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朋友,的确有问题相似的疑问,包括我个人在内。单读原文,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我是诸葛亮,王朗的言论,的确不足以说动我,如果我是王朗,诸葛亮的言论,也不足以骂死我。
如果我们从讨论或者辩论角度来分析一下王朗的言论,他的言论,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有德者掌控天下。这种言论,是封建时代数千年来比较流行的言论,从尧舜禹禅让开始,这种“有德者居之”的言论,成为很多人可以接受的正统观点。
因此,从论点角度来看,王朗的论点完全站得住脚,有了一个能站住脚的论点,王朗进行论据的展开,同样,王朗的论据也很有道理,他的逻辑很清晰,首先,证明汉朝失德,然后证明曹魏有德,从而推论出,曹魏代汉的合理性。
证明曹魏代汉的合理性之后,同时也可以反证出,诸葛亮带兵攻打魏国的不合理性。如果从一篇议论文角度来说,王朗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方式符合逻辑,可以算是一篇合格的议论文。
那么,我们再反观诸葛亮的言论,就会发现,如果王朗写了一篇议论文,那么,诸葛亮写的就是驳论文,就好比王朗用自己树立一个靶子,然后诸葛亮对着靶子一阵狂喷。
更重要的是,一旦靶子形成,无论多么严密的论证,都会有破绽,诸葛亮只要找到破绽,就可以推翻一切。
其实,王朗的破绽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德”。王朗所有的观点,都围绕着“德”字展开,诸葛亮只需要把这个“德”字推翻,王朗所有长篇大论,就不攻自破了。
按照王朗德言论,那就是汉朝皇室失德,矛头直指汉朝皇室。而诸葛亮则反其道而行之,将汉朝之所以混乱,指向那些不良的臣子,掌握朝纲的宦官,拥兵自重的地方势力。
诸葛亮的言语十分犀利,什么朽木为官,禽兽食禄,全都抛了出来,说的气壮山河义愤填膺,而仔细想想,诸葛亮说的的确是事实,因为宦官专权,大臣无能,地方势力拥兵自重,这是实际存在的,是无法反驳的。
因为如果说这些人不是无能?那么为什么汉朝会到了如此地步。如果这些人的确无能,那怎么可以把所有问题推到汉朝的身上呢?因此,王朗无论说臣子是有能力还是无能力,都无法自圆其说。
如果从逻辑上考虑,诸葛亮这气壮山河义愤填膺的言论,最重要的目的,是将所有人的目光,从汉朝皇帝,转移到汉朝臣子,属于是通过气势转移话题而已。只要王朗静下心来一想,就会找到这种观点的破绽。因为王朗完全可以以臣子无能,证明汉朝失德。
诸葛亮明白自己观点存在明显破绽,如果缠斗下去,胜负难料,于是,诸葛亮再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当王朗还在思考如何反驳的时候,诸葛亮直接攻击到了王朗本人。这时候,王朗根本来不及再思考什么了。
诸葛亮攻击王朗本人,也是为了证明以上的观点,而诸葛亮的论据,也十分有力。那就是,汉朝并没有亏待王朗。
诸葛亮说的的确是事实,王朗无法反驳的事实,不光是王朗,曹魏阵营中,很多老臣都无法反驳,他们的确曾经是汉朝的臣子,而且王朗也没有被迫害的经历。
这样一来,诸葛亮很轻易的树立了一个典范,那就是汉朝有德而臣子失德的典范。看似是痛骂王朗,实际上通过王朗这个典型,继续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这又是一次两难的选择,王朗再次陷入两难境地,那就是,如果自己有德行,那为什么不报恩呢?毕竟是汉朝提拔任用的他。如果自己无德行,那么他所谓的曹魏君主有德,就很难解释。
这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局面,也许以王朗的才能,冷静下来,依然可以找到破绽。但遗憾的是,现在王朗已经很混乱了。而诸葛亮,继续攻击,并没有给王朗冷静下来的机会。
这次攻击,更是简单粗暴,直接开始了人身攻击。最狠的攻击方式,就是说王朗七十六岁,没有立下寸功,这是一次诛心式的人身攻击。
七十六岁未立寸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汉朝时候,王朗就没啥功劳,到了曹魏时期,也没啥功劳,不管王朗是不是没有功劳,这种攻击,彻底让王朗崩溃。因为王朗在千军万马面前,已经成为诸葛亮说的那种朽木。
诛心式的人身攻击,再加上诸葛亮气壮山河义愤填膺的痛骂,不光是七十六岁的王朗,哪怕随便找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按照诸葛亮的思路,当着一群人面说他是一个为老不尊,老而无用的东西,估计哪个老头都会活活气死。
由此可见,王朗输的,一点都不冤。
王朗的核心论点是什么?
