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建筑师的眼中,什么是好的医院建筑? 第1页

  

user avatar   hope-chen-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大家对这篇答案的关注,和所引起的讨论,评论里也很精彩,不乏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去过鼓楼医院的人出没:) 大家都谈了各自的感受,有褒有贬,这确实就是最真实的状态。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建筑,建筑慎用“完美”一词,就如同这栋医院,如评论区里的 @咖喱鸡 医生和某位护士所说,把向阳的景观好的位置都给了患者,医生的办公区窗户小通风不畅无景观。为患者考虑到了舒适明亮的医护环境,就牺牲掉了部分医生的办公环境。不过为医生们也准备了很多餐厅,让他们下了半夜的手术还有饭吃、补充体力?这算一种补偿么?:)以及等电梯这种问题,在各医院的高层住院部以及我们普通人上班的写字楼都在发生,这所医院已经尽量多地设置了电梯,并且把体量尽可能低,这样如果等不来电梯是不是至少也能少爬几层?:)关于回字形病区和空间体验,有迷路的朋友“本来在回字形区域绕来绕去心里挺烦,但是楼外一直有潺潺水声,特别的禅”; 有人抱怨走廊太大钢琴厅太大空间浪费,也有评论说“鼓楼与军区总医院作为南京的顶级医院之一,每天有大量的江苏省内外人前来求医问诊,但是鼓楼一点都不觉得拥挤,反观军总,有种菜市场的感觉”。


谢谢大家的讨论与评论,还原了这栋建筑最真实的状态。

再次感谢大家,也许医院是关乎到民生的问题,所以大家特别有兴趣。


此外打一个小小的广告,如果大家想了解现在我国中学校园的最高水平,也可以看这里。。。我的另一个回答,谢谢 什么是好的校园,如何才能设计好一个学校? - Hope Chen 的回答


——————我是原始答案的分割线——————


推荐一个近2年来国内建筑界公认的做得不错的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在南京的朋友们可能会有机会去和了解。瑞士籍华裔建筑师张万桑(Vincent Zhang)设计的(瑞士Lemanarc建筑及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据八卦还有一两位在ETH读书的现在国内新兴小生那个时候炒更参与了。设计时间2004,竣工2012。不多说了先上图。


(懒人截图自《建筑学报》2014年2期iPad版,但是很可惜,他家的iPad版现在已经停办了,只有纸刊,微信公共账号上还能看到免费的每期精选作品及文章。这一期有个南京大学周凌老师和设计者张万桑的访谈,对这个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值得细读。)


知道不会有那么多知友真的去翻杂志啦,大家都比较喜欢现成的答案。。。so 接下来我是一名搬运工,信息都源自上面提到的那篇访谈。

  • 1 设计理念:“医疗的院落”

设计师张万桑认为:

“医院”来自于中文“医疗的院落”的概念,它跟西医的“hospital”不一样,“hospital”是聚集以治疗的意思,和“hospice”意思接近。中国人的概念,医者是围绕着病患走的,我们在整个生病的全程,都是以一种被护理的方式存在,所以它集中反映在“医疗的院落”的“医疗”两个字上,英文叫“healing garden”。

现在,“医疗的院落”这个概念在西方也逐渐被接受,比如瑞士巴塞尔在建的巴塞尔医院新楼,也受到很多鼓楼医院的模组化作法的影响。

  • 2 这个建筑设计起来有多难?以及建筑师的应对策略

建筑师所面临的是“在一个800 万人口的闹市中心设计一个医院,它是拥有1800 张病床、每天1万人门诊量的庞然大物,坐落于一块狭长的4万多㎡的场地上。”

基于这么高的容积率要求,按照习惯性的现代主义规划学的理解,就是楼要高,底下交通面积放出来,所谓叫“给予公众”。

而建筑师张万桑对于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这样做是不对的(上面画横线的那个理念),因为这样的理解造成地面只是一个大菜场一样,跟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医院一样,底下所有东西都混在一起。

