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越南取代中国成耐克最大制造国,一半以上耐克鞋产自越南,这会给当地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第4页

           

user avatar   alfredda-lao-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都知道越南制造业的人力成本低,土地租金便宜,可是大家并不清楚到底低多少。

其实我也不知道具体数字,但我很了解我们国家的制造业的人力成本以及土地成本的涨幅。

2010年,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100元每个月。2021年,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200元。2010年,深圳关外厂房的租金约为11-13元/平米。到了今年,普遍在30元左右。

10年的时间里,深圳地区制造业的人力和土地支出均翻了2倍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业在这里越来越缺少出口竞争力。

在19年疫情之前,珠三角的出口行业已经受到成本问题的严重困扰,订单额急速下降。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让全球其他制造基地停摆,我们国家的制造业企业日子更难过。(国内市场饱和,只有海外市场是新的利润增长点)

老实说,越南对于大家来说是个看热闹的地方,但是对于我们从事过制造业的人而言,是竞争对手。我们比大家更重视来自东南亚地区的挑战。

在成本压力下,还想继续在市场中存活并且盈利的企业开始求变。我们没有办法跟越南拼价格,但是我们可以拼速度。

请注意,这里的速度不仅仅是指生产速度,更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而这一点,恰恰是越南制造业的巨大短板。

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不了解),有着无数百人规模的企业从事着制造业的中端供应。小到螺丝、锡膏和电线,大到模具开发,五金加工,设备外协等,无一不具备。这些零配件技术难度并不大,可是贵在体量巨大,品种丰厚。

你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找到你所需要的一切材料。五金塑料,电阻电源,包装包材,IC和模块,应有尽有。

越南并不具备国内完善的产业链。如果在越南想要开发一款新产品,周期极度缓慢。国内可以出到两个星期开出一款新模具,从产品设计到打手板验证再到试产,可能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而在越南呢?

“狗日的,没个半年搞不定。”来自一位我LED同行朋友的原话,他17年去越南河内投资了一个LED照明厂。结果1年后,果断把工厂转型仓库,从国内进口过来,做转手贸易。做工厂他亏了300多万。做贸易,他一年赚700万以上。

国内有很多企业搬迁去越南,我所认识的东莞一位做羊绒衫加工的老板便是如此。他不是受制于人工工资,而是土地成本。他的工厂里只有10来位工人,一年2000多万的产值。全部是机器切割缝纫。

对于他而言,搬去越南和在东莞生产没有区别。因为他的原材料非常简单,就是羊绒和布料。对于我这个行业而言,不同的配件有不同的用处,很多材料无法兼容。对于这位做羊绒衫的老板而言,只要是羊绒布匹,可以随意加工,不存在不通用的情况。

我当初算过一笔账,如果我要搬迁去越南,我要提前准备3个月以上的库存材料。在深圳的话,我无需每一款型材外壳都准备着。如果有需求的话,给供应商打个电话,两天内到货。但是在越南,不行,各种规格的型材,我都要备齐了。

只有这样,我才能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否则我只能回复客人,3个月以上的交付时间。可国内的速度则是,2个星期。

想要在越南达到国内的交付速度,意味着我需要5-10倍的资金投入到仓库的物料储备。资金占用率高得吓死人,并且面临着巨大的库存风险。

虽然我的成本确实降低了,可是资金周转速度变慢,里外里一算,我是亏的。

所以,我得出过一个结论,目前能够在越南申根发芽的越南本土企业,不仅要求技术含量低,而且要求供应链短小,原材料单一,产品不能做的太复杂(制鞋业就是其中代表)。他们的竞争优势在于价格,而不是品质和速度。

注意,我强调的是越南本土企业,而不是说跨国公司。题目取得讨巧,越南取代中国成耐克最大制造国,而非说越南成为世界最大制鞋业基地。跨国公司有实力将整个产业园搬迁过去,但是越南本地企业则无法享受到这种供应链的服务。

在国内,我们可以诞生安踏、鸿星尔克这样的民族企业。那是因为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给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说真的,没有中国人讲究性价比的情节,没有那么一份爱国情怀,没有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提供的消费市场,就没有这些国产品牌的故事了。

可是在越南,他们的本土企业目前似乎没有什么机会。所以他们只能依靠剥削工人劳动力,赚取最原始的加工利润。

虽说越南走的是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的老路,走着来料加工的路数。可是我们国家属于一边赚钱,一边学习,从基础开始扎根,培养自己的产业链。整个时间用了将近30年。越南才哪到哪?

