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吧,在另外一个回答里写了一下这个人,这里说点别的。
很多俄国理论家和哲学家的书籍,其实对中国人来说都是很枯燥乏味的。两个原因,一个是宗教内容太多,另外一个原因是主观性太强,说的太远没边了。所以如果排除这些内容捞干货,可能得去掉70-80%的水分。
那么是不是这些内容就没用了?答案是并非如此。这些事物之所以诞生在俄国并且传承不断,这是有特殊原因的,就是这套东西必须放在俄国的整体环境下给予观察,而不是将其抽出来单独观察。
那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俄国地广人稀,生存压力不大,没有必要太辛苦的劳动。当然这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而如果单独看俄国学者和哲学家们自己的描述,那简直是辛苦的不得了了。究竟有多辛苦呢?不久前俄国某知名反贼当了议员,抱怨每天十点上班太辛苦受不了了。别以为这是特例,去年米舒斯金上台之初,首先干的是啥事呢?是抓副部长部长们的考勤,这帮人十一点半上班不到两点就走了。而抓部长们考勤这个老戏码从伊万雷帝开始,后世的沙皇和总书记们周期性的就得来几次……
所以很多俄国的文字描述性的东西是非常可疑的,他基本上反应了作者确实是那么想的但是并不能代表这就代表了客观现实。但是这种根植于俄国本土的产物,他能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呢?就是给一群长期闲极无聊的人一个行动的动力和理由,完全是为了某种精神世界的东西,做出一些完全违背现实逻辑,理由和利益的事情,这也是俄国经常动不动就搞出来大新闻的原因。
所以单独用经济原因去看俄国的事情会搞不清楚前因后果,比如苏联的建立和解体都是如此。尤其是苏联解体,苏联领导人念念叨叨的经济不行了,并不是外人意义上的民不聊生马上饿死人了,就像有人找叶二汇报农民太穷了,问怎么穷了?说只有两匹马,一匹干活另外一匹休息,实在太穷了。苏联领导人当时说的经济不行了,指的是没能在1980年完成共产主义,而所谓他们理解中的共产主义,是1980年要比1960年实物生产翻13倍。至于说现实中能不能做到……
那么依里因的保守主义,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大家都消停点,遇事多找自己的原因,日常遵守法律,不要对西方的新鲜时髦的东西抱有太多的期待。而俄国在二十世纪连续几次因为激进理想主义吃了大亏后,统治集团会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保守主义,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