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大醮的篝火晚会见识过他的禁制术法,让人印象深刻,上图,过百赞上视频。
…………………分割线…………………
抱歉了各位,我要食言了。
编矣匿名不能上传视频,之前想着取匿的,现在不行了。老爷子又把我们召集过来了,不过这次没说什么事,只是交代我们最近随时做好准备。我们也不太敢问,不过好像不是因为唐门这件事。这次见到他们几个后发现大家都变强了,萧霄的事对大家打击挺大的,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线索。接下来我们就要没日没夜地训练了,老爷子专门安排的,指导我们几个的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长辈。近期都没时间上编矣了,这次任务后再来和各位聊天。
再次对各位说声抱歉!等这次任务过后一定取匿传视频,或者直接发gulogulo。
ps:我怎么可能是藏龙那个死胖子,他那天拍的全是玲珑,第二天一早就被花儿她俩打了。
“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这个问题下面竟然没有人提尉迟敬德吗?
著名的“三次救主”了解一下?
第一次,李世民征洛阳期间亲侦敌阵猝遇单雄信,尉迟敬德横刺之落马:
因从猎於榆窠,王世充出步骑数万来战,贼将单雄信恃其骁悍,领骑直入,以趋太宗。敬德乃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中之。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围,因率骑兵与王世充交战数合,其众大溃。擒伪将陈智略等,获排槊兵六千人。——《册府元龟·帝王部·推诚》
第二次,河北对阵刘黑闼期间,李世民为了营救李世勣身陷重围,尉迟敬德率领敢死队破围而出:
又从讨刘黑闼于临洺,黑闼军来袭李世勣,太宗勒兵掩贼,复以救之。既而黑闼众至,其军四合,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李世勣:真正的名将敢于直面最黑的黑历史,“发现我的笑容成长在你哭泣里”就是写给我的没错。)
第三次,在玄武门当天射杀了正要勒住李世民脖子的齐王元吉。
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嗯对,之后“擐甲持矛”地去“保护”李渊的也是他,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就不说了。
要说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大概就是不太符合题目中“无论兴衰”的要求,因为李世民没有给过尉迟敬德衰败的机会。
只有当唐军众将都怀疑尉迟敬德投降的诚意时,李世民会将尉迟敬德引入卧内,对他说:“大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
当尉迟敬德果真救主报恩,李世民会在战斗结束憩于古丘的间歇,对他说:“天诱我意,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
当闲来无事,李世民与玄甲军众将漫步汜水滨顺便考察敌营时,会独独对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贼见我而还,上策也。
惜字如金的史书从未记载那天天气如何,但是每次看到这句话,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一定是一个晴朗得可以奋衣而云翔,回雕戈于日光的四月天(别想多,真的是阳历四月。)
以及,当尉迟敬德回朝之后遭人构陷,被高祖李渊“下狱讯验,将杀之”,李世民会不顾自身亦处于猜忌之地,跑到高祖面前去“固谏”,终获保释。
这大概就应了那句著名的心灵鸡汤: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去死,因为值得你为他去死的人是不会让你死的。
不过呢,在尉迟敬德的生平事迹中,最为传奇的不是三次救主,不是背锅逼宫,而是一场“无关生死兴衰的小事”:
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於建德军中。乘隋主所御骏马,铠甲鲜华,出於军前。太宗眄之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曰:“请往取之。”因与高甑生、梁建方两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颈、持其肘以归。贼众无敢当者。——《册府元龟·将帅部·勇敢》,并《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没错就是这个虎牢关决战当天「阵前夺马」的故事。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最为传奇,是因为:
战场厮杀,是将军之职;
临危救主,是部下之命。
“阵前夺马”属于哪一种???
若说“两军对阵,气势为先”吧,然而先声夺人可以有无数种方式,比如窦建德派人来“请选锐士数百”先小试一个回合的时候,就可以陪他玩玩嘛!何必非要选择如此高难度如此挑战想象力的玩法?
这就好比什么呢?
