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济南成功实施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人工心脏」相对于传统心脏移植有哪些优势? 第1页

  

user avatar   fu-shi-b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所谓“人工心脏”其实就是我过去在回答中提到过的左心辅助装置(LVAD,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与其说是一颗“人工心脏”,不如说它相当于原装心脏的“拐杖”。

根据济南日报的报道,这例手术从头到尾一直描述为「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然而广大群众所理解的「人工心脏」其实是能够代替损坏的原装心脏行使功能的人造器官。济南日报的报道也从始至终都在用巧妙的语言诱导受众这样理解。

然而文中的一些句子还是暴露了其左心辅助装置的事实:

1,患者表现为典型的左心衰:

2018年他的心脏开始出现问题,后期什么活儿都干不了,每个月都要住院。最严重的一次,他半夜起来去洗手间,突然就晕倒栽到了地上……

2,所植入的装置解决的问题正是左心射血量不足:

彻底解决了他左心室射血量不足的致命症状!

3,连医生自己都在说这是“人工心脏”,但却在不得不描述手术细节的时候充分说明这仅仅是左心室辅助装置:

张锋泉说,重约420克的“人工心脏”被置入人体后,与心脏并联,一头连着心脏的左心室,一头连着人体主动脉。血液从左心室经“流入管”进入“人工心脏”内,“人工心脏”再将血液推出,经“流出管”输送至主动脉,从而辅助患者血液循环。

4,需要外接电源:

装上“机械心”,背上“小书包”,李先生即将迈入新生活。

所以内行看过这篇报道以后一眼就能看出这完全不是什么人工心脏,而是彻头彻尾的左心室辅助装置:

这种装置就是用于左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其本质是一个水泵,把左心室的血液加压泵入主动脉,从而为不堪重负的原装左心室心肌减负。所以我前面提到这不是“人工心脏”,而是原装心脏的“拐杖”。

这里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心脏的解剖和生理知识:

我们的心脏有四个腔室,分别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心房心室都是心肌围绕成的可收缩腔室,与大血管和相邻腔室之间有单向阀门——瓣膜,加以分界。

躯干、四肢、腹腔脏器和头部、大脑的血液经上、下腔静脉循环回心脏的第一站就是右心房,右心房装满血液以后收缩,将血液泵入右心室。心室壁比心房更厚,收缩力更强,可以将这些静脉血通过肺动脉泵入肺脏,使之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排除二氧化碳,并携带氧气,成为动脉血

然后肺内产生的富含氧气的血液经过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左心房收集起来收缩泵入左心室。而左心室可就厉害了,因为要把血液泵入全身需要动脉血的地方,所以需要强大的收缩力,心室壁非常厚,收缩力非常强,可以形成90-120mmHg的压强,保证血液进入全身各个细枝末节。

而新闻中的患者就是一位重度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因为左心室的收缩能力已经非常差,所以血液无法进入全身各处,生命垂危。形成左心衰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这几种:

1,病毒性心肌炎:一些呼吸道病毒可以感染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大量死亡,心脏肌肉减少就会造成心肌无力,心力衰竭。所以千万不要轻视感冒。过去也曾有不良媒体故意制造医患关系紧张,说某某病人住院治感冒花了好几万,这类患者大多是感冒发展成了病毒性心肌炎,救治非常麻烦,往往需要住进ICU。

2,长期的高血压:血压升高后,左心室要把血液泵入全身各处就需要更加强大的力量才行。这就好比原本平地骑车变成了一直爬坡,短时间内心肌会代偿性增厚,勉力将血液泵出去。如果时间太长了,左心彻底累垮,收缩能力就会持续下降,直至衰竭:

伟大的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就死于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

3,瓣膜病、其他心脏病加重等。瓣膜是大血管和心房心室之间的门户,防止血液反流,保障单向血流。如果瓣膜发生关闭不全或者狭窄,一样可以影响到心肌的负荷,长时间发展下去必然引起心脏衰竭。所以现在医疗技术高度发达了,发现瓣膜病都会尽早手术更换人工瓣膜:

传统观点来看,左心衰的患者几乎只有等待心脏移植一条路可选。然而心功能如此之差的他们,往往等不到器官移植的那一天。为了延长左心衰患者的生命,让他们能够等到器官移植,LVAD应运而生。

LVAD,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即左心辅助装置。顾名思义,给功能衰竭的左心帮把手,替代部分心肌的功能,从而让病人原有的功能不全的左心+LVAD达到健康左心的输出功率,以保障血液循环。

泵一端的管子连接左心室,将左心室中的部分血液抽出来,然后用电子泵加压后通过另一端的管子直接送进主动脉,这样就可以降低左心室的负荷,同时增加了左心的输出功率。然而电子泵的能量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他需要外接电池,也就是上图的左侧。整个装置由两块电池、电线和控制装置加上体内的泵管系统构成。除了上图所示的轴流泵(A),还有离心泵(B):

LVAD最初研发的动机是为了给需要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做一个“桥梁”,让他们等得到心脏移植,即Bridge-to-transplant,BTT:心脏移植前过渡性治疗。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不少患者只要装上这个装置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和比较好的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为2125天[1])。所以,只要不嫌胸口挂着一根电线,连着俩电池和控制单元的话,严重左心衰的患者完全可以靠这个装置活下去。LVAD装置也就成了“目的地治疗”,装上就不用再等心脏移植了(毕竟心脏移植也有额外风险,还要长时间吃抗排异药)。

最后吐槽一下

左心室辅助装置已经不算是什么非常高大上的技术,国产货我们也能造了,国内也开展这项手术有一段时间了。我认为济南市中心医院和山东本省的心外科专家能够完成这样的手术,其意义在于新技术正在快速普及,正在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作为媒体而言,把左心辅助装置说成“人工心脏”,假如处于故意,则是在刻意制造一种神秘感和高级感;假如自己根本没搞清楚,则是没有尽到新闻工作者调查真相的义务。

群众看到有人工心脏以后会觉得是不是我们家患者的严重心脏病也可以做这个手术呢?事实上新闻中的“人工心脏”只能用于左心衰的患者。而并不适合于右心衰、重度心律失常、严重心肌病等其他严重的心脏病。

如果涉及科技的新闻不能做到客观、中立,不能给受众提供一个相对可靠的全貌,那这种报道对受众的意义基本上只能跟《故事会》这种地摊文学比肩。

参考

  1. ^ Bansal N, Hailpern SM, Katz R, et 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Among Recipients With and Without End-stage Renal Disease. JAMA Intern Med. 2018;178(2):204–209.



  

相关话题

  还有多少卫健委主任是非医疗卫生专业出身的? 
  如何评价浙江大学 FAST-Lab 团队在无人机集群和自主导航领域的研究成果? 
  景德镇一男子左脑出血被开右颅,医院否认为失误,从医学角度看,误开可能性大吗?医院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做底层 AI 框架和做上层 AI 应用,哪个对自己的学术水平(或综合能力)促进更大? 
  如何看待北京市「市属医院取消现场放号」的计划?这一改变将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公立医院医生会因为避免后续纠纷,而给病人最保守而非最优的治疗建议吗? 
  2019年CVPR有哪些糟糕的论文? 
  什么是meta-learning? 
  《硅谷》第六季两个 AI 把网络聊崩了的情况,现实中有可能发生吗? 
  医院没有把医德纳入考核的重点吗,为什么呢? 

前一个讨论
一个人活一辈子会杀死多少生物?
下一个讨论
长期用 a 醇真的对皮肤好吗?





© 2024-1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