有评论说,制鞋业这种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转移就转移吧。

错,是不讲良心的血汗工厂,该死就死吧。保留下来那些以设计研发为主要利润增长点,赚取高附加值的制鞋企业。

越南的人力成本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这是我们国家早已抛弃的经济模式。

我又要套用九边的一句话了

美国那边的智库们也都隐隐约约发现,中国跟南美国家不一样,不是那种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行爆掉的国家(环境污染,员工福利待遇等等社会问题),他们一直以来多多少少受了章家敦的影响,觉得中国马上就要崩溃了。现在发现事情有点不对,中国不但不会崩,还要影响美国地位,进而长期赚钱,所以人家不满意了。

如果我们中国持续走着这种低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业。可以说,我们今天依然会是美国重要的合作伙伴。美国也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来针对我们。

这是我第二次安利九边的这个视频。(抖音:九边)

作为一个从事过制造业,自己开过厂,赚到过钱,也成功上岸退出的人,我非常认可他(当然,我这有私货。九边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个财经自媒体)的这一期“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到底差在哪里”的视频。

引用其中的一段:

德国工业的神话其实出现非常晚,德国早期也是搞山寨起家,为啥说“也”呢?因为所有后起国家,包括德国、美国、日本都是这样,并且毫不隐晦地说,以及现在的我国,初期都没啥出路,只能是山寨。
大家注意下,国家、企业、个人都是一样的,初期的赚钱窍门是复制而不是改进,你把别人能卖出去的东西复制一遍就可以了,然后看看自己有啥优势,比如人工便宜或者资源便宜,能卖出去就赚,后起国家都得这么玩。
甚至都不需要完全复制,生产差不多的产品,功能和质量达到别人的80%,但是价格只有别人的30%,就能卖出去,如何能这么便宜呢?穷呗,穷了人力成本就会低,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也就低,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价格优势,尽管产品不咋地,但是也能卖出去。
这也是为啥大家经常说,中国主要供应西方中低端产品,其实中国生产的东西,国外基本都有对应的高端品牌,但是那些产品太贵,以至于西方大部分老百姓也不想消费,所以就买中国货。
德国有段时间疯狂抄袭英国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太垃圾,后来英国要求他们说生产的东西都得标注“Made in Germany”,现在这个标志是质量的保证,曾几何时这是工业垃圾的代名词。
日本也一样,日本车为什么能快速占领美国市场,主要还是便宜,并且质量比美国车还硬,等积累够了资本,再向高端突破,也就有了雷克萨斯这样的品牌。
所以无论日本德国,都用了几十年,才慢慢从山寨走向了高端,但是前提是他们的路是对的,也就是坚持质量理念,产品慢慢深入人心后,再开始打造品牌,最后赢得市场的认可。
中国企业也一样,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慢慢高端品牌会越来越多,在国际上打出局面的也越来越多,因为路径就在那里,只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走,一客户为中心,不糊弄不抖机灵,把流程思维融入到企业运行中,再加点运气,总会有出头之日。等出头了,故事随便你讲,什么工匠精神,什么传统技能,什么文化因素导致,总会有无数人愿意听而且愿意出去传。
大家可以观察下我国那几个现在出头了的公司,他们的奋斗过程都差不多,基本就是我上文说的这个逻辑,勤勤恳恳做技术,不断迭代,用流程来保证质量,除此之外,基本没有别的办法。只是这些都需要时间,漫长的时间。

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我非常确定这一点。如果越南不在自身产业链上下功夫,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准。那么走到最后的,一定是“中等收入陷阱”。

越南会困陷在巨大的财富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等社会矛盾之中。

如果有兴趣更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可以结合九边在抖音上这个视频一起思考下。(视频作者不支持下载,否则我就直接上视频了。)


user avatar   zhan-dou-li-wang-sheng-de-nu-bo-j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概是会增加工资吧。。。


user avatar   deng-shu-39-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中国封城的时候最开心的是越南和印度,他们做梦都要笑醒,粗暴的认为可以把中国的制造业抢过去了。

