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这东西低俗营销永远都是次一级的问题,更重要却一直被忽视的问题是它是标准的垃圾食品、有害食品。
指责辣条低俗营销,就像指责杀人犯说脏话一样避重就轻。
生产卫生条件恶劣,细菌含量数十倍超标,防腐剂、着色剂、添加剂、含盐量超标、滥用,未成年人大量食用,既影响正常吃饭,又会引起肠胃炎、缺锌、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甚至还可能致癌。
不知道这样的食品是怎么通过有关部门安全检测的,不知道这样的食品是怎么通过有关部门安全检测的,不知道这样的食品是怎么通过有关部门安全检测的,重要的话说三遍。
任何时候,我们可以选取任何一个品牌的辣条去做检测和安全性论证,看看有没有一款、哪怕只是一款能经得起检验。题中提到的卫龙也是之前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好吗?
这样的食品,未成年人是主要消费群体,我们真的就一点都不担心吗?商家的钱赚得心安理得吗?有关部门你的脸真就一点不烧吗?
来来来,这个事件挺有代表性的,咱们不站任何一方,通过质量管理咱们分析一下这个玩意儿可能出现的地方,然后再说这事是真是假。
(插播一下我这人比较懒写回答的时候基本很少插图,文字太多有的同学可能不愿意看,但是像这种正经回答,从头到尾的看看还是有好处的,比心)
通过卫龙的原材料和工艺流程,我们基本上可以知道这个东西是不会存在在他的原材料中被混入的,因为它的原材料都是细的小的而且都会经过粉碎加工,面也是一样的会经过揉捏搓的各种处理,这个东西是不可能在生产中不被发现的,有的时候不愿意把这些说太死就是因为怕有些人,尤其是有些有心之人(就是那些所谓为了人民食品安全的打假人,专业性特别不强,除了找点过期的东西基本上也没什么水平)刻意针对原材料可能存在的污染情况去下手,来坑食品公司的钱。
这个东西能完整的出现在产品里,只能是在最后灌装的时候进到里面,那么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目前为止像这种动不动几百万上千万产量的产品,他的灌装是人工干预的可能性有多少?那么这个东西是否可能是来自灌装机脱落配件?
我个人觉得不可能,具有接触食品表面的机器,大多数是连续的,这种东西应该用于密封或固定作用,密封件是在管道中间固定,除非连接件坏了,那么机器也就坏了,所以这个东西单独掉落的概率不大,很多人说是密封圈,但我做生产质量管理这么长时间还没见过这种的,或者说没在一些终端机器上见过,如果哪位做机器的大神有经验,希望能指点一二,因为很多食品厂的机器都是定制的 这个确实是无法叫准。
如果是固定件用于固定什么东西,那就更奇怪了,正常管道固定件应该也是使用食品级不锈钢才对。
一般的质量管理体系中都有一个东西叫做食品安全防护计划,这个玩意内容是保密的,他是专门防着那些能够直接接触产品或者间接接触产品的员工的,并且把这些员工的行为操作都规划到一定的风险级别着重管理,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东西是在封口之前加进去的,那1万%用不了几天就能找到嫌疑人,因为他的批次单号已经锁定,当天当班的人是谁,操作的人是谁,监控视频中能分析出来有谁曾经接触过产品,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想在卫龙干的话是不可能这么做的,新闻过了这些天也没看有什么进展,看样子他们自己内部人员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那么,有意思的来了,如果没有动用食品防护计划,这个玩意儿在封袋之前被加进去的可能性几乎为0,剩下的结果只有可能是开袋之后加进去的,而且卫龙又没有顾客方面这么做的的证据,最后只能成了个死局,搞不好卫龙还要道歉。
国内啊就有些人看不惯别的公司比自己公司好,总出一些下三滥的手段和招数,他们在人民的背后藏的很深,所以从前几年到现在所有的类似的事件你会发现基本上都不了了之,但是却给当事公司造成了很大影响。
螺蛳粉那个不同,那个因为原料众多而且虫卵是在各种菜以及粉中间都可能会存在的东西,甚至说是不是虫卵都不一定,也有可能是没有处理好淀粉包裹的细米粒儿,但可以确定的是通过材料和工艺分析,他大概率是螺蛳粉公司的锅,顾客当然可以不用背,但像这种精加工,产品你不看配料表甚至都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材料的时候,所有能整个存在的异物都是源于最后添加的,具体参考去年有一个喝国产奶粉(好像是国产)最后喝到底发现一个干了的壁虎,还去上网炒舆论诬陷人家奶粉公司,为什么要说人们需要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的意识,不仅是有质疑的声音还要有知识有逻辑。凡是这种匀质化的产品,包括液体以及粉状物,罐装机最后一步都是过滤,你要说滤网粗他露两个大米粒进去我都信,漏个壁虎进去你是在逗我笑吗?
