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问题恶化了知乎的讨论氛围。
最终,他们的想法和回答依然是“胜利接着胜利”“好消息连着好消息”,而评论区沦则为不愿意相信事实者报团取暖的地方,因为只有在那里,才有“家”的感觉,才有“胜利的希望”。
相关回答:
如果去看看扬买办主页的回答和动态,就知道这人绝对是典型的黄俄+战争狂热分子。扬买办最聪明的地方就是利用自己会些俄语,从俄国民间淘一些真真假假二手的小道消息,经过自己添油加醋加工就演变成各种阴谋论了,国人可是对各种阴谋论都是抱有极大的兴趣,对于这些阴谋论,完全没人去在意是否属实,只关心是否劲爆。因此买办在这个过程中俘获了很多忠实的信徒,将其视为教主。 另外此人大力鼓吹战争,就此次俄乌冲突来说,我国官方的态度也是中立的,希望早日结束战事回归和平,扬买办却和他的信徒鼓吹俄当局不够强硬,应当对国家进行动员,扩大战争规模,还编造出普构来调侃。最后,强调一点。会用中文的不一定都是中国人,就像是会英语的不一定都是英美人,至于他是不是外籍华人里面的投机分子或者是拿卢布来引导舆论的宣传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扬云飞的说法还是有道理。
普京在战前了承认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独立,开战时的要求是解除乌克兰武装并惩办战犯。
解除乌克兰武装的前提是建立亲俄乌克兰政权,只有建立亲俄乌克兰政权才能有效维护乌克兰贴在俄罗斯这一边,那么拿掉乌克兰境内两大亲俄票仓对于建立亲俄乌克兰政权的要求来说是矛盾的。
甚至于,如果普京最终在对乌战争中取胜,克里米亚重回乌克兰都在可选之列。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普京起码可以最大限度地打击皇俄派的气焰,消解斯特列科夫和波隆斯卡娅这号人的政治价值,使得俄罗斯高层政治发生有利于普京的变化。
所以说,俄罗斯高层内部在那个时间段内一定发生了某些事情,导致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激烈的摇摆。
使得开战成为了一个突然的选项。
就是说,不要对那些在公用舆论场搞宣传的观察家们过多的苛求,很多事即使坐在那个位置上,能够获知有效信息,也是很难有确定性的。
即使以沈逸的地位来说,他确实应该接受更高的考察标准。
之前回答关于列宁的问题的时候,有个评论跟我说“你这套已经过时了,去看看扬云飞”吧。
可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我要去看看扬云飞?为什么“我这套”过时了?
就因为扬买办在俄罗斯,俄语好,所以就是俄罗斯问题专家?
那我还在加拿大呢,我英语也好,我更是认识一群比我英语更好的中国人和老外,我也可以上各种reddit还有其他社区扒一堆加拿大历史的阴谋论,那我算不算加拿大社会历史问题专家?
我还学过加拿大政府经济政策评估的课程,教我的教授就是加拿大政府负责问题评估的经济学家。
说到底就是学俄语,去俄罗斯留学的人相比起学英语去英美留学的太少了。
仔细想想,多少人去美国,去英国学的就是历史,就是社会学,就是国际关系和政治学,方法论水平和找阴谋论资料的水平肯定高扬买办一大截。但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这么闲呢?
因为相比起俄罗斯,了解美国英国加拿大的人太多了,跑火车不是那么容易哒。
所以,你可以让我去看扬买办,但你得先告诉我为什么,如果是因为扬买办俄语好,那英语好的人是不是就是美国问题专家,英国问题专家?你总得给我个理由吧。
比如像美国建国的阴谋论,那数量不亚于十月革命的阴谋论,但你没看见哪个美国问题大湿天天在知乎上宣传这种阴谋论还有一大堆人追捧并且奉其为“专家”(不过仔细想想也不是不可能嗷,如果宣传肯定有一大帮人追捧)。
扬买办个人如何我不关心,我就想问问让我去看扬买办的,到底是“凭什么”,你能不能给个有逻辑性的理由?
“出兵决策是15号做出的,打多大规模是21号做出的”这句话本身算不算跳大神?扬宣传员这是用新的跳大神来掩饰旧的跳大神吗?
