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老火车站采取线侧且区分候车室的设计而新投用的火车站则采用线上候车大厅的设计?各有什么优劣? 第1页

  

user avatar   hat6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首先需要指出,题目是不确切的。

从演进的角度来看,中国铁路车站的候车室分为三种

  1. 线侧候车
  2. 线上(下)候车、候车室
  3. 线上(下)候车、候车大厅

题主配的图,第一张是2,第二张是3,缺少1。

第一种,也就是线侧候车,一般是在轨道和站台的某一侧建设站房建筑,候车室设在站房建筑内。

现在在较小的车站有广泛的应用。此类车站一般有两层候车室,第一层候车室与基本站台(单侧站台)相连,第二层通过天桥连接各站台。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丽江站(2011年),轨道相当于在半山腰上,比较高,候车室二层和站台一样高,一层通过地道连接各站台。

(来源:邓敬, 沈中伟, 常明, 黄映红. 印象·重塑——丽江铁路客站的设计与思考[J]. 南方建筑, 2014, (4): 80-83.)


除了在很多小站使用以外,过去的一些车站,比如北京站(1959年)也是如此。北京站的整个站房结构,包括所有候车室,均在轨道和站台北侧。二层候车室通过一个天桥连接各站台。



注意以下二层平面图,35是天桥,27是候车室。

(来源:《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随着结构技术的进步,在轨道和站台上方建设高架候车室变为可能。借由这种技术,很多大型客站的候车室不再需要设在轨道一侧,一方面实现了节地,另外一方面也增大了候车室的面积各个候车室直接通向站台,而不再通过统一的天桥连接。此外,铁路客运站在线路两侧均设置入口的设计,也基本上是有了高架候车室以后才出现的。


例如上海站(新客站;1987年)


上海站的北站房是经过改造的,在改造前北边没有站房,但是专门设有入口。两个入口通过贯通的中央通道连接。通道两侧的高架候车室呈鱼骨状排列中间是空的

(来源:《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随着结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跨度的高架候车大厅的修建成为铁路可以承受的方案。使用整体的候车大厅,利用了原有各个高架候车室之间的空间,可以进一步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同时,开敞的大空间,或可辅以天窗,有的还使用曲线顶棚,使得候车室不再给人以昏暗压抑的印象,成为提升铁路服务水平的一环。


高铁时代新建、改建的大型客站大部分是这种设计。比如广州南站(2010年)

File:Gua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 2014.01.18 07-44-19.jpg


这种结构的变化反映到车站外立面上,也使得中国铁路以富有现代感的形象展示在社会面前。比如这是武汉站(2009年)

File:Wuhan Station 20150828.JPG


未来新建车站中,高架、多个鱼骨状候车室设计将会逐步消失,大型车站将是候车厅式设计的天下;而小型车站将会继续使用线侧候车。同时,线下候车这种非传统设计也已经有了很多应用,未来还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相关话题

  在建筑师的眼中,什么是好的医院建筑? 
  少慢差费的南京长江大桥高填土方案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火车站的名称都直接叫「xx 站」而不是「xx 火车站」? 
  有哪些让人无语的中国大型公共设施设计? 
  同样都是市域铁路,温州市域铁路和成都成灌线,哪一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域铁路?哪一种制式我们更应该借鉴? 
  建筑学都需要学什么? 
  火车拉那么多铁皮货物,在光滑的铁轨上如何保证牵引车强大的牵引力? 
  为什么现在的高铁实际运行速度普遍没有达到最高速,或降速太多? 
  是否存在「媒体黑高铁」的现象?为什么会有媒体「黑」中国高速铁路? 
  为什么部分 CRH1/2 型动车组的挡风玻璃下印着「CRH」而不是「和谐号」?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要采用交流电?交流电有什么好处?
下一个讨论
阶级斗争是马列主义吗?





© 2025-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