天下有德者居之,汉天子失德,曹丕有德,所以曹魏代汉。
这里边有问题吗?有,也没有,有德者居之是自古公天下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道理,自然是没错的。但问题是谁有德谁无德?谁来评判?无德就是不干好事,大家基本都能看到,可有德呢?王莽篡汉之前大伙都觉得他有德,最后不也成了逆贼。
曹丕有德没有德这事是掰扯不清楚的,你说他干了多少好事,我说他怎么怎么缺德,谁也说服不了谁,打来打去说不定真缺德也变成五五开了,所以,诸葛亮根本就不接他这个茬。
诸葛亮一针见血的指出,汉天子暗弱,群臣把持朝政,所以不是汉天子失德,而是当时的臣子们失德,错误在狼心狗肺的臣子身上。
很不幸的是,王朗和他的老板曹操,都是当时的臣子,而且是把持朝政的那种。所以结论很明显,无论汉天子失没失德,你王朗和你老板曹操肯定是缺了德的人,那你口中的“世祖文皇帝神文圣武继承大统、应天合人法尧善舜”有个屁的可信度。
楼上有人说诸葛亮说臣子失德,王朗是一时没反应过来,不然可以用臣子失德论证汉朝失德,还能反败为胜,这完全不可能。要是对面是个山野之人,这话还能辩论一下,可他王朗和曹操都是大汉臣子,还都位高权重,臣子失德你们俩失不失德?不失德天下怎么变这样的?你俩事情都没做好能把锅甩给皇帝?(当时君臣比父子关系还强势,甩锅无疑就是不忠)
以王朗的身份,吵到最后他已经完全没有翻盘的可能,还被顺便骂了一通脏的,丢了人还没办法反驳,才会气急攻心。
得国不正,又稍微还要点儿脸,才是这个结果。
如果换成张角,肯定能理直气壮的和诸葛亮对骂:“老子没吃你大汉一粒米,还交税养活你们的天子百官。可你们给我们什么了?遭了天灾还在横征暴敛,各处贪官草菅人命,对百姓如狼似虎。我们才起来推翻你那个大汉。不是我们欠大汉的,而是大汉欠我们的,今天要讨回来!”
如果换成司马懿或者曹操,理都不会理诸葛亮。你骂你的,我假装听不见。要是实在怕影响士气,就让阵前擂鼓,你诸葛亮的肉嗓子还能比牛皮鼓声音大吗?
而王朗这种人,就是从汉朝体制里爬上来的,汉朝所有的腐败黑暗都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你们当初贪污受贿横行不法,现在转过脸来说大汉失德气数将尽,你们当初要是稍微有点儿人味儿至于到今天这样吗?这帮人非常像苏联解体后的那些寡头,就是他们把苏联搞解体了,又反过来骂苏联。
王朗他们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儿,被诸葛亮戳中要害才心虚的。
跟诸葛村夫讲什么道理,人家是舌战群儒的人。
我要是王朗,当年也是跟太史慈拼了300回合刺刀的人,太史慈约等于孙策,孙策约等于项羽,项羽秒刘备祖宗刘邦。我会跟诸葛村夫拼口活?
