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江苏常州女孩为买手机,当街嘶吼动手打妈妈? 第2页

           

user avatar   kanyundenghuak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被以相似的方式对待过。

任教于高中。

前两届,某日早读,我发现班上有一个学生迟到了,她和家人都没有联系我,班上同学也没有知道她为什么没能按时到校的。

因为平时都是学生母亲负责和老师交流,所以我首先给学生的母亲发信息,未回复。

我又给学生父亲发信息,回复说正在出差,不知情,但也说马上联系家里。

我又试着打了学生的手机(因为这个孩子从不带手机来学校,所以我没有第一时间联系她本人)通了,没人接。

期间我反复联系孩子妈妈,都无回复。

学生父亲也回话说,妻子和孩子都联系不上,家中座机也无人接听,他已让孩子姥姥马上去家里看看。

这时候我的心里已经特别特别着急了。

还没等到孩子姥姥的消息,就接到了孩子妈妈的电话。她说她和孩子现在就在校门口,她想来办公室,把今天的事情和老师们说一说,因为很严重。我赶紧跑出去到门口接她们。

妈妈怒气冲冲,孩子泪流不止。

我把她们带到办公室,一人给倒了一杯水。孩子拿起水要喝,妈妈一声怒喝:“放下!还有脸喝水!”

经过妈妈详细的讲述,我终于知道,在我们万分焦急地联系她们并为她们无限担忧的时候,母女俩正在为两个鸡蛋对峙。

事情特别简单。妈妈做的早饭里有两个鸡蛋,孩子不爱吃鸡蛋,每天都是强行吃,今天孩子和妈妈说,实在不想再吃鸡蛋了,真的吃不下去。

妈妈说:“不吃鸡蛋不能去上学。”

孩子告诉妈妈:“我如果吃下去真的会吐的。”

妈妈说:“那我不管,反正我就一句话,不吃完,不许出家门。迟到旷课都没关系,我亲自和你们老师去解释。”

孩子没办法,吃下了两个鸡蛋,然后全吐了。

妈妈急了,认为孩子是在成心同她作对。她让孩子坐在餐桌上不许动,马上又煮了两个鸡蛋,命令孩子吃掉。

孩子说:“我再吃还是会吐的,我今天真的吃不下鸡蛋。”

妈妈说:“那就一直吃,吃到不吐为止。”

妈妈讲到这里的时候,办公室里已经有老师因为实在听不下去,躲出去了。

再吃,又吐,再重新煮……

最后,孩子情绪崩溃了。她把妈妈新煮的鸡蛋倒入了垃圾筐,并且摔碎了桌上的盘子和碗,大声地喊:“我不吃!我就是不吃!你给我一刀吧!”

妈妈很生气,于是一路拽着女儿来到学校(她家离学校非常近)她说:“我跟她说了,我今天跟着你去学校,让你们老师和同学都看看,都评评理,平时装得好,我今天就让所有人都看看你在家是什么德行,看看你是怎么对待你妈妈的。”

这件事情在我当日的工作日记中,占了很长的篇幅。后面还有很多对话,不过我觉得,写到这里,已经够了。

我想说的是,其实大部分人,在一路成长的过程中,都曾被这样对待过。

如此对待你的人,先是用自己的方式把你彻底逼到崩溃,可能是强迫,可能是污蔑,可能是羞辱,可能是讽刺,可能是夸大事实……总之,当你实在忍受不住,情绪完全失控之后,他们又把失控的你,展示在他人面前,让大家看到你最狼狈最不堪的状态,以此试图让大家否定你、谴责你,甚至羞辱你……这时你的情绪会愈发崩溃,事情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并且,这种方式,很多时候,存在于亲密关系之间。

比如这个问题中的这位母亲。

出尔反尔,不能共情,在女儿已经非常失望,情绪已经非常不好的情况下,拒绝离开,当众教女。最后女儿的情绪终于彻底崩溃,然后她把女儿的这种崩溃展示于大家面前,把自己变成最委屈的那一方,让大家以此去谴责女儿。

亲密关系之间,是需要相互保护、相互支持的。

但是很多原本应该相互保护、陪伴和支持的人,反而一直在彼此伤害,成为了各自生命中的阴影。

不要这样去做,尤其是面对你最亲爱的人。

很多时候,当我们因为对方的崩溃、失控而对其进行谴责的时候,想没想过,我们做了什么,才让一个人崩溃到如此地步?失控到什么也不顾?

