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王祥为了恶毒的后妈卧冰求鲤的事情? 第1页

  

user avatar   huaxiaxiang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事情越传越邪乎,越传越离谱。

如果去看史书原文,会发现,史书上记载的是“剖冰求鲤”,而非卧冰求鲤。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剖冰”只是冬天捕鱼的正常行为,在冰层上打一个窟窿罢了,现在冬天捕鱼还是这么干。但卧冰求鲤就是傻逼行为,脑子不正常的人才干的。

继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晋书王详传


2,多个故事混杂,变成了一个故事

王延,字延元。西河人也。九岁丧母,泣血三年,几至灭性。每至忌日,则悲啼至旬。继母卜氏遇之无道,恒以薄穰及败麻头与延贮衣。其姑闻而问之,延知而不言,事母弥谨。卜氏尝盛冬思生鱼,敕延求而不获,杖之流血。延寻汾叩凌而哭,忽有一鱼长五尺,踊出水上,延取以进母。卜氏食之,积日不尽,于是心悟,抚延如己生。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隆立盛寒,体无全衣,而亲极滋味。


楚僚,早失母,事后母至孝,母患痈肿,形容日悴,僚自徐徐吮之,血出,迨夜即得安寝。乃梦一小儿,语母曰:“若得鲤鱼食之,其病即差,可以延寿。不然,不久死矣。”母觉而告僚,时十二月,冰冻,僚乃仰天叹泣,脱衣上冰,卧之。有一童子,决僚卧处,冰忽自开,一双鲤鱼跃出。僚将归奉其母,病即愈。寿至一百三十三岁。盖至孝感天神,昭应如此。此与王祥,王延事同。
——搜神记


3,为了塑造形象,不惜行为极端结果玄奇。

在晋朝那时候,为了求进步,很多人都要打造一个孝子形象,而当时的主要手段,还是“孝子天助”,比如为母亲打鱼,鱼就自己跑来。以下引用皆出《晋书》。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为母亲捕黄雀,黄雀自己就跑来。

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

顺道说一句,烤黄雀这道菜,一直到宋朝都是美食。后来都变成烤鹌鹑烤鸽子了,烤麻雀也有。

以上属于“结果玄奇”的。我个人猜想,晋朝时人们还比较相信天人感应神仙故事,所以这类结果玄奇的故事,当时还有人信。比如天降玄鸟、斩蛇起义、篝火狐鸣等等。

上面三个故事,除了人名不同,其他几乎都是一样的。都是“继母冬天想吃鱼,继子孝感天地卧冰得鱼”的故事框架。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很难相信这三个故事都是自发发生而不是互相模仿。而在这互相模仿之中,“内卷”,于是行为越来越极端,故事越来越离谱——本来只是个冬天打鱼的事,硬生生变成睡冰坨子上找死了。


4,孝行内卷

孝是汉晋时打造形象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表现孝心呢?有人原创了几个故事,但更多的人表示,原创太难了,还是抄作业吧。

于是,“卧冰求鲤”的有三个人,给父母冬天暖被窝的有三个人,母亲目盲得神仙赐药的有两个。还有学曾子母亲咬自己手指儿子觉得疼因而回家的。至于父母死了哭三年、因为孝顺老天爷送老婆送黄金的,更是常规操作……

妈的,太他妈卷了。就为了当个孝子,容易吗?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汉、三国、两晋,是中国古代史上演员辈出的年代。

自从西汉时代董仲舒欺骗汉武帝,提出“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以后,儒家就通过改变汉朝官员选拔办法的方式,实现了从汉文帝时代就一再努力而未能成功的替换政治学说的目的。

在董仲舒之前,儒家做过很多努力,无论是造作祥瑞,还是争权夺利,可谓是丑态百出。汉文帝时代,新垣平等方士组织了“黄龙现世”的“大型实景魔术”,为各地豪强地主势力要求汉文帝废除汉高祖以来所行秦制提供了机会。这个计划一度成功了,汉文帝下令废除汉高祖以来实行的水德,用“黄龙现世”所代表的土德。水德主刑杀,对各地豪强地主实行严厉打击的政策。土嘛,厚德载物,就不杀了。不料“儒学”大师荀子的弟子——“儒学”大师张苍——识破了这个闹剧。于是新垣平以欺君之罪被夷三族,汉朝的政治路线又改回去了。张苍这个人很厉害,活得时间很长。汉文帝因为担心张苍的学术失传,特意选择了贾谊去学习。但是著名“儒生”贾谊受到各方面排斥,最后抑郁而终。这个对贾谊的打压行为,一般说是支持黄老学说的太后党打击儒生,但是看起来更像是各方联合起来对付他。

