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南明的军队战斗力是个谜。
一方面,清军南下的时候他们一触即溃,另一方面,清军就是靠他们平定南方、统一天下的。
南明的正规军,主要掌握在五个人手里,即刘泽清、高杰、刘良佐、黄得功、左良玉。后来的几支著名抗清势力,其军队均与南明军无关。
孙可望、李定国的军队出自张献忠大西军;何腾蛟的军队主要是大顺军李过、高一功部;郑成功的军队为之前郑芝龙的海盗军队。从出处上讲,他们都不算是南明的正规军。
这里我们先讲讲南明的正规军。
顺治元年五月初七,根据史可法的安排:
分江北为四镇, 总兵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安,经理山东一路招讨事;
总兵高杰辖徐、泗,驻泗州,经理开、归一路招讨事;
总兵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招讨事;
靖南伯黄得功辖滁、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路招讨事。
十一日史可法又上疏:
定每镇额兵三万,岁供米二十万石,折色银四十万两,听各镇自行征收;辖区内一切官军民等听统辖节制,田土山泽听开垦采发。
十三日,南明政府封:
高杰为兴平伯,刘泽清为东平伯,刘良佐为广昌伯,晋黄得功为靖南侯,左良玉为宁南侯。
以上内容通俗点说就是,划分了四块地方给这四个人,其中刘泽清的地盘是今天的江苏北部,直面山东;高杰的地盘是今天的安徽北部,直面河南;刘良佐的地盘是今天的安徽中部,其西侧就是河南;黄得功的地盘是今天的南京北部。
好啦,先看看在清军打李自成的过程中,这几支军队的壮举。
刘良佐军进南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江苏,
“沿途淫劫,临淮民闻其将至,严兵固守。良佐怒,攻之,不下”。
高杰部的英勇事迹最多,可谓一路从山西抢到了淮河,李成栋、李本深之前都是高杰的部下,例如:
“杰退至泽州,沿途大掠,贼遂薄太原”;
“杰固欲入城(扬州),扬州民畏杰不纳。杰攻城急,日掠厢村妇女,民益恶之”;
“明日,杰部下至,攻城,屠睢州,老弱无孑遗”。
刘泽清部,
“大掠淮安西奔。”
顺治二年,多尔衮令多铎率两万骑南下,这些军队的英勇表现如下:
河南总兵李际遇(原民军)投降清军,带去兵马、下属及河南当地的地主武装合计二十七万;
许定国(原辽东军)投降清军,带去军队三千人;
李成栋(高杰旧部)投降,带去军队五千人;
李遇春(高杰旧部)投降,带去军队五千人;
李本深(高杰外甥)投降,带去军队一万人;
刘泽清投降,带去军队、家属五万人;
李栖凤(高杰旧部,当时随史可法守扬州)投降,带去军队五千人;
刘良佐投降,部队、家属合计十万人。
除黄得功抵抗、高杰提前死了,其他所有江北四镇的军队,都给清军打工了。差点忘了,后来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也给清军提供了十几万人。
以上合计约六十万人,被多铎整编入清军的有刘良佐、李本深等总兵级别二十三个员、监军道二员、副将四十七员、参将、游击八十六员,马步兵共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名。这些人绝大多数参与了清军南下的过程。
而真正的所谓八旗军,只有两万骑南下。
。。。。
投降清军后,战功最卓著的是李成栋,攻陷太仓、嘉定、南汇、上海,皆有功;之后,李成栋让人假扮商人,偷袭攻克广州城,擒杀朱聿鐭及明朝宗室王世子十三人,以本部不足万余人的兵马,打下了大半个广东。
当然,他的风格依旧,他和金声桓(左良玉旧部)打过的地方,史书上必然有屠、劫、淫、掠妇幼等字样。
战功第二的当属刘良佐,投降后他随清军进攻丹阳、金坛、江阴,是的,所谓江阴多少日,当时在城外的就是刘良佐军。虽然书上所述的未必是事实,但刘良佐军一贯军纪甚差是事实。
李本深也是战功卓著,官至贵州提督;许定国因功授一等子爵,隶属汉军正白旗,多尔衮主政时期的正白旗,比两黄旗的地位都高;左梦庚因功授汉军正黄旗,授一等子爵,等等。
在关外,清军八旗主力至少一半是原大明辽东军。为了防止杠精抬杠,我就贴一贴之前写的吧。
李永芳,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带500人投降;投降后金后授三等总兵官。
这位仁兄有点意思,明明是一个地道的汉人,投降后却处处满洲化,最典型的就是给他的儿子起名,请看:
三儿子,李·刚阿泰,后官至宣府总兵;四儿子李·哈什库;五儿子李·巴颜,一个汉人,官至正蓝旗二把手,后封一等昭信伯;六儿子李·呼图礼;七儿子李·胡拜;八儿子李·克胜额;九儿子李·克德。
个性不?
孙得功,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后金封爵封三等梅勒章京。
石廷柱,瓜尔佳氏,汉化满族人,投降前为关宁军广宁卫守备,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后历任昂邦章京、总兵官、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镇海将军,因战功卓著,死后追封太子太傅。
金砺,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武堡都司,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金后战功卓著,官至川陕总督,加太子太保,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孔有德,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恭顺王,后改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因被李定国击败,自焚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耿仲明,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怀顺王,后改封靖南王。顺治六年,因其私藏逃人,多尔衮追查不休,耿仲明畏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
尚可喜,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副将,带军民万余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智顺王,后改封平南王。康熙十五年被其子尚之信逼迫而死。
祖大寿,汉族,李成梁管家祖承训之子,李家衰落后辽东最大的地主家族,吴三桂之娘舅。投降前为大明辽东军总兵,先是被围大凌河投降,再是被围锦州投降。投降后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祖大乐,汉族,祖大寿之堂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无记载。
祖大弼,汉族,祖承训次子,祖大寿之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顺治时授散秩内大臣,隶属汉军镶黄旗。
祖泽远 ,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关宁参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战功卓著,官至湖广四川总督,一个人管半个南方,爵位为得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
祖可法,汉族,祖大寿养子,大凌河之战中作为祖大寿的人质被扣在后金营中,祖大寿降而复叛后归降后金。皇太极对其信任有加,授汉军正黄旗副都统。后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战功卓著,封为左都督,充任镇守湖广的总兵。
祖泽润,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大明锦州副将;投降后战功卓著,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
吴三凤,汉族,吴三桂长兄,投降前为辽东军参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
张存仁,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副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投降后因其文武兼备,备受多尔衮赏识,先后任兵部尚书、直隶三省总督,爵位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洪承畴,不介绍了;吴三桂,不介绍了。
入关初期,大明在北方的两大野战兵团,姜镶的宣大军8万,吴三桂的关宁军4万,都投降了清军,而清军入关的八旗军,一共只有8万人。
而在清军平定江南的过程中,90%所谓的清军是原南明军,上文已述。
所以,明清战争的交战双方可以这么总结。
在关外打仗的时候:是辽东军+清军,打辽东军+秦兵+洪兵+川军+戚家军。
清军入关统一北方的时候:是清军+辽东军+宣大军,打李自成的民军。
平定南方的过程:是清军+南明军,打大西军+大顺军+海贼军。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幽默。
批判苏联的共产主义精神,行!
践踏苏联的logo,不行!
形式主义那套玩明白了属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