自由选择,自我承担。

你选择了并不算理智甚至并不算讲道理的方式对待别人,就要接受和承担别人被不公平对待后的失控。

任何问题都是可以心平气和地解决的,没必要非要用这种伤害别人的方式。

开篇讲述的那件事,最后,我对孩子的母亲说:“她是您的女儿,如果今天我们大家围着她一起批评她、谴责她,把她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全部踩碎,以后让她在老师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大家都像您说的,把她当个不孝顺父母的疯子,让她每天在学校都艰难度日,您会快乐吗?您又能得到什么呢?这真的是您想要的结果吗?一定不是。妈妈是什么?应该是那个‘谁要是敢伤害我女儿,我就敢和谁拼命’的人,对吧?”

每个人都是肉体凡胎,承受力都有限。即使有些事或许你觉得无所谓,但是别人在意,别人承受不住,也不是错,因为人和人,生而不同。千万不要把别人逼到情绪死角终于崩溃之后,又说别人脆弱、发疯、无理取闹……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遗憾地被别人这样对待,不要急于自我否定,一切可能都不是你的错。也不要轻易地陷入对方试图用情绪控制你的方式中,而失去自我控制和自我思考的能力。无论对方怎么对待你,你都要时刻清醒地记住问题的根本矛盾是什么,怎么解决,你到底做错了没有……保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拒绝被对方洗脑或者牵制。

在我写下这篇回答的时候,电脑右下角正显示着“寒潮蓝色预警”的字样。

我多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所拥有的爱意和关怀,都足以温暖生命里的每一个冬天。

能够作为最亲密的关系相伴于人世间,是多么珍贵的缘分,好好说话,好好相处,好好相爱,好好相伴,温暖对方的同时,也会温暖自己。如果用制造伤害、制造痛苦的方式,期待让对方顺从,即使暂时能“成功”,但是这份“成功”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就像我当年问我学生母亲的那番话所想表达的一样,仔细想想,谁又真的是赢家?


user avatar   xiao-yu-er-9999-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有视频的评论区,好多小白号都在刷4000块,连文字都一模一样


user avatar   ni-guo-dong-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三个沈阳老家的类似购物事件:

第一件事

我发小,他初中没念完就去打工了,当我上高中的时候,他放他爸手里2万块钱,他攒的也确实辛苦,出于工作需要,他要买辆国产摩托车,需要把放他爸手里的2万块钱要回来,再添点自己再借点,基本能够(后期要上牌照)

(当时也不像现在,有电瓶车还挺普及的,那时候是烧油的摩托车,选择很单一)

结果,2万块钱愣是没拿回来,他爸说给他攒着就没给,工作需要都不还,咱不太理解。

在偶然间,他随手点了一下他爸的烟盒,随口问了一句:“这啥牌子?”此时发小发觉了什么没说话。沟通未果在往皇姑回去的时候,他从小卖部冲出来就跟他爸干仗。通过小卖部阿姨口中得知,他进去问阿姨这烟多钱(拿刚才的烟盒问了几句)阿姨告诉他70多一盒。这就是他发怒的导火索,可想而知,这钱要不回来他爸都花哪了…

他儿子买摩托车的钱放他手里买烟抽,我不是烟民不太懂此类消费水平高低,但他家境不佳,没有啥高消费。就算有,他儿子知道也不会提买摩托车的事(说明他不知道2万块钱没了)

这次的结局就是我发小一蹶不振,有些机会一旦失去下回再补就非常困难,他错失良机很久也没有更合适的工作,越混越差。当时和他一起的人都起来了,生活有滋有味,有点起点不如他的人买完摩托都拉活挣钱了,就他没有,还不是因为他懒没有积蓄,而是他爸坏了大事。后来他跟我说,他爸就是老天爷来让他还债的,他成天魔魔怔怔的自言自语…

(他爸倒是一天很潇洒,没啥和楼下的无业大叔吐槽一下他儿子如何不立事…真服了他爸…)


第二件事

是学姐和她妈去五爱街买西服,单位有要求而且找到工作也不太容易,我和学长开车送她娘俩去的。

开始她放她妈手里1300多,她再添点买套西服差不多(我和学哥其实跟来,也是出于她家境贫寒,合计补个2、3百)

她相中一套西装,大约不到1800,挺好看的西装,当时五爱街实惠东西真挺好的。结果她妈没同意,说贵、说啥不买,让咱们再逛逛随带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她妈想方便一下。

就这样,我和学哥给她打气,说阿姨回来,咱们给她拿点就好了。咱仨一边探讨,一边等阿姨回来,等挺长时间,阿姨拿3件衣服回来了…

对!3件衣服…(此时咱仨都懵逼了!)

