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厌难,和众安民——苏联边防军小记
1918年3月30日,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设立了一个机关——财政人民委员部边防总局。不久之后的5月28日,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签署了关于组建边防警卫部队的法令,规定“边防警卫部队的任务是保卫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边界利益,在边境地带则保卫公民的人身和财产”。这一天是苏联边防军的诞生日,每年都进行庆祝。
苏维埃政权在政治上同旧政权彻底决裂,但不排斥旧政权的人员进入机关工作。边防总局吸纳了一批思想进步的老边防专家参加工作,这有利于边防事业的专业化。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边防部队隶属于财政人民委员部。这主要是由于苏俄实行了外贸国有化,就必须对走私活动进行严厉打击。因此,6月29日,边防部队被移交给了贸易与工业人民委员部直接管理。边防军从成立起就与红军不属于同一个系统,这一点在制服上都加以区分。
列宁在百忙之中,仍然对苏维埃国家的边防事业很是关心。边防总局原政治委员费多托夫回忆道:“当我走进办公室时,列宁起身迎上来。他在受重伤后还没有完全复原。他同我问好后,请我坐下,并说:‘谈谈吧,部队情况怎么样,装备、食品供应、运输情况怎么样?’”在得知边防部队的情况后,列宁给他们拨了十辆卡车和两辆小轿车,为戍守边疆的战士们运去了步枪、弹药和军装。除了列宁,还有一位领导人对边防事业也很关心,他多次参加了边防军事委员会的会议,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捷尔任斯基。
契卡和边防军虽然在草创之初互不统属,但在职责上却有相关之处。1918年7月31日,边防军事委员会致函契卡,请求契卡在边境地区建立专门的机构,以便协助边防军。捷尔任斯基欣然同意,迅速建立起了边境肃反委员会、34个边界地段肃反委员会和契卡边防科。这些机构负责在边境地区抓反革命、抓走私犯、抓间谍、抓投机商。相比于契卡的同志们,边防战士们往往要承担一部分军事职能。像边防第15团在攻占哈尔科夫、叶卡捷琳娜斯拉夫等乌克兰城市时很好地配合了红军,受到了表彰,被编入了英雄肖尔斯指挥的基辅步兵第44师,战功卓著。1920年11月24日,劳动国防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改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边防的决议》,规定“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全部边界的防卫工作,由全俄肃反委员会边防特别局负责”。从此,边防军被划给了契卡及其后继者,直到1993年12月30日,联邦边防局—俄罗斯联邦边防军总司令部成立(次年改名为俄罗斯联邦边防局),结束了边防军隶属于国家安全机关的历史。2003年3月11日,俄罗斯联邦边防局被并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改名为边防警卫处,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从前。
话说回来,边防军在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后开始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1922年2月,应捷尔任斯基的请求,海军人民委员部派了一位有经验的军人、十月革命的参加者伊万诺夫来主持海上边界的守卫工作。在伊万诺夫等人的努力下,海防建设逐渐有了起色,芬兰—拉多加区舰队、北部区舰队、里海区舰队、黑海区舰队、阿姆河区舰队等陆续建立。在陆上,彼得格勒、西部、乌克兰、克里米亚、北高加索、高加索、土库曼和西伯利亚等边防军区也逐渐建立。1923年7月,隶属于国家政治保卫局的边防局和各地的边防处成立,这代表着苏联的边防领导体系逐渐完善。国家政治保卫局注重边防军人的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在边防部队中开展了扫盲工作,从而将边防军人“培养成苏联国界的坚强和自觉的卫士”(捷尔任斯基语)。