脸也是相同“颜色”的,要能识别必须在红外摄像头下化妆成一样的)

PS. 当年iPhone刚加指纹的时候一堆人蹦出来说这玩意是射频结合电容,有活体检测,剁下手指头不行,做指纹翻模不行,安全的很巴拉巴拉(现在知乎上也能搜到)。其实实际测试就是个最基础款电容识别,做个指纹模就能破解了。

PS.. 苹果刚刚更新了Face ID的白皮书,补充到后面以供参考:

我们的很多数字生活记录都储存在iPhone上,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非常重要。与Touch ID利用指纹技术实现认证的变革一样,面容ID利用面部识别技术改变了认证的方式。面容ID利用最新的原深感摄像头系统和多项先进技术,能够准确地映射您面部的几何结构,从而提供安全直观的认证方法。
您只需看一眼,面容ID就能安全地解锁您的iPhone X。您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授权iTunes Store、App Store、iBooks Store中的购买操作和Apple Pay的付款操作。开发人员也可以让您使用面容ID来登录他们的应用。当前支持Touch ID的应用会自动支持面容ID。
先进技术
用于实现面容ID的技术是我们迄今为止开发出的一些最先进的硬件和软件。原深感摄像头会通过投射并分析30,000多个不可见的点来捕获准确的面部数据,进而创建您面部的深度图;另外它还会捕获您面部的红外图像。A11仿生芯片的神经网络引擎有一部分安全存放于Secure Enclave中,它会将深度图和红外图像转换为数学表示形式,然后再将这个表示形式与注册的面部数据进行对比。
面容ID会自动适应您的外观变化,如化妆或长出面部毛发。如果您的外观出现了更为显著的变化(如剃掉了络腮胡),面容ID会先让您使用密码来验证身份,然后再更新您的面部数据。在您穿戴帽子、围巾、眼镜、隐形眼镜和各种太阳眼镜时,面容ID可以正常工作。此外,它在室内、室外,甚至全黑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
要开始使用面容ID,您需要先注册自己的面部。您可以在初始设置过程中完成这一操作,也可在稍后前往“设置”>“面容ID与密码”中完成这一操作。使用面容ID解锁iPhone X时,您只需看一眼即可。面容ID需要使用原深感摄像头扫描您的面部,您可以将iPhone X平放在某个表面上,也可以自然地握持着手机。原深感摄像头的视野范围与用前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或FaceTime通话时的视野范围相似。当设备距离面部不超过一臂远(距离面部25—50厘米)时,面容ID的工作性能最佳。
在抬起以唤醒iPhone X,轻点以唤醒屏幕,或有通知传入而唤醒屏幕等情况下,原深感摄像头会智能激活。每次您解锁iPhone X时,原深感摄像头都会采集准确的深度数据和红外图像来对您进行识别。系统会将这些信息与储存的数学表示形式进行匹配,以完成认证。
安全保护措施
安全性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保证我们设备上的信息安全无虑。我们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来保护您的信息,就和我们针对Touch ID采取的保护措施一样。面容ID利用原深感摄像头和机器学习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的认证解决方案。面容ID数据(包括您面部的各种数学表示形式)会被加密,并由仅供Secure Enclave使用的密钥加以保护。
人群中任意一个人看向您的iPhone X并使用面容ID解锁设备的概率大概为1/1,000,000(而Touch ID为1/50,000)。作为一项额外的保护措施,面容ID只允许匹配尝试失败五次,之后便需要输入密码。这一统计概率值对于部分人群有所不同,其中包括双胞胎、和您长得很像的兄弟姐妹,以及未满13周岁的儿童,因为他们可能还未完全形成明显的面部特征。如果您对这一技术存有疑虑,建议您使用密码进行认证。
面容ID会匹配深度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打印件或2D数字照片中无法找到。它在设计中采用了复杂的反欺诈神经网络,可防范利用面具或其他技术进行的欺诈。面容ID甚至还具备面部动作感知能力。它能够识别您的眼睛有没有睁开并看向设备。这样,其他人就更难在您不知情的情况下(如在您睡着时)解锁您的iPhone了。
要使用面容ID,您必须在iPhone上设置密码。在以下情况下,您必须输入密码以完成额外安全验证:
设备刚刚开机或重新启动。
设备处于锁定状态已超过48小时。
在过去的六天半内没有使用密码解锁过设备,且在过去的4小时内没有通过面容ID解锁过设备。
设备收到了远程锁定命令。
面部匹配尝试失败五次后。
在同时按住任一音量按钮和侧边按钮2秒钟以关机/发起SOS紧急联络之后。
如果您的设备丢失或被盗,您可以使用“查找我的iPhone”丢失模式,以防止他人利用面容ID解锁您的设备。
隐私
Apple非常重视保护隐私。面容ID数据(包括您面部的各种数学表示形式)会通过Secure Enclave进行加密并得到保护。这些数据会在您使用面容ID的过程中(包括认证成功时)不断得到优化和更新,以改进您的体验。如果面容ID检测到了相近的匹配项,但客户随后又通过输入密码解锁了设备,它也会更新这些数据。
面容ID数据不会离开设备,也永远不会备份到iCloud或其他任意位置。只有当您希望将面容ID诊断数据提供给AppleCare以获取支持时,这些信息才会从您的设备传输出去。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也不会自动发送给Apple;您可以先查看并批准诊断数据,然后再发送。
选择注册使用面容ID后,您可以控制它的使用方式,也可以随时停用它。例如,如果您不想使用面容ID来解锁自己的iPhone,请打开“设置”>“面容ID与密码”>“使用面容ID”,然后停用“iPhone解锁”。要停用面容ID,请打开“设置”>“面容ID与密码”,然后轻点“重设面容ID”。这样做会删除您设备中的面容ID数据,包括您面部的各种数学表示形式。如果您选择使用“查找我的iPhone”或通过抹掉所有内容和设置来抹掉或还原您的设备,所有面容ID数据都会被删除。
即使您没有注册使用面容ID,原深感摄像头仍会智能激活,以支持面部动作感知功能,例如在您没有看向iPhone时调暗显示屏,或是在您看向设备时调低提醒音量。例如,在您使用Safari时,设备会检查以确定您有没有看向设备;如果没有,则关闭屏幕。如果您不想使用这些功能,可打开“设置”>“通用”>“辅助功能”,然后停用“面部动作感知功能”。
在受支持的应用中,您可以启用面容ID认证功能。系统只会通知相关应用认证有没有成功。应用无法访问与已注册的面部关联的面容ID数据。
安全性
iPhone和原深感摄像头系统都经过全面测试,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原深感摄像头系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非常安全。由于输出很低,这个系统不会对眼睛或皮肤造成任何伤害。在维修或拆解设备的过程中,可能会损坏红外发射器,所以您的iPhone应始终由Apple或授权服务提供商进行检修,这一点至关重要。原深感摄像头系统具备篡改检测功能。如果检测到篡改,这个系统可能会出于安全原因而被停用。
在通过某些类型的摄像头查看时,您可能会注意到原深感摄像头会发光。这是正常现象,因为部分摄像头或许能够检测到红外光。有人可能还注意到,在很暗的房间内查看时,原深感摄像头会发出微光。在极黑的环境中,这是正常现象。
辅助功能
辅助功能是Apple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活动不便的用户可在注册期间选择“辅助功能选项”,这样用户无需充分转动头部,即可捕捉不同角度的数据;而且,仍能做到安全使用,不过您在看向iPhone X时动作要更为一致。
面容ID还配备相应的辅助功能,可为盲人或视力不佳者提供支持。如果您不希望面容ID要求您睁开眼睛看向iPhone X,可打开“设置”>“通用”>“辅助功能”,然后停用“需要注视以启用面容ID”。如果您在初始设置过程中启用了VoiceOver,则这个功能会自动停用。