她买这玩意干啥?

或许,这个疑问只是咱仨能提出来,阿姨是没有概念的。

不出意外的是:

没钱买西服了,我和学哥添了也不够。

阿姨说:

“买那么贵的干什么?你们看看来…3件呢,多好看!这300多不比你相中那件强嗷!”

我学姐听完当时就懵了,有点发抖那种(能通过肉眼可见的方式看到她在抖,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别的什么反应)

她问阿姨:

“这多钱一件?”

阿姨:

“300多呀!多好看呀,反之呀,我是挺喜欢…”

(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拍我学哥肩膀)

阿姨丝毫没有察觉她闯祸了,竟乐在其中。

我学姐又问阿姨:

“那两件呢?!”

(她有点哭了,真慌了,声都变了)

我和学哥这时才反应过来,问阿姨:

“加一块儿多钱?!”

阿姨:

“差不多……帮我算算……这个300多、这个200多……哎对了!这件好,还搭个夹衫,才400多,老合适了…中兴一样的要2000多呢…”

(这些没900百都下不来,还老合适了…)

我学姐一下堆那了,坐那就起不来了(人就一下瘫那了,老沉了,我和学哥都扶不起来,她一瘫那块不吃劲,非常沉)

她妈还在那美呢…炫耀她的战利品

我学姐哇哇大哭,她似乎再说:

“你买它干啥呀…买它干啥呀…有啥用啊……”

(听不太清,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工作需要用的西服没买上,买一堆零碎回来,根本用不上,她要是买一件便宜点的或许可以补救,这回真完了,钱不够了,下回来也许不是这个价了,能不能还有都两说,错失良机。

她妈老倔巴了,说:

“你就穿它去!我说行就行……”

(一边说,一边拿衣服怼我学姐,学姐此时说不出话来,无助地拍地面)

阿姨又说:

“你看看!多好看呀!你咋就不喜欢呢…”

(学姐哭的成泪人,我和学哥安抚中…)

阿姨还说:

“你就穿它去!不行我找你领导去…”

(学姐彻底崩溃,站起了咆哮!咱俩哥们都拉不住…)

她妈一脸不解地骂着学姐,丝毫不慌不忙地指责学姐的“不懂事”和“叛逆”,根本不知道自己【惹祸了】把学姐的工作机会干没了…

(这事就是脑袋就缺根弦…拎不清还擅自做主)

大家细细品品:

若是买东西嫌贵,是不是更加舍不得乱买东西?

我想大家一定是这样的。再不济也会再逛逛,找低价的替代品和学姐商量一下,毕竟是上班要用的必需品,挣到钱了也就解围了。

结果她妈不知道抽的什么风,自己逛上了…还随手买东西擅自消费,拿钱买东西还不吱声,买完才告诉咱们,买之前提前说一下呀…

正常情况下,大家买东西看中不错的,一般是争取一下意见再掏钱,没有先买完再说的吧…咋退呀问题是……大家想想是不是这回事。

这回来不就是为了学姐工作的事嘛,结果让她妈一落单,上个厕所的功夫就忘了…自己兜里有钱倒是相中啥买啥,她女儿工作服倒是嫌贵,也是够糊涂的。

在楼下,她母女俩争吵让周围人群看了热闹,她妈来劲了,各种吐槽学姐怎么怎么不行、怎么怎么没工作(其实这次搞砸就她妈害的…)

周围大叔大妈也跟着吐槽学姐不懂事,不应该和她妈吵吵,事件上【只有咱仨知道她妈干了什么】外人是不知道的【本能的】吐槽学姐

结局:

她妈手持3件自认为的合适衣裳,一边笑一边吐槽学姐,还说学姐小时候窘态(不便透露)怎么不被长辈喜欢、怎么穷、怎么找不到对象、怎么找不到工作、学习是装模作样是为了逃避上班(胡说八道的,这次来不就为了上班嘛)最后学姐在她妈喜笑颜开地和众人吐槽学姐的过程中,给了她妈一个大嘴巴子…

(阿姨愣在原地)

我和学哥不知所措地被学姐指挥了一顿,开车接学姐回学校了,最终在闺蜜的帮衬下解围了,她后来和闺蜜讲:钱开支就还,坚决不懒帐,而且以后打工的钱再也不往家里送,卡自己留着…


第三件事

另一位学姐,这次是来三好街买笔记本电脑,她考上研究生了,需要这个,挺励志的。

她家境也不好,到大学时代,都没有家庭电脑可言,在沈阳这边,她作为外地学生可谓省吃俭用,打工还念书,好不容易攒点钱放她妈那里,结果出问题了。

说好在东软那边集合,我和两位学哥在此等候(其实就是给女生出个买电脑的主意,这俩老兄东北大学的,这方面老厉害了,他俩负责专业参考;而我负责找饭店请客给学姐一个喜气,毕竟研究生也挺难熬的)

她妈到了电脑城,告诉咱们仨大小伙子:

“一会儿你仨就说电脑不好不要买…”

(总之就是不希望学姐买电脑,咱仨懵逼了)

咱仨不出意外的没有答应…

结果阿姨做了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

她一声不吭地跟在咱们身后,在百脑汇买了一个少儿点读机…

(它确实像电脑,这事真奇葩,她妈真买了!)

她妈告诉咱们:

不就是这玩意吗!给给给!给你!这回你满意了吧!多大人了还买这玩意…更更更的小动物,小时候不是给你买过吗…成天抠吧搂搜地,整那个破玩意,跟你二姐似的,没有用的事可能耐了…拿录放机连电视就用呗,连吧连吧就能用的玩意,非逮来市场上买它,扣吧扣吧眼珠子都快钻进去了…眼睛爆盲都逮瞎个好歹地,真不道好赖!念那个破B玩意有啥用啊?!跟你二姐似的嫁不出去,都老丫头了,没人要…还成天翻那个字母,都买多少个磁带了?听听听!也不知道听个什么B玩意…能听出花来吗?成天叨叨叨搁那念字母,嘟嘟囔囔地不学好…上回那个小伙不挺好的吗?咋不去呐?这也不去…那也不去,就念那个破B玩意…你能当科学家嗷?咱家都笨,你能出息?没咋地呢,小眼镜就带上了,跟蛤蟆似的,都快瞎了你知道不?还TM成天看那个字母,一张一张看,字母写的跟钱串子似的,还搁那蹦高看!有啥可看的?回家得了,花那钱干啥呀?这也就是我给你买…换别人,夸夸两个大耳雷子呼你了,知道不…

(后面还有,记不清了,省略一万字…)


咱仨首先惊呆了,都来不及看学姐表情…

翻译一下大致吐槽内容,包含如下信息:

1、她妈以为买的是笔记本电脑,实际就是点读机,营业员再说点啥,她再不理解,也就当真了。非常委屈地,“溺爱”了一回学姐。

2、所谓的“小动物”可能是某种电子产品?

(不能是电子宠物吧…)

3、她二姐可是真厉害,名牌大学博士!

(女豪杰,学历和资历都很猛,都带学生了)

(她俩是亲戚关系,不是亲姊妹)

4、所谓的录放机和电视机,其实就是她妈对家庭“大脑袋”显示器电脑的认知,以为这俩玩意连上就是电脑。

5、学姐曾经借过室友笔记本电脑赶过论文,被她妈瞧见,得出一套惊人结论…

6、再一次吐槽她二姐,是因为她二姐单身…

7、关于磁带,估计是复读机学外语,背英语资料及朗诵。

8、相亲被学姐拒绝了,把心思用在了学业上。

(被她妈吐槽科学家的事,多少有些无情…)

9、至于她家笨不笨,咱不知道,但她妈和学姐的表现分明就是两个纬度的生物,差异甚大…

(这就是读书的重要性,没文化是可怕的…)