然而他们忽视了一点,中国现在的工业制造是体系优势,人工成本的影响很小。

就拿一次性打火机来说,温州和邵东的打火机,可以成本价做到不到一毛钱。

大概7-8分钱,就是商店卖1元的那种,进货价一般2毛。

能把一个打火机成本干到7分钱,而且在浙江温州,这当中的人工成本压根占比就不高。

通常新兴经济体要到达发达国家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服装鞋帽、电子产品装配等。

第一阶段的关键一个是人口红利,另一个就是民族秉性,必须是一个勤奋民族,对经济奖励的反应敏锐,也就是是否能找到愿意为了钱在生产线长时间工作的劳动者。

能从事这种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历史上从事精细农业的民族,其中大部分在东亚地区。

尤其是种植水稻的区域,这是劳动相当密集,产量相当高的作物,但是只要你努力就有更多收获。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泰国人、柬埔寨人、缅甸人、孟加拉人、印度人都属于这个范畴,菲律宾人和印度尼西亚则属于原始农业和采集部落,蒙古人属于游牧民族,所以他们干不了这个,马来西亚因为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在能略好一些。

比如: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把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淘汰给了亚洲四小龙,到了80年代,四小龙又淘汰给了四小虎。

在这四只小老虎中,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明显是属于病猫级别的,90年代,中国一加入这个行列,他们两个就被挤出工业化的进程。

就是向上面说的,非勤奋型民族在场竞赛里基本就是被淘汰的命运。

马来西亚除了受制于三分二的人口属于非勤奋民族之外,还受害石油出口国的地位,凡是可以把资源卖出好价格的国家,生产行业都要和资源行业竞争资金和人力资源,所以发展都是受到影响。

所以欧美发达国家想印度和越南的人口优势作为代工工厂是一定理由的。

在10月10日的时候,曾经有俄罗斯媒体报道,沃尔玛公司日前宣布,他们将把自己的采购中心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去,而且为了表示出合作的诚意,沃尔玛还承诺要采购100亿美元的印度货品。

最早期都是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者农业矿业产品出口,这些产业都是比较容易作的,比如你把一个农民变成服装厂的工人,这样GDP就会增长一大块。

不过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向两个方面发展,第一个是从低端市场作高端市场,第二个是从轻工业向重工业发展。就类似与台湾和韩国的经历。

第二阶段进入资本密集型产业,比如汽车装配、钢铁机械等大工业。

第二阶段的关键是,基础设施,需要良好的公路铁路和电网。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在第一阶段就积累资金,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而这恰恰是民主制度所不具备的远见。

比如如果把泰国曼谷周边沿海一带刨出来的话,确实有点小虎的气势,这里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装配产业基地,电子产品加工装配也很发达,但是作为整个国家来说,情况就非常不乐观了。

对比中国的发展模式的话,一直存在大规模的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把沿海发达地区的钱转移到内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这样工业可以沿着路网向内地发展,而内地的劳动力可以通过便捷交通到沿海去打工。

而在泰国就行不通,政权控制在沿海地区的人手里,让他们割肉给内地发展基础设施,想都别想。

这实际上就有证明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论点,民主即便是做到一人一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没有什么两样,因为关键不是谁来投票,而是谁能赢得选举。

你觉得张三不错,偷他一票,我觉得李四不错投他一票,但是这些人都不可能当选,因为选票太分散了。

能当选的都是拥有一个大规模的选举机器的候选人,而这个机器是需要大量钱财来供养的,只有有钱人的代表才能在选举游戏中胜出。

记得英国公投脱欧之后,有人高喊这是民主的胜利,结果激怒了一个议员,他脱口而出:“英国是民主代议制,民主代议制和民主是完全两种制度,在民主代议制中民众不应该享有权利,权利完全属于国会,全面公投本身就不符合英国制度。”这句话就道出了民主代议制精英们的心里的话,所谓投票无非是履行一种使获得的政权合法化的程序,他们从来没有想和平民分享权利。

所谓的民主代议制,实际上就是借民主之名,把既得利益者的保护自己利益的行为堂而皇之化,民主代议制度下,鼓励社会上的小集团采取更加自私自利的态度,并且为了这种态度心安理得。