最初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值红得发紫的小甜甜布兰妮刚刚发表了《Oops I did it again》(暴露年龄系列)。其中间奏部分有一段对白是这样的:
当年尚不能理解歌词的我,听完之后满脑子就记住了这一个经典句型 "Oh you shouldn't have~~~"
你品,你细品。
“岂可以一马丧猛士?”——李世民如是说。
实际上心里是不是甜到爆炸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也很能理解为什么后来尉迟敬德会变得那么轴,直至在国宴上因为座次问题当着李世民的面大打出手。
天下太平已久,那一段“只要敢冲上去干仗就能牢牢占据主君身边最重要的位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李世民再也不需要尉迟敬德为他栏枪夺马了。
这对于当年主君亲口盖章“天下有我们两个人就能搞定”犹在耳畔的人来说,的确很失落吧?
好在后人并没有忘记尉迟敬德。
北宋名臣田锡在其《鄂公夺槊赋》中用一句「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踪」高度概括了尉迟敬德的一生。直到现在这种认知依旧是大多数历史爱好者心中对尉迟敬德的形象注解。
这是某著名直男引战论坛前几天搞的投票贴,尉迟敬德如果泉下有知,想必会非常开心。
“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这个问题下面竟然没有人提尉迟敬德吗?
著名的“三次救主”了解一下?
第一次,李世民征洛阳期间亲侦敌阵猝遇单雄信,尉迟敬德横刺之落马:
因从猎於榆窠,王世充出步骑数万来战,贼将单雄信恃其骁悍,领骑直入,以趋太宗。敬德乃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中之。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围,因率骑兵与王世充交战数合,其众大溃。擒伪将陈智略等,获排槊兵六千人。——《册府元龟·帝王部·推诚》
第二次,河北对阵刘黑闼期间,李世民为了营救李世勣身陷重围,尉迟敬德率领敢死队破围而出:
又从讨刘黑闼于临洺,黑闼军来袭李世勣,太宗勒兵掩贼,复以救之。既而黑闼众至,其军四合,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李世勣:真正的名将敢于直面最黑的黑历史,“发现我的笑容成长在你哭泣里”就是写给我的没错。)
第三次,在玄武门当天射杀了正要勒住李世民脖子的齐王元吉。
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嗯对,之后“擐甲持矛”地去“保护”李渊的也是他,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就不说了。
要说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大概就是不太符合题目中“无论兴衰”的要求,因为李世民没有给过尉迟敬德衰败的机会。
只有当唐军众将都怀疑尉迟敬德投降的诚意时,李世民会将尉迟敬德引入卧内,对他说:“大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
当尉迟敬德果真救主报恩,李世民会在战斗结束憩于古丘的间歇,对他说:“天诱我意,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
当闲来无事,李世民与玄甲军众将漫步汜水滨顺便考察敌营时,会独独对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贼见我而还,上策也。
惜字如金的史书从未记载那天天气如何,但是每次看到这句话,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一定是一个晴朗得可以奋衣而云翔,回雕戈于日光的四月天(别想多,真的是阳历四月。)
以及,当尉迟敬德回朝之后遭人构陷,被高祖李渊“下狱讯验,将杀之”,李世民会不顾自身亦处于猜忌之地,跑到高祖面前去“固谏”,终获保释。
这大概就应了那句著名的心灵鸡汤: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去死,因为值得你为他去死的人是不会让你死的。
不过呢,在尉迟敬德的生平事迹中,最为传奇的不是三次救主,不是背锅逼宫,而是一场“无关生死兴衰的小事”:
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於建德军中。乘隋主所御骏马,铠甲鲜华,出於军前。太宗眄之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曰:“请往取之。”因与高甑生、梁建方两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颈、持其肘以归。贼众无敢当者。——《册府元龟·将帅部·勇敢》,并《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没错就是这个虎牢关决战当天「阵前夺马」的故事。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最为传奇,是因为:
战场厮杀,是将军之职;
临危救主,是部下之命。
“阵前夺马”属于哪一种???
若说“两军对阵,气势为先”吧,然而先声夺人可以有无数种方式,比如窦建德派人来“请选锐士数百”先小试一个回合的时候,就可以陪他玩玩嘛!何必非要选择如此高难度如此挑战想象力的玩法?
