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来谈赢家还为时过早,因为几个能决定战后格局的重要因素还无法确定。但有两点可以基本确定了:这场战争没三个月无法结束,北约方面不会派兵直接干涉。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欧佩克等能源输出国(除了俄罗斯)将肯定是赢家;同时国际资本将向美国回流,美联储终于有了加息的物质基础。
至于未来的国际政治秩序和金融格局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俄罗斯过两年熬到懂王上台后咸鱼翻身也不是没可能。唯一可以确定被严重打击的就是现有国际秩序将会礼崩乐坏,我们又要回到霍布斯丛林了。
很多人担心诸葛没这么多粮,其实并不难解决。
首先蜀汉账面人口虽然只有百万左右,但实际上诸葛亮主政时期四处搞基建,每隔两三年出兵数万北伐,动不动就是从山区开凿道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至于织造蜀锦、开矿、炼铁等在当时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想象一百万人口能够支持这样的劳役强度。
别的不说光是越过数百里山路向陇西、渭南运送五万人以上军事物资,包括生产、运输、设施维护等等大宗项目所需动员的人力,保守估计也得是二三十万人脱离生产,尤其是第五次北伐,都在人家家门口屯上田了。
诸葛亮南征北伐的这区区十年,南征一次,北伐五次,还要大力开展生产建设,要动员这么大规模脱产人口,绝不是一个区区百万人口的小国所能承受。
所以我认为应该还有很庞大的“隐性人口”也被纳入了组织体系:
首先自然是各本地士族豪右控制的人口,表面上不属于国家管辖,但徭役赋税分摊到这些大家族大地主后,国家势必能从中获取一些利益;
其次是南中诸夷,诸葛亮南征取得胜利后,大量人力物力被蜀汉利用,甚至借此编组了一些军队。
再次陇西羌、氐等族,在蜀汉夺取阴平、武都之后与这些部落建立了更稳定的联系,也能获取相当可观的人力补充。
此外,蜀汉原有统治区内,本就有一些蛮族部落存在,后出师表中提到的一些少数民族军队损耗,可以作为佐证。
因此,蜀汉的实际控制人口可能是户籍人口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只要不作死把大量新增人口拉去集中在一处,完全有可能就近解决粮食供给。同时把这些人打散纳入原有的屯田体系中来,以军法治之,还愁你们敢不自己种地?怎么,我大汉将士的刀不利乎?
如果真如题设一般天降百万大学生,估计丞相要笑死:大不了停上三五年不去北伐了,先把这些凭空多出来的人力组织去屯田,把汉中填得满满的。。
什么,你们都是高材生,所以不去?不好意思,大汉帝国不养闲人,一年内不能自力更生的,全部绳之以法。既然给你好好的土地,你不肯耕作。那我大西南有得是山区、矿藏、盐井等着你来开发,那些栈道、山间小路可是经常要派人维护的,实在不行,交给南蛮好好“教育一下”,说不定你们还能织蜀锦去创收。。
啥?你说你知道未来?——丞相表示,能打出去才有未来,老夫现在需要的是兵、是农民、是工匠,能提供生产力和战斗力才是大汉帝国的栋梁之材。
至于你们所谓的管理、文化,不好意思,老夫自己就是管理大师、文化宗匠。老夫麾下僚属,哪一个不是百里挑一的管理人才?还用你们这些顶多管过几个学生干部的所谓学生会主席教?
你们说的那些“先进理论”老夫更不感兴趣,也没那火星时间攀几千年科技树!老夫就问一点,你能给我把连弩改进成那个所谓的机枪不?就算你们说的蒸汽铁牛造出来了,又怎么开出祁山、走向长安?你说能?那好,赶紧去冶铁、炼钢、铺铁轨!
你们不是说老夫寿止五十四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啊!