什么时候民众能分得一点好处——只有在富人们发生分裂的时候,需要找到一个票仓来支持自己的政策。

比如19世纪前半期,美国东部工商业集团,西部金融土地投机集团,和南方种植园主三者之间复杂的博弈让普通农民们受益匪浅。

等到了打完内战,富人团结一致就没他们什么好处了。

现在美国穷白势力崛起,本身也是富人们发生分裂的结果——一方是全球化的高科技企业和食利精英,一方面是不需要全球化的传统行业和实业巨头。

即便是这种时候,也很难得到长期有效的好的结果。

比如他信执政时,给农民医保,给村庄设立手工业发展基金,不能不说都是惠民的好事,但是这些好事的产出很小,你看现在那个国家是靠手工业致富的。

就一个泰国的长远来看,最关键的是补工业化进程的短板,兴建基础设施。但是修路、建电网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当年他信的政权等不起,他们需要下次选举之前就见效的东西。

所以民主代议制明显的鼓励执政者采取短期行为,忽视长期行为,很难为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的发展制定良好的政策。

在东亚国家中能进入第二阶段的都是专制制度下取得的,比如日本是在天皇统治时期,韩国是在朴正熙独裁时期,新加坡是在李光耀独裁时期。

只是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这样重工业才能发展,轻工业只要你通水通电平整土地就是一个工业园区,重工业则不同,它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网络。

然后,第三阶段进入智力密集型产业,各种第二阶段的产业逐渐进入高端制造,同时IT、金融等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教育,这一点需要更大的远见和重视教育的民族秉性,也就是人才红利是关键。

因为在农业社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教育投入几乎产生不了什么收益,只有到第二阶段,进入大工业时代,对国民的教育培训才能看出显著的回报效益,而培养人才却需要10年到20年时间,所以注定要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教育是一种只有投入,却看不到回报的行为。


user avatar   bei-zhu-8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也不知道一个个的给自己脸上贴啥金,说的好像耐克把产能转移到越南是中国自己能决定是中国自己主动转移过去的。明明耐克把主要产能转移去越南是耐克自己的决定,中国根本没有能力左右。

这不但和一堆大吹产业升级的臆想相反,恰恰说明了中国不仅在中高端产业上处处被卡脖子,连低端产业也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结果其实也很明确,就是本已艰难的制造业还要面临东南亚的恶性竞争,从而进一步被挤压利润空间!

耐克的逻辑也很简单,就是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以避免产能过于集中中国从而被挟持,就像外国的汽车厂商通常都会找两家以上的国内汽车厂商合作以相互制衡而不是和一家国内汽车厂商合作而被坐地起价。这样做的好处十分明显,一是避免因为一家厂商突发状况而造成在华投入的全军覆没,二是让国内的厂商相互竞争竞相向自己妥协让步以压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三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是任何一家国内厂商胆敢有非分之想妄图获取技术整合产业链就会被它们轻而易举的抛弃架空因此最大程度的保护了自己的专利技术不落入国内厂商之手。可以说这个策略是十分成功和有效的,国内的汽车产业在所谓“市场换技术”的美梦中兜兜转转了这么多年,结果还是被外国厂商拿捏的死死地以至于最终不得不放弃转而在新能源汽车上继续幻想着所谓的“弯道超车”。

因此国内的制造业不要说去和发达国家在中高端产业上内卷,就连是想在低端血汗工厂上躺平都变得不可能。

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哪个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是像中国这样在本国产业尚不成熟的时候门户打开,打着所谓的市场化旗号和外国资本一起联手绞杀自己的产业(国企改制),而指望着其他国家施舍被他们所淘汰的低端加工组装来工业化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生化环材机械这些制造业的核心专业反而成了天坑专业毕业即失业,因为本该承接他们就业的国企被替换成了只要劳力不要智力的血汗工厂。不过也是,神奇的土地自然要有神奇的脑回路的。


世界上最fanjian的事情莫过于一面鼓吹下岗改制的正当性合理性一面又拼命的考公考编进国企使劲的往体制挤,活该内卷。

都2022了还来尬吹私企,即使是那几家头部的大私企也不过是996007过劳死职场pua污蔑员工35岁中年危机这般的下三滥,那个平日里吹上天的民族私企,还不是被人家美国制裁屁都没一个灰头土脸的跑回国内靠国资兜底以及政府的项目苟且偷生,不过都是靠着各种下作的手段表面风光了一阵现在一个个的一地鸡毛,至于其它的私企还用扒吗?

