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从历史进程看,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是否正确?荆轲是时代英雄还是狂徒?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在战争情况下,对敌方高级人员进行刺杀是一种十分正常的军事行动,目标可以锁定为:

·前线指挥官;

·高级部将;

·军队统帅;

·某些职位上的朝廷重臣;

·最高决策者。

至于能够达到多大的军事效果取决于被刺人物的具体情况及实际环境。

有关燕廷对这次刺杀行动的效果预期,太子丹曾这作以下表示: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的诉求应该完全是扯淡,到底是太子丹犯糊涂还是流出的机密信息有误再或者是某种政治语言不好说。

而“因而刺杀之”以后的诉求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这一年秦王政也就三十出头,一旦遇刺身亡很有可能出现有幼主即位的情况出现,而秦王政的妻室是否能顺利控制朝局并不好说——假设由王弟即位的话,一定程度的乱象也不可避免。

更兼“秦大将擅兵于外”,秦廷会不会崩盘不好说,秦国的新占领地会不会崩盘也不好说,但最起码军事行动得放缓一阵子。

在这种情况下,燕、代、楚、魏有了一定运作的时间,而齐廷的变节重臣也不排除会有一定程度的动摇——虽然不一定能达到“破秦必矣”的效果,但最起码能带来增强一点点抵抗的力量。

所以,这件事本身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无所谓“英雄”或是“狂徒”。

2、

荆轲刺秦一事有一点最有意思,就是当事人被划入了“刺客”之列。

然而,荆轲本人其实并非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就现如今文艺作品中的“刺客”形象,大抵源自于“击剑”一词,不过从原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荆轲真正的本事在于“术”。

在执行任务中,荆轲主要为公关工作: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就公开信息来看,至少公关了蒙嘉——这个人和蒙骜、蒙武、蒙恬是什么关系不清楚——究竟是只公关了这一个人还是冰山一角全看个人理解。

在得到了面见机会后,刺杀小队安排由秦舞阳进行刺杀任务:

秦舞阳奉地图柙

不过,待进行刺杀时出现了一点小插曲:

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于是,荆轲代秦舞阳执行刺杀: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待刺杀失败后,荆轲对这次刺杀行动的诉求作公开说明: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有点为自己没能刺杀成功找点借口的意思。

就个人看来,太子丹在深宫密谋时谈及的“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很有可能是时人根据荆轲公开宣称的这句推测而来的。

从整体来看,荆轲对这次刺杀行动的规划、公安及各方面的安排都是比较成功的,但对选择刺客的人选上不太理想(可能与太子丹的催促有关),最后只能自己亲自进行刺杀。

但从核心环节的安排看来,反正不算太好。

3、

单从文艺角度来看,荆轲刺秦一事更多反映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色彩。

这一色彩也在东周时期的其他传奇故事中也有所体现,这也导致了很多朋友会有一种“周朝人为什么动不动就自杀”的诧异。

而荆轲刺秦一事无疑是最具视觉效果的传奇故事之一——这和刺杀对象有很大关系。

不过,在现代影视作品的演绎中,这一事件又被赋予了割据战争之间法理的讨论,于是让这一再正常不过的刺杀行动出现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讨论。




  

相关话题

  你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话是什么? 
  有人说嬴政并没有那么残暴,那为什么荆轲刺秦,陈胜吴广起义,都说秦暴政苛税,民不聊生,到底是真的吗? 
  以“我是持剑的战士,但是我打不过恶龙”开个脑洞,能写出怎样的文章? 
  诸葛亮,周瑜他们能算得上英雄人物吗? 
  嘉靖本三国演义有什么硬性bug,如夏侯霸长坂坡死了后面复活,夷陵冯习被杀了两次? 
  中外历史上有哪些人可以被称得上“天降猛男”? 
  今天是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纪念他们?你有哪些话,想对英烈诉说? 
  有哪些关于乔峰/萧峰的小细节打动了你? 
  就三国时代而言,如何理解乱世出英雄? 
  有人说嬴政并没有那么残暴,那为什么荆轲刺秦,陈胜吴广起义,都说秦暴政苛税,民不聊生,到底是真的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客观地评价乌克兰军人彼得留拉?
下一个讨论
历史上最令人震惊的事件?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