还不快干活?等兴复了汉室,再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也不迟。。。
俄罗斯希望一个可靠的战略屏障。
俄罗斯是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国家,也非常注重战略缓冲区的构建。俄罗斯领土很多都是按先建立战略缓冲区,再吞并缓冲区的步骤一步步扩大的。注意,俄罗斯需要乌克兰成为一个可靠的战略屏障,但至少在开战前没想吞并乌克兰。
乌克兰作为毗邻俄罗斯的核心区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缓冲之一,其地位甚至超过了朝鲜之于中国。但是在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俄乌已经反目成仇,为了战略缓冲,东乌在俄罗斯支持下事实独立。德法俄乌签订的明斯克协议出卖了乌克兰利益,在法理上承认了东乌国中之国的地位。
作为利益受损最大的乌克兰,一直不愿意接受明斯克协议,因此一直在清剿东乌武装力量,还在还在积极寻求加入北约。一旦乌克兰收复东乌并加入北约,那么美国的军事力量就真的兵临城下了,这是俄罗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
在俄罗斯16号开始作出撤回边境演习部队的姿态后,乌克兰再次大规模进军东乌克兰,政府军与分离武装大规模交火,这突破了俄罗斯的底线,2022年2月21日普京承认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独立,并出兵东乌克兰,战争正式爆发。
最后,我并不认为俄罗斯是主动侵略乌克兰,下面的回答分析过,俄罗斯的底线就是保证东乌稳定的战略屏障地位,俄罗斯不想打破明斯克协议下的现状。但是乌克兰突破了底线,无论泽连斯基是处于一腔热血、收复失地的爱国之心,还是转移危机、在美国怂恿下的主动挑衅,总之乌克兰也东乌独立武装先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俄罗斯才选择军事介入。
有人疑问为什么设置战略缓冲了还要吞并缓冲区,这不符合逻辑呀?但是这对于一个对于领土扩张欲望很强的国家来说完全符合逻辑,缓冲区要么是自己的附庸,要么是中立国,无论是附庸还是中立国哪里有自己的领土可靠,一旦吞并缓冲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比如缓冲区的抵抗意愿减弱),自然就会想办法吞并。等吞并了缓冲区,原先的缓冲区再次成为领土,又需要新的战略缓冲,如此便周而复始,不断扩张。在二战前战争阴云笼罩欧洲时,苏联的举措是瓜分波兰、大举东扩,就是为了扩充战略屏障。而1926年苏联策划外蒙古独立也是这个目的。
国家与国家并不像人与人,人遇到恶邻可以搬家,国家遇到恶邻怎么搬家呢?还能逃到哪里去呢?乌克兰身处俄罗斯腹地,并不是不可以加入欧盟,但是前提是要有刺痛侵略者的实力做支撑,不会被他国轻易控制操纵,这才是小国的立国之本。
作为一个小国,想要安定生存下去是很不容易,不仅需要精悍的实力,还需要理性、清晰的战略。乌克兰搞到今天山河破碎的这一步,完全是咎由自取,国家之间哪有礼义廉耻、仁义道德,就是完全弱肉强食、利益至上的丛林法则。俄罗斯有个邻居,至今都能够独善其身,那就是芬兰。
芬兰1939年被苏联侵略,但是在二战中芬兰却没有倒向德国而保持中立,艰难的在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寻找缝隙,甚至为了生存向苏联割地求生。二战后芬兰一方面与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又严禁国内反苏宣传,直到苏联解体,芬兰才开始加入欧盟。在我们眼中,芬兰是个不折不扣的西方国家,但是直到今天,芬兰也没有加入北约,这就是芬兰的生存智慧。
小国生存不易,作死只能带来灭亡。乌克兰在苏联解体时是一个家底非常雄厚的国家,不仅有78万名服役军人、近3600家军工企业、6500辆坦克、1500架飞机,还继承了苏联1270枚战略核弹头以及近2500枚战术核武器,如果乌克兰励精图治,那么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区域强国。但是乌克兰经济改革彻底失败了,核武器全部销毁了,军工企业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经济被被寡头垄断,逐渐沦为了欧洲粮仓与欧洲子宫。
