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字分工承担不同义项的传统古已有之。
有些是借作表示引申义。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大”和“夫”了,原本造字来源都是“象成年人”,后来前者用作了引申义。类似的还有“夕”和“月”,原本是通用表示“阙月之形”的,后来前者也用作了引申义“日落月出之时”;还有“吏”和“事”等等。
有些是借作表示假借义。比如,“鸦”和“雅”(“鸟”和“隹”原本都是象鸟之形),后者被假借去作抽象的“高雅、典雅之意”。还有“着”“著”“箸”这样的等等。
题主举的两例产生原因其实不同,它们作为信息时代独特的产物,其实也与古代不同。“囸”字是为了躲避敏感字审查而被广泛使用的,而“凢”字是网友为了戏谑热点事件而诞生的。所以讨论这些异体字是否会承担特殊意义,还是得看他们各自的使用价值。对于前者,只要一日不去除敏感字审查,这个字就会被长期使用下去;而对于后者,热点事件热度一过,使用这个字的网民就会作鸟兽散,把它抛弃。其实古代异体字分化肯定连续不断地大量出现过,但传世至今的其实不多,很多都遗失在历史长河中了,因为它们失去了使用价值。
所以,长期来看异体字承担特殊义项这种情况能否保存下来,还是得看其表示义项的使用频率是否能够持续不降,也就是使用价值能否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