这里荀子犯的重大错误也起到了不良效果。

很多人都说荀子是儒家,汉武帝用儒家,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本质上是荀子犯了一个重大错误。荀子一直试图夺取儒家正统,一直努力将自己的学说塑造为“真儒”。这就导致儒家可以很轻松地把荀学吞并掉。

荀子的错误导致他和“真儒”没有区分开来,人们经常站在“伪学”的立场上说他是“儒学大师”。于是荀子就变成了“用得着就是儒学大师”的类型:每次儒学混不下去了,就用荀学来挡枪;每次混得好了,就把荀学赶出去自生自灭。这就是没有“正名”的结果。荀子自己写《正名篇》,也知道“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但是到他自己办的时候,就给了别人“托为奇辞以乱正名”的机会。这个认识与行动之间的不够弥合,可能也是先秦哲学三论中,《正名篇》相对公孙龙《名实论》、墨子《小取(聚)》两篇写得最差的原因。也可能也是李斯混上邪路、韩非混上死路的原因。比如说,韩非为什么就不能以教学为业、避开李斯呢?这样韩非和李斯足以形成“李斯在朝为进,韩非在野为隐”的相辅相成的态势。接下来秦始皇搞以吏为师,韩非直接做大祭酒,爽得很嘛。韩非这“法术势”明显学得不行啊。可以看出,荀子的弟子都是很直的钢铁直男。李斯这个人玩阴谋诡计也玩得很直接,纯粹就是强行杀人。荀子应该自立门户才对。

很多人问儒家是怎么崛起的。儒家并不是依靠治国而崛起的。儒家就是依靠董仲舒这一手“借尸还魂”崛起的。

说白了就是偷。

许敏的儿子好好的被杜新枝换了,杜新枝的儿子就在许敏家长大成人了。儒家就是杜新枝的儿子。董仲舒就是换孩子的人。

有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也有人说汉武帝穷兵黩武。历史上很多儒家骂汉武帝,骂他不够儒家。我也骂汉武帝,角度正好相反,骂的是他给了儒家窃取战国革命胜利果实的机会。

汉武帝被儒家骂,是儒家这些卑鄙小人恩将仇报。被我骂是他养活这些白眼狼确实做错了。

儒家是代表剥削阶级的典型学派。而且,儒家代表的剥削阶级,还是占据了统治阶级骨干地位的贵族、官僚、豪强、士绅阶层,而不是能够较多代表国家整体利益的皇帝、丞相阶层。倘若把儒家的忠君一条去掉,儒家就会彻底失去对国家整体利益的考虑、完全蜕变成一般剥削阶级的代表。封建皇帝的确代表剥削阶级的整体利益,但是因为需要代表整体利益,所以皇帝还需要对剥削阶级进行有限的限制。虽然这个有限的限制并不足以改变其阶级性,但是剥削阶级连这点限制都无法忍受。这就导致皇帝这个剥削阶级总头子与剥削阶级成员之间也有矛盾。这个矛盾一般来说是剥削阶级的内部矛盾,但是个别情况下会发展到跨阶级的极端状态。比如说东汉时代,黄巾大起义失败以后,由于皇帝试图限制剥削阶级成员的无限制剥削,第二次黄巾起义就普遍爆发了。这就是剥削阶级内战最后以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阶级战争形式展开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剥削阶级整体利益的皇帝,首先做出让步,被迫在各地建立诸侯,建立州牧并给予军权。而更加注重个体利益的剥削阶级其他成员,却得寸进尺,试图换掉“妨碍剥削阶级进行剥削的皇帝”,由此酿成了三国乱世。

网络上,包括知乎上,对东汉时代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们有多擅长表演以及有多残忍暴虐,并不太熟悉。《二十四孝》的主流是东汉到两晋的人物,24个人里面有13个都是东汉魏晋的。比如说因为死了母亲哭得很惨、知道给父暖床的大孝子,是十二岁吧,就被江夏太守召去做了“门下孝子”。这让我不禁想到了福利院的孤儿们,他们当初也曾经哭得很惨,也曾经知道给亲友做出友善的举动,你同意因为这个就让他们去江夏市政府享受科级待遇吗?

你去过儿童福利院吗?

说实在的,我们说汉代名士会演,其实并不准确。就黄香这样的,这连表演都说不上。我过马路还礼让行人呢,我骄傲了吗?你过马路礼让行人会觉得自己成功扮演了一个好人、应该拿金马奖吗?这得多自恋啊!

东汉名士连演都不想演!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在东汉名士看来,死了妈哭一场也是演的。

说起来我确实有了一点犹豫。因为这个可能性似乎还是蛮高的。毕竟东汉名士的道德底线就是有这么低。可能对于名士来说,死了妈哭一场真的是演的。

至于黄香早睡的问题就更简单了。我来给你们说这件事在一般家庭是什么描述的:黄香这孩子一直很娇,多大了都跟着爸爸睡;而且睡得早,睡姿又很丑,跨了整个床,他爸睡觉的时候还得把他搬开。

东汉的写法是黄香给父亲暖床。

这样说的话室友在我床上打牌我特么还得建议辅导员举孝廉吗?我是不是还要给室友买几个橘子让他留在原地不要走动?