俗话说得好,练武不是为了跟煞笔讲道理,是为了煞笔能好好说话。
方案A:苦练王双那个流星锤,把村夫骗出来辩论的时候,趁他满嘴喷粪不注意,一锤解决战斗。
方案B:等村夫喷差不多,我推出一个献帝来叫他跪,不跪就是逆贼。
方案C:叫诸葛村夫出来说话,等他出来先不容分辨,先问候他家祖宗十八代,立马射一波草船借箭那种箭雨,然后一波A上去。回头在跟诸葛诞赔不是就行,对不起没找到你哥尸首,这是一幅画,地上插满箭,中间那个人形的空地应该是你哥,实在铲不起来,我让人画下来了。
方案D:苦练居合,被他骂了以后,立马假装要投,靠近了一刀狙他个韭菜盒子收工。
被气死了真是不值得。
正常应该这样:
王朗纵马而出。孔明于车上拱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此时其实可以小推车推出献帝,车必须比孔明的小,显示孔明超标用车占领道德至高点。然后献帝说我没有,别胡说。于是辩论直接终结,曹真趁孔明蒙蔽直接F2A过去。就那么简单的事情)
朗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倔、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上;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荧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下面四川兵完全听不懂王司徒山东口音的中原官话,一脸蒙蔽。魏军能听懂官话,但是文化所限,基本上不知道王司徒在说什么。曹真偷摸问他的主薄对面诸葛比的什么管乐。就听说诸葛弹琴那是弦乐,怎么管乐他也会?)
孔明在车上大笑(此时曹真叫放箭也就解决问题了,还让村夫约什么约)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王朗一流星锤,然后A过去,解决):昔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倔、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叫反臣与吾共决胜负!”(讲真王司徒光明正大拍马抡着那个三尖两刃刀上去单挑,孔明推车的速度都能参加残奥会。)
(四川兵继续全程听外语。诸葛村夫长篇大论引起北方兵瞌睡之余,众人听到换什么官酿,什么狼狗奴婢,还有一句耗手匹夫,寻思王司徒平时干啥了那么耗手,加上看着王司徒手在抖,顿时懂得入,纷纷笑了起来。)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其实王司徒以为下面魏兵嘲笑他是奸臣,面子挂不住才气死的。)
我猜测罗贯中可能是个很看中忠义的谋士,所以他在写三国演义里不自禁的把这种情绪带入。
三国演义里面,很多谋士都带有这个特点,并且都是正面角色。
袁绍身边的田丰出的每一次计策都直指要害,但是被袁绍所囚,后被袁绍杀害。田丰的才能连曹操都感叹,假使袁绍用田丰之计,胜败尚未可知也。
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不被采纳。在乌巢被烧前夕,沮授提出外表护粮,又不被采纳。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后来,沮授欲回河北,事败被杀。曹操曾叹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这两个谋士,在书中没有投降曹操都是很正面的描写,反倒是倒履相迎的许攸,狂妄自大,后来被曹操的亲卫许诸杀死。
陈宫在历史上,其实不算正面角色,但是在三国演义里面,先是和曹操一块逃亡,后不齿曹操的残忍,之后群雄涿鹿的时候投靠吕布,到最后吕布兵败,甚至在吕布投降乞求的时候,陈宫悍然赴死。
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个情节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是罗贯中特意添加进去的。所以不必考虑诸葛亮为何能骂死王朗,因为现实中如果真出现这个情况,王朗未必会被骂死。
前面无论诸葛亮说了什么,只要现实里的王朗说一句:“老匹夫,等死吧,开战!”这事就算过去了。
而三国演义添加这个情节,很可能是罗贯中本人很瞧不起这种曾经在汉朝做高官厚禄的大臣,眼看曹操篡了汉朝的权,就立刻转换门庭,巴结跪舔新权力中心的做法。
诸葛亮是代表了投靠刘备,为汉王朝振兴,实打实的干事的那一批谋士。王朗代表了旧时代,没有文人风骨,没有气节,无耻投靠篡位者的大臣。在罗贯中的故事里,狠狠的通过诸葛亮这个人物,泄了他心中对这些没骨气人的恨。
那么我猜测罗贯中之所以会这么欣赏风骨,不惜编出这种情节,很可能是现实里面有他看不惯的人和事。
罗贯中出身有很多争议,但他曾经在元末明初,投靠义军张士诚,在他手下做谋士,是很多历史学家赞同的。张士诚兵败之后,罗贯中回了老家。因为跟张士诚争天下的朱元璋为敌,罗贯中晚年远走他乡,隐姓埋名过着隐居的生活。
那么合理推测,是不是罗贯中看不惯一些原来在张士诚阵营,后来积极投靠朱元璋的同事呢?这些人卖主求荣,后来做了大官。也看不惯心机深沉,性格毒辣的朱元璋,所以罗贯中也不肯背主投靠?
