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胡琏这个人? 第1页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军里面,打过 一次 胜仗、造成我方较大损失的,有几个?

不要太多,只要一次。

流窜到 岛 那边的,更没有几个了。因为大部分都被收入功德林了。

胡宗南倒是占领了延安,但是不过占了几个空窑洞,而且被我方“三战三捷”,号称不可战胜的“天下第一旅”都被吃了。

除了胡宗南、胡琏,实在是想不出还有哪个稍微中点用的了。

孙立人?没多久就被老蒋直接终身软禁了。

李弥?跑金三角当大王去了。

薛岳?抗日时有点功劳。“天炉”战法很厉害是吧?用了一次,两次,第三次还用,事事不过三知道不?长沙失利后,再没掌过兵权,后来被调到海南岛背锅。

刘峙?直接“宜”之比较好。“宜”什么意思?商王喜,宜羌十(甲骨文中有哪些有趣的记载?)。

白崇喜?没了桂系的白崇喜一文不值。

阎锡山?跳舞你不行,打仗我不行。

还有谁?

数来数去,就胡琏苟S运撞了一个金门。

然后这货一辈子活在岳飞的精神世界中。

躺在病床上,对着《满江红》高叹:

过河,过河!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偶然听过一则佚闻,胡琏退休后去台大历史系旁听宋史,认真做笔记,有轻叹。


user avatar   soviet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胡琏是个什么样的人?“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最合适。国军要和共军开团了,胡琏一定是慢慢悠悠一步三看那个。友军被打,他原地修工事驻守;友军被围,他反向跑远处刷个“大捷”。如果他感觉自己被共军盯上了,什么友军侧翼,什么战略要地,什么作战计划,什么党国大计,都没我胡琏重要!撒腿就跑,只要友军死的够惨,只要我的部队还完整,党国就只能依靠我巩固战区!

如果一个人粉胡琏,这人要么傻要么坏。如果干出这种事,铁定坏。


user avatar   midair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军几位滑头仗战法大师,得意技主要是三招:原地挖坑、反向增援、安全驾驶

以豫东战役为例:胡军长接国防部指令从南向北救援开封刘茂恩,6月16日率2个整编师6万人抵达上蔡,17日凌晨宋时轮率一个纵队2万人奔袭90公里突击胡军长指挥部,胡旋即退守上蔡坚守三天,勇敢地抵挡住了宋时轮的攻击,于20日向南转进33公里抵达汝南,对开封进行反向增援。22日解放军攻克开封,歼国民党守军3万,河南省主席刘茂恩化装农民逃走。此时胡军长还在汝南固守。

27日区寿年兵团被粟裕包围,胡军长接国防部指令,在吴绍周杨干才张轸等等加起来5个整编师10万人的有力支援下辅以飞机和一个快速纵队向当面中野2个纵队4万人发动猛攻,战至7月1日区寿年被俘,胡军长北进33公里抵达上蔡。

第二天黄百韬也被粟裕包围, 蒋公 大怒,声称救不出黄百韬就要杀(邱清泉,另一位滑头仗战法大师)头。战至7月5日,国军北线15万大军救援黄百韬,粟裕眼见不支,于第二日撤走。胡军长及时捕获战机,一脚踹开正在被中野侧击的友军吴绍周,亲率二个团在国统区无害行军148公里抵达太康,和粟裕保持50多公里的安全距离进行追击。


user avatar   zhou-tong-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放后,胡琏在台湾军界身居高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大陆方面,也是实打实的大“反派”。

但是,即便在当时两岸那样激烈紧张的军事,意识形态对抗下,在大陆的原18军军长杨伯涛(胡琏任整编十一师长时,他是整编十一旅旅长),抗战刚结束时担任十八军参谋处作战科长的陈家珍,南麻战役时担任整十一师54团团长的尹钟岳,都不同程度上“顶风”公开写过对胡琏明贬实褒的回忆文章。

陈家珍在回忆文章中,提到了胡琏在蒋介石侍从室的老同事和陆大同学刘子培。这个刘子培在国军系统不是什么煊赫的人物,可以说名不见经传,但在国军系统比较正直,生活清苦。陈家珍在代表十八军从武汉赴北平联络十一战区司令孙连仲寻找部队驻地时,代胡琏看望了刘子培,并以胡琏的名义送了他二十万元。