这就好比什么呢?
最初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值红得发紫的小甜甜布兰妮刚刚发表了《Oops I did it again》(暴露年龄系列)。其中间奏部分有一段对白是这样的:
当年尚不能理解歌词的我,听完之后满脑子就记住了这一个经典句型 "Oh you shouldn't have~~~"
你品,你细品。
“岂可以一马丧猛士?”——李世民如是说。
实际上心里是不是甜到爆炸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也很能理解为什么后来尉迟敬德会变得那么轴,直至在国宴上因为座次问题当着李世民的面大打出手。
天下太平已久,那一段“只要敢冲上去干仗就能牢牢占据主君身边最重要的位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李世民再也不需要尉迟敬德为他栏枪夺马了。
这对于当年主君亲口盖章“天下有我们两个人就能搞定”犹在耳畔的人来说,的确很失落吧?
好在后人并没有忘记尉迟敬德。
北宋名臣田锡在其《鄂公夺槊赋》中用一句「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踪」高度概括了尉迟敬德的一生。直到现在这种认知依旧是大多数历史爱好者心中对尉迟敬德的形象注解。
这是某著名直男引战论坛前几天搞的投票贴,尉迟敬德如果泉下有知,想必会非常开心。
成吉思汗法典,也叫大扎撒,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宪法意义、包含宪政内容的成文法典,颁布于1206年。
英国自由大宪章,目前被公认是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性成文法典,颁布于1215年。
这两个当年汉人眼中的蛮夷法律,今天中国人看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不同东西,却充满着相似性。甚至在某些方面,今天被认为野蛮的蒙古人,比资产阶级先驱英国人更加开明。
例如:
1. 关于宗教自由:
大宪章第一条:首先,余等及余等之后嗣坚决应许上帝,根据本宪章,英国教会当享有自由,其权利将不受干扰,其自由将不受侵犯。
大扎撒第八条:尊重任何一种宗教信仰,任何一种宗教都不得享有特权。每个人都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2. 关于国家制度:
大宪章,并无具体规定,但英国一直是封建世袭君主制。
大扎撒 第三条 大蒙古国选举汗位继承者、任命札尔忽赤(断事官)、发动战争和进行重大决策实行忽里勒台(会议)制度。(民主选举)
忽里勒台由黄金家庭主要成员、万户长、千户长和主要那颜组成。各汗国确立汗位及作出重大决策也按照该规则进行。(贵族议会)
第四条 大蒙古国实行札尔忽赤制度。通过忽里勒台,成吉思汗任命失吉忽秃忽(人名)为国家的札尔忽赤(最高断事官),其职责为裁判诉讼、拟制青册和记录分封。(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离)
札尔忽赤将判例与成吉思汗商量后用白纸黑字造册保存,命名为阔阔迭卜尔(青册)。后人不得更改,更改都要受处罚。(判例法)
3. 关于遗产继承:
大宪章第二条:任何伯爵或男爵,或因军役而自余等直接领有采地之人身故时,如有已达成年之继承者,于按照旧时数额缴纳承继税后,即可享有其遗产。即伯爵继承人于缴纳一百镑后,即可享受伯爵全部遗产;男爵继承人于缴纳一百镑后,即可事受男爵全部遗产;武士继承人于最多缴纳一百先令后,即可享受全部武士封地。其他均应按照采地旧有习惯,应少交者须少交。
大扎撒第五十九条:遗产不得收归国有,任何人不得干涉遗产的分配,一般由死者继承人继承。如果死者没有继承人的,遗产送给其徒弟或奴隶。
第六十条 妻妾所生子女均有继承权。
4. 关于法律适用:
大宪章 第二十一条:伯爵与男爵,非经其同级贵族陪审,并按照罪行程度外不得科以罚金。
