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吴儿夜啼张文远邀。宇文护这句话,直接翻译:「韦公的子孙虽然很多,但数目还没上百,在汾水北面修筑城池的话,能派谁去守卫呢?」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的周齐战争中,北周名将韦孝宽提出“不足损益、劳师弥年”的宜阳,改争汾水北面地区,在华谷及长秋筑城,为此画出详细的布防设置图,而周军主帅宇文护并不采纳,出言讥讽以回绝。
之前的邙山大战,北周惨败,因此严重损伤宇文护这个执政者的威信,竟被迫和诸将一起向年轻的周武帝宇文邕请罪。
因此到了几年后,宇文护再次率军东征时,韦孝宽派遣长史辛道宪,陈说此战不宜,宇文护已经听不进去了。结果宇文宪等被斛律光连续击败,宜阳被围,战事不利于周军。韦孝宽才会提议弃宜阳,改争汾北之策。
宇文护原本就以“不善戎事”著称,又连杀宇文觉、宇文毓二帝,虽为摄政亦是危如累卵之势,万不能和名正言顺的帝王相比,对韦孝宽这等能力卓绝的宿将自然心存忌惮。
宇文护对韦孝宽的立场也心知肚明,一旦自己和皇帝宇文邕冲突时,此人绝不会站在自己一方。
因此,当战事果然如韦孝宽之言时,宇文护看到韦孝宽的新建议,特别是韦孝宽又特意连城池建筑布防图也做得如此周详,不免会有被轻视、被人教育该如何打仗之感,才会反唇相讥。
结果北齐名将斛律光英雄所见略同,抢先放弃争夺宜阳,率步骑五万争汾北,迫使韦孝宽解宜阳之围,率步骑万余驰援汾北。
斛律光以逸待劳,大破韦孝宽军,之后连破周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毫无疑问,战役进程和结果证明了韦孝宽的先见之明,后来他败于斛律光也是非战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