会不会朱元璋开国后的屠戮功臣,罗贯中早就已经预见呢?
会不会曹操的性格有些像朱元璋,而刘备是罗贯中理想化的张士诚?
说不定,罗贯中在编撰三国演义的时候,让诸葛亮扶持汉家朝廷,以一己之力对抗魏国,是不是也有他自己的心中的某些情结?
诸葛亮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王朗恰恰就是罗贯中心中他厌恶的某些现实中获得高官厚禄的同事,而在书中,罗贯中通过诸葛亮把这些原来这些没风骨的人骂的无地自容?
资料太少,一切都只能是谜了。
王司徒,死于他内心正义感。
就《三国演义》来讲,
当年王司徒在乱世中承担地方官责任的时候,你诸葛亮在干嘛?
你种地睡觉。
当年王司徒在乱世中跟太史慈浴血奋战的时候,你诸葛亮在干嘛?
你种地睡觉。
现在我王司徒知道顺应历史进程,找到一个值得效忠的政权,保卫一方人民的时候,你诸葛亮又在干嘛呢?
你带着一帮蜀国大兵侵犯我魏国疆域来了。
现在,你谴责我王朗如何如何?你诸葛亮配吗?
往大了说,历史进程,汉朝已经不可挽救。
你诸葛亮这时候的行为,跟辛亥革命后的张勋复辟毫无区别,一群满清遗老而已!
往小了说,人民幸福,我魏国百姓也是人。
你诸葛亮满口仁义道德,复兴汉室,穷兵黩武,你拿蜀国和魏国老百姓以及士兵的生命去堆刘备的功绩,去复兴刘备的汉室,这就是你所谓的正义吗?
一将功成万骨枯。
难道我魏国死的老百姓就不是老百姓,他们就不想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
难道我魏国死的士兵就不是士兵,他们就得为了你的正义付出生命?
难道你蜀国死的老百姓就不是老百姓,他们就不想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
难道你蜀国死的士兵就不是士兵,他们就得为了你的正义付出生命?
少跟我提什么复兴汉室。
复兴的是刘备的汉室,青史留名的是你诸葛亮,好处是你们的。
而这些老百姓,这些大头兵,哪个又不是你们功成名就的牺牲品?