刘子培对陈家珍说,“胡伯玉打仗没问题,当得起蒋陈对他的器重,可不要骄傲啊”。

陈家珍办妥公事回十八军,报告胡琏,说看刘子培清苦,代胡琏多送了刘子培十万元,胡琏说“太好了,像刘子培这样耿直的人,又有多少呢?”。

简单两句话,胡琏与刘子培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意,跃然纸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胡琏可以那么欣赏一个清苦正直的刘子培,而清苦正直的刘子培对胡伯玉也颇为认可,引为莫逆之交。如果我们抛开政见不同和他在战争上因为各为其主的死硬到底,一生追随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反动选择”,单说胡琏的为人,其实应该算是不错的


现今大陆史料,尤其是网上塑造的一般人设来看,原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可以说是一个典型而极致的“骄傲、自大、鲁莽、情商低、目中无人、甚至无脑”的人。但50年代靠写小说《红日》(红日这本书就是写从两淮涟水之战到孟良崮华野消灭74师的过程)成名的吴强,却不这么认为。

吴强作为华野六纵宣教部长,亲身经历、见证了七十四师从苏北得意到鲁南折戟的全过程,涟水之战王必成的六纵和张灵甫的七十四师是死对头。

在吴强写《红日》的1956年,刚刚建国,距离1947年刚刚过去9年,不长不短,可以说这时候他总结的对张灵甫的印象,应该是被时间滤纸充分地过滤了1947年的时候作为名震天下的孟良崮战役事件局中人,往往会有的感性的情绪化失真,他写《红日》的时候,对张灵甫的印象,应该是一个充分的理性沉淀后的比较客观的印象。

他在书的前言里,提到张灵甫的时候,用的原话是“他骄纵、冷酷、矜持、虚伪、狡诈”。不但没有一个词涉及到今日网络一般印象中对张灵甫近乎嘲讽的“低智、无脑、鲁莽、神经大条”。相反他对张灵甫用了矜持和狡诈,这两个词。

矜持,代表不张扬,狡诈,代表不鲁莽,多诡计。而事实上七十四师当时在华野一般干部的印象中,作战就是以狡诈多计著称。根本不是今日网络空间很多人简单以为的纯靠美式火力压人一头,打仗毫无技术含量。

华野的战斗材料里说七十四师非常擅长正面佯攻,侧面迂回,经常拿一些钢盔摆在战壕边上,迷惑华野,然后派出有力部队兜到华野侧背,包围攻击,非常狡诈。

二战涟水,七十四师之所以攻破涟水城,也是通过俘虏获知了共军的口令,派了一个营伪装成解放军,诈开城门,才完成突破的。

与日军血战了8年的,七十四师老兵多,作战是是非常狡诈的。

就是这样一个张灵甫,在国军同级别的将领中,关系最好的人是谁呢?

胡琏

按吴强的话说,张灵甫骄纵,狡诈,矜持,说明这个人其实是有城府,有判断力,有思考力的,但他同时又骄纵,清高,眼里瞧不上一般人。目前史料所见,张灵甫只是对老上司王耀武流露出了较多尊重,比如孟良崮战役前,张灵甫和74师主要干部都对山东军事持乐观态度,张灵甫给王耀武发去的电报里有“北仰泰岱,不禁神驰”的句子,还说,等打通胶济路,到济南见到佐公,就可以好好喝一杯了。除此,几乎没有见到别的国军军届人物,被他用眼睛夹一夹。但是胡琏,就是张灵甫少有的好朋友。

这其中固然有陕西老乡和同为五大主力精锐中央军部队长的关系,但互相对能力、为人、生活趣味的认可,恐怕才是主要的。

说张灵甫骄傲,看不上很多人。胡琏又何尝不是?黄百韬在解放战争国军系统几乎算是业绩最好的大区总监了,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主力部队很少的靠战功拿到青天白日勋章的悍将,但是胡琏管黄百韬叫“黄昏庸”,管徐州刘峙叫“刘昏庸”。