10、她妈吐槽学姐近视眼,嘲笑学姐生理缺陷。

11、她妈吐槽学姐因为考研而刻苦学习时的状态,对外语学习的努力付出反倒成为了她妈吐槽学姐的谈资。

12、再一次吐槽买笔记本电脑(点读机)的事,觉得自己老伟大了,对学姐老宠爱了…

(大体上有以上内容,各位大致理解即可)

她妈各种吐槽、跺脚、拍手,拿着点读机当成笔记本那样述说着自己的“不幸”在百脑汇见到好事阿姨就打开话匣子了,说学姐的家长里短,成天没正形(其实就是考研那一阵,没怎么和她妈见面,挺忙的)

学姐倒是没啥反应(细思极恐…)

咱仨哥们就像三只野人那般盯着汽车(阿姨)

(那种感觉就像骷髅王回头看见希曼的既视感

咱仨呆在那里“短路”,学姐倒是一脸轻松…

(高学历女侠心灵真强大,真佩服她!)

结局:

电脑没买成,打工费用自然要不回来(她妈买点读机了,最逗的是:她妈骂骂咧咧地说学姐不珍惜,所以决定给她哥家孩子了…也算物尽其用)

学姐在追求者的“围殴之下”喜提MacBook…

(估计她彻底对她妈及原生家庭有个重新认识)

咱仨也不敢多问,听她闺蜜八卦:学姐有了新的打算,下定决心的那种(谁知道干啥)

就是一个买笔记本电脑读研考博的事,让她妈整出来这么多事道,真不知道学姐童年经历了什么让她如此坚强和冷静(估计她也是看懂了…)


回到主题

看过评论得知:

似乎这位女主在她母亲那里存下4000元,然后在双方都知情且同意的前提下,买手机。差额由母亲支付,答应完,二人共同去买手机。

结局是她妈临时反悔,并扣下她的4000元钱不给,在街边争吵,最终导致女主失控动手。

(若说的不对,望各位高抬贵手)


我的看法:

1、打妈妈不对

2、骂妈妈不对

3、以后的打工所得自己管理,实在不行不告知,自行保管并还清债务(请理性消费)。

4、没钱可以向家长借,借来了再和攒的钱一起消费,最好消费项目提前规划好,自己做主。不要再和家长一起来了,自己都能独自打工了,是大人了,既然是大人了,人格就应该独立一点。

5、女人经济要独立,经济支配权更应该独立。

(这话也可用在想翻身的男屌丝身上,确信!)

6、冲动是魔鬼…


user avatar   qing-huan-75-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几条高赞回答,又一次被网络言论恶心到了。

又是“父母皆祸害”那一套,靠着捕风捉影的一丁点儿信息在那儿胡扯,你们是真在行。

你们嘴里那些“女孩儿打工挣四千,母亲承诺添两千买个新手机……”的小道消息是真牛逼。

1、一个15岁的女生(据网络相对可靠信息透露,仍在上初中),正常情况下半年后就要参加中考了,在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应试角逐如此激烈的时候,作为母亲,居然会同意自家女儿耽误学习去打工挣钱买手机,我滴个天啊,好神奇哦。

如果你们硬要坚持女孩儿打工挣了四千,好好好,在哪儿打的工?打的什么工?时薪或日薪多少?打了多久?哪个时间段打的工?(毕竟初三学生的时间,你们都懂),是哪个老板雇佣这个连十六岁都没到的初中生打工的?……这一切有确切的信息显示吗?

2、回答区有位网友提供了一些信息,女孩儿日常在学校学习就很差,资深学渣,而且还常和社会人有来往。emmm……,我们不禁再思考:一个连学习这点儿小苦都吃不了的人,怎么会有恒心和意志在15岁这样的稚嫩年纪去坚持打工攒钱?而且还是在迎战中考的关键时刻。

3、视频中的女生,殴打母亲动作之狠厉显而易见。砸脸、锤头、拽衣领、耳边怒吼、击打头盔一些列动作足见其蛮横暴戾,这种巨婴式、野兽化对待亲人发泄和报复的方式令人瞠目结舌。这种行为都要洗,我是真服你们。

另外,你们确定眼前这个疯狂殴打自己母亲的女生和那个愿意在初三紧张备考过程中挤时间打工赚钱,尽量不给父母增添负担的小仙女是同一个人?如此矛盾的人设,你们居然也信。

4、附近商家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透漏:大人不给孩子买贵的手机,开始她是手机坏了,要么修,要么就买。她不修,要重新买一个贵的,母亲不买,她就打母亲……

5、有附近群众在接受《星视频》中接受采访透漏:一开始她母亲同意买手机的,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又不同意。她女儿在马路上情绪失控,殴打母亲。听说这女孩儿的母亲还是刚开刀出院……

6、单从画面信息推测,这家人应该不算富裕,甚至连基本的小康都算不上,顶多就是个普通的弱势工薪阶层。

那么,如果这个母亲一开始答应了给女儿买手机,后来为什么又反悔了?