而建筑师张万桑要做的是把界面严格地界定出来,让这个医院变纯净。他把边界部分在地块允许的可能性下最大化地切出来,并且尽量使建筑做得低,因为做得越低,竖向交通越容易做。


  • 3 医疗文化、基督教、承载心灵的“园”

鼓楼医院创建于1892年,最早为美国教会的加拿大籍医学博士威廉姆·爱德华·麦克林 William E. Macklin创办的西医院“马林医院”,1914年改为金陵大学鼓楼医院,是南京地区最早的一所西医院。1987年,鼓楼医院成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在周凌与张万桑关于鼓楼医院的对谈里曾有这样的对话:

周凌:120年前,加拿大的马林医生建立了鼓楼医院,他带来的不仅是西医的技术,还有他作为基督教传教士对于医院和医学的理解。我们平时来这里也觉得鼓楼医院和其他医院不太一样,很多医生会耐心向病人讲解病理,这个是不是和医院创始人马林医生建立的医疗文化有关系?

张万桑:医疗文化,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现在讲的“医疗”,远远不只是治疗你身体的问题,马林当时就讲过一句话:“华佗之功救人身体,圣灵之力拯人灵魂”。

我们对于治疗这件事情是基于信仰的,首先,你信仰你能否被治疗是一件很关键的事情,这种信任和信仰能帮助你治疗。医疗完全是人类行为和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理解医疗这件事情,完全是一个文化现象,不是一个科技现象,那么这种文化现象就有一个承载的源头,就像我们之前说的“hospice”一样。

鼓楼医院是很典型的两个文化的相遇,是西方人在东方建立的西医医院,又被东方化了,为中国人服务, 这已经超级混乱了,文化身份已经混淆到不知怎么去界定了, 有没有一点是东西方文化共通的呢?想来想去,我觉得这个共同点还是在这个“garden”上面。

西方人提到的人之初是“伊甸园”,东方人古代的理想,也是园。它的尺度,可以大到皇家苑囿,也可以小到阳台窗前的一个小景,这个变化是很大的,但归结起来都是一个字“园”。“园”是我们心灵的归所,鼓楼医院,这个23万㎡的庞然大物,就应该是来承载“园”的,所以就有了3个层级的“园”:6个大的庭院,还有30多个采光井,以及表皮上无数的小“园”

鼓楼医院,在市中心一个功能如此重要的建筑里面,我们依然应该把心灵的居所“园”作为第一位去承载。如果说建筑物承载着身体的话,那么花园则承载着我们的灵魂。


从基督教的意义上讲,又有一层含义。可能我们中国人不是特别了解,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对于西医的贡献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西方的中世纪,西医全部存在于教会、传教士和修道院,修道院掌握着所有的科学技术,现在的ICU就是典型的修道院布置,两边摆床,医生护士在中间走,这和在教堂里面摆床是一样的。

我当时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建筑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信任和信仰?我想帮助重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所以,对于基督教的感受,我是想传达出来的。比如说内庭,就是现在的“钢琴厅”,是想让它有很纯净很安静的感觉,有点像教堂一样,你看两边的挑台,可能让我们想起教堂里的唱诗班站的地方,顶上一个个射灯的管有点像管风琴。就是想让大家把它当成是一个礼拜堂的感受。

(教堂般的住院部内庭,有教堂的感觉不?)



