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经常给某人锦囊,让他在特定时间拆开看里面的妙计?一开始就把妙计告诉他不行吗? 第1页

  

user avatar   qi-da-f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食堂阿姨和诸葛亮的锦囊妙计

刚才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段子:

显然,班副使用的是捧杀的方法,利用了学校领导的心理,实现了报复该阿姨的目的。那么,班副在号召大家投票时,会不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那些不能理解这一手段的巧妙之处的同学加以解释说明?按常理推断,一定会的。

但是讲故事时,在这时必须省略,不能泄底,所以只能让班副说:听我的把票都投给她。这是讲故事的人对班副的话加以重构后的间接引语,有省略,也有概括,形成了一种悬念和一股势能,蓄势待发,在段子的最后一句中,把全部的趣味迸发出来。

讲故事不是讲历史,不是把事实忠实地罗列出来就行了,它还要谋篇布局,调动读者的情绪,所以作者在叙事上必须变换视角,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在《三国演义》的计谋中,为了突出计谋的巧妙和出人意料,作者采用了多种把读者蒙在鼓里的方法:附耳低言,如此如此,锦囊妙计……

这时作为读者,我们理解到作者是想让读者感受到计谋的高妙和神奇就可以了,不必深究诸葛亮为什么要对部下隐瞒具体意图。部下知不知道诸葛亮的完整想法并不重要,作为读者的你不知道诸葛亮的完整想法才是关键。只有这样,当揭开谜底的时候,你才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而书中那些武将的迷惑和惊骇,也能将这种感受传染给你。

一定不要忘了,《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在阅读和分析三国史料时的正确做法,直接照搬过来未必仍然正确。演义故事中发生的事实,是用来给读者形成心理感受服务的,事实本身不是一等价值,而只是装着明珠的木匣。抛开审美感受只看事实因果,是典型的买椟还珠。一定要重体验,轻思辨,重感性,轻理性,重艺术效果,轻逻辑探究,一定要避免将讨论历史问题时对事实穷根究底的好习惯盲目照搬到讨论文学作品中来。当读到附耳低言、如此如此、锦囊妙计,一定要毫无保留地接受作者传递过来的诸葛亮的智谋高妙绝伦的感受,不要多此一举地去怀疑这种信息不对称是否会影响到将领的临阵应变。

演义故事中的智谋逻辑与现实中不同,演义作者明示的情节中的最智慧的人,他们的见解就是百分之百的真理,没有出岔子需要调整的可能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三国中猎户刘安「杀妻供主」的行为? 
  曹操在赤壁之战用连环战船,为何不连一半留一半? 
  为什么当时要拍老版三国演义? 
  假如回到三国时期,你会追随谁做你的主公? 
  匈奴使从那些细节发现曹操是真英雄? 
  荀彧任侍中守尚书令的时候,哪一年假节的? 
  诸葛亮的才能能跟荀彧五五开吗? 
  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政的蜀汉还是刘家天下吗? 
  刘备如果没有得到诸葛亮,那么刘备的人生大概会是怎样的? 
  三国时期,假如让你挑选10位扶持你逐鹿中原,你会选谁? 

前一个讨论
《红楼梦》里令你最印象深刻的句子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让你笑到合不拢嘴的故事?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