雅典奥运会乌克兰拿了9枚金牌,北京奥运会变成7枚金牌,伦敦奥运会减到6枚,里约奥运会剩下2枚,东京奥运会就只拿了1枚金牌,2024年巴黎奥运会时乌克兰还能拿到金牌吗?一旦没有国力作支撑,可不仅仅是奥运会拿不到金牌的事,离被大国拿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没有了雄厚的实力,如果还能有理性的外交政策,乌克兰也可以幸免。但是乌克兰外交政策从来没有稳定过,库奇马上台亲俄,尤先科上台亲美,亚努科维奇上台又亲俄,波罗申科上台再亲美,乌克兰就像墙头野草摇来摇去。
成为大国的缓冲区,需要活的足够警惕与小心翼翼,更要清楚双方的底线,否则无论哪一方都不可以接受。亚努科维奇一边倒向俄罗斯,被西方搞了二次颜色革命;波罗申科一边倒向西方,又被俄罗斯夺走了克里米亚;被揍了一顿还想彻底加入北约,这又触碰了俄罗斯的高压线。在无尽的折腾中,乌克兰就这样作没了自己。
有朋友对芬兰在二战中的中立立场存疑,但是芬兰从未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在法律上根本不是轴心国。其次1942年的德黑兰会议也认为,苏芬战争是芬兰对抗苏联的单独的一场战争。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此时保持中立的苏联为了增加战略纵深,也开始侵略欧洲边境6国(波兰、芬兰、罗马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939年11月苏联发动了对芬兰的侵略战争,也就是“冬季战争”。冬季战争中苏联以伤亡32万人的沉重代价惨胜芬兰,迫使芬兰割让领土。战后芬兰与德国展开合作,以同意德军过境芬兰的代价换取德国军事支持。
德国正式入侵苏联后,苏联担心德国从芬兰入侵,便主动向芬兰发动空袭,芬兰趁机向苏联发动进攻,这就是“继续战争”。芬兰在苏德大战之际,收复了“冬季战争”的失地,但并没有进一步进攻苏联,而是让军队一直驻守在边境。
随着德军在苏联战场失利,芬兰与苏联也宣布停火,并按照苏联要求将德军驱逐出境。1944年9月15日,芬兰与德国开战,开始了拉普兰战争,9月19日苏芬签署莫斯科停战协议,苏芬战争结束。
整个二战期间,只有英国在名义上向芬兰宣战,其他同盟国都认同苏芬战争是芬兰与苏联的单独的战争,二战中芬兰没有像波罗的海三国一样被苏联直接吞并,也没有像罗马尼亚一样被苏联侵略后直接投靠德国阵营,而是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中立地位。
二战后芬兰依旧坚持中立立场,拒绝了美国马歇尔计划,一直小心翼翼的在北约与华约之间求生存,直到今天也不愿意刺痛逐渐衰弱的俄罗斯。芬兰的遭遇也可以让人理解为什么东欧国家会如此戒备俄罗斯,毕竟在历史上都遭受过侵略。我们不能因为苏联是二战战胜国就忽视了它侵略他国的事实。
俄罗斯希望一个可靠的战略屏障。
俄罗斯是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国家,也非常注重战略缓冲区的构建。俄罗斯领土很多都是按先建立战略缓冲区,再吞并缓冲区的步骤一步步扩大的。注意,俄罗斯需要乌克兰成为一个可靠的战略屏障,但至少在开战前没想吞并乌克兰。
乌克兰作为毗邻俄罗斯的核心区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缓冲之一,其地位甚至超过了朝鲜之于中国。但是在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俄乌已经反目成仇,为了战略缓冲,东乌在俄罗斯支持下事实独立。德法俄乌签订的明斯克协议出卖了乌克兰利益,在法理上承认了东乌国中之国的地位。
作为利益受损最大的乌克兰,一直不愿意接受明斯克协议,因此一直在清剿东乌武装力量,还在还在积极寻求加入北约。一旦乌克兰收复东乌并加入北约,那么美国的军事力量就真的兵临城下了,这是俄罗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
在俄罗斯16号开始作出撤回边境演习部队的姿态后,乌克兰再次大规模进军东乌克兰,政府军与分离武装大规模交火,这突破了俄罗斯的底线,2022年2月21日普京承认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独立,并出兵东乌克兰,战争正式爆发。