在捷尔任斯基的建议下,莫斯科高等边防学校成立,为边防军培养了一批“忠于工人阶级事业的模范”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战斗机关的代表”(捷尔任斯基语)。日后,除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哈尔科夫、萨拉托夫等地都建立了边防学校。1926年底,边防军的改组工作基本结束。1927年6月15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批准了《苏联国界保卫条例》,使得边防工作有法可依。
二三十年代,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山雨欲来。为了更好地保卫苏联国界,边防军的兵力大大扩充。边防军守卫的是苏联人民的边疆,而不是沙皇和贵族老爷的边疆。因此,在联共(布)中央的鼓励和倡导下,工厂和集体农庄的党组织、苏维埃、工会、共青团组织直接同边防部队建立了联系,通过各种方式支援祖国的边防事业。在共青团的号召下,苏联青年踊跃地报名参加边防军,将大好青春播撒在祖国的万里边疆。在空闲时间,边防战士可以看书、看军内发行的报纸、看电影,甚至可以和高尔基、罗曼·罗兰、伏契克、奥斯特洛夫斯基等文化名人见面和通信。高尔基还是卡梅涅茨—波多尔斯克边防总队的名誉边防军人。除此之外,苏联政府重视边防军武器装备的补充和更新,轻重机枪、汽车、护卫舰、快艇、破冰船源源不断地送往边防军。三十年代初开始,苏联着手建立边防军航空部队。活跃在边境地区的土匪唯恐边防军的生活过于平淡,经常去给边防战士添点麻烦,然后被打得哭爹喊娘、抱头鼠窜。仅1924年,边防军缴获的武器就可以武装起一支万人大军。1930年,有个来自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共青团员响应“共青团员,到飞机、坦克和军舰上去”的号召,报名加入了边防军,被编入了哈萨克斯坦的第49边防总队。他在次年光荣地加入了联共(布),随后被选举为党组织的书记,并参加了反击巴斯马奇匪帮入侵的战斗。在49年后,他故地重游,亲手向自己的老部队授予了红旗勋章。他就是契尔年科。
曾任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俄国课课长的林三郎在《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中写道,三十年代的苏联边防军“武器装备多数是自动火器,并拥有炮兵、坦克、高级的通讯器材”,而且“部队中的党员、共青团员的比例也较普通步兵部队高”。苏联边防军“还有计划地向满洲派遣大量间谍,刺探关东军动向”。苏联边防军的情报人员往往扮作逃入伪满洲国的流亡者,通过大骂苏联来骗过日本和伪满特务的检查。而且边防军事先详细掌握了伪满的防谍对策,不断地钻敌人的空子。林三郎引用了苏方公布的资料,称苏联把优秀的党员和共青团员优先编入边防军,专门从事边防勤务。新兵刚一入伍,老兵就带着他们巡视边境线,熟悉地形,交代任务。林三郎坦言:“归根到底,在对待边防问题的态度上,苏联方面比日本更认真慎重。”在一次边境冲突中受伤被俘的战士巴拉诺夫,面对日军的糖衣炮弹和严刑拷打,毫不动摇,宁死不屈,展现了边防战士的铮铮铁骨。在1939年的哈拉哈河战役中,布雷基中校指挥边防独立营积极参加了侦察和战斗行动,受到了朱可夫的表彰,共有116名指战员荣获勋章和奖章。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前夕,边防军击退了500多个武装入侵苏联领土的敌特小组,有384名边防军人荣获勋章和奖章。战争爆发后,首当其冲的是边防军。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边防军同悍然入侵的德国法西斯进行了英勇战斗。在著名的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中,边防军也活跃在保家卫国的前线。基热瓦托夫中尉指挥边防军配合步兵第333团坚守要塞的捷列斯波尔门,顽强抵抗德军的进攻。最后,基热瓦托夫中尉在第9哨所英勇牺牲。次年,野蛮的德国法西斯残忍地杀害了基热瓦托夫一家,包括三个年幼的孩子。1965年,布列斯特要塞荣获“英雄要塞”称号。