下面谈一个关键点,该用户称不要任何赔偿只想要个说法,卫龙说没发现是自己的问题,他承认吗?我想不会吧?
一个对钱都不感兴趣的人,那一定是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么看好像进了一个死循环,那我说一个猜想吧,如果这事坐实了不是卫龙的问题,那么索要赔偿金的行为会被判定为什么?如果证明了是卫龙的问题,那么还是稳赚不赔。
再结合卫龙最近上市以及各方面的财报良好情况,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20220108更新。
我看有回复以及一些答主说可不可能是假货,也就是说山寨卫龙。
按照一般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者说生活常识吧,大家都知道买茅台的时候假茅台是怎么来的?真茅台揭标钻孔对吧?包括之前的农夫山泉事件,其实各位可以明显看到,产品可食用性的内容造假一般在产品外观是难以分辨的,并且所有的造假以及山寨方他们最难拿到的并不是产品内容,而是产品包装。
想要当真货一样卖,就必须有一模一样的产品包装,那有人就想这个包装不是很容易吗?
其实并不是,这个包装他首先如果你要去采购那么你一定要有设计图,其次你要向包材印刷或者包材供方提供你的资质,你不是生产厂家,很难与一个包材印刷厂签一下一份别人已经有的包装设计的合同,也就是说他很难能够拿到未经过使用的原装包材或者说买到都很难。
其次,几乎所有的预包装食品,稍微有一定牌子和名气的厂家,全都会有一个专门的包装包材管理的体系和制度,每次生产多少量才提前出库多少包材,包材配套数量必须清晰,至少是有包材库管员、包材总负责人、包装生产负责人、包装线上负责人、质量管理包材检验员、质量管理负责人6个人才能做完这一套流程,从生产计划下达,到安排生产,到匹配包材,到包材点数出库,再到包材上线生产,期间发现破损包材的冲红或者是补领还需要质管部线上的质检员清点数量确认破损,然后进行人为不可逆的破坏,再重新补领相应数量的包材,整个这一趟线的所有单据这7个人基本都是重复签批,所以说原装包材流出的可能性在一般厂家来说几乎为0,这就造成了很多造假者他都要拿回收包材或者是官方产品包材修改才能用。
我再举个例子,你上毒验鞋,这个人如果前面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说看一下鞋盒,那基本我可以告诉你他是验不出来你这鞋真假了,绝对的超a高仿莆田货,那玩意儿就是原装代工生产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不一样的是他不会给你用原装鞋盒,点到为止,多了就不说了。
那咱们现在继续分析卫龙这个视频,视频里可以看到它这个包材封口以及撕开面还是比较整齐的,买过卫龙这款包装的应该都比较清楚它的四面封口平齐完整,而且这种材料想要不破坏的恢复原来的开口样子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这个玩意儿本来他就已经是没封好口的,并且在众多的产品袋中没有被发现运出了市场,市场终端销售的经销商,是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的。
与农夫山泉的不同,农夫山泉那个瓶盖确实是有办法拿到完整的原装的,虽然一般人拧时一定会破坏。
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卫龙的渠道几乎都是小超市大超市,这些超市他们都是带有资质的,肯定是不会上个人手里的来源不明的货。所以为什么我们总说渠道为王,不是说你去找活做你有渠道你就能拿到更多的活和钱,这句话的意思指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产品,他的正品流通的渠道是固定的,只要你在正经渠道上拿货是肯定不会有假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般都不建议去个人烟酒店购买烟酒(你懂的),因为渠道和利益是绝对挂钩的,如果它的三方利益远大于它的渠道本身那么他就会在这上面做手脚,渠道的背景越大造假可能性就越小,因为作假付出成本太高。包括经销商之间串货都是一回事儿,但是串货涉及不到假货。
所以小超市不会为了那个一块两块的利益,上其他不明渠道的卫龙产品。
那这里就拓展一下,因为很多人看到这篇回答,所以一定提示一下大家,在未来买东西的时候尤其给孩子买东西例如奶粉,不要为了节省而把奶粉罐攒起来去卖废品,或者说你可以卖废品或者选择丢弃,但丢弃前一定要进行不可恢复的破坏,比方说踩变形,放在地上摩擦蹭掉漆,奶粉盖儿剪坏,毕竟奶粉桶的性状是不影响它的废品价格的,有特别多的人在回收类似于奶粉桶这样的包装进行造假。
奶粉在我国销售还是比较混乱的,因为我们不仅有国产还有进口,还有很多人为了省一点钱还会找代购去购买进口奶粉,这都无可厚非是自己的选择,但是因为代购渠道不好掌握所以风险可能会比较大,排除不了代购的渠道可能会买到假奶粉的情况。我想我们中国人一定是对奶粉这件事儿保持绝对的警惕和小心翼翼的,毕竟我们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所以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光是厂家要努力保持超高的安全水平,我们消费者也要为食品安全出一份自己能够尽到的力量。
请一定谨记,凡是孩子吃的重要的东西的包装,一定要毁到不可复原的情况下再丢弃,请一定牢记,普及给身边的宝爸宝妈亲戚朋友,或许您的这一个行为就拯救了未来千千万万个孩子。
20220110更新。
嗨,我又双叒叕来了。
鉴于有些地方说的不透彻,就展开再说一下,也是避免一些人的误解和无聊分析。
我们假设这个东西真的是卫龙的,那么它一定不是性用品,而是硅胶的密封/固定/管它什么鬼功能,这个是绝对准确的共识,也是展开的前提。
那么这个东西存在的地方就是前面说过的几中可能:
1.机器掉落
我们不管机器掉了这么大个东西能不能运行,就说一下这玩意灌装进袋后,“过磅”的时候,难道不会出现什么奇怪的问题吗?