最后,我并不认为俄罗斯是主动侵略乌克兰,下面的回答分析过,俄罗斯的底线就是保证东乌稳定的战略屏障地位,俄罗斯不想打破明斯克协议下的现状。但是乌克兰突破了底线,无论泽连斯基是处于一腔热血、收复失地的爱国之心,还是转移危机、在美国怂恿下的主动挑衅,总之乌克兰也东乌独立武装先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俄罗斯才选择军事介入。
有人疑问为什么设置战略缓冲了还要吞并缓冲区,这不符合逻辑呀?但是这对于一个对于领土扩张欲望很强的国家来说完全符合逻辑,缓冲区要么是自己的附庸,要么是中立国,无论是附庸还是中立国哪里有自己的领土可靠,一旦吞并缓冲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比如缓冲区的抵抗意愿减弱),自然就会想办法吞并。等吞并了缓冲区,原先的缓冲区再次成为领土,又需要新的战略缓冲,如此便周而复始,不断扩张。在二战前战争阴云笼罩欧洲时,苏联的举措是瓜分波兰、大举东扩,就是为了扩充战略屏障。而1926年苏联策划外蒙古独立也是这个目的。
国家与国家并不像人与人,人遇到恶邻可以搬家,国家遇到恶邻怎么搬家呢?还能逃到哪里去呢?乌克兰身处俄罗斯腹地,并不是不可以加入欧盟,但是前提是要有刺痛侵略者的实力做支撑,不会被他国轻易控制操纵,这才是小国的立国之本。
作为一个小国,想要安定生存下去是很不容易,不仅需要精悍的实力,还需要理性、清晰的战略。乌克兰搞到今天山河破碎的这一步,完全是咎由自取,国家之间哪有礼义廉耻、仁义道德,就是完全弱肉强食、利益至上的丛林法则。俄罗斯有个邻居,至今都能够独善其身,那就是芬兰。
芬兰1939年被苏联侵略,但是在二战中芬兰却没有倒向德国而保持中立,艰难的在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寻找缝隙,甚至为了生存向苏联割地求生。二战后芬兰一方面与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又严禁国内反苏宣传,直到苏联解体,芬兰才开始加入欧盟。在我们眼中,芬兰是个不折不扣的西方国家,但是直到今天,芬兰也没有加入北约,这就是芬兰的生存智慧。
小国生存不易,作死只能带来灭亡。乌克兰在苏联解体时是一个家底非常雄厚的国家,不仅有78万名服役军人、近3600家军工企业、6500辆坦克、1500架飞机,还继承了苏联1270枚战略核弹头以及近2500枚战术核武器,如果乌克兰励精图治,那么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区域强国。但是乌克兰经济改革彻底失败了,核武器全部销毁了,军工企业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经济被被寡头垄断,逐渐沦为了欧洲粮仓与欧洲子宫。
雅典奥运会乌克兰拿了9枚金牌,北京奥运会变成7枚金牌,伦敦奥运会减到6枚,里约奥运会剩下2枚,东京奥运会就只拿了1枚金牌,2024年巴黎奥运会时乌克兰还能拿到金牌吗?一旦没有国力作支撑,可不仅仅是奥运会拿不到金牌的事,离被大国拿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没有了雄厚的实力,如果还能有理性的外交政策,乌克兰也可以幸免。但是乌克兰外交政策从来没有稳定过,库奇马上台亲俄,尤先科上台亲美,亚努科维奇上台又亲俄,波罗申科上台再亲美,乌克兰就像墙头野草摇来摇去。
成为大国的缓冲区,需要活的足够警惕与小心翼翼,更要清楚双方的底线,否则无论哪一方都不可以接受。亚努科维奇一边倒向俄罗斯,被西方搞了二次颜色革命;波罗申科一边倒向西方,又被俄罗斯夺走了克里米亚;被揍了一顿还想彻底加入北约,这又触碰了俄罗斯的高压线。在无尽的折腾中,乌克兰就这样作没了自己。
有朋友对芬兰在二战中的中立立场存疑,但是芬兰从未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在法律上根本不是轴心国。其次1942年的德黑兰会议也认为,苏芬战争是芬兰对抗苏联的单独的一场战争。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此时保持中立的苏联为了增加战略纵深,也开始侵略欧洲边境6国(波兰、芬兰、罗马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939年11月苏联发动了对芬兰的侵略战争,也就是“冬季战争”。冬季战争中苏联以伤亡32万人的沉重代价惨胜芬兰,迫使芬兰割让领土。战后芬兰与德国展开合作,以同意德军过境芬兰的代价换取德国军事支持。
