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国庆档电影《长津湖》中陆战一师撤退过程中向志愿军冰雕连敬礼的桥段? 第2页

        

user avatar   liu-huan-39-11-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战争片除了少数几部有深度思考。其他的剧都很样板化。比如

一指战员没文化,嘴里总是脏话。

但其实zg很多指战员很幽默风趣,风度翩翩的。往往深入简出。

二外军将领总是有原则,骑士精神的。

不知道什么风气,中国剧里总要来个外军外国人的认可。比如《长津湖》里就非要美军给冰雕连敬礼。其实美军看到冰雕连,是用机枪步枪扫射了战士的遗体来发泄愤怒。且美军从来不是什么正义之师,朝鲜战争里没少杀平民和俘虏。还用了毒气弹。美国大兵,文化素质并不高,杀人取乐,强奸妇女,欺凌盟友,卫生邋遢,衣着不整,总以自己的利益为第一,自私的很。不知道为什么电视剧总要美化外军。搞得衣着整齐,喝个咖啡,骑士精神。唉

三 gmd军总是很有教养。

好多剧里都要把g军描述的衣着整洁,很有教养,谈吐文雅。

事实上g军里殴打辱骂下属,有钱了就去嫖娼赌博,逃兵还要抢劫百姓。十足的兵痞,这跟tg当时按时起床。早晚学习,上午下午军事训练,三大纪律没法比啊。人民子弟兵,是zg特有的。不是所有国家士兵都跟百姓关系好的。

四 tg军打仗全靠人海堆

电视剧里,我军好多场景刻画都是人海战术,先是接到上面命令,然后下面一定是要拼死把什么什么拿下。然后画面就是人堆人。我军很多时候,面对敌人火力优势,的确死伤惨重。但我军大多时候还是很注重战术的,教员的四渡赤水就不用说了,解放战争的围点打援,分割包围,朝鲜时的穿插迂回,很多战术杰作。我军其实很会向敌人学习,还有自我的发明创新。但是很多战争剧里很少看到优秀精彩的战术。都是视死如归的悲壮煽情。

五。龙套的flag

打完这场仗,看媳妇看父母看小孩。或者回去盖房结婚种地等。。。一看到这些,该龙套必死。唉。其实很多感情不必渲染,因为故事本身就够震撼悲壮了。而且震撼不是只有死亡。张桃芳的枪,猛虎团的旗,一句班长,一声軍号,一把泥土里的子弹壳,很多细节就够人泪流满面了。希望编剧者能多用点心。不要千篇一律,立个flag然后马上牺牲。

还有的请大家补充


user avatar   zhao-guo-xing-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刚刚翻译了陆战队一个连队的长津湖战斗


“哈布拉回忆说“我们当时都已经精疲力竭了,大家虽然都知道中国人的反击必然到来,但地面结了一层冰,G连大部分人都挖不动工事了。我们要么就毫无遮拦的暴露在冻土上,要么只能用中国人的尸体垒工事”,他也跟自己的手下说“给我找一具尸体来”。”

“激战结束之后,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很多人是被H连的机枪打死的。战斗结束以后,莱比的这支小部队又赶往另外一处吃紧的阵地增援,他看到尸体中有个还活着的中国人,血迹斑斑伤痕累累,但仍然举起步枪瞄准莱比。

莱比回忆“他的情况糟透了,几发机枪子弹穿透了他的胸口”。突然H连有个小伙子大喊:“毙了这个狗娘养的,他打死了我们连的弟兄”。这个志愿军士兵仍然徒劳地想要扣动毛瑟步枪的扳机,莱比冲上去一把抢走了步枪“我想,杀戮已经够多了,我们两个人对视了足有一两分钟,我就是不想朝他开枪”。过了一会儿,这个中国士兵瘫倒在地,死了。”

战争中军人的心态并不是太好理解,看到阵亡或重伤的敌人,有些人会愤恨,但也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毕竟矢石交加,自己说不定下一刻也会曝尸荒野或者奄奄一息落入敌人手里,而且敌人并不一定是仇人,两拨人殊死搏杀不是有什么私人恩怨。

当然,敬礼的话有点矫情,如果改成美军士兵给重伤的中国士兵一根烟,可能更自然,如果补一枪尤佳,更表现了美军残暴不仁。

但是我更希望就事论事,不要因为剧情有问题就说主创是思想犯。


user avatar   hun-yong-si-yan-li-chang-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日本鬼子给抗战烈士上坟一样,把侵略战争和反侵略战争混为一谈,以便粉饰自己的侵略罪行。

当你为美日鬼子祭奠烈士而感慨“人性复杂”时,哪怕这个思考过程只浪费了一秒钟,它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因为这一秒钟足够它们开枪打死你!