而胡琏张灵甫之所以关系好。显然有彼此对对方能力的认可在里头。

所以你说胡琏水平低吗?在国军系统来看,他是一个很强的将领了。

整编十一师在解放战争中最亮的一次发挥,南麻战役。胡琏的指挥若定,构思缜密,布局合理,坚决狠厉,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当时华野分兵,内线兵团2/6/7/9四个纵队和特纵,打算效仿孟良崮,把十一师也一口吃了。蒋介石将计就计,在南麻钓鱼。让胡琏部作为钓饵,深入南麻这个解放区最核心的地带,吸引华野来攻,然后外围策动第五军,25师,64师,整9师,来个反包围。把孟良崮没有实现的战役设想,在南麻重新执行一次。

南麻战役,十一师7个步兵团,扛住了华野4个纵队主力7日夜的围攻,给华野造成极大伤害,由此华野进入了一段非常“黑暗”的低潮期。十一师战后总结,上上下下把胡琏捧到天上去了。认为胡琏的布阵,构筑的堡垒,应变指挥的机敏狠辣,尤其是提前在各个独立据点里预存的够一星期以上的饮用水,包括独立据点里挖下的临时厕所,厨房,储存的粮弹,都对十一师能够扛住华野这一“重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麻周围,在胡琏的亲自督导下,挖筑的几千个子母堡,各自都能独立作战,并可以彼此迅速形成火力支援,给华野造成很大困扰。华野经常用一个团的兵力,付出重大伤亡,仅仅勉强攻下十一师一个连排级的据点。交换比非常不划算

南麻一战胡琏的战功固然有孟良崮战后,国军系统陡然加强的协同配合决心和救援解围勇气的加持,但胡琏的指挥,布局,反应,还是起了主要作用。如果他不是料敌在先,对困难充分估计,在独立据点内部挖掘那么多的生活设施,粮弹水的储备,十一师绝对扛不住华野4个主力纵队的攻击。

胡琏这个人,其实很爱说笑。并不是网上那句不知道谁杜撰出来的,广为流传的的号称是主席对他的评语“狡如狐,猛如虎”说的那样,好像他这个人非常阴暗,非常狡猾,非常孤僻,非常凶狠,一如渣滓洞中美合作所里那些每天拿着皮鞭刑讯政治犯的国党狱卒宪兵。

其实不是的。

胡琏这个人从国军系统更多相关人员的回忆资料来看,整体是一个比较温和,幽默,乐观,甚至健谈,爱说笑的人。

龙凤战役的时候,整编十一师被中野刘伯承部优势兵力切割围攻,战况至烈。

但是即便这样,胡琏在指挥部里难得的作战间隙,饭后还和幕僚们说笑话,拿当年杨虎城被围求救友军解围的一个掌故来给幕僚活跃气氛。

其实当时,他和第五军邱清泉因为呼叫增援,第五军却不肯卖力解围的事儿闹得非常不快。但他仍然拿杨虎城当年发电求援被友军拒绝的遭遇来调侃。

他跟幕僚说,“从前杨虎城守西安被围,给友军发电,催促解围,友军复电不能去。杨虎城大怒,亲自回电,电文仅十六字:

“敌来打我,你则不管,我若一死,你也难免””。

众人听罢皆大笑。

临战不慌,乐观谨慎,坚决灵活,胡琏在战场上其实是很有为将的风度的。

而且,胡琏这个人,其实也很感性。根本不是那个杜撰的“狡如狐,猛如虎”的六字评语所说的那样,好像很孤僻,阴暗,暴烈。

孟良崮战役,十一师从新泰衔命解孟良崮之围,还没打过去,74师就完了。半路上,胡琏遇到74师向北奔逃的溃兵,简单了解战况之后,胡琏不无伤感的叹道: “你们好端端地,干嘛都跑到那么一座荒山上去?”

