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个楼,乃们都是估测,但根据已有史料,其实不难推算出姜维在沓中的具体兵力。(手动狗头)
已知曹魏估蜀汉之兵九万,出兵十八万。
可知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二打一的兵力优势。
《晋书》: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
于是征四方之兵【十八万】,使邓艾自狄道攻姜维于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自祁山军于武街,绝维归路,镇西将军钟会帅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自骆谷袭汉中。
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坚决贯彻二打一这一点。
《三国志·钟会传》:蜀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兵各五千】。会使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各统万人】,恺围汉城,辅围乐城。
那么曹魏安排了多少人手对付姜维呢?
《三国志·钟会传》: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馀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
已知曹魏目的是要二打一,所以安排了六万余人对付姜维,那么曹魏推测姜维的兵力则为三万余人。
但实际上曹魏低估了蜀汉的兵力,蜀汉实际的兵力为十万二千。
曹魏估计:蜀汉实有=9:10.2=3:3.4
曹魏估计姜维有三万余人,则姜维实际兵力应该在三万四千到四万四千这个范围内,具体还是没法具体的……
以上
这件事直接看史料明文:
《晋书·帝纪第二》:(263年)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
司马昭所言“余众不过五万”指的便是沓中蜀军,所以只要“绊姜维(余众五万)于沓中”,便可“出其空虚之地”。按照司马昭的情报看,姜维在沓中的兵力当在五万上下。
确实,以蜀亡时“带甲将士十万二千”推之,司马昭的情报略有偏差。
但要注意,有偏差的是蜀汉总兵力,不代表对魏人对沓中姜维军兵力的估算有问题:
《三国志·三少帝纪》:(262年)冬十月,蜀大将姜维寇洮阳,镇西将军邓艾拒之,破维于侯和,维遁走。
《三国志·后主传》:是岁(262年),姜维复率众出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
在262年10月,邓艾率军与姜维在侯和交锋,并且获胜,而姜维战败后便还往沓中。魏人想不知道姜维的兵力都难,要怎么做才能忘了被自己打败的姜维军有多少兵力呢?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景元三年冬,以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
《三国志·蜀书十四》: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
姜维在沓中,对远在关中的钟会动向都有了解,反而近在陇右的邓艾对沓中的情况就不了解?
因此,司马昭拿到的这份情报中,最可靠的就是沓中蜀军的兵力,姜维军五万人左右规模,这数据出错的概率微乎其微。再说,即便是蜀汉总兵力的估算,偏差也不过十分之一,近在沓中的姜维军又能偏差多少呢?
所以说,沓中蜀军兵力在五万上下这条数据是可以采信的。
再看: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上言曰:"贼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臣辄遣司马夏侯咸、护军胡烈等,经从剑阁,出新都、大渡截其前,参军爰青彡、将军句安等蹑其后,参军皇甫闿、将军王买等从涪南出冲其腹,臣据涪县为东西势援。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
五万蜀军在沓中被邓艾等诸军围追堵截后,与廖化、张翼、董厥等会合,又退往剑阁,辗转各地,最后不得已投魏时,还剩四、五万人——其主要折损大概率是沓中军摆脱邓艾等诸军时付出的。
即,沓中军之所以能突破邓艾在沓中的包围,是付出相当可观的代价才做到: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维闻锺会诸军已入汉中,引退还。欣等追蹑於强川口,大战,维败走。
《三国志·蜀书六》:(赵云)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姜维选择在强川口作战,目的应是击退魏军,结果却是蜀军大败,其折损自然不会少。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四年秋,诏诸军征蜀,大将军司马文王皆指授节度,使艾与维相缀连;雍州刺史诸葛绪要维,令不得归。……欣等追蹑於强川口,大战,维败走。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卻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馀里,闻绪军卻,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维遂东引,还守剑阁。
通常我们会称赞姜维“戏弄”诸葛绪这手玩得漂亮,但很少思考为何如此。姜维在沓中有五万兵力,诸葛绪才三万人,而且诸葛绪背后是廖化所率之军。以姜维的脾性,优势兵力下面对这种肥肉不吃,却选择迂回的方式偷过,这是为什么??
要么力量不足,要么是时间不够,也就这二种因素,甚至兼而有之也不足为奇。
沓中军在强川口战败,兵力有所折损,物资也当有丢弃,沿途更会采用一些手段阻挡追兵,但拖延的时间自然也是有限。这种情况下,姜维此类强人才会选择避免交战的方式解决归路被断的问题,从而达到通过阴平桥的目的,获得喘息之机。
综合史料看,这种推测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