扯什么中国私企民企和那一堆的血汗工厂高效,简直是对高效这个词最大的侮辱。只不过是我们的劳动人民、消费者太好欺负了,人口红利又太好吃了吃的它们一个个的肥头大耳满嘴流油。

好了,现在人口红利也都吃完了,接下来就等着一个接一个的还债吧。


user avatar   twin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现实中皇汉和反皇汉都很少,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严格贯彻这两种思想,大概率会因为历史和政治不及格而中学毕不了业。

这两种人,就像一场无聊的公开辩论赛的正反方,整个剧场里只能听见这两个人吵架的声音,似乎他们是世界的中心。但是台下还有上千名观众,这上千名观众不是没有观点,而是觉得这个话题太无聊太没有价值和现实生活太远了,已经无聊的睡着了。

辩论赛结束之后,有人问别人,这两个人吵的这么厉害,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没有见到和他们持相同观点的呢?刚睡醒的观众:结束了?哦,剧院椅子不舒服没睡好,他们吵啥来着?


user avatar   gu-xing-lei-84-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user avatar   chen-ying-n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不能提出这个建议
user avatar   chun-po-de-ai-xiao-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之,槽边往事的读者总能相处得特别轻松。


user avatar   fei-wei-5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体人比较擅长操纵人类社会心态吧。

“逆向主义”与“圣母思维”是人类社会必然产生的两大思想毒瘤,前者诞生于极端集权社会,后者诞生于极端民主社会。

“逆向主义”是仇恨自己所属的集体,引狼入室不惜玉石俱焚,“汉奸”是也

“圣母思维”是同情自己的敌人,幻想“与异族友好共存”“56个文明,56支花,大宇宙兄弟姐妹是一家”,忽视生存竞争的残酷,目前西方社会上这种思维正在蔓延

前者的表现是叶文杰、ETO(以及极端环境保护主义者等ETO的后备群体)

后者表现为程心和娘化的那部分人类社会群体

三体对他们的心态把握很准,话术堪称精妙

对付“逆向主义”的ETO,在ETO成员 问三体征服地球后会怎么做时,三体人如下回复

"我们会消灭人类,当然最后我会消灭你们(ETO))”(可能记忆有误)

这句话精妙之处在于后半句太切中ETO降临派心理了,看似很是啰嗦,消灭人类不就是要消灭ETO吗?但这满足了ETO降临派的复仇心理,暗示他们可以看到全人类的毁灭后笑着死在最后,夙愿得逞的感觉简直太爽了。

为什么不说“帮助皇军,好处大大滴”之类的话呢,人家ETO降临派是高尚纯粹的好嘛,这样说等于质疑他们的理想与忠诚,太羞辱了人了。反而说最后消灭你们很自然,符合三体风格,甚至让ETO以为主子也有不擅话术欺骗的弱点,害怕主子被虚伪狡诈的人类欺负,从而产生主子需要我们,我们必须为主子做点什么的动力。

ETO降临派思想类似抖m,当三体小萝莉拿起皮鞭狠狠的抽打他们身体的时候,那种欲仙欲死的滋味可以意会。这一句话,极大的培养了ETO的忠诚,为后来破壁人做了铺垫。

通过ETO养成的例子,就知道智子(三体人)为什么照顾帮助程心了

圣母养成计划呗




           

相关话题

  为什么茅台得到如此高的赞誉,而身边说自己爱喝茅台的人(除过价格原因)却很少? 
  为什么中国能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丰田i-Road什么时候在中国上市? 
  越南华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 
  大陆人是不是普遍认同或倾向以强硬手段解决问题? 
  为什么外国人能听懂印度口音? 
  为什么中国从外国进口大豆,不收购国内大豆? 
  古代是怎么做到让传递的信息保密的呢? 
  我们到底为什么爱国? 
  中国现在有哪些堪称耻辱的方面? 

前一个讨论
Soul现在是什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广东人口全国最多,为什么省内高考没有河南山东河北那么内卷严重?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