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单字名本来就是先秦和秦汉的主流,再加上西汉末年王莽搞了一个“复古”的“二名之禁”,要求大家只能用单字名不能用二字名,所以到了东汉以及魏晋南北朝就很少见二字名了。
例如王莽的长孙本来叫王会宗,因为“二名之禁”改成了王宗,后来犯事了又被王莽改回二字以示贬辱。
王莽“复古”的根据是儒家经典《公羊传》“二名非礼也”,但是这里的“二名”实际上是两个名字而非二字名。
到了唐朝,开始流行取“字辈”,很多二字名实际上是“字辈+单字名”;而且人口越来越多,取单字名老是重名,所以大家也就不管什么“二名之禁”(实际上王莽死后这玩意儿就废了)了。
王莽那时候有一个很著名的重名:两个刘秀。
著名文学家刘向的儿子刘歆,为了避汉哀帝刘欣的讳(同音不同字)改叫刘秀了,先是巴结王莽鼓吹“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帮王莽篡位找经学依据;后来和王莽关系僵了,自己编了一个谶纬“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被王莽发现后砍了脑袋。
但是王莽砍了一个刘秀还有一个刘秀,刘歆死后不久,另一个刘秀打赢了著名的昆阳之战。
此外还有两个王匡的重名,王莽手下有一个“太师王匡”,更始帝手下有一个“定国上公王匡”,《后汉书》中就有“王匡攻打王匡”的记载。
另外,平民对这个“二名之禁”是不太在乎的,愿意叫啥就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