第二十二条:教士犯罪时,仅能按照处罚上述诸人之方法,就其在俗之财产科以罚金;不得按照其教士采地之收益为标准科处罚金。
大扎撒 总则第二条:成吉思汗颁布大扎撒,提醒所有民众必须提高警惕,所有那颜和哈剌楚(平民)都必须遵守,这样长生天就会保佑我们完成大业。
第六十四条: 黄金家族成员违犯大扎撒的,应予以处罚。初犯的,口头训诫,按成吉思汗的必里克处罚;第三次违犯的,流放到遥远的地方。流放后还是不改的,判处其戴上镣铐进监狱;如果仍未悔改就通过宗亲会议作出处理决定。
5. 关于税收:
大宪章 第九条:凡在上述征收范围之外,余等如欲征收贡金与免役税,应用加盖印信之诏书致送各大主教、住持、伯爵与男爵指明时间与地点召集会议,以期获得全国公意。此项诏书之送达,至少应在开会以前四十日。此外,余等仍应通过执行吏与管家吏普遍召集凡直接领有余等之土地者。召集之缘由应于诏书内载明。召集之后,前项事件应在指定日期依出席者之公意进行,不以缺席人数阻延之。
大扎撒 第七条:每个人不论贫富与贵贱都平等劳动。
第十一条 民众有承担赋税、劳役和驿役的义务。
第十二条 各宗派教主、教士免征赋税,免服兵役和驿役。
第十三条 贫困的民众、医生和有学问的人免征税收。
如果考虑到大宪章主要在说收税问题,暂时妥协出来之后,也没有怎么实行过,基本处在口嗨阶段,其历史意义是被后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赋予。
但成吉思汗法典包含国家各方面根本问题,也切实通行过,是现实的法律,所以蒙古的“近代化”文明色彩,恐怕还要高于同时代的英国。
说实话吴邪又不是特别独特的形象有什么不能演的,只要演技好的都能演,秦昊也不是颜值高的演员啊
分析一下原著吴邪这时候的经历和性格特色,以及阐明分析一下很多没看过原著的人的一些误解。
一、吴邪并不是文静的性格,之所以有这种误解,大概是三叔在后记里说吴邪是水一样柔弱的男孩子,藏海花里胖子戏谑时说过清新脱俗小郎君,以及大学里有女生说他脸看着很安静,所以很多人觉得吴邪就应该是文气书生类型,
但实际上二十六七岁的吴邪,也就是盗笔正传里的吴邪,更多是青年人的爽利明快,以及小奸商的狡黠(胖子说没了天真,只剩下蔫坏了)当然也不是特别活跃和谁都自来熟,他既不外向,也不内向,就是很随和的交际,跟谈得来的人,熟络之后有很多话说,对不喜欢的人就会很不着痕迹的规避,即使张起灵,初次见面,搭了两次话,感觉到冷漠之后,吴邪也没兴趣再和他说话。
吴邪骨子里是有匪气的,书里和胖子一起熟悉了之后经常爆粗口,在一帮土夫子之中也没有任何不适感,太文质彬彬的人,本身就不可能适应这种氛围,吴邪的天真是胖子说的“天真二次方”,又天真又二的形象,这样的吴邪才会在新月饭店里闹事,没钱还大打出手,扬言“老板当的太安稳,得有人给他点刺激了,咱们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今天就给这儿的大佬刺激刺激” ,骨子里没匪气干的出来吗?
二、这时的吴邪还是很单纯的,有人微博发什么吴邪也应该经历很多了,实际没有!他之前经历的四次,鲁王宫,西沙海底,云顶天宫,三次可以说是一直被张起灵以及三叔的下属保护的,只有一次秦岭是自己和老痒闯,最恐怖的也就是和老痒在一起,从尸体上翻出老痒的身份证,可以说基本没遇到过需要自己领袖,决断对团队取舍放弃的选择,所以他会想要带走阿宁的尸体,不去想有多累赘。
很多人说吴邪弱,我说其实终极剧里已经给他加分了,你看遇到玉佣啊群蛇啊蜘蛛啊,吴邪都没特别拖后腿,(除了平地摔之外)我其实是很奇怪吴邪这身手怎么能在活动俑人面前走过几个来回的,因为原著吴邪一直没有经历过专门的战斗训练,他是在后面的藏海花系列里,拜黑瞎子为师经过一段时间特训,才锻炼出来了搏斗的本事,此前的身手就是个渣渣。
但书里这时的吴邪也并不是完全拖累,他的枪法还是很不错的,(小时候有专门的打靶训练)但是终极剧里一般没有用枪的(这点很写实,我国管控得力),所以他这方面优势显示不出来。
三、吴邪对三叔的感情,请注意,很多人说什么吴邪对三叔大呼小叫,所以OOC,这里要阐明一下,原著里三叔是能干出大热天把小吴邪拴在树上自己去下地的事,就是很正常随便的叔侄感情,互相坑互相吐槽吵架不是稀罕事,吴邪一点不敢放肆的是二叔,不是三叔!