根据各种信息,我们有理由推测:这个母亲长期娇惯、放纵女儿达十五年之久,积弊甚深,难以更改。多年以来,这个母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一天天地不求上进,任性挥霍,结交狐朋狗友……,不仅对她的前途极为忧心,而且作为母亲,自身也感觉越来越不堪重负。

但作为长期以来对女儿一贯满足、从未拒绝的母亲,尽管在各方面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还是应允了帮女儿买高价手机的要求。

应允归应允,这母亲的内心仍然是非常焦灼的。疫情笼罩了两年多,养家糊口不易;自己还住院开刀,各项家庭开支不小;眼瞅着明年女儿就要面临中考,可她还这么任性堕落、不求上进……

这既是一个十五年来对女儿无底线满足的母亲,同样也是一个现阶段承受着巨大生活重压和焦虑的母亲。所以,她当初同意花钱给女儿买昂贵的手机,符合她一贯的行为逻辑;而她后来经过内心反复挣扎又拒绝女儿也一样合情合理。

如个别网友所建议一样,给这母亲提个醒:

大号练废了,再养个小号吧。

明年你这大号一旦步入技校,踏上新征途,你就更管不住了。


user avatar   hao-tian-29-4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高票回答的结论。

但是,想讲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视野放到广阔的东亚,把韩国人的起源,日本人与炎黄部落的关系等一并讲明。

历史隐藏在层层谜团中,谁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结论先奉上

35%祖先为矮黑人

35%祖先为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原本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为典型华夏汉人

以下是全文目录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2)伟大的东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研究人种起源与变迁最准确的是Y染色体检测,有一个段子,表白时男生对女生说,我有一条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这条染色体,就是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Y染色体只传男,突变少,易检测,而父系又代表着权利与支配,因此Y染色体检测祖先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人类历史的大幕被揭开,人种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

全部人类起源自非洲,10万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标记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亚洲,他们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过着采集与渔猎的悠闲生活。

纯种矮黑人长这样

但不久后,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种C,也到达了亚洲,C立刻开始了对D的杀戮与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驱逐到亚洲的各个犄角旮旯,现在东亚D基因只集中存在于日本(35%),西藏(40%)。

C集团也并没能统治亚洲多久,3万年前,黄白种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为白种人,一支向东进入亚洲,他们就是华夏汉人的祖先—O集团。O集团具有良好的技术与文明,C与D根本不是其对手,O集团旗下的O1、O2,迅速占领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开始农业耕作,人口爆炸增长,建立了灿烂的文化,而C集团则被驱赶到了北部,成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存在大量的C,这些C也构成了韩国本土文化的基础。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个O集团—O3,大举东进,一举征服与同化了在中原进行农耕的兄弟集团O1,O2,占领中原,成为了现在汉族的主流。现今的河北,山东等都为O3的天下,O1则被赶到了中国南方,O2现在只集中存在于东北的满族和日本韩国等。这一时期中国已有了记载,皇帝炎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等,是不是就在说的这一段历史呢?

至此,现代亚洲的雏形就已经显现,各个民族的构成也清晰起来,汉族的血缘最统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占50%以上,可以说我们不仅是文化上的民族,还是地地道道血缘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还有35%的D,这也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独特之处,韩国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独树一帜也有相应的基础。蒙古有高达5成的C,并把其C基因传到了欧洲各地,足见蒙古帝国的伟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汉族中完全没有出现,看来汉族对于侵略者的抵抗很彻底,而蒙古和日本,却各有20%的O3存在,汉民族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东亚各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兴衰史,基因战争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进程值得期待。

(2)伟大的东北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读书时,课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兴衰史,我对于东北大地的历史完全没有了解。