为了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铁蹄,内务人民委员部奉命组建了15个步兵师,从各边防军区抽调了3000名指挥员和10000多名战士,他们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战役和莫斯科战役。苏联元帅朱可夫高度评价了边防战士在莫斯科战役的表现:“在莫斯科保卫战中,不少边防团(过去的边防总队)与红军部队一起在沃洛科拉姆斯基、莫扎伊斯克、纳罗福明斯克、马洛雅罗斯拉维茨方向的战斗中,视死如归,坚守阵地。”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边防军同样表现突出。时任联共(布)列宁格勒市委书记的库兹涅佐夫盛赞边防学校的学员们的功绩。列宁格勒州委在贺信中称赞参战的边防战士的名字彪炳史册。在战争爆发后的第1009天,乌克兰第2方面军挺进到了普鲁特河国界线,这支部队里的边防第24团在战前就戍守这里。在解放卢布林、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华沙、布加勒斯特、维也纳、布拉格的战役中,边防战士发挥了国际主义精神,是当之无愧的解放者。滞留在敌占区的边防战士则参加了游击队,给予了侵略者沉重的打击。
前文提到,远东的边防军是一支令日军忌惮的武装力量。1945年8月,挟战胜之余威的苏联对日本宣战。时任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的马利诺夫斯基提到,他派希什卡列夫少将为首的边防部队去摧毁日军的边防哨所,保障红军顺利渡过水界。边防军的贡献是突出的。像哈巴罗夫斯克边防军区的部队就摧毁了232个边防哨所和7个据点,消灭了12支小股敌军和6支正规军,解放了125个居民点。此外,边防军的特别战斗队大显神威。特别战斗队随着先遣部队一起行动,负责消灭日本的特务机关,抓捕特工人员,收缴机密文件。达斡尔边防总队的特别战斗队在满洲里缴获了敌人的机密文件,在扎赉诺尔发现了特务名单。日军的特务网被破获,进行破坏活动的阴谋被一举粉碎。1933年日本制定的《对苏作战法纲要》中尽管不乏轻敌的认知,却也难得地承认了“苏军善于宣传鼓动和进行谍报活动”。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在回忆录中写道:“边防军在整个战局过程中给了远东部队以巨大帮助。在满洲战役初期,他们同野战军一起突击和消灭了敌人大批边防据点和筑垒地域。在以后的战斗进程中,边防军积极参加追击敌人,保护交通线、司令部、重要设施以及野战军的后方。同时,在远东作战初期由边防军组成的特别支队根据方面军首长规定的任务掩护了,更确切地说是保卫了很多地段,从而有可能抽调野战军用于主要作战方向。在同敌人的破坏小组和侦察小组的斗争中,边防军也给了无可估量的帮助。”在对日作战中,边防军涌现出了泽里亚诺夫、尼基弗罗夫以及上文提到的希什卡列夫等优秀将领。泽里亚诺夫在战后升任边防军司令。
战后,苏联人民终于享受到了来之不易的和平。边防军则隶属于契卡的后身——大名鼎鼎的克格勃,全称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边防军”。由于政治委员制度的取消,苏军实行了一长制,所以从1947年开始在边防哨所设立一个政治副所长。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功勋卓著的边防健儿很多都选择了继续扎根边疆,为祖国的边防事业再立新功。思想工作委员会、讲演小组、政治学习辅导小组、列宁室管理委员会、图书馆、俱乐部、青年报告员小组、军官同志荣誉审判会等群众性的机构在边防军中出现。飞机、汽车、探照灯、雷达、特种器械和夜视装置等装备大量地配备到边防军。边疆地区的群众也自发参与到守卫国界的工作中。1959年,有1276名边防军人被选举为苏联最高苏维埃、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和地方各级苏维埃的代表。战后,苏联的邻国中出现了很多新生的人民民主国家,苏联边防军积极地同这些兄弟国家的边防军进行交流与合作。1958年,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边防军代表团会议在莫斯科召开,苏联边防军向兄弟国家边防军提供了新装备。中苏边境在五十年代也是安静祥和的。李丹慧认为:“1950年代,在中国漫长的中苏边界上,基本情况是有边无界,有边无防。”边民越境采摘野果、野菜、木耳、山药,打柴,打猎,捕鱼,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到了六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趋紧张,一时间边界上剑拔弩张。据1965年起在苏军服役的布兰涅茨称,他们的政治部主任哈马扎上校遗憾地说道:“为了使两国人民争吵,只要说一句话就够了,而为了使他们和解,一个世纪还不够。”在某一年的新年夜,扔下武器的两国边防军人忘却了剑拔弩张的关系,在结冰的黑龙江上围捕在国界线乱窜的灰兔,仿佛回到了友好如一家的五十年代。获胜的中国军人烤熟了猎物,用香喷喷的兔肉和烧酒招待了苏联边防军人。“大家成了很好的伙伴”,布兰涅茨说道。