不读东汉魏晋的历史,你不知道儒家这帮人是如何践行“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这句话的。

就拿黄香来说,他因为哭妈、早睡这两件事成名,并且善于为人处事当了官,此后就长期赖在皇帝身边不走了。甚至打破了汉朝的惯例,在皇帝身边超期服役,调都调不走。最后干了很长时间,终于没脸再干下去了,到了地方上做太守,就因为救灾不力赶回家去了。但是他真的很会演。在救灾期间,他玩了一手捐赠御赐物品和国家俸禄救灾的把戏——这些都是国家给他的——很是在史书上被称赞了一笔。

老百姓都被淹死了这厮还忙着演戏。

这样说的话我真的怀疑他哭妈的时候是演的。

毕竟,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这是当时汉晋名士的典型表现。

黄香这么拼,而且坚持留在皇帝身边,也是有原因的。他的父亲只不过是江夏前往洛阳路上的叶县县令。像东汉太尉李固,他就没有这些事迹,他父亲是司徒——汉朝有“三独坐”,分别是太尉、司徒、司空。而且李固还故意用假名上学,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是司徒的儿子——虽然他在太学求学的时候经常偷偷去三公府探望父亲、并且在这里就众人评价说“复为李公”、很多人慕名来拜访他、他父亲的同事也推荐他出仕……做人一定要低调,哪怕别人都知道了,就像钢七连的高连长一样。李固这样的可能比钢七连的高连长还要狠一些。因为高连长真的不知道大家都知道了。当然,李固可能也不知道大家都知道了。可能是吧。

很多人特别痴迷三国故事。但是他们通常不知道这个时代有多能吹。比如说杨仪有个哥哥,被称为“沔南冠冕”,号称“德行杨君”。最大的事迹就是十七岁死了。历史记载是这样说的:

少有德行,为沔南冠冕。州、郡礼重,诸公辟命,皆不能屈。年十七而夭。门徒数百人,宗其德范,号为“德行杨君”。

杨仪兄弟都挺惨的,历史上记载不多,所以也不知道他们父亲是谁。但是杨虑是十七岁就死了,那么州郡礼重、诸公辟命,一定发生在十七岁之前。算上走程序的时间,大约十四岁以后就开始享受省市、国家级名人待遇了。杨仪在历史上出现的时候,则已经给荆州刺史做主簿了。那么他们的父亲地位低不了。

杨仪出仕的年龄据说是27岁左右。这个年龄挺年轻的。之前李固大约40岁才出仕,而且一上去就弹劾皇帝的乳母。被李固劝说出仕的黄琼,也是四十多岁才出仕。黄琼的父亲黄香(二十四孝那个)则是十来岁就上了,大约和家境贫寒、急于求成有关。相似的,庞统、诸葛亮出仕的年龄也和杨仪差不多。庞统一出山就是郡功曹,诸葛亮一出山就是新野刘备幕府(就势力范围来说,也相当于一个郡)。究竟是越到后期越急于兑现,还是和地域风气有关,或者单纯就是形势不好,这就不好说了。

这就是一个以裙带关系为道德楷模的时代,但是面子上还要演一遭——而且李固出仕的时候第一个就弹劾的皇帝身边的乳母,对皇室的态度就是“严厉打击皇室裙带关系,大臣的你别管”。

“帝棍”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的一个特殊产物。在官僚政治的操作下,皇帝身边的一切社会关系,父母,夫妻,亲戚,朋友,侍从,子女,一切枝桠都要被切掉,变成一条光溜溜的“帝棍”。皇帝一般都丧父,然后再屏蔽母亲、妻子的外戚,再屏蔽皇族,再屏蔽太监,再屏蔽好友,最后发展到极致,明世宗嘉靖时代连皇子都不能见。在东汉时代这个事情更可怕。汉和帝甚至怀疑自己的皇子都被害死了,要把皇子养在宫外以保全他们。然后?然后他27岁就死了。最后只有刚出生不满百天的皇子继承了皇位。没几个月也死了,死都没满一岁。

在制造“帝棍”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汉晋名士们则忙着开枝散叶搞裙带关系,发展到两晋南北朝甚至到了上品无寒门的地步。

论起演技,和这些“德行高尚”的名士比起来,现代那些流量明星以及表演艺术家都不值一提。


user avatar   chen-yun-fei-14-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历史看多了会觉得这世上没什么新事,都是玩过的。

