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圈,没几个正常的答案。要不就是宣扬快递不环保,要么就是说导致实体店倒闭,要么就是给快递员打悲情牌甚至鼓吹快递要涨价的。
要我看,这是件好事,而且是积极面明显大于消极面的好事。
首先说说高赞的“快递不环保”。为了保证物品的完好,快递的包装往往比较周到,这也导致快递的包装材料的使用快速上升。但是这个包装材料有多少呢?大部分快递重量都在2公斤以内,包装材料平均下来不超过半斤。1000亿个快递,满打满算总重量就是2500万吨。而多数包装材料是硬纸板或纸箱,在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这些硬纸板目前回收价已经达到约1.5元/公斤,在很多垃圾分类的城市,以及众多中小城市,这些纸板都被回收再利用;而收废纸已经成为部分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来源。很多小区的保洁员都会兼职做废纸回收,一个月的收入因此可以增加上千元。
至于所谓的碳排放,高赞回答说每年快递包装产生的碳排放约为2000万吨。看上去很多,但相比之下,2020年中国碳排放大约是100亿吨。快递包装产生的碳排放占比约为0.2%,而实际上更低,因为很多快递的包装都是被回收了。
事实上,由于快递为代表的网购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中意的商品,减少了无谓的外出,这不也是减排吗?众多品牌旗舰店在网上开店,减少了实体店的装潢、运营、物流等,某种程度上也是减排的。
更何况,快递的包装材料的回收,各个快递点其实都在做,包括淘宝京东等平台也在推行。在包装材料方面,很多塑料袋也开始使用易降解的材质,所以这方面的环保意识也是逐步加强的。
再说说“挤压实体店”。也是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很唏嘘的案例,说一个服装店主很郁闷,他开的实体店,进价40的裤子卖129,每个月营业额4万,却要交1.5万的房租。换而言之,裤子129元的售价,其中50元竟然是店租,比进价还贵。小店老板的毛利,基本上全贡献给商场了。
那你觉得到底是谁在挤压实体店的生存空间?
正好评论区有人说了:“大户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商场老板,事实上就是食利阶层,不事生产,雇佣一些人帮自己收租,就可以永远钱生钱,趴在实体经济上吸血。
实体店老板如果不赚钱了肯定会考虑去开网店。即使电商平台也在剥削,但至少吃相要比现在的实体商场收租金要好看些吧?
从这个角度,我得感谢电商,让消费者至少有了一个选项,避开高额的租金。
最后说说鼓吹快递涨价的。我想问问各位读者,最近一年来,除了京东自营和顺丰的部分快递,你们在淘宝,在拼多多上买的小件物品,有几次是快递员送上门来的?
我今年在淘宝网购可能加起来有一两百单了。这一百多单里,除了大件家具和物品要求送货上门(加了运费的),所有小件都是发到菜鸟驿站。双十一期间,因为快递单数比较多,临时的快递点还因为业务不熟,让我在两个驿站之间来回奔波好几次;某个驿站还强制要求下载“菜鸟裹裹”app。
事实上,淘宝现在的菜鸟物流根本就不叫快递了,而是客户自取,甚至服务态度越来越差,菜鸟的官方态度也越来越傲慢。这种服务,也好意思再提价?真提了价能到快递员手上??
我当然支持给快递员更好的待遇。所以我现在很多时候都宁可在京东自营购物。因为京东自营真的是送上门的,而且我和京东快递小哥聊过,人家是真的有五险一金,而且是真的多送一单就多一份提成的。
最后,说说我对“千亿快递”的看法。
1,网购的快速发展,给了消费者真正的实惠。实体店的租金,才是真正扼杀和挤压实体店铺的魔鬼。网购,就是我对高额店面租金的抗议。
2,真正刺激了消费。免去了众多批发和中间商,形成“生产者——电商平台——消费者”,甚至是“工厂——消费者”的最短途径,降低商品价格,让消费者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多实惠的商品,这不就一方面刺激了消费,一方面也刺激了实体生产吗?
3,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线下实体店的发展趋势就是和商品厂家联合,做成直营或者体验店,这有利于减少坑蒙拐骗。在电脑城买电脑,和在京东买电脑,哪个更容易被坑?
综合1~3点,电商打压的是房租食利阶层,打压的是层层剥削的中间商,受益的是终端消费者和商品真正的生产制造者。这个制造,才是真正的实业啊。中间的商场,实际上代表的是资本和金融。网购的兴盛,这不正是“扶持实业”,“避虚就实”吗?
4,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壮大。物流业其实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健康的物流业是受益于大数据分析的,而现代物流、仓储、分拣技术等,又可以让物流业更低碳、更智能、更科技。相关的行业发展起来了,将是世界级的技术领先,对我们的商品走出去,是有着积极正面影响的。
5,环保方面,当然是需要加强和投入的。这方面也希望电商平台、电商商家、社区管理机构等共同努力,实现最大限度的材料循环利用。某个事物出现了问题,我们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要解决事物。
6,肯定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从事物流快递行业,这对就业也是一个促进作用。
期待着“两千亿绿色快递”的早日到来。
这意味着普遍要求快递上门更加不可能。除非修改相应法规,给予快递企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给市场的自我发展提供更多灵活空间。
这意味着代收服务仍然在进一步的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群体的规模。如何规范代收服务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重视起来的问题。
达到1000亿件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按照前三季度的767亿件的数据来平均,全年就能轻松达到1022亿件。而上半年因为包含春节和2-3月的快递行业的“淡季”,下半年双11和双12两个电商促销季都在第四季度,所以现在看的是有没可能达到1100亿件。
而为什么能达到这个数字。主要原因是快递关联业务的发展,也就是电商行业的发展。作为电商配套服务起来的国内快递业务,实际上其扩张一直离不开电商发展的步伐的。而近些年来产业转型,给电商行业带来的业务拓展空间还存在,那么快递业的业务量扩张也就不难相见。因此也可以反过来说,任何有利于促进电商发展的要素,一样是对快递行业的“利好”,例如数字化支付和结算的进一步普及。哪怕是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和业务拓展也是一样的利好快递。
其次一个因素肯定是代收服务的拓展。如果说没有最后一百米(300米?)的消费者自己解决的方案。估计这个数字是打死实现不了的。因为快递行业在较长时间内仍然摆脱不了人工配送效率的瓶颈问题。效率既是金钱,这毋庸置疑的。哪怕你配置再多人力,这些年来的m2扩张和社保用人法规的强化,以及劳动者个人保护意识增强,乃至人口素质的改变,都导致这种思路即使存在也伴随着极其巨大的成本支出而导致价格上升,进而带来需求降低。而代收服务的不均匀,以及作为企业和资本天生的逐利性质,乃至消费者本身对廉价产品(服务)需求的天然趋向。都导致代收服务现在弊端丛生,毁誉参半。但是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代收服务点数量进一步增加,代收服务间竞争出现胜负比较,总体的代收服务体验会得到提升。
最后一个问题么是疫情这个外部原因,导致人口流动的减少,以前一些通过人口流动来实现的“物流”,这一两年内可能都需要通过单纯的“快递物流”来补充实现。但是这部分的影响应该不是大头。大头仍然在电商的扩展和代收服务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