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人的细胞每七年全部更新一次,那么七年后的你还是你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的前提为假,对自我连续性的判定也不对。

认为人的细胞能够“全部更新一次”,是被某些媒体·自媒体和群众传播的模因所误导,他们错误理解了一项关于人体内细胞的平均年龄的研究[1]。这还可以追溯到某些作家炮制的励志鸡汤,声称你和 X 年前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人、应该让人刮目相看。

“七年”连“每个细胞的寿命的粗略平均值”都不是。人的生物学身体不具备这样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一生都不能将体细胞完全替换一次。脑、心脏、胰腺等处的替换速率尤其低下,并随着时间流逝而减慢。

  • 五十岁的人约有一半的心肌细胞是出生时就有的细胞。终其一生,心肌不会被完全替换。
  • 神经干细胞对脑进行修复的效率非常低下,在人 30 岁以后修复工作就趋于停滞。
  • 英国人做的一项研究显示,人出生时脑神经元总量约 1000 亿个,从 20 岁开始减少,到 40 岁时减少速度达到每天一万个。他们声称“这会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大概这就是他们脱欧脱了三年的原因。

在亚显微层面上,细胞中的大多数分子参与新陈代谢,但基因组 DNA 在细胞不分裂时不替换。牙釉质、神经细胞的 DNA、晶状体里的原子都不会被新陈代谢替换,可以对这些部位进行碳同位素测年来判定尸体的年代。

可以参照:

Lynnerup N, Kjeldsen H, Heegaard S, Jacobsen C Heinemeier J (2008) Radiocarbon Dating of the Human Eye Lens Crystallines Reveal Proteins without Carbon Turnover throughout Life. PLoS One (accelerating the publication of peer-reviewed science) 1: 1-3.000000000

而且那并不重要。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模式而不是具体的物质,你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某个时刻的细胞。区分“你的分子”是毫无意义的。

在网络上,你可以看到这“完全更换一遍”的时间跨度被设置为“七年、十年”之类“和寿命比起来不算很长的时间”,这既是从最初的科学研究里取出的疑似科学的数值,又是有目的的:

让接收模因的人产生忒修斯之船式自我连续性焦虑。

参考

  1. ^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05.04.028



  

相关话题

  新研究发现土卫二上的甲烷,或有生命存在现象,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果穿越到古代,怎么带兵起义当皇帝? 
  如何以「高考结束后,他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生命的本源,世界的本源最终是归于物理还是化学? 
  如果黄金之风的背景设定改为在香港,会是怎样的情景? 
  地球上有哪些超出常人想象的自然现象? 
  地球没有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 
  有哪些地理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地理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原始人,在会耕种前,用啥食物来代替我们今天所吃的米饭,即碳水化合物的,或说人不摄入碳水化合物也可以? 
  如果有一个人见到一个整数就能立刻分解质因数,那么这个人怎样才能发挥他的最大价值? 

前一个讨论
国足1-1澳大利亚后,这次脸疼不疼呢?还有人为教练说话吗?
下一个讨论
清洁虾为什么不会被鱼吃掉?





© 2025-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