  • 4 功能和流线处理:“回”字型、系统化医疗矩阵

张万桑:医院是各类建筑类型里面,功能最复杂的。所以一般我们看的医院,基本上都长得差不多,一个标准的医院长相基本上都是水平的线条。因为水平线最容易处理:条窗、层间带、设备。医院的模数非常讲究。医院里面的空间每一年都在不断变化,所以怎么能够真正把一个医院做到flexible,做到“柔性”?我们选用了一个跟中国现在的医疗模数比较匹配的模数:1.3m。在中国,比较中等的、经济的方式,用地指标大概在一张病床150㎡,1.3m的模数相对它的使用率,比较紧凑。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现在鼓楼医院的住院病区是一个环形,这样一个环形病区在中国几乎是唯一的。通常一个医院有3种分类方式:一是以介入与否分为大内、大外、康复等;二是按照人的身体系统来分类,像脑科、眼科等;三是以收治的时间来分的,如住院、门诊、急诊等。这3种分类方式,如何在空间矩阵上最有效最有利的相互接近?无论是上下还是左右,都是能抓得住,找得着的,包括它们的物流系统。超有意思,这是一道很复杂的算术题!


“回”字形,是由4个“L”形组成的,每个基本单元是一个“L”形,因为要满足模数化的建造。一个护士站,在中国现状下的经济做法,最好是管两个unit,叫“双病区”。本来是一个“双病区”的一个楼加另一个“双病区”的楼,问题也出现了,比如说10层是心脏科,就会出现心脏内科和心脏外科,医生共用问题就产生了,这就造成了医生在跨越病区的时候要先下到下面再绕回到10层。而这个方式(“回”字形) 解决了任何一个点的工作人员可以同时水平向或竖向最快到达目的地的问题。所以病人也能很快地到达目的地,比如做支架的,属于心脏内科,做搭桥手术的,属于心脏外科,病情不确定时他经常需要两边跑,实际上是双向的,两种选择,两个通道,最近距离搭在一起。

它由之前的两个双护理单元,变成现在的双倍的双护理单元,以及内部还是双通道的状态,非常高效,从“双核”发展到了“四核”的住院部。

环回带来的问题是,大约有20 来个病房是朝北的,但是从整体性上来说,病人住院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这一部分朝北的房间,换来的效率是很可观的,所以后来也没有人再去诟病这个问题了。这个最终闭合的回字型病区设置与医院管理者的认真互动也是分不开的。


周凌: 每层的挂号和取药是当时您提出来的还是院方的要求?

张万桑这个是我们提出来的。在中国,这可能是第一个以系统化的严谨的医疗矩阵的方式来构成的医院。在平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地下一层在急诊区的下面是药品中心及所有手术的supply 区域,为什么选择放在这里,不放在门诊?因为如果放在门诊,它只能直达门诊,不能直达住院,也不能直达急诊,当门诊、急诊、住院都需要药品的时候,物理上就应该是自下而上垂直到达的,所以几个葫芦串交合的点的区域就很重要,就在它下面。所以,1万人的门诊量,取药、化验,平常要跑多少路,现在只要在本层就可以解决,而且每层都在同一个区域,非常方便,减少了很多内部无意义的流动。


医院医患汇流原理

  • 5 材料、建造、立面

仰视立面花园

立面花园的厚度


网上曾有批判说这是“最奢华的医院”,其实并不是,这个医院造下来的最终的结算造价是5500元/㎡5500元/㎡是什么概念?它是中国这个时期里几乎是最便宜的建造成本之一的医院——就是土建安装全加起来,包括立面,包括家具,包括景观全部。


立面模数1300,柱网中心线是7800,1300 的6 倍。整个鼓楼医院是由标准的诊疗单元的模块组成的。一个unit大致的面积在500㎡,基本是一个空调的分区,乘以4是防火分区,它全部是模数化,所有的家具也全部是模数化。

模块化临床单元


张万桑:这个建筑的表皮是3层组成的,实际上是一个很简单的凹窗、一个凸窗,再加一个悬挂外面的纱网。大家远看的时候纱网和凸窗基本混合在一起,所以这种漂浮的边界(overlap)可以有几件很重要的事情:一个是光,鼓楼医院的主要朝向是东西向,两幢楼绵延300多米,如果不做处理,两边基本是东西向,西晒。凸窗这部分让光在一天从早到晚都很敏感,就像传统的画室,要么朝北,要么有弥散光。受这个启发,做了最外这个磨砂的玻璃。这个窗子是双层夹胶玻璃,有2道、4个面。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单元式幕墙,凹窗管景,凸窗管光,侧窗管风。