2.工作人员带入
这个绝对的神奇了,允许工作人员带易掉落物,首饰,包括化妆等等,谁能告诉我一个人上班或者生活带一个这个鬼玩意是做什么?吴先生放这个东西匪夷所思,难道别人随身带这个就不离谱她妈给离谱开门了吗?而且这个看做工就知道不是那种好几十的东西。
3.非权限人员带入
这个一般来自于机器维修人员,临时授权进入,假设这玩意是遗落在生产线了,那么开始生产的时候它是在最前面的几包里,正规质量管理都要求首件检验,主要是对文字、感官、数量等可以直观查阅的内容进行多方联合检查,只有首件合格,本批次才允许生产。这种情况下这玩意绝对躲不过首件检验。
更何况很多管理严格的厂家在检修后都会有例行检查和上线试用,这个试用期间的产品都不打码,不进包装箱就拦截检查,没问题直接丢掉了(内部消化)然后再进行正常排产工序。
整个生产再配合haccp(关键控制点及危害分析)针对高风险环节进行连续的、逐件的检查并记录,覆盖率100%,说真的,这个东西能成功出厂都堪称奇迹。
来来来,新的小白鼠又上线了。自9.12起,葡萄牙取消室外口罩令。
葡萄牙、中国全民疫苗接种情况分别是:
葡萄牙:一剂(86.85%)、完全接种率(81.1%)【截止9.13,均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一剂(?)、完全接种率(78%)【截止9.22】
所以,从完全接种率上来看,中国已经达到70%的红线,但delta比较凶残,有研究数据表明,针对delta可能需要88%以上的全民接种率才可以实现群体免疫。
而现在葡萄牙的一剂接种率(86.85%)已经接近于88%了,最多再过28天,葡萄牙的完全接种率也将会接近88%。
新冠肆虐了一年多,葡萄牙从今天起,开始试水群体免疫,真的是拿命在试啊~
葡萄牙会成功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不在知道大家为什么都喜欢拿以色列来举例证明群体免疫是失败的。以色列的实际完全接种率到现在连70%都没有(63.02%),这个国家连讨论群体免疫的资格都没达到。
就这个接种率,也就无怪乎日增10000+。
9.16葡萄牙TSF更新葡卫生部会议报告:4/5的住院治疗患者和14/15的ICU患者没有完全接种疫苗。(说明接种疫苗还是有用哒!!!!)