汉晋选官的标准是“举孝廉”就是看谁孝顺廉洁。所以导致一大堆千奇百怪的表演行为,用新潮的话叫“孝顺内卷“。你给母亲找鱼吃,我就把儿子埋了给母亲省粮食!反正不疯魔不成活。

到了现在,为了表现敬业,明明没什么紧要的事情,孩子病了不回家的,老人死了不奔丧的,挂着盐水继续盯着电脑工作的不一而足。都属于邀功取宠的表演秀内卷


user avatar   fei-xiao-wu-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民不是移民,中国显然不应该接收任何形式的难民,难民经历了太多人性中的极端状态,人性中的残忍被激发的更多,再加上宗教与战乱因素,为了生存难民的底线会更低,为了生存难民不惜恩将仇报、鸠占鹊巢,其对于稳定的社会有巨大的破坏性。

—————————————————————————————————

难民如果席卷欧洲,欧洲没落,欧洲储备的大量人才,中国要做好准备。

中国要为未来潜在的优秀移民提前做好准备,所有移民至少符合以下标准:

1、接受归化。接受中国法律、传统和习俗的归化,华文参加水平考试;放弃原有的宗教信仰。进行郑重的归化仪式,宣誓并视频记录这一过程。

2、有一技之长,科学技术领域优秀人才优先。优秀人才需要中国指定科研、技术或教育机构进行鉴定。

3、身体健康,无传染病。

4、在移民中国之前,没有触犯过法律(以中国现行法律为准)。

5、符合以上四条者,到中国后需要数年的准备期方可有资格加入中国国籍。

6、6岁以下健康儿童(以中方骨龄测定为准),以及符合1至4条相貌姣好的25岁以下女子。

7、宗教类神职人员、有反华行为及反华言论者禁止移民。

——世界上没有无条件的爱,以上是移民的标准。


——————————————————————————————————

另外,中国作为一个各种人均指标都较低的国家,按照“谁提出问题,谁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原则”,哪个国家指责中国多,哪个国家就应该帮助中国解决一部分问题。这些国家要真金白银的给中国出钱,不出钱不帮助就别BB,还要中国人自己勒紧裤腰带独立自主的自己解决。美国作为经常指责中国的国家,我觉得美国应该尽力帮助中国,比如至少接收中国1个亿的“难民”,如果美国接收不了也不想出钱,最好闭嘴。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user avatar   zong-heng-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两种产品定位产生的不同运营方法:

快餐:面向的是“凑活吃一顿饭”的人群,因此运营目标是薄利多销,毛利率低(相比较餐馆而言),周转率高。在品质可接受情况下,降低菜品成本和管理成本。

降低菜品成本:(不讨论歪门邪道),定点采购,菜式固定,提供相对有限的选择,以批量降低采购价格,反复估计用量,优化运营。

降低管理成本:提前收费,减少点单复杂度,产品套餐化,减少点单的人员服务成本。缩短客人的就餐时间,提高桌椅等固定资产利用率。一般后端都有强大的中央厨房和物流做基础,食品在进入餐厅以前就是半成品了,没有真正的厨师,节省厨师和现场的场地成本,在现场只是加热加工。

客户体验目标:干净卫生,快捷简便,但不适宜长坐,还要刻意降低“闲坐,闲聊者的体验”,达到“吃完就走,还没有什么不满意”客户行为目标。提前收费有时候还刻意制造一种心理暗示:饭吃完了单买了,你还坐在这儿干嘛?

饭馆:面向“享受口味,服务型消费”,与快餐相比,要现做现卖。毛利率高,厨子要有一定水平。要制造菜市多样性和新鲜感。

菜品库存有一定报废率存在。……

简单的说,运营目标上面,一个重在“节流”,一个重在“开源”。


user avatar   xi-da-men-guan-ren-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user avatar   lingxian-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哦?毛熊和鹰酱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要成真了?

加油。




  

相关话题

  历史上刘备和曹操谁的武力比较高? 
  曹叡给刘协上谥号“汉献帝”,刘备给刘协上谥号“汉愍帝”,为什么后世一般用曹叡给的,而不用刘备给的呢? 
  如果一个季汉粉穿越成了孙权,会怎么样? 
  晚年的贾诩有没有看出司马懿的野心和潜在的危险? 
  如何劝说刘备放弃东征报仇? 
  鲁肃是不是刘备派到孙权那边的内奸啊? 
  刘备是个地痞,还是英雄? 
  刘备为关羽报仇,究竟是兄弟情深还是出于荆州利益的考量? 
  东汉朝廷的禁军主体最终落到那个汉末军阀手中?能不能梳理一下脉络? 
  赵云为什么被高估得这么厉害? 

前一个讨论
世界要变成什么样,才不会有人抱怨世界不公平?
下一个讨论
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所学的知识?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