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应该反过来理解啊,无论是从字面意义上还是从其比喻意义上。
大河如果(想)有水(必须先让)小河满;大河(如果)没水(那肯定是因为)小河干。
这么说就通顺了,既符合自然规律,也符合社会规律。
合着您家河水是倒着流的?
很多小河压根不和大河相接,自己也能潺潺流水。
很多小河,因为水流给大河,自己才无法壮大为大河。
且有些小河因为水流给了大河,导致抗风险能力低,遇到干旱天气,大河也不会逆流回馈河水给小河,导致小河自己干涸死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小河满了大河里才会有水,小河没水了,大河里面才会没水的?
我自从抑郁开始就特别不愿意说比喻句,因为比喻句常常给我一种指代不明的感觉,其逻辑处于一种你定义好了就通,你定义不好就不通的薛定谔状态,而这种薛定谔状态对极度需求确定感的我来说非常恶心。
像是这一句话,到底什么是大河,什么是小河?
什么是集体,什么是个人?
什么是水,什么是干?
有多少水算有水,没多少水算干?
所有的东西都他妈的模模糊糊含含混混,没有一个字是清晰明确的。
集体可以是公司,可以是社团,可以是国家,可以是组织,可以是人类。
水可以是钱,可以是资源,可以是环境,可以是福利待遇,可以是尊严。
瞎几把组合一下能出上百种解释逻辑,这还聊个屁啊,有空在这里为这种拍脑门想出来的故弄玄虚比喻句做阅读理解,不如干脆直白点说出自己的诉求好不好?
说这话的人不知道有没有学过地理?
这是一个最具欺骗性的谎言转换器与鸡汤速成锅,里面夹杂了许多麻醉品和致幻剂。大河是小河汇成的,还是小河是大河滋润的?多少小河都身处高点,它的水一往下泄,下游洪涝成灾,上游也不反流一滴水。穷人的钱,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往富人口袋里聚流,而富人的胃口,就像是一个正在膨胀的宇宙,你以为它会慢慢拉近你与其他星宿的距离,现实情况却是它会日近年远地不断离你远去。比如,前年你还与首富相差一百亿的差距,去年你就可能已经离首富有一百五十亿的距离了,今年就已经相差了两百亿。而你前年是五千块钱工资收入的,去年还是五千,今年依然还是五千,明年却可能连五千都保不住了。另一方面,你的支出,前年只要三千,去年就要三千五,今年已经四千不够花,而明年,五千全部花出去都感觉比去年换回的物资少了好几个购物袋的容量。
财富从来都是嫌贫爱富的。只有大家一起穷的时候,绝无大家一起富的可能。你如果注定就是个穷人坯子,就千万别去奢望集体富裕的美梦,社会财富通过抽水蓄能方式重返上游,会对上游生态造成更大的伤害。你想占那点均富便宜,还不如你之前为此付出的代价。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说这句话的人真懂地理吗?只是为了比喻而比喻,把自己不懂的东西胡乱套上去吧。
如果考虑常见的活水河流,上游往往是众多小河,到了下游才汇聚成大河,最后到了出海口的地方河面最宽。这是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雨雪带来的降水总会尝试往下走,如果形成地表水的话,往往越往下走越汇聚。
这要用这个比喻的话,应该是反过来……只有每一个个人都富裕了,集体才能汇聚金融力量。因为事实就是这样子的,山上的溪流都断水了,然后下游的河流慢慢也就没水了。
真的要找个符合科学的比喻,要不这样说吧:「大动脉缺氧,毛细血管也就没氧了,没几分钟你就脑死亡了」。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符合天之道(自然规律)——》集体和个人符合人之道(经济规律)——》人之道于天之道相反——》大河有水小河干——》集体富裕了 个人就不富裕
↑这条河很大,水很多,对吧?
↑这条河很小,小到连河都不算,对吧?
问题来了。
图1是长江,
图2是长江源。
如果没有图2小河,图1的水从哪儿来?
大河哪天没水,那是因为小河没水。别tm瞎扯“大河没水小河干”。
因果关系都颠倒了。
应该是“小河没水大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满”。
此外,关于“大河有水小河满”这个说法,地理事实也绝不是如此。
首先因果关系就错了,
小河满了,大河才能有水。
其次,大河如果满了,会直接就地泛洪水,宁愿往下游冲,也绝不会倒流进小河里。
对吧。
所以人民群众才是力量的源泉,干部、富人,啥也不是。
这帮人有钱了,只会去当更大“河流”下面的“小河”,去当地主,当买办。
干部们、富人们,别有了权钱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你们的大河都是小河养出来的。
就这,他们还得嘲讽一句:
小河没水了,这是你们这些小河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