德国正式入侵苏联后,苏联担心德国从芬兰入侵,便主动向芬兰发动空袭,芬兰趁机向苏联发动进攻,这就是“继续战争”。芬兰在苏德大战之际,收复了“冬季战争”的失地,但并没有进一步进攻苏联,而是让军队一直驻守在边境。
随着德军在苏联战场失利,芬兰与苏联也宣布停火,并按照苏联要求将德军驱逐出境。1944年9月15日,芬兰与德国开战,开始了拉普兰战争,9月19日苏芬签署莫斯科停战协议,苏芬战争结束。
整个二战期间,只有英国在名义上向芬兰宣战,其他同盟国都认同苏芬战争是芬兰与苏联的单独的战争,二战中芬兰没有像波罗的海三国一样被苏联直接吞并,也没有像罗马尼亚一样被苏联侵略后直接投靠德国阵营,而是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中立地位。
二战后芬兰依旧坚持中立立场,拒绝了美国马歇尔计划,一直小心翼翼的在北约与华约之间求生存,直到今天也不愿意刺痛逐渐衰弱的俄罗斯。芬兰的遭遇也可以让人理解为什么东欧国家会如此戒备俄罗斯,毕竟在历史上都遭受过侵略。我们不能因为苏联是二战战胜国就忽视了它侵略他国的事实。
俄罗斯希望一个可靠的战略屏障。
俄罗斯是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国家,也非常注重战略缓冲区的构建。俄罗斯领土很多都是按先建立战略缓冲区,再吞并缓冲区的步骤一步步扩大的。注意,俄罗斯需要乌克兰成为一个可靠的战略屏障,但至少在开战前没想吞并乌克兰。
乌克兰作为毗邻俄罗斯的核心区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缓冲之一,其地位甚至超过了朝鲜之于中国。但是在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俄乌已经反目成仇,为了战略缓冲,东乌在俄罗斯支持下事实独立。德法俄乌签订的明斯克协议出卖了乌克兰利益,在法理上承认了东乌国中之国的地位。
作为利益受损最大的乌克兰,一直不愿意接受明斯克协议,因此一直在清剿东乌武装力量,还在还在积极寻求加入北约。一旦乌克兰收复东乌并加入北约,那么美国的军事力量就真的兵临城下了,这是俄罗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
在俄罗斯16号开始作出撤回边境演习部队的姿态后,乌克兰再次大规模进军东乌克兰,政府军与分离武装大规模交火,这突破了俄罗斯的底线,2022年2月21日普京承认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独立,并出兵东乌克兰,战争正式爆发。
最后,我并不认为俄罗斯是主动侵略乌克兰,下面的回答分析过,俄罗斯的底线就是保证东乌稳定的战略屏障地位,俄罗斯不想打破明斯克协议下的现状。但是乌克兰突破了底线,无论泽连斯基是处于一腔热血、收复失地的爱国之心,还是转移危机、在美国怂恿下的主动挑衅,总之乌克兰也东乌独立武装先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俄罗斯才选择军事介入。
有人疑问为什么设置战略缓冲了还要吞并缓冲区,这不符合逻辑呀?但是这对于一个对于领土扩张欲望很强的国家来说完全符合逻辑,缓冲区要么是自己的附庸,要么是中立国,无论是附庸还是中立国哪里有自己的领土可靠,一旦吞并缓冲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比如缓冲区的抵抗意愿减弱),自然就会想办法吞并。等吞并了缓冲区,原先的缓冲区再次成为领土,又需要新的战略缓冲,如此便周而复始,不断扩张。在二战前战争阴云笼罩欧洲时,苏联的举措是瓜分波兰、大举东扩,就是为了扩充战略屏障。而1926年苏联策划外蒙古独立也是这个目的。
国家与国家并不像人与人,人遇到恶邻可以搬家,国家遇到恶邻怎么搬家呢?还能逃到哪里去呢?乌克兰身处俄罗斯腹地,并不是不可以加入欧盟,但是前提是要有刺痛侵略者的实力做支撑,不会被他国轻易控制操纵,这才是小国的立国之本。
