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知识点错误之处可真够多的。
懒得挨个挨个讲了,就挑重点说吧。
遣隋使、遣唐使之前,日本使节们来中国都是走“北路”
即从日本博多港乘船→途径对马海峡中的若干个岛屿→抵达朝鲜半岛→沿着海岸线航行去唐朝。
甚至更早之前直接从朝鲜登陆,然后走陆路到长安。
遣唐使的时候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另外一条“南路”
即从中国港口直接航行到日本,然而这条路风险程度太高,海洋上各种大风大浪非常致命。
鉴真和尚因为是偷偷摸摸出海,不敢光明正大走安全的北路官道,只能冒险走南路,也就是海上跨洋行驶到日本。海上遇到风浪(即便是如今我国每年沿海地区都有台风)没准就被刮到某个海岛去了。
阿部仲麻吕想从唐朝回日本,结果为了图省事走的南路,结果被台风刮到泰国、越南那边去了。
鉴真东渡最后一次坐上了吉备真备的船,还是走的南路,结果仍然遇到台风损失了一半的船只,停靠在九州那边的小岛上修了几个月破船,才摇摇晃晃行驶到了日本。
额外提一句,直到1900年之前,太平洋在日本渔民口中都有个外号“地狱之门”。
如今每年的德岛的阿波舞很好看是吧?
如果我告诉你这个舞蹈在二战以前一直是给淹死在太平洋上的渔民引魂、招魂的,你还会觉得它好看吗?
在唐朝之前,中日之间没有直接的交通通道,日本通过壹岐岛和对马岛到达朝鲜半岛,经陆路前往中国,唐朝初年,中日之间除了朝鲜半岛陆路之外,还有一条航线,从山东登州出海,沿着朝鲜半岛海岸线,仍然经过对马岛和壹岐岛到达九州岛,途中需要在新罗补给,上岸交换通关文牒,鉴真之所以很难,是因为他偷渡,只能从扬州出海,直接前往九州岛,所以难度很大。这条路线直到南宋时期,登州航线不能再用,才开发了从明州也就是宁波出海前往九州的贸易路线。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