user avatar   cissy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过一些3D扫描和面部识别的研究,我看了发布会是兴奋到颤抖的,就斗胆说几句了。

早前我们在实验室里做面部动画识别的时候,用的是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

做capture的时候要求实验者在脸上仔仔细细的贴满marker,位置要对称,每个区域的数量也讲究。然后通过再通过把marker的位置map到模型上面:


Binh H. Le: "Marker Optimization for Facial Motion
Acquisition and Deform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VOL. 19, NO. 11, NOVEMBER 2013


总之整个过程繁琐又复杂,整套设备又庞大又特别特别特别昂贵。


但是科技是不断进步的,后来我们来到了红外深度摄像头的时代。这里必须要说一下此前性价比最高的红外摄像机: kinect(就是xbox玩游戏的那个) 通过红外摄像机,我们可以同时获得2D RGB image和3D depth image,结合二者可以生成彩色的3D模型,并且通过追踪骨骼绑定动画,或者blendshape绑定面部动作:

上图为:Ari Shapiro:“RAPID AVATAR CAPTURE AND SIMULATION USING COMMODITY DEPTH SENSORS” ACM SIGGRAPH 2014 Talks, 08/2014 – SIGGRAPH 2014


深度摄像机应用在增强现实(AR)领域的应用,实在太酷炫了。一台 kinect + 投影仪就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 点击视频 增强现实

但是这套系统,一直有他最大的局限性: 硬件!!!Kinect 虽然已经存在于许多人家中,但是想要用此技术来建模,甚至应用在普通人生活中,几乎仍是不可能的。

然而,今天,Apple把它带给了我们,从此我们每个人的手边都有这样的硬件了:

Infrared camera(红外摄像机)Dot projector(点状投射器) Proximity sensor (距离传感器)相当于一台移动微型3D扫描仪!


