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上,中国和苏联差距是全方位的,且1932年以后,国军在淞沪的表现退化了,还不如128
战略上,国军违背了自己战前一系列预案和规划,带着极强的投机心态
具体到战役规划与指挥层面,南京远接近稀里糊涂的丢掉以后,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守住南京了。
一项一项说
实力上,什么苏联是一个工业总量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苏联一个师一个军有多少坦克大炮一类的老话就不提了。
单说国军的退化。128事变中央军嫡系,以87、88、教导总队编成第5军,驰援淞沪战场。此时的87、88装备比37年差的多,但是工事构筑有板有眼。
知道构筑多层堑壕体系组成有弹性的防御
会布置斜切阵地
会在突破可能性最大的位置布置倒打火力点
不光重要火力点只要有条件连交通壕都要加顶盖
对工事和堑壕广泛使用就便器材和伪装网实施伪装
铁丝网布置极有水平,单层铁丝网就不提了,128事变作战中,第5军是中国最早开始应用屋脊型铁丝网、蛇腹形铁丝网、绊网的军队
这些都极大的削弱日军炮兵火力的效果。这些东西不能不说第五军抄了十九路军,不过日军的评价是支那军中第五军的工事修的最好。
到了37年呢,87、88欺负惯了装备低劣的红军和地方军阀,只会修高耸的木石结构碉垒、重机枪只顾射界不顾隐蔽、班排修筑死守变守死一炮一个莫名其妙的环形工事……
你要说国军学了什么新东西,比如87/88有德国顾问教授的步兵突击群战术什么的。
十日围攻时,巷战不带炸药,惯于在无遮无掩的马路上玩密集冲锋;甚至在爱国女校、公大纱厂不止一次玩出在日军机枪前翻铁门的87/88师……
德国顾问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说战略规划
战前民国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两次规划。对日本的海军都忌惮的很,认为这是中国方面万无可能与之抗衡。128事变日军通过两栖登陆迫使国军退却的教训还在眼前,又完全无力通过海上军事行动阻止日军登陆;而日军一旦突入长江,半天时间即可兵临南京城下。32年以后,陆大、参谋部、德国顾问都建议在京沪取守势。果脯在上海和南京之间构筑多条国防线,36年秋季大演习,想定也是东军(日本)已淞沪为根据地向南京攻击前进……
结果到了37年,将日军舰队和航空兵视若无物,居然放弃所有既定准备,转为进攻……
说一下国防线
直接引用在北朝的回复
吴福线和锡澄线不是马奇诺防线的形式
马奇诺是在要点区域构筑永备性质的筑垒地域,以达成对交通线和重要地域的屏蔽
马奇诺对于制止敌军大规模部队的进攻是有有意义的
对团及以下分队从筑垒地域火制地带间隙的渗透,马奇诺防线本身也没有好办法,只能依赖防线体系本身的步兵师、团和机械化分队发起反击,将渗透之敌赶回出发阵地
吴福线这样的东西
只是预先在防御要点构筑少量永备半永备工事
将这些工事作为未来野战防御工事体系的基础和要点
和马奇诺防线不同
其防御体系本质上就是加强的野战筑城体系
要守备这样的阵地
不是光有几个已经修建的工事就行的
这些永备防御基点,只是野战筑城体系的一部分,间隔大、无法以火力互相掩护,平时也无固定编制的守备部队和相应火器进驻
根本构不成防御体系的
只有在野战条件下,进驻部队、进行野战筑城作业,构筑野战阵地才能才能掩护工事、侧翼并调配反冲击部分队,才能真正形成防御体系
果脯那帮烂货
从八月初京沪开始动员一直到11月中旬淞沪全线撤退
三个半月时间
没有组织守备部队进驻、占领防线,也就算了
连组织地方劳动力预先构筑野战阵地都不做
这样的防线还守个屁
可惜一帮子文科生
跟着瞎参合
连保长跑掉,找不到钥匙开不了工事门这样的鬼话都编出来了
流毒甚广,十分扯淡……
1 苏联和德国都是统一国家。斯大林说让布良斯克方面军在维亚济马做困兽之斗争取时间没人能说不
2 苏联和德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工业国,苏军装备水平比德军好,多种自产武器性能占优势(就是用的差,德国人捡了都说好)
3 苏联和德国都有正常动员能力,不是靠抓壮丁那种
4 苏联军队在夏季的溃败中已经成长起来,在战场上直接用红军战士的生命当学费培养出了一批指挥官
5 苏联有寒冬
6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即使在维亚济马灾难后仍能补充至九十余万兵力,有能力控制莫斯科周围数百公里的战线
7 苏军有野战防空能力,可以一定程度削弱德军空优
8维亚济马惨败后,苏军老朽的指挥官被撤换,斯大林准确识人并敢用,换上了朱可夫。而朱可夫防御有方......
9苏军补给状态正常,苏军出现严重的弹药匮乏是大反击阶段的事,那时候德军败局已定,德国能做的就只是怎么用好12个西欧来的师增援让莫斯科战役输的好看一点.....
反过来看看
1 日本是正常国家,我们不是统一国家,KMT是个军阀联合体。你让蒋光头把李宗仁的部队给陈诚试试?
2 日本是初级工业国,当时中国不是,能自造的陆军武器最好的是民二四重机枪
3日本有正常动员能力,KMT战前常备军打光了KMT就只能靠抓壮丁,然而淞沪会战已经打光了常备军......
4 工业国军队的作战方法农业国无法复现,学不来。而且中国文盲率太高,军官文化水平也不高,更难以习得战争的教训
5 南京保卫战没有不利于日军的天气和地形
6南京保卫战时候国军还有十三万,日军第一波也没多哪里去,双方军队都不具备填满战线的能力只能进行对KMT极其不利的运动战
7KMT军队没有野战防空,面对日本陆航就是裸奔
8.蒋介石任命的都是些啥。。。。Kmt指挥官水平也不是朱可夫级别的
9 Kmt军队后勤是屎。。。
所以你看吗?
南京、上海面临的日本海军、陆军的攻击。
如果莫斯科可以被德国海军覆盖到,苏联人一样守不住的。
答主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朱可夫的回忆录,了解一下苏联人,苏联下至士兵平民上至最高统帅部在战争中的想法。
不负责任的说,苏联人的战斗意志平均水平基本要比革命老区高一个等级,更不要说苏联损失一大半的工业产能后仍然可以产出足够的坦克和火炮等技术兵器。
以下节选自序章部分:
“你坚信我们能够守住莫斯科吗?我怀着内心的痛苦在问你这个问题,希望你作为共产党员诚实地回答。”斯大林问。
朱可夫马上回答,“毫无疑问我们一定能守住莫斯科,但是至少还需要两个集团军和二百辆坦克。”
我说个最简单的吧
淞沪几十万杂牌军和德械的几个师用人命拖了几个月
然而··
组织工业设备人员财务转移的,居然是私营的船王卢作孚··还特么是自发的那种
蒋公的参谋部后勤部···
就是一群二货····
如果说鬼子是完全没有战略的话
那国军的战略就是等日本人自己犯错·····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
在历史上正常的人类社会,初中生的年纪通常就已经是进入打架斗殴生产生活的主力年纪了。更别说生孩子了。
只是我们近百年来的工业化,强行给这个年龄的人口安排社会任务和标准而已。
你要想初中生不以早恋满口脏话不学习为荣,就得付出克服基因天性的巨大教育成本。也就是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育上的投入不足。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