苏联边防军与内务部属下的其他部队不同,其历史相当久远,早在14世纪,莫斯科的统治者为抵御游牧民族,就在城市周围修筑防御工事。16世纪又相继修建了鹿砦防线和边防驻垒线。这些防御设施的守军就是俄(苏)边防军的雏形。
苏联的边防军是参照沙俄的边防警卫部队建立的,与红军同时组建,最初与沙俄一样,名称为边防警卫部队并隶属于财政人民委员会(沙俄为财政部)。后根据需要,边防部队转隶于军事人民委员部,全俄肃反委员会成立后,也开始管理边防事务。内战结束后,成立国家政治保安局部队边防独立军,原军事人民委员部管辖的原边防军一切部队和兵团都转隶于边防独立军,实现统一指挥。
边防军历史悠久,又肩负保卫边疆的重任,故在群众中威望较高,苏联歌曲《喀秋莎》最初就是唱给边防军人的。(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然而单论战斗力,边防军就明显不如正规部队了。边防军属于装备轻型部队的国家安全部队,负责沿国界巡逻、抓捕非法越境者、阻止敌人的侦察和破坏行动,并作为动用正规军的导火索。因此边防军虽然在第一线,但他们的装备和所受的训练都不适合与正规武装力量的作战兵团交战。
1941年6月,苏联边防军主要部分有127300人,分为8个边防区、47个陆地边防总队、6个海上边防总队(属海军人民委员部)、9个独立边防大队和11个内务人民委员部作战部队的团。每个边防总队下辖四到五个边防大队,每个边防大队下辖四个国界哨所(边防小队)。一个边防总队约有1400-2000人,20-30门50毫米迫击炮、80-122支冲锋枪、48-60挺马克沁重机枪、25-30台车辆、200-300匹马和120-160只犬。相比之下,在最有威胁和缺乏支援的远东、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的边防军装备较好。有坦克、骑兵和炮兵部队。
虽然边防军的实力不足以与德军正规兵团对抗,而苏联分配给边防军的任务也只是掩护正规部队的后方安全。但边防军的战斗意志极为顽强,不亚于正规部队。在被很多人视为苏军“耻辱”的苏芬战争中,苏联边防军斗志旺盛,作战勇猛,涌现出大量英雄人物(倒不是其他部队没有英雄人物,只不过边防军资料保存下来并被翻译了,同时本文毕竟主要在提边防军)。
卫国战争开始后,边防军指战员再次展现出极强的战斗意志,有500名边防军战士参与了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并表现出色。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边防总队13边防小队对敌进行了11天的顽强防御战。卡累利阿芬兰边防区基普兰米亚斯基边防总队各小队由凯马诺夫上尉指挥,展开了19天的保卫边界的战斗。
与此同时,与内务部作战部队一样,也有大量边防军部队转为正规作战部队,边防军海上与空中力量也分别转给海军和空军指挥,战争期间边防军百分之五十的指挥干部转入红军正规部队,百分之七十二的边防军战前人数参与了战斗。还有大量边防军指战员在敌后的游击队和地下抵抗组织进行战斗。
1945年的远东战役中,大量边防军战士参加了消灭日本侵略军的行动,边防军支队参与了消灭敌边防警察分队和前线守备部队的作战,保障了红军正规部队越过国界线的行动,同时消灭了日军大量侦察破坏组和侦察破坏队,保卫了作战部队后方安全。
战争结束后,苏联有1.7万名边防军人荣获勋章,其中150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因此就战前边防军的装备和训练来说,边防军的战斗表现是极佳的,而不能简单用战果来评价,而且边防军也成功完成了掩护红军后方安全这个最主要的任务,足以证明自己在战争中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集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