最近在翻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不禁感到,原来这片土地这么牛○

东北大地上主要生存着三族人

东胡—蒙古的祖先

肃慎—女真,满族的祖先

夫余—创立高句丽,后被灭国,语言消失。其中,东胡,肃慎,结合我们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团赶到北部的C集团,游牧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团的一支,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其基因极有可能是现今已不存在与汉族O2b

在这里援引李德山老师对于扶余历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国,与徐国,合并称夫余国,而番国与徐国都来自于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该部落本来农耕于中原(一说于江南),战败后北上,于东北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势力遍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而起源与炎帝一说,又恰恰可以解释其O2基因与农耕文明的来源。朝鲜半岛三国鼎力时,百济与高句丽都为扶余后裔。而新罗则以韩国原住民C为主,文化与扶余不同。最终,新罗政权统一韩国,虽然他们后来建立了高丽王朝,但其本身与高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新罗语言也成为了主流,也就是现今韩语的前身。扶余最终灭亡,但扶余的血统O2b,还大量留存在韩国(35%),中国满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推测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汉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韩国,满族(满族是O2还是O2b目前还没有确切资料),上课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汉民族基因。

其它还有一些棕色人种的C,不过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与O3的来源已经不必说,但是O2b的来源是否是扶余还存在很多争论。

对此,语言上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语言种类上看,学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与日语最相近的语言就是古高句丽语,这是O2b旗下的扶余人的语言,也就是说,扶余人的语言在韩国被C集团的韩语取代,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了下来,这正好解释了日语与韩语的不同之处,也佐证了基因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O系与D系基因的区别。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绳文人的天下,弥生时代,来自朝鲜半岛的O2b与O3登陆日本九州,他们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不断同化与驱逐着D集团,现在也能看到这种趋势,九州地区O较多,古代权力中心关西的O也比较多,北海道与冲绳则D比较多。

最后上一张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弥生脸


天皇家是哪里来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还是O2b呢?


参考:

图片百度百科

数据分子人类学论坛

复旦大学有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其他答案

日语有没有类似英语中词根的东西帮助记单词? - 张铭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xiao-hu-die-5-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高票回答的结论。

但是,想讲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视野放到广阔的东亚,把韩国人的起源,日本人与炎黄部落的关系等一并讲明。

历史隐藏在层层谜团中,谁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结论先奉上

35%祖先为矮黑人

35%祖先为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原本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为典型华夏汉人

以下是全文目录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2)伟大的东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研究人种起源与变迁最准确的是Y染色体检测,有一个段子,表白时男生对女生说,我有一条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这条染色体,就是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Y染色体只传男,突变少,易检测,而父系又代表着权利与支配,因此Y染色体检测祖先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人类历史的大幕被揭开,人种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

全部人类起源自非洲,10万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标记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亚洲,他们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过着采集与渔猎的悠闲生活。

纯种矮黑人长这样

但不久后,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种C,也到达了亚洲,C立刻开始了对D的杀戮与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驱逐到亚洲的各个犄角旮旯,现在东亚D基因只集中存在于日本(35%),西藏(40%)。

C集团也并没能统治亚洲多久,3万年前,黄白种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为白种人,一支向东进入亚洲,他们就是华夏汉人的祖先—O集团。O集团具有良好的技术与文明,C与D根本不是其对手,O集团旗下的O1、O2,迅速占领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开始农业耕作,人口爆炸增长,建立了灿烂的文化,而C集团则被驱赶到了北部,成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存在大量的C,这些C也构成了韩国本土文化的基础。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个O集团—O3,大举东进,一举征服与同化了在中原进行农耕的兄弟集团O1,O2,占领中原,成为了现在汉族的主流。现今的河北,山东等都为O3的天下,O1则被赶到了中国南方,O2现在只集中存在于东北的满族和日本韩国等。这一时期中国已有了记载,皇帝炎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等,是不是就在说的这一段历史呢?