“葡萄牙人民投票,投票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葡萄牙总统 马塞洛
Infarmed 会议:大于5岁的儿童,疫苗的接种(计划)可以推进。 葡萄牙已有 81.5% 的人口完全接种疫苗,预计将会出现新的变种。
同一天,葡萄牙卫生部在官网称:我们已经在大流行的末期。[1]
晚上和同学谈到葡萄牙取消室外强制口罩令这一行为,突然莫名的觉得这个国家很勇是肿么回事。
近一个月,葡萄牙的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仍居高不下,但是葡萄牙政府还是做出了这么大胆的决策,当然比起之前的英国、以色列……葡萄牙的勇是建立在超高疫苗接种率之上的。假如这一次成功了,全世界应该就会慢慢解封吧。
在《葡萄牙史》的序言部分,作者戴维·伯明翰说:“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擅长生存之道的国家之一。……在欧洲的许多历史进程当中,它还是一位先驱者。”
今时今日,留在葡萄牙人民血液里的大航海开辟者的基因,或许并没有消散,还在以某些方式传承着。
因为有这么一群送外卖的女人。
不想看图的国男们,可以看看文字,看看中国新时代女性是如何理直气壮“送外卖”的,省得以后被骗接盘。
今天我碰到了一件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和朋友(女)去中超买食物(当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碰(未和她打招呼,她没认出来)到的那位来自西安的同学(跟波兰人谈恋爱,未婚先孕,正在备孕),她在中超里和老板娘夸夸其谈,说自己的波兰男朋友不关心他,说她怀孕如何痛苦。
这都无所谓,但是当她说"当我波兰男朋友这么冷漠对我,我都极其包容,因为我想着文化差异嘛,要是我谈了个国男,我的分分钟两耳光扇过去!”我很震惊,这凭什么,为什么穷得吊儿郎当的波兰人就可以无限被包容,中国男人就必须对她无限好,否则就是两耳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后来出了超市,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问我的朋友,她居然也认同那个姑娘的,她说"这不是双标,不是区别对待,这是文化差异,她男朋友是波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所以那样对她,情有可原。但是中国男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对女生百般呵护,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一旦对女孩子冷漠了就应该被责罚。”
虽然她们这么说,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这是一种双标,是一种侮辱。后来我见再讨论下去会很尴尬,就岔开话题了。这难道不是一种侮辱吗?凭什么对中国男人要求就必须这样那样,对波兰男友就可以无限包容?
作者PS:渣男送盘,老实人接盘,所以国男不能太老实。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山东男人,180,抢答一波。
这又是一个挑动南北对立的问题,估计和那位说北方男人太高,作为劳动力不适合工业制造业经济发展的神贴一个作者。
什么时候身高成优越感了?
什么时候月匈大就成优越感了?
个体差异而已。
找对象又不是80年代集市上挑牲口,得看肩高,看牙口。
都2021年了,一个男人要是靠个头产生优越感,说明这个人基本就是个草包,长那么高个头白瞎了。
有的喜欢肤白貌美大长腿。
有的喜欢36D,锥子脸,水蛇腰。
有的喜欢小鸟依人,有的御姐控萝莉控,
还有的非得娶处女,还有的硕士以下学历不考虑。
但真没见几个执着于女孩子身高的,150—180的女孩子,我身边的北方男人都娶过。
另外,不是每个北方男人都高大魁梧,有40%的175以下。这种身高对于150—170的女士,都不算什么身高优势的。何况南方女士也有50%以上是身高高于160的。
男人最重要的是品行,修养,能力,责任感,而不是多大块头,毕竟现在农业也机械化了,重体力劳动,耐力劳动,已经占比极地了,高大魁梧,威猛彪悍,只具有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
治安越来越好的今天,都市里面也不需要一个巨石强森一样的肌肉男来给予女士们安全感。
女人们也不用想太多,男人喜欢你,爱上你,想和你结婚,不会因为你个头矮点,罩杯小一个号而犹豫。
最后,这种南北对立的话题,就谈谈GDP房价和产业领域就行了。扯到男女身上,简直就是人为的撕裂。
其实这完全是意料之内的翻车。
有心的朋友其实可以去翻找一下MIUI的部门等级变化,就会发现一个极其有趣的现象,目前翻车的两个版本,包括13和12.5,基本上都是内部等级降级后的MIUI团队制作出来的。
可能有人不是很懂这跟内部部门等级升降有什么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部门内部等级越高,它的部门领导距离核心层也就越近,甚至直接就是核心层,它能得到的资源也好,能得到的重视程度也好,都不是普通中高层执掌的部门所能比的。
MIUI作为小米起家的重要支撑,早期等级是相当高的,雷军和部分联合创始人都曾经是它的负责人,所以在小米公司的内部,它的权重无疑是很高的,甚至于其他部门需要配合MIUI部门展开一些工作。
但在后来,MIUI的部门被分拆了,主要负责系统开发的联合创始人离开小米,取而代之的是金凡。领导地位和部门地位双降意味着MIUI的权重大大降低,至少已经不复以前风光了,而版本更新,在有限的资源投入的前提下,自然也只能做修补性的工作,亦或者是一些市面上友商已经有的功能进行技术性移植。无他,这样成本最低。
但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友商的系统,即使同源,也会有不同的开发逻辑和技术实现逻辑,强行技术移植,带来的就是不稳定甚至是出现严重问题。
很多人说金凡负责的前几个版本也没问题啊。那是因为问题没有爆发,当时的MIUI还享受着前期资源带来的红利。只是到了12.5,红利已经吃完,问题开始显现而已。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也简单,把MIUI的开发部门恢复到以前的地位,让一个懂技术的核心高层去负责,然后,砸钱去开发、重写、调教,并适配。
表面看来是技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只是小米部门调整策略出现问题了而已,只是这个后果是消费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