重启演的才OCC,说是找三叔,结果演成了找亲爹,也因为这主线剧情找三叔其实很失败,不得不用暗线——也就是吴邪自己的病情发展来弥补,好在暗线十分成功,朱一龙长相演这种韩剧白血病的梗,吐起血来凄美动人心弦,最后治好了让观众惊喜万分。
明线问题是三叔这个亲戚关系根本不足以让主角这么激动这么执着(对于书粉来说,这个激动执着是给张起灵的)要说服观众,要么加深三叔的人物魅力,要么加深他和吴邪的感情,然而三叔的人物魅力最后也没展现出来,加感情牌最后就演成了找亲爹,我见过不止一个观众疑问吴邪不是有亲生父母吗,怎么好像是三叔带大的。
吴三省虽然也被称为老狐狸,但他的特色是“莽”,就是胆大包天,狠辣疯狂,什么都敢想敢干,像一匹恶狼,吴二白才是城府深沉暗不可测的设定,所以吴邪和三叔的互动是可以很放肆的,三叔自己胆大妄为所以也不会在乎吴邪对他大呼小叫。
可以说沙海里的邪帝,融合了二叔和三叔之长,既有吴二白的深沉城府,又有吴三省的疯狂决绝的行动力。所以有人戏称,这是吴二白和吴三省的儿子吧?
四,对于吴邪对三叔不肯给答案表现出焦躁愤怒的情节,有的人认为这贬低了吴邪,因为作为主角遇到关卡应该沉着冷静以对,你吵闹发怒有什么用处?
这点我要理清一点,沉着冷静是要以实力为基础的,有多大的胃口拿多大的碗吃饭,你要是有吴二白那样谋略城府,已经走一算三,你大可以不见喜怒,你要是智谋本事还没锻炼到那一步,态度上装沉着冷静只会适得其反!
因为别人的反馈互动是要看你的表现行事的,没人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像小哥以为给吴邪递眼色都闹出来了笑话,吴邪要是遇到这些诡秘之事还装冷静,只会朋友一边以为你有自己的办法,不需要我多此一举,失去尽心帮助的主动心理,对于敌人那边或者亦敌亦友如阿宁,会更加提防你,给你使绊子!
