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上海财经大学的这些规定?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支持上财这么做的,没有A级不续约是很好的制度,这是上财取得今天如此进步的根本。

很多年前,有人问张五常他和汪丁丁的学术争论,是否导致后者被香港大学辞退,转校到北大。张五常说不是,原因就是因为汪丁丁的没有达到香港大学的论文发表要求。这么多年来,香港大学的国际排名还是比北大高,用阴谋论揣测香港大学有意思么?

用论文质量考核学者国际通行的做法,许多经济研究落后地区都在引进这套制度,比如法国图卢兹大学。前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梯诺尔和其老师拉丰,就是带着建立世界一流经济研究所的梦想,在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引进这套严格的制度的。如今多年过去,图卢兹大学全球经济学排名25,法国第一。

中国这样的学术环境,更需要如此僵化的考核体制,才能起到激励学术研究的效果。别谈什么教学、人格魅力之类的,这类东西太容易被领导利用了,他们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安插自己的亲信,其他人根本无法辩驳。当年在北大,张维迎想引进这套考核体制,后来阻力太大,自己落马了,看戏的人很多,都成了新闻热点。如今外行人可能不知道,看看全球

University Economics Ranking

吧,上财已经是中国第一了。

上财能在

University Economics Ranking

战胜北大、清华这样占尽政策优势的学校,其苛刻的制度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不是我说,无论茆长暄有怎样的学术能力、人格魅力,真是为了上财好,就不要想开突破制度的先河。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深圳教育局连夜发文取消各类学校期末考试这件事? 
  如何评价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博士)要求毕业于ARWU或者THE大学排行榜排名前150名的境外大学? 
  当前情况下,全国学校可以逐步开学了吗?学生和老师们是否想返校了? 
  2021 年高考没有发挥好,接下来的科目该如何稳住心态? 
  如何看待饶毅再发文:站队轻如风 学术稳如山? 
  为什么人们习惯用 "paper" 而不是「论文」? 
  你见过的最大的课题组有多大? 
  如何看待 90 后女博士后称科研不应攀比论文数,要真正去做研究?论文在目前科研成绩中的占比如何? 
  如何看待饶毅再次致信中科院并回应张曙光,称其论文与裴钢结果矛盾,第三方重复实验才是检验对错的唯一标准? 
  如何看待从北京大学生物系退学转学到北京一家技校的周浩,成功拿到北京户口与教职?是否说明条条大路通罗马? 

前一个讨论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分辨"道德绑架"?





© 2025-04-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