因为诸葛亮自己设了一个圈,把王朗套进去。
而王朗也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见识,离开这个圈,从更高的角度去辩论。
诸葛亮的这个圈,就是忠君爱国,并且,把国和汉朝统治者绑定在一起。
在诸葛亮这个圈里,王朗食汉禄,却给曹操办事,被骂死是必然的。
王朗要赢,必须离开忠君爱国,把国家和君主绑定的圈套,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
诸葛亮说:
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
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
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反驳:
那么,汉统为什么衰落呢?为什么宦官酿祸呢?为什么一片乱象,生灵涂炭呢? 可以归结为天子无德啊。天子失德,还硬占着那个位子,岂不是祸国殃民? 王朗深明大义,不以君为国,背负骂名也要辅佐有德有能之士,还天下苍生一个太平。
王朗虽食君禄,然而禄从何来? 还不是穷苦百姓辛苦耕耘而来?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若无民,何来君? 如今君无德,天下大乱,又有有德者欲平定乱世,辅佐之,乃是大善。
诸葛亮说:
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
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
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反驳:
人身攻击,最为卑劣下流。删帖禁言封号伺候。刘备有德,然能力不足以继承大统。天下大势在曹魏,只有曹魏可以平定天下,结束这乱世。
与曹魏作战,乃是与天命对抗,乃是置万民于水火之中。
只顾王位继承,却不闻先贤之言,诸葛村夫乃是无知之辈。
不投明主,乃是无德之辈。
不能助刘备夺取天下,乃无能之辈。
如此无知,无德,无能之辈,还自称管仲乐毅,岂非令人耻笑?
最重要的,就是说明,君禄来自万民,君轻而民重,君不等于国,平定乱世需要具备强大的实力,只有平定乱世才能让万民过上安宁的日子。
如此,曹操形象就成了意欲结束乱世的霸主,而王朗则成了辅佐明主的贤臣。 而刘备诸葛亮,只是不知好歹,妄图与天命对抗,置万民于水火之中的无知无德无能之辈了。
同样的道理,王朗与诸葛亮的骂战,绝不仅仅是口才的较量,还要看对方说的时候,你能不能保持冷静,会不会受到干扰
确实句句在理,可王朗曾经是汉臣,现在是汉奸。
诸葛亮在很有礼貌地说理,成功反驳了回去。但是那套礼貌对我们现代人而言稍微有点陌生,所以有人看不懂。
我一直以为唐国强加的这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有点不太好。因为诸葛亮并没有刻意侮辱王朗,至少没有逼死他的意思。
在古人眼里,什么样的侮辱才是极致呢?并不是直接的人身攻击,而是对子骂父,对臣辱君。这种骂法是可以让人拼命的。
《国语·越语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
我们现在人也深得精髓。像“狗x的”“我x你x”“王x蛋”“沙滩之子”这些国骂无一不是指向家族长辈。而针对于个人的辱骂“混蛋”“笨蛋”之流一般不痛不痒(荡妇羞辱和残疾羞辱另算,它们涉及其他方面)。
我们再看看诸葛亮,他从头到尾都没有直接指责曹操,但他用在王朗头上的字眼全部都可以套到曹操头上去。
比方说:
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
曹操也是朝廷举孝廉进到朝堂的,他们都深受国恩。
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
曹操也应该安汉兴刘,结果变成了“篡位逆贼”。
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
曹操更没脸见。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这句话和王司徒毫无关系。但诸葛亮却偏偏要说出来,而且后面还加了两个比喻进行强调,其目的无非是指责曹操的贪官父辈。
《后汉书蔡衍传》:又劾奏河间相曹鼎臧罪千万。鼎者,中堂侍腾之弟也。腾使大将军梁冀为书请之,衍不答,鼎竟坐输作左校。
《后汉书曹腾传》: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
陈琳《讨曹檄文》:“父嵩,乞丐携养,因赃买位,舆金替宝,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所以诸葛亮实际上骂的并不是王朗,而是曹操,他是出于对王朗的照顾才转到他头上的(除了一句表明立场的逆贼)。同理,王朗在骂诸葛亮时也没有直接攻击刘备和阿斗(除了一句表明立场的腐草),而是在反复论述自己的正统地位,以此来反证蜀汉政权的不合法。毕竟大家都是文明人,不能随便犯了口禁。
至于为什么被气死的是王司徒而不是诸葛亮,显然是因为王司徒的正统论被诸葛亮的奸臣论从根上给破了。用我的话来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