宿迁战役,胡琏救戴之奇未果,戴之奇到最后关头,其实一直和胡琏保持通话。直到解放军冲进戴之奇指挥所,戴开枪自杀。胡琏情急之下,流泪不止。

豫东战役,开封失守,救兵如救火,胡琏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救河南省主席刘茂恩,跟张珍主动请缨,自告奋勇,要求轻装上阵,抛却辎重,亲率当时18军全部9个步兵团钻隙疾进。体现了国军系统很少见的猛进锐气和解围的决心。

双堆集包围圈,胡琏本已人在南京,得以脱险。但是为了协助黄维布置防守,等待救援,仍然乘坐小飞机,孤身跳进包围圈。这份勇气,担当和牺牲精神其实是国军系统非常少见的。

抛开政见和阵营的滤镜,胡琏从安全的大后方,孤身杀入双堆集铁桶一般的包围圈,这一举动,是可以当得上“大无畏”的评语的。

况且当时他没做上十二兵团司令,本来并不爽。但大敌当前,他可以捐弃前嫌,飞入包围圈,真心实意帮黄维布置部队,调整阵型。

而黄维虽然抢了他十二兵团司令的位子,也对胡琏没有嫌隙,一直认为“胡琏人才难得”,力劝他就离开包围圈,为党国保留一点火种,同时督促老头子调兵解围,万一十二兵团覆没,他在后方,也可以帮大家善后。

一般来说,建国以后,原国军系统的老人,在写回忆录提及我军的对手人物时,难免给他们加上一些反面的评价。但是,从现存与胡琏有过交集的国军老人回忆文章里,几乎很难看到对胡琏的“负面评价”。要知道,胡琏解放后,一直在台湾与大陆隔海对峙,而且是军界头脑一以的人物,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很少见到他以前的同僚、部属,对他有恶语加身。

顶多用一些“凶狠、毒辣,狡诈,死硬”,而很少用诸如“昏庸,胆小,鲁莽,贪污,自私,怯懦,怕死”等人设硬伤型的定语。

需要知道,这些回忆文章,写出来,在当时是要冒风险,顶压力的。

而那么多胡琏的部署,同僚,和与他有过交集的人,即便在这个压力,风险之下,也仍然能够尽量客观的描述他的“人格魅力”,“军事素养”,甚至通过他人之口,对胡琏进行明贬暗褒的春秋笔法,就足以说明,胡琏这个人,纯从做人做事,军事业务水平,乃至职业军人素养等角度看,是有值得肯定的东西的。

用句文言,就是“盖亦有足多者焉”。

当然,政见不同,各为其主,胡琏一生追随国民党,与我军为敌,历次征战,给人民造成很大的灾难,退到台湾,从一而终,顽固到死,也是事实。

要我说,从国军系统看,胡琏已经是少有的,能战,敢战,善战的优秀的职业军人和高层将领了。

他胆大心细,冷静沉着,解围战中有轻装猛进的决心勇气,防守战中有周密细致的火力阵型搭配,和凶狠凌厉的逆袭反击,他对情报有极高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对战局战况,有非常清晰的思考和判断。

他很少打糊涂仗,即便经常因为国军整体情报系统低能的拖累,很多时候在解放区作战,盲人骑瞎马,被动地调入我军的包围,但他凭借较好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也很少被一击及垮,吃上大亏。

他擅长总结,见招拆招,自创“核心机动”应对共军“百里奔袭”

很多人,说十八军进攻根本不行,顶多靠防守龟缩,求个自保,解围更是屡屡都有失败案例。

这就不能怪国军的军级单位了。

这是我党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显效。轻易陷入共军的围点打援,而对共军一次也使不出同样的战术,这是国军永远的痛。

这是国军整个战略,机动,情报,补给能力,民众动员,全盘落入下风导致的。不是某一个能打的主力军,能够改变的。

进攻?共军会和国军一样躲在大城市等着你去打么?大别山一战,十八军追了半年都抓不到共军的尾巴,怎么攻?共军会守在确山,等你国军围点打援么?围不着。

胡琏晚年在台湾潜心研究南宋史,回顾“徐蚌会战”时,留下过“土木不及一粟”、“地有所不守,唯军是保”的句子。恐怕在他眼里,早就看透国共两军,成败之因,成败之由,成败之基,成败之钥了。

只是,个人的明智再大再亮,终究也是无力回天,只好躲在南宋史的研究中,以偏安东南的台湾,自比苟安的南宋小朝廷,在浩繁的古籍善本中,寄托对故国无尽的忧思了。


user avatar   chen-lei-56-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小学校长,基层领导,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尚且不能维护自己和同事的合法权益。更普通的老百姓怎么办呢?