作为一个小国,想要安定生存下去是很不容易,不仅需要精悍的实力,还需要理性、清晰的战略。乌克兰搞到今天山河破碎的这一步,完全是咎由自取,国家之间哪有礼义廉耻、仁义道德,就是完全弱肉强食、利益至上的丛林法则。俄罗斯有个邻居,至今都能够独善其身,那就是芬兰。
芬兰1939年被苏联侵略,但是在二战中芬兰却没有倒向德国而保持中立,艰难的在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寻找缝隙,甚至为了生存向苏联割地求生。二战后芬兰一方面与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又严禁国内反苏宣传,直到苏联解体,芬兰才开始加入欧盟。在我们眼中,芬兰是个不折不扣的西方国家,但是直到今天,芬兰也没有加入北约,这就是芬兰的生存智慧。
小国生存不易,作死只能带来灭亡。乌克兰在苏联解体时是一个家底非常雄厚的国家,不仅有78万名服役军人、近3600家军工企业、6500辆坦克、1500架飞机,还继承了苏联1270枚战略核弹头以及近2500枚战术核武器,如果乌克兰励精图治,那么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区域强国。但是乌克兰经济改革彻底失败了,核武器全部销毁了,军工企业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经济被被寡头垄断,逐渐沦为了欧洲粮仓与欧洲子宫。
雅典奥运会乌克兰拿了9枚金牌,北京奥运会变成7枚金牌,伦敦奥运会减到6枚,里约奥运会剩下2枚,东京奥运会就只拿了1枚金牌,2024年巴黎奥运会时乌克兰还能拿到金牌吗?一旦没有国力作支撑,可不仅仅是奥运会拿不到金牌的事,离被大国拿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没有了雄厚的实力,如果还能有理性的外交政策,乌克兰也可以幸免。但是乌克兰外交政策从来没有稳定过,库奇马上台亲俄,尤先科上台亲美,亚努科维奇上台又亲俄,波罗申科上台再亲美,乌克兰就像墙头野草摇来摇去。
成为大国的缓冲区,需要活的足够警惕与小心翼翼,更要清楚双方的底线,否则无论哪一方都不可以接受。亚努科维奇一边倒向俄罗斯,被西方搞了二次颜色革命;波罗申科一边倒向西方,又被俄罗斯夺走了克里米亚;被揍了一顿还想彻底加入北约,这又触碰了俄罗斯的高压线。在无尽的折腾中,乌克兰就这样作没了自己。
有朋友对芬兰在二战中的中立立场存疑,但是芬兰从未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在法律上根本不是轴心国。其次1942年的德黑兰会议也认为,苏芬战争是芬兰对抗苏联的单独的一场战争。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此时保持中立的苏联为了增加战略纵深,也开始侵略欧洲边境6国(波兰、芬兰、罗马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939年11月苏联发动了对芬兰的侵略战争,也就是“冬季战争”。冬季战争中苏联以伤亡32万人的沉重代价惨胜芬兰,迫使芬兰割让领土。战后芬兰与德国展开合作,以同意德军过境芬兰的代价换取德国军事支持。
德国正式入侵苏联后,苏联担心德国从芬兰入侵,便主动向芬兰发动空袭,芬兰趁机向苏联发动进攻,这就是“继续战争”。芬兰在苏德大战之际,收复了“冬季战争”的失地,但并没有进一步进攻苏联,而是让军队一直驻守在边境。
随着德军在苏联战场失利,芬兰与苏联也宣布停火,并按照苏联要求将德军驱逐出境。1944年9月15日,芬兰与德国开战,开始了拉普兰战争,9月19日苏芬签署莫斯科停战协议,苏芬战争结束。
整个二战期间,只有英国在名义上向芬兰宣战,其他同盟国都认同苏芬战争是芬兰与苏联的单独的战争,二战中芬兰没有像波罗的海三国一样被苏联直接吞并,也没有像罗马尼亚一样被苏联侵略后直接投靠德国阵营,而是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中立地位。
二战后芬兰依旧坚持中立立场,拒绝了美国马歇尔计划,一直小心翼翼的在北约与华约之间求生存,直到今天也不愿意刺痛逐渐衰弱的俄罗斯。芬兰的遭遇也可以让人理解为什么东欧国家会如此戒备俄罗斯,毕竟在历史上都遭受过侵略。我们不能因为苏联是二战战胜国就忽视了它侵略他国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