两位俄罗斯认知作战的受害者而已。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酸碱体质和酸碱食物学说。
算是很有趣了,说它是民科因为它毫无根据,说它有趣是因为它利用了对的结论去反推无稽之谈般的原理这种奇妙手法,让很多人无法全盘否定它。因此在很多民科信口提出酸碱体质说的时候,因为他们最后的落点是:多吃蔬菜少吃肉更健康,导致我们无法有力反驳。这就是这类民科的厉害之处--用民科的论据去包装科学的论点。
而它的民科部分在于:空口说某些东西是酸性某些东西是碱性,比如我完全不明白它认为白米饭是酸性的?是体外实验还是吃下去后发现血液pH值有显著性下降?而且血液和身体微环境又是如何被这些所谓酸碱食物凭空改变了pH?
以下我们拆解下民科部分,然后肯定下真正科学的部分:
1.血液是强大的缓冲体系,不会因为饮食有大波动(此外呼吸也是调节pH的一个环节)
血液中有三对缓冲对(蛋白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碳酸氢盐缓冲对),它们在血液中构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缓冲体系;毕竟血液酸化或者碱化都是致命的,因此人体必然不会进化了这么多年还会仅仅因为吃的东西太单一就严重影响身体pH而生病。再说,其实人体摄入食物消化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并不是主要由缓冲对来调节的。
2. 肾脏对血液的pH有强大的调节功能--维持体内pH长期稳定
肾脏不仅有滤过血液功能,还有分泌功能,因此它可以双管齐下来调节血液的pH,尤其是纠正因为饮食或者生理病理原因导致体内酸或碱累积过多的情况。
3.饮食所产生的酸碱作用非常有限
最后落实到食品上,到底哪些食品是所谓“酸性"或者“碱性”的。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关于大量动物性蛋白(如肉类)的饮食会增加尿酸,且尿钙上升(这是陈述性事实),而这部分钙的来由在以前并不明确,有学者猜测是骨钙释放而来;因此民科认为是“酸性的肉类”导致了骨钙减少乃至于骨质疏松。而事实上,近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大多均表明尿酸增高和尿钙增高其实跟骨钙丢失没有关系(1),因此就对于民科把一个陈述性的事实(尿酸尿钙增高)和他们放飞自我的猜想(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看似严谨的套路:肉=酸性物质=有害健康。
4.利用共同“关键词”偷换概念
比如说酸性食品导致酸性“微环境”从而致癌这一说。这句话利用的就是一个基本事实:癌细胞可以利用糖酵解(无氧呼吸)的方式维持生存,而糖酵解的代谢产物正是乳酸这种有机酸。因此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确实是较其他地方偏酸性的。而这就被民科利用了,并且强行联系起来之前的肉类是产酸物质--所以酸化微环境--致癌。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说不通的,但是对于不懂生理学的人来说,听到个癌细胞偏酸,又听个肉类产酸,最后得出吃肉致癌的结论,反而比正统的说教更容易接受。
那么最后分析下,为什么说“酸碱体质说”的结论是对的呢。因为说它是民科,主要因为民科其实没有从头推导和验证的能力,而只有猜测和自圆其说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民科都是从结果推到到论据的。所以他们是从正确的饮食建议出发:多吃蔬菜水果,杂粮五谷,限制红肉和动物来源的蛋白,然后自己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蔬菜谷物是碱性而肉类是酸性的说辞,这样的好处就是:你永远无法说他们是错的,毕竟他们用的结论都是对的。
然而这类民科的害处就在于,它简答粗暴的教会很多没有科学基础的人一个错误的观念,导致这部分人很可能会极端而粗暴的理解食品,比如很多人会长期完全不吃肉或者低蛋白饮食,而因此增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概率,还乐津津的觉得自己碱性饮食很健康。
近期这个学说的创始人被罚款了,可见捏造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会导致很多人的饮食观走偏而被商家利用,最后由于人群健康受损,买单的还是纳税人,所以抵制伪科学是全社会的责任。
Cao, J. J., & Nielsen, F. H. (2010). Acid diet (high-meat protein) effects on calcium metabolism and bone health.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13(6), 698-702.
你去问十个人法国战役时没有英吉利海峡拦着德军能否横扫英国?
其中九个人会告诉你:英国危矣
还有一个人会告诉你:这不可能
但就是没人告诉你英国能挡得住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