吴邪这样,虽然面临迷局但依然被多人保护的小三爷,与其装深沉冷静,不如老老实实该害怕就害怕,该愤怒就愤怒,这样才会得到正确的照顾和帮助,即使暗中监视你的敌人也不会做出多余的戒备加害。
强者之间是互相具有斥力的,这方面吴邪的弱反而是一计优势,他的弱是让人愿意帮一把拉一把的弱,对他不会警惕防备,即使解语花这样骄傲的人,知道吴邪才是九门的后手,也起不了嫉妒心,反而恨铁不成钢的“你有点出息吧”,
你看吴邪吓盘马老爹这一次是不是反而弄巧成拙?盘马一开始以为他无害,所以短期内放弃了杀心,但是吴邪一玩阴的,他立即炸了要拼个鱼死网破,所以除非你成长到沙海邪帝那种掌握全局,不然半吊子玩深沉比完全傻白甜更危险,别人害怕你的深沉表象,直接对你下杀手了。
五、吴邪的精神追求
吴邪是精神上的贵族,他是在亲人的爱里长大的,这其实是吴邪最大的隐性挂,九门里未必没有比吴邪成长环境更优秀的,但应该没有像他这样,家族里二叔三叔都没后代,视他为唯一后人。没人和他争,他从小就吃独食。(别说小花了,霍秀秀都有一大堆家族地位竞争者)
吴邪最不缺的就是有人爱,他可以缺钱可以缺武力可以缺心机城府可以缺德(没有的事!)……但他最不缺的就是爱。所以重启里白昊天奋斗当上四妹对于书粉真是钻石级OCC,吴邪根本不会因为被感动而认她四妹头衔,即使是最敌视瓶邪的角色纯粉,也没几个会认为吴邪会对白昊天产生男女之情,原因很简单,白昊天不够格。吴邪字典里没有逼格不够穷追来凑这种逻辑可能。
所以他认定自己喜欢女孩子,但很难单纯因为异性吸引去追求女孩子,最开始他对异性的要求也就是俏皮如黄蓉,也就是有趣的女孩子,而这份灵魂有趣的要求,会随着他眼界的开阔,沧桑的经历而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产生共鸣。
吴邪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是“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是一个凡尔赛王子,看似小店水电费交不出来,其实随手为朋友拿出十几万漫不经心,这是家教,想必他耳濡目染父母爷爷叔叔就是这么处事的,对他来说金钱是做事的工具,不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江湖气只是随着现代化舒适生活被潜藏了,哪怕他前二十几年都是活在社会的良好教育秩序里,但这个秩序的生活注定没办法满足他。
所以那些觉得他苦,应该娶妻生子过幸福生活的想法真是不理解吴邪,因为这种生活正是二十六岁那年吴邪就不屑抛弃的。世人见其苦,他觉得自己精彩无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什么不满足的,人生再來一次他会更振奋投入。他渴望面对大漠黄沙,海底涌流,千里密林,地下丘壑,皑皑雪山,这些自然界鬼斧神工给他的舒适度,是天人合一,不是现代化钢铁城市能企及的精神契合。
幸运的是张起灵一开始和他相遇,成了他对这个广邈瑰丽的盗墓世界的凝视的投影。
张起灵对吴邪来说是特别的特别,不是一般秩序渐进的朋友兄弟关系,(胖子才是)他灵魂吸引力是属于三体维德的威慑值那种类型,第一次会面就彻底点满!而第二次第三次以后更多次……则分别在不同的精神层面上点满!
第一次见面七星鲁王宫,除了一开始对冷淡态度的小摩擦,张起灵向他展示了一个强者的极致,双指破机关,放血退尸鳖,女尸下跪,力斗血尸,包括后来对鲁殇王身份的叙述,神秘强大这两个词语的认知,对于吴邪来说从此无出其右。而第二次海底见面,张起灵则迅速从偶像性质的强大神秘,过渡到失忆苦苦寻找的悲哀,从强大层面点到长生的困惑,从神秘层面点到阴谋诡秘的战栗和刺激,这时候的张起灵对于吴邪来说信任竟然大于失踪的四叔,第三次经历的云顶天宫,则更近似于宿命的呼应,吴邪眼中,无论是跪拜长白,还是一句再见走入青铜门,都诠释着命运的号角。
每一次见面,张起灵的灵魂都在“有趣”的不同层面对吴邪展示到极致,给他吸引力的极致,给吴邪引发的精神追求和共鸣,是前无人后无来者的。终极笔记里也不例外,从篝火里对谈,让吴邪意识到对方深陷阴谋漩涡里的同病相怜,到失忆的雏鸟保护情结,到还好我没有害死你,再到带我回家,再没人能像张起灵那样,每次都在不同精神层面上一下子把弓拉到满级。
只有这样的人物,才配获得吴邪的执着,才配让吴邪这样爱的顶级贵族认定为全力输出的对象。同样吴邪对于张起灵来说,也是人间温暖予以他的幸运投影,二人在精神求索上,犹如两个绝顶剑客,以心为剑,灵魂呼应,交击出最美的火花,无计生死,只求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