至此,现代亚洲的雏形就已经显现,各个民族的构成也清晰起来,汉族的血缘最统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占50%以上,可以说我们不仅是文化上的民族,还是地地道道血缘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还有35%的D,这也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独特之处,韩国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独树一帜也有相应的基础。蒙古有高达5成的C,并把其C基因传到了欧洲各地,足见蒙古帝国的伟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汉族中完全没有出现,看来汉族对于侵略者的抵抗很彻底,而蒙古和日本,却各有20%的O3存在,汉民族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东亚各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兴衰史,基因战争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进程值得期待。

(2)伟大的东北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读书时,课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兴衰史,我对于东北大地的历史完全没有了解。

最近在翻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不禁感到,原来这片土地这么牛○

东北大地上主要生存着三族人

东胡—蒙古的祖先

肃慎—女真,满族的祖先

夫余—创立高句丽,后被灭国,语言消失。其中,东胡,肃慎,结合我们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团赶到北部的C集团,游牧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团的一支,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其基因极有可能是现今已不存在与汉族O2b

在这里援引李德山老师对于扶余历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国,与徐国,合并称夫余国,而番国与徐国都来自于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该部落本来农耕于中原(一说于江南),战败后北上,于东北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势力遍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而起源与炎帝一说,又恰恰可以解释其O2基因与农耕文明的来源。朝鲜半岛三国鼎力时,百济与高句丽都为扶余后裔。而新罗则以韩国原住民C为主,文化与扶余不同。最终,新罗政权统一韩国,虽然他们后来建立了高丽王朝,但其本身与高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新罗语言也成为了主流,也就是现今韩语的前身。扶余最终灭亡,但扶余的血统O2b,还大量留存在韩国(35%),中国满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推测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汉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韩国,满族(满族是O2还是O2b目前还没有确切资料),上课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汉民族基因。

其它还有一些棕色人种的C,不过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与O3的来源已经不必说,但是O2b的来源是否是扶余还存在很多争论。

对此,语言上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语言种类上看,学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与日语最相近的语言就是古高句丽语,这是O2b旗下的扶余人的语言,也就是说,扶余人的语言在韩国被C集团的韩语取代,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了下来,这正好解释了日语与韩语的不同之处,也佐证了基因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O系与D系基因的区别。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绳文人的天下,弥生时代,来自朝鲜半岛的O2b与O3登陆日本九州,他们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不断同化与驱逐着D集团,现在也能看到这种趋势,九州地区O较多,古代权力中心关西的O也比较多,北海道与冲绳则D比较多。

最后上一张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弥生脸


天皇家是哪里来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还是O2b呢?


参考:

图片百度百科

数据分子人类学论坛

复旦大学有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其他答案

日语有没有类似英语中词根的东西帮助记单词? - 张铭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xiao-yang-hao-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user avatar   NLSZ-an-ha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雄指挥人们去讨伐恶龙,人们不畏恶龙奋力向前,可英雄却在人们背后架起了冒蓝火的加特林。

可以把我私底下当傻子,但你不能明着面骂我是笨蛋,还硬要告诉我不把鹿当马是因为我无知。

得了吧,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现在的经济日报,九成九的媒体都是为了那一小部分人群服务,它们需要什么就报道什么。

很多人把这些官媒当作真知,却不知人家把他们当枪使,需要的时候大力呼吁,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踹开。而人们需要它们的时候,就开始不听,不闻,不理了。

这次怎么拿到手机的,看过直播或者录播的应该都清楚,如果说不是拼夕夕紧急公关,打死我都不信。

几百人或者几万人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媒体罔顾事实,在一个充满诱导欺骗的流氓app遇见了一丁点质疑,它就连忙跳出来开始洗。

恶心啊!啊呸呸呸呸呸!


user avatar   chen-du-ling-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user avatar   yan-hong-jun-1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相关话题

  亲子关系的经济学意义在当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同样靠近上海,苏州就发展得比嘉兴和南通好? 
  父亲不听劝,非要去电脑城买配件我该怎么办? 
  你父母说过哪些让你无法反驳的话? 
  父母把我前途毁了我该怎么办? 
  如果精心养育了几年的孩子,结果发现抱错了,而且对方家庭找上门了,你会换吗? 
  儿子上一年级,他读书速度非常快,但读得不细致。该怎样在保护孩子的兴趣的同时鼓励孩子更细致地去读书呢? 
  如何劝妈妈去工作? 
  如何看待民生银行南京分行私自变更房贷还款方式,男子还贷 7 年,待还本金一分未少? 
  2021 年高考河北和江苏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姚晨?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东北人一出门就能被认出来是东北人?





© 2025-04-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