在这个别人打你你只要还手就算“互殴”的时代,其实在变相鼓励这种地痞流氓的滋生。

张三跟你寻衅滋事,你不还手就挨张三欺负。张三大不了进去几个月出来接着陪你玩,反正他烂肉一坨没什么在乎的。

你就不一样了,有头有脸有工作有孩子,你跟张三耗的起么?你不还手挨他欺负,你还手你跟着一起进去,前途人生跌落到张三一样的水平。什么?你要依法办事把他绳之以法?人家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要帮你接孩子,顺便在电话里感叹一句嫂子真漂亮。

扫黑除恶,除了要把那些人渣全装进去。更重要的是隔绝黑恶势力生长的土壤。

我们需要各种法律条文,来明确公民的权利。

让公民遇见这种人的时候,不用怕什么,也不用顾虑什么。

板锹拍他丫的!


user avatar   jin-zhou-tie-j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和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会面中,突然毫无预兆的要求记者清场,而在那段现场的视频中,似乎有一记者问了一句:“Did he shit?”(“他是不是拉了?”),而旁边的另一位记者回道:"I have no idea,hope the microphone got it。"(“我也不知道,但愿麦克录到了。”)

这段视频流出之后,全世界的舆论场都炸了锅,人们纷纷怀疑,已经是80高龄的拜登,是否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一个不小心,拉在了裤子里,所以才会突然要求清场,而现场的记者是闻到了味道或者听到了声音,才会有此一问。

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却意外的流传极广,以至于向来标榜言论自由的外网都开始大量封杀此类帖文,而美国官方也很快出来辟谣说清场跟总统拜登的身体情况无关,只是出于政治和外交因素,两位领导人必须密谈。

但网民们可不管这么多,美国政府越是删帖和澄清,他们就越是对拜登的“脱粪”深信不疑,传言越传越是有板有眼,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祝他身体健康”也被拉出来反复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拜登的“失禁症状”。

这个曾经代表着“战无不胜,众望所归”的超级大国和世界第一强国,居然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迎来了舆论的毁灭性打击,这让许多美国的敌人和反对者都大为诧异。

然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疑点颇多,因为在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第一位记者在提出疑似脱粪的疑问之后,另一位记者给她的回复是“我希望麦克风录了下来”,如果真的是拉裤子这种事情,被麦克风录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还不如说希望摄像头拍到了。

即便退一万步,认定确实是拜登没有控制住大小便,但其实他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衰老并不是罪恶,也不至于为此如此残酷的嘲笑一位老人。

因此,拜登如今的被群嘲,可以说只是美国国力衰退的一个缩影,无论拜登是否真的大小便失禁,但他作为美国总统,领导着这个衰退的美国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跌下了神坛,曾经的荣耀必然会一道一道全部化作孽力反馈回他的身上。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美国今日没有从阿富汗撤军,新冠也已经完全被控制,那么拜登就是拉的到处都是,也依然会有人跪舔说他这就像廉颇“一饭三遗矢”,是有大将之风,可当美国撤出阿富汗,新冠病死七十万之后,哪怕他这位总统日日正襟危坐,我们也总会怀疑,他屁股底下,是不是粘着什么不雅的东西。​

这,就是今日的世界,就是美国从“谁也打不过”到“谁也打不过”之后,所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啊。




  

相关话题

  清朝晚期腐败无能,为何还能给中国留下 960 万平方公里领土? 
  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枪有那些? 
  日军为什么不能像清兵入关那样横扫中国? 
  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江东六十四屯? 
  如何评价“落后不一定挨打”这种论调? 
  日军侵华时的山东孔家怎么了? 
  安徽为什么从从当年的江南省所属衰落到如今的地步? 
  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汪精卫在1940年建立南京傀儡政府,至1945年政府解散,这期间都有什么政绩? 
  林则徐前往虎门硝烟的心情如何?想象一下。? 

前一个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相比较美联储,独立性如何?体现在哪些方面?
下一个讨论
年轻人应该选择努力奋斗还是选择相对安逸?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