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眼里,无奈的杀妻杀子然后自杀是懦夫中的懦夫行径,刘谌若真有刘备的血性,就该手提三尺长剑,纠合大汉臣属以图恢复先祖的基业,而不是去庙里哭天抹泪抹脖子。
还没血性?
诸葛亮的儿子、孙子,张飞的孙子,黄权的儿子,李恢的侄子,赵云的儿子,傅肜的儿子,蒋琬的儿子……全都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信仰,在战场上把血流干了。
甚至刘禅已经投降了,还活着的人们依然没有完全屈服
(姜维)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於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华阳国志曰: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密书与后主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孙盛晋阳秋曰: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锺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泯灭,蜀人於今伤之。
(霍弋,霍峻的儿子)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咸劝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
(罗宪)及成都败,城中扰动,边江长吏皆弃城走,宪斩乱者一人,百姓乃安。知刘禅降,乃率所统临于都亭三日。
(柳隐)景耀六年,魏镇西将军钟会伐蜀,入汉川,围戍多下。惟隐坚壁不动。会别将攻之,不能克。后主既降,以手令敕隐,乃诣会。晋文帝闻而义之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么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是“汉”?而不是夏商周秦,更不是魏吴晋?
(北朝后期已经有汉族的统一概念了)
题主可能只关注到了血性,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忠。
刘谌这么做真正想感动的并不是蜀汉军民,而是刘禅。
刘禅对蜀汉的军队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或者说此时蜀汉将领和军队基本都是忠于皇室的。是战是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刘禅最后的态度。
你可以看到,刘禅投降后,姜维,柳隐等人在收到刘禅的旨意时也都放弃了抵抗。
可以想见,若是刘禅决意抵抗,各地将领肯定也会奋战到底。
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所以,你只有改变了刘禅的想法,蜀汉军民才会去拼死抵抗。
不然国君投降了,你还在抵抗,那算是什么呢?能算是忠吗?
自古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而死谏更是难上加难。
要是按照后世的情况来看,刘谌的剧本还有另外一个玩法。
从成都跑出去,找到姜维,在刘禅投降后,另立中央,继续抵抗。
这套路在之后的历史上屡见不鲜。
但刘谌并没有什么做。
除开逃离成都的困难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他头脑里的忠孝之心。
死谏也成为了他唯一的选择。
可能,他也是为了替他父亲完成《礼记》中国君死社稷的君王之礼吧…
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又到了我第三喜欢的先问是不是时间
成都至今还有娘娘庙,供奉北地王老婆
虽然这个道观很小,基本等于一个茶馆,但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合法宗教场所,是有道长的
也即是说
成都市区内现存大大小小各种宗教场所纪念馆,有纪念人民英雄的,有供奉洪秀全他哥的,有供奉洪秀全他哥领导的,除此以外,纪念三国人物的,一个是武侯祠,另一个就是这里
至少可以说蜀汉军民后人还是对这两个人存有感念的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