然后,

2016年,美国出品了纪录片《The Battle of Chosin》,片中美军士兵回忆长津湖战役时说:

这才是法西斯军队的真实面目,和日本鬼子一样伪善凶残。

在朝鲜被志愿军打得屁滚尿流的麦影帝,二战时曾扔下同僚钻潜艇逃跑。在这个美国鬼子逃跑后,日本鬼子侵占南亚。和美国鬼子一样,日本鬼子继续掠夺南亚人民。以抢汽车为例:

像等公交一样,日本鬼子先站路边看着,等有顺眼的车经过时它就会把车拦下,彬彬有礼地建议车主自己走回家,并向被抢的车主鞠躬致意:抢了你的车,真是不好意思。

鞠躬比敬礼的致敬程度还高,要是有人把鬼子抢车的情节拍成电影,我相信不会有人说:你看被抢的人多英勇,日本鬼子都要向他鞠躬。

这种自我欺骗的洗白思想不是日本独有,在各种类型的法西斯国家都有表现,并在美国鬼子的《兄弟连》片尾德军投降演讲一幕中达到高峰。

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也是一场艰苦的战争。你们英勇并且骄傲地为德国作战,你们是不平凡的一群,彼此紧密相连,这样的情谊存在也只存在于战斗中
象兄弟一样,共同使用散兵坑,在最需要的时刻彼此互相扶持,你们共同面对死亡,一同接受磨难。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为能够与你们每个人共同服役而感到骄傲。你们有权享受永远快乐而和平的生活

对德国鬼子尊敬吧?鄙格高吧?

慷他人之慨谁不会啊?

美国鬼子也和日本鬼子打过,要是《血战太平洋》里丫再照着《兄弟连》那样再来一段:

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也是一场艰苦的战争。你们英勇并骄傲的为天皇作战,你们是不平凡的一群,彼此紧密相连,这样的情谊只存在于大东亚圣战中
在兄弟之间,共同使用散兵坑,在最需要的时刻彼此扶持,在南京你们共同面对死亡,一起接受磨难。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很骄傲能与每个人共同服役,你们有权享受永远的快乐的和平生活


中国观众看完了还会不会觉得美国鬼子鄙格高?

要是好宣部再出品个《血战中东》,片尾再来一段:

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也是一场艰苦的战争。你们英勇并骄傲的为真主作战,你们是不平凡的一群,彼此紧密相连,这样的情谊只存在于圣战中
在兄弟之间,共同使用散兵坑,在最需要的时刻彼此扶持,在911那年,你们共同面对死亡,一起接受磨难。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很骄傲能与每个人共同服役,你们有权享受永远的快乐的和平生活


中东观众看完了还会不会觉得美国鬼子鄙格高?


现实就是《血战太平洋》没有那段台词,也没有《血战中东》这部剧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xu-nan-5-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实说,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一群武德过于充沛的神经病。太平洋战争期间陆战队的人形机器们,面对整个二战最能忍受鬼畜环境的日本人,他们也基本不会对敌人的忍耐力表示什么敬意,他们只会以此为乐,敌人的痛苦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赢家。所以建议不要对这种忽然骑士小说主角一样的描写抱太大期望。

陆战队在太平洋战场遇到过战死以后依旧在机枪前坚守岗位,尸体被大雨浇了一夜还纹丝不动的机枪手,怎么说也算是个尽忠职守的狠人吧,搁三国里都算是个低配典韦了。但是陆战队们看到此情此景,有敬佩地向这个低配典韦敬礼吗?没有。马润里有一个文静的小伙伴(回忆录原文如此,“很文静的小伙子”),用这人积了雨水的下半截脑壳当投壶玩。拿骑士文学的标准,来烘托这种脑子里全是中世纪血腥暴力内容的杀人机器,未免太玛丽苏了。

当欧洲战场的美国陆军沉迷寻找德