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很多人把“英译中的汉语词汇”误认为是“和制汉语”(例如“物理”和“分子”)? 第1页

  

user avatar   lacar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世纪东亚各国“开化”是一个同步进行,有时候断断续续的复杂过程。中国制造的词汇(华制汉语)和日本制造的词汇(和制汉语)各有早晚,有时候有竞争,有时候有输出输入。比如1860年在大清成书的“万国公法”,在清国认知进展比较缓慢但在日本被广泛认知,“国债”,“民主”,“主权”之类的词汇在日本普及度上升。结果对于很多留日清国留学生首次接触这些词汇的地点是日本,把它们理解成和制汉语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关话题

  上海地铁各站名的「路」字翻译为「Road」是否合适? 
  如何评价东京电视台建台55周年特别企划剧《两个祖国》? 
  看得懂英语,但写不出英语句子怎么办? 
  日本的农副产品价格到底贵不贵? 
  如何评价六小龄童的发言“七龙珠不是我们民族的东西”? 
  上古汉语里的“有穷国”、“有熊国”,现代汉语里的“有明一代”、“有清一代”,其中的“有”是什么意思? 
  假设二战后麦克阿瑟想要强行日本皇太后,日本能拒绝吗​。? 
  为什么韩语人名的发音跟他们名字的汉语类似,而日本人名字的发音却差很远? 
  麻将术语「将牌」的「将」应该读几声? 
  日本天皇为何要退位? 

前一个讨论
在白话文已经相当完善的今天(而不是形成初期),如何评价日语词“渗透”进汉语?
下一个讨论
成都独创的“时空伴随”,是否可以做为全国防疫典范?





© 2025-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