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的政治直觉在那个时候还没有退化到现在和他们的外甥美国人一样烂,那时的英国人当然知道大战一触即发。
华盛顿海军条约和第一次伦敦海军条约的时效只持续到1936年12月31日,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在1936年3月25日签署,但是解放14英寸主炮限制的自动扶梯条款是否生效要等到1937年4月1日才能定夺。
相比于美国人的造舰计划被推迟到了37年之后,KGV的设计早在4月就已经定稿,炮塔在5月就已经下了订单,一切都感觉英国人在和时间赛跑。
这背后最大的原因,其实是产能。
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署带来的海军假日一度冻结了英国的主力舰建造,大量熟练工人流失,设备工具老化,特别是那些无法依靠民用订单维持的生产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厚度装甲钢和大口径火炮炮塔。
海军部在38年出了一份报告,指出当前产能仅允许每年武装两艘半战列舰,八艘半型巡洋舰和两艘航母。
而此时,伴随着法国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引发的新一轮欧洲主力舰竞赛,已经拉开了帷幕。
并没有签署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的噫大力随即开始建造维内托级战列舰作为反制,髪国也立刻以黎赛留级作为回应。尽管建造黎赛留时法国海军的总吨位已经超过了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配额(此时华盛顿海军条约还没有过期),并且作为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的签署国,其380毫米主炮也超过了14英寸的限制——法国人认为英国与德国在1935年私下签订的英德海军协定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法国的国防安全,根据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第二十五章第一条,法国有权利跳出条约限制。
In the event of any vessel no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limitations and restrictions as to standard displacement and armament prescribed by Articles 4, 5 and 7 of the present Treaty being authorised, constructed or acquired by a Power not a party to the present Treaty, each High Contracting Party reserves the right to depart if, and to the extent to which, he considers such departures necessar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s national security —— Article 25, Treaty for the Limitation of Naval Armament 1936
1935年的英德海军协定允许德国破除凡尔赛条约对主力舰建造的限制,并拥有英国海军35%的吨位配额。英国人认为德国重启主力舰建造不可避免,希望可以由此协定一定程度上限制德国海军的规模,并巩固与德国的关系,限制其发动战争的可能性。
当然,先不谈英德海军协定到底有没有起到这个作用,至少德国人明确地告诉了英国人,我们要建造15英寸主炮的主力舰了。
日本人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可用情报极其有限,英国人对日本下一代主力舰根本是毫无概念,只能靠大致推测行事,但是可以肯定日本人也会在条约结束后立刻开始新一代主力舰的建设。
反观皇家海军,现有的主力舰都老化严重,主力舰除了两艘纳尔逊和一艘胡德外舰龄都达到了20年。光荣孤立的美国人虽然也差不多,但是民意也非常反对增加武备,也直接导致了北卡的推迟。对英国海军来说,战争的威胁已经怼在脸上了——像美国人一样等待一年,再考虑采用新的口径和炮塔,很有可能会赶不上近在咫尺的战争。
英国人的判断对了一半。
对的那一半,战争确实来得很快,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开始掀起波澜(谐音梗得扣钱了)。
错的那一半,海军部还是高估了自己的炮塔产能。
按照36年的计划,KGV和POW几乎同时在1937年2月下水,所有火炮于1939年末安装完毕,完工时间应该是1940年7月。
而事实情况是,英国当时唯一的重型炮塔承包商,维克斯-阿姆斯特朗根本没有足够产能,12炮到10炮的修改导致新的双连装炮塔需要设计和制造的时间,进一步拖慢了节奏。炮塔的交付时间被拖到了40年初,直接导致KGV完工时间被推迟了5个月(40年12月)。
为了让KGV尽快完工,本来属于POW的炮塔被优先挪用给KGV,导致POW的完工时间被推迟到了41年3月。
计划40年11月完工的约克公爵被推迟到了41年11月。
雪上加霜的是,为了保证更急需的小口径火炮和高炮的产能,安森和豪在40年初下水后由于没有炮塔不得不暂停施工。两舰原计划于41年1月和40年12月完工,被推迟到了42年6月和42年8月。
KGV炮塔进度的严重落后,直接导致了本计划在1942年完工的狮和鲁莽被暂停,加上一些装甲钢产能的问题最终被取消计划;原本计划在1943年完工的征服者和雷神也一样没了下文。