发布会上所展示的AR在emoji上的应用,只是冰山一角,无比期待更多相关应用的发布。

当Apple将深度摄像机的接口,以及它的建模技术接口,它的rigging技术接口,都开放给开发者的话,那么很快我们就可以看到各种3D模型相关App百花齐放。

举几个例子:可以使用扫描后的真人模型作为游戏角色的游戏(试想一下是真实的你出现在游戏里),或者把手机架在那里就可以当体感游戏的摄像头用……

答主再开个脑洞:一直以来,3D打印技术受限于3D模型的建模门槛太高,这些年来发展缓慢,但现在iphoneX的问世,让广大用户人手一台微型3D扫描仪,很快3D打印技术也可能因此重新火起来。

试想未来有一天,会有这样情况:在路上看到了美丽的建筑,用手机扫描建模,回来用3D打印机打出一个小模型来;组装宜家的家具,发现少了一个螺丝,拿出手机扫描建模,用金属3D打印机打一个出来拧上;出门忘记带钥匙?手机里存着一个钥匙模型,用3D打印机打出来……

这种黑科技,难道你就不激动???


(关于扫描距离和精度的问题,仍待测,答主在这里只是畅想下未来,我相信iphoneX开了头,以后技术迭代发展下去,我想的这些都能做到。关于3D打印机,就算不能进入家家户户,但是街头巷口的打印店就可以有,你想打3D模型就和出去打印照片一样简单,淘宝店主也可以有,发模型给他就可以打印好了寄回来给你。)

另外好多人还搞不清楚的2D人脸识别和FaceID的区别。简单解释就是那些基本上都是把二维照片贴图在早就建成的3D样本模型上面,而不是真正的三维扫描,也就是说它们只可以扫人脸,换成狗脸就尴尬了,更别说钥匙,而且只能做到建成相似的人脸模型,并不能做到完全还原,还有一些是运用光影、图像的透视效果等,结合机器学习来模拟生成3D模型,也做不到真正的实现模型还原。而iphoneX这个技术是理论上可以扫描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东西并建模(有效距离待测),因此才能做到所谓的FaceID,是基于每一张脸都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理论上来说狗脸也可以(待测)。

(ps:作为一个理工科nerd,我确实对美学不太了解。只是很想吐槽一下那些把只关注点放在iphoneX样子究竟好不好看,边框薄不薄,发际线还有刘海的梗,就来判断究竟值不值这个钱的)


user avatar   ma-hao-xua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乔布斯说过,苹果是一家软件公司,当然,乔布斯也说过,最好的软件公司一定要制造自己的硬件。

但是别忘了前一句。

所以,乔布斯去世之后,每年知乎对iphone的评价我都是看不懂的。

我特别想问一个问题,从iphone初代开始,包括乔布斯自己主导的产品,iphone在硬件上独树一帜的颠覆式创新在哪里?

是只加了一个3g功能的iphone3g?是换了更快soc的3gs?是加了陀螺仪方便玩赛车游戏的iphone4?对了,iphone4还是视网膜屏幕呢,326的ppi一直用到iphone6。

初代iphone之后的iphone产品在硬件上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优势和颠覆性创新,

iphone现在被人觉得没有颠覆性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

1,保密性太差,

2,乔布斯演讲水平太高了,厨子拍马都赶不上

这是数据公司Statista估算的前几代iphone的销量:


我是很难想象一款月产千万级别的产品有什么秘密可言,更何况现在供应链如此复杂又如此透明,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从iphone5开始,每年不到5月,今年iphone的样子就被扒了个底朝天,等到发布会一开,厨子的演讲又毫无乐趣,自然就是失望咯,顺便打开微博/知乎奋笔疾书:

今年iphone又没意思,非常怀念乔布斯!


去您的!


你们好好想一想,iphone最大的创新是硬件么?压根不是,iphone最大的创新是软件,是平台,是ios,是appstore。


整场发布会真正amazing的难道不是ARKit在新iphone上令人惊叹的效果么?


你家的桌子可以变成游戏的战场诶!用手机对着星空可以显现星座的样式和名字诶!


你们难道不期待会有开发者创造出怎样amazing的软件和游戏么!?


还有Animoji,帅炸了好么!


我弟弟特别喜欢他妈妈iphone6s的livephoto功能,他说像哈利波特电影,我记得当时知乎的主流说法是“不就是个gif么”。


或许苹果仍旧是那个苹果,只不过诸位看客已经不再是对科技感到amazing的年纪了吧。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linyiy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人宁愿溢价买苹果,也不考虑性价比高还有现货的小米? 
  如果中国抵制了苹果手机,会发生什么事情? 
  小米手机是否拉低了手机市场的价格?以及是否清扫了国产山寨机? 
  手机随便拍一张照片都是10m左右正常吗? 
  「鸡块掉地捡起重炸」最新进展:华莱士被约谈,你有什么看法? 
  如何看待知乎上的诺基亚广告文案:欠诺基亚的手机可以还了? 
  果壳网是不是失去了活力,没以往那么热闹了?为什么? 
  Google Play 客户端的官方下载方法,就是如何在谷歌官网下 Play 商店? 
  如何看待欧洲 2019Q3 智能手机市场报告:小米暴增 73%,华为增长停滞?反映了哪些信息? 
  如何评价红米K20系列最终销量破500万,于2020年2月24日功成身退?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新闻「带娃开夜班出租的武汉单亲妈妈:车祸后失业,彷徨中仍在坚持」?
下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马蓉拒绝和王宝强离婚?她有法律的支撑依据吗?后期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