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亲身经历了清华GPA改革的2015级本科生,看到这个问题我无比熟悉。
现在复旦的情况和我本科的时候的情况是一样的。从我们这一届开始,清华大学废除了百分制评分体系,改为了“和国际接轨”的等级制,同时给优秀率(90分以上)设置了20%的上限。在新的评分体系下,一门课理论上只有20%的人能拿3.7以上的GPA,而到不了90分,绩点就是3.3及以下。由此造成了两个后果:1. 内卷加剧,对GPA有追求的学生每人能够接受自己的一门课绩点低于3.3,所以不得不狂刷绩点力求进入前20%;2. 整一届学生GPA断崖式下滑。
从我们大一开始,新的GPA体系就让很多同学不满。当我们这一届进入大三,发现自己的GPA很难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季里给自己带来优势时,大家变得就越来越焦虑了。之后,就是时间超过一年的拉锯战。毕竟GPA关乎求职关乎申请,在毕业季结束之前本科生始终对学校保持施压,而学校也的态度也逐渐软化,最终搞出了GPA大放水,让所有人的GPA差不多提高了大约0.2到0.3。虽然最终的结果并不完全是学生想要的,但是毕竟解决了最关键的问题。
关于当时清华GPA改革的全过程,可以参考以下链接,介绍的很详细,希望能有所帮助。
根据清华GPA改革的前车之鉴,我个人大概有以下几点想法:
- 不要说什么GPA要看相对排名而非绝对的分数。的确,理论上说理性的HR或者大学招生官应该明白不同学校之间的GPA没有可比性,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做不到完全理性。比如牛津剑桥的有些学科在PhD招生中明确写了GPA要达到3.8。即便没有硬性的GPA要求,那么一个3.9的GPA相比于3.6的GPA自然会给对方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而这没有什么道理的印象分有时候可能就会起到一个决定性作用。在别的国内院校都在搞GPA通胀的情况下,自己学校不搞通胀就是在削弱自己学生的竞争力。
- GPA通胀可能是唯一一个可行的,能够让学生和校方都满意的方案。等级制GPA最让人不能接受的其实不是低GPA,而是不同等级之间巨大的分数差距——我89分和你90分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反映在GPA上就是0.4的落差。但是这个是不可能改回百分制的——之前按照等级制给出的分数没办法还原成百分制分数。所以,争取的重点应该还是落在提高全校总体GPA,解决最迫切的申请和求职问题。
- 不论怎么改,GPA改革都不会对校内内卷的程度有什么影响。清华GPA改革之后甚至更卷了——GPA通胀之后似乎不拿满绩就是失败。但是GPA通胀的意义在于给本校学生在与别的学校的学生的竞争中增加竞争力。
- 自下而上地推动学校解决问题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清华的GPA改革持续了整整一年,在这期间这一话题的热度几乎没有断过——而这也让学校意识到敷衍拖延息事宁人是不可能的,最终勉强做了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