在KGV前两艘的建造计划在1936年初被确定后,有关后三艘的主炮口径问题又被重新拿出来审视。尽管此时炮塔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并没有显现出来,但是英国人认为全新的三连装15英寸炮塔需要的额外15个月设计时间已经足够拖产能了;直接使用纳尔逊的炮塔设计又意味着体型的巨大变化。因此海军部决定继续套用KGV的设计,如此一来海军就可以快速拥有6艘高速战列舰(包括胡德),这将在战术上取得一定的优势。
如果五艘KGV可以按照计划在41年初全部入役,那俾斯麦可能就要在丹麦海峡吃瘪了。
如果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很简单,KGV五姐妹如果想赶上战争,就不能用新炮塔——无论是14in还是15in,时间轴上都不可避免的会和小型舰艇以及新的5.25高平两用炮互相挤占产能。
而从上帝视角来看,14in炮的限制完全是英美的一厢情愿,无论是意大利还是日本都不可能在37年重回谈判桌,那么问题就简化到只剩两个答案了:
第一个方案,由于三个三连16in的方案已经被证明防护不足,因此两个纳尔逊的三连装16in炮塔会是比较好的选择,而6炮也是炮术上可以接受的底线(海军更倾向于8炮)。减少一个炮塔带来的核心区长度缩减可以有效节约吨位。在保证其他方面不变的情况下,即便是考虑到对16in炮的后座进行补强,其吨位应当也会比KGV实际方案降低千把来吨,可以弥补其增重的问题。
这个方案的核心问题是,在1936年中旬下单的情况下,五艘船的10个炮塔和炮能不能在1940年中旬交付。
考虑到扩大产能的时间以及其他中小型炮塔的生产需求,这10个16in炮塔能不能按时交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正好卡在能与不能的分界线上。如果想彻底避免这个问题,第二个食尸方案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第二个方案,由于四个双连15in的方案被证明核心区太长导致防御不足,因此换装三个胡德同款15英寸Mark I 传家宝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同样6炮也是底线。38年9月的时候就有一份方案,提议将KGV的三个炮塔直接替换为三个15in Mark I,可以直接降低约1000吨的排水量。如果从头设计为3座双连15in,应当可以在保证防护的情况下将航速提升到30节,或者保证航速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防护。
你可能要问,那这些炮塔是哪儿来的?从空气里变出来的吗?
这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看看为什么15in Mark I要被叫做传家宝了。
历史上,一共空闲出来8座15in传家宝的炮塔。
首先是声望级的两个炮塔:由于声望和反击原先预定为R级战列舰的后续舰,所以一共订了8个炮塔,但是显然战巡案只用到了6个,这里就多出来两个。后来被装到了潜水重炮舰上。
然后是勇敢和光荣的4个炮塔:她们在20年代中期改装为航母时拆掉了原先装备的4个炮塔,这里又多出来四个。后来成为了前卫的主炮。
最后是暴怒的两个炮塔:暴怒为了防止搭载的18英寸大根不能在这么小的船上成功运用,于是订了两个额外的15in炮塔备用。但是18英寸炮运转一切正常,这里就又多出来两个。后来也被装到了浅水重炮舰上。
想要凑够三条船的炮塔显然还差一个,剩下的这个可以从R级的皇家橡树上抠一个下来。皇家橡树在36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改装,增加了水平装甲厚度,增重900来吨,造成航速下降到不到20节。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拆一座炮下来,这样我们又获得了一座额外的传家宝,皇家橡树也可以保持21节的航速,甚至还能加装更多的防空炮去地中海打飞机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炮塔都是老旧型号,最高仰角只有20度,需要改到30度来增加射程;浅水重炮舰上的炮塔为了适装性也进行过了不同的魔改,同样需要修改回来。改造这些炮塔的工程正好可以用于维持和扩展重型炮塔生产线,为战时做准备,而又不至于过度占用产能。事实上英国人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在30年代给伊莉莎白女王号,勇士号,厌战号和声望的炮塔都进行了高仰角化的改装,但是由于战争的爆发使得剩下的舰艇没有时间进行类似的改造。
伊莉莎白女王,勇士,厌战在完成大改后由于加强了防护航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无法达到24节。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在改造过程中各拆除一座炮保证航速和加强对空,这样就又多了三座炮——这样就只需要新生产三座双连15in炮塔了。
或者再去R级剩下的那几艘上再拆三座下来咯。
这样一来,在保证了新主力舰建造的同时,加强了防护和防空,保证了航速的老战舰无论是在大西洋上追德国佬(皇家橡树在39年初搜捕格奈森瑙的时候就出现过跑不到20节而掉队的丢人情况),还是在地中海面对海量的轰炸机,都会更得心应手。
无论是哪种方案,在41年就获得五艘新锐高速战列舰会极大地缓解大西洋上德国舰艇的威胁。即便是只有6门15in古董炮的版本,也足以对俾斯麦造成致命伤。日本能拿得出手的高速舰金刚死傻显然完全无法与其对抗。足量的高速战舰也可以在地中海极大的压制噫大力人的活动范围。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大程度上保证四艘更加强大的狮级按时交付,彻底解决皇家海军在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四处疲于奔命的状况。这样地中海的战斗会结束的更快,噫大力会更早跳边,髪国也就能更早夺回巴黎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