张万桑:这个立面单元在当时实施的时候,阻力还是非常大的,说实话,有点一意孤行。在我办公室的小花园里,有个架子上放满了立面的小样,用来研究玻璃、孔网、磨砂玻璃和铝塑扣板这4个材料的构造和组合方式。4种材料中迎向外立面的有3个:玻璃、孔网和磨砂玻璃,他们的通透度,也就是透明度、遮光度这几个数据,铝合金厂商和玻璃厂商的数据是不一样的,连计算的仪器也不一致,根本协调不起来。我把他们各个厂商的人叫到一起,告诉我各自通透率的算法,我给他们现场算算术,现场协调各个数据。最后为什么大家看到的这几层像是一样的东西?因为最外面一层材料,在概念设计的时候应该是一道玻璃,是磨砂玻璃外面又有一道磨砂玻璃,但是我要是用两道磨砂玻璃,它的重量和费用都会增大,所以我必须把最外面一层置换为孔网。但是我如何做到孔网和磨砂玻璃的质感在一定距离外是基本一致的?光是这一点,在我小花园里,小样就有6次,每天早上拍,中午拍,晚上拍,1:1的大样也做了6次。最后大家才看到像是几张纸这么一叠的效果,看起来很轻柔,什么都没有似的。什么都没有其实是最难的,你得让它们看起来一致,但是它们本来不一致。有些事情,只有建筑师一意孤行地去做,去控制,才能到达想要的效果。这样的感受太深了,建筑师就要有超强的神经,要能坚持到底。

病房窗景

明亮的病房


————重点搬运完毕,再重申一遍,文字和图片来自《建筑学报》2014年2期————


通过以上文字解读,希望这座医院留给大家的不只是照片给人的感觉——一座拥有时尚外表的漂亮的建筑,如此简单的印象。这座医院是医疗建筑设计团队专业人士的智慧结晶,它使去过这里的人基本都能留下空间开阔、干净整齐、不拥挤不排队,一切井井有条,流线安排合理,标识系统也很清晰,病人少走很多冤枉路”的印象,除了时尚的外表、现代的空间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功能很好用。


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样的作品的,建筑毕竟是服务于大众的,老停留在情怀还是有点浅啊,如何平衡好各方条件,在有限的条件内发挥出最好的功用,以及功能、技术与美学的平衡,考虑更高层次的事儿,比如影响他人或者回馈于社会,这应该是建筑师更高的追求。


————END————




  

相关话题

  为什么购物中心一层都不设有卫生间?电影院为什么在顶层?超市为什么在负一层?有什么固定的规划模式吗? 
  医院可以像淘宝那样医疗费由第三方保管,利用评价和鉴定机制优化医疗流程以减少医患冲突么? 
  看完谷歌、Facebook、苹果等企业的总部大楼,你又会对华为的松山湖欧陆风格园区做出什么样评价呢? 
  如何评价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 
  如何看待建筑学院等公众号媒体针对《梦想改造家》陶磊住宅改造发表不同观点? 
  如何看待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大一要求学生CAD➕PS➕渲染出图(学校并没有相关任何课程教学)? 
  为什么好医院几乎都是大学附属? 
  请问女护士一定要给男病人导尿吗? 
  有哪些建筑在建造完成后,其投入使用的功能和最开始设计的目的大相径庭? 
  建筑大师有哪些的失败的案例?如何评价失败的著名建筑? 

前一个讨论
叙利亚政府为什么不满足土耳其的要求,把库尔德武装南迁,建立和土耳其的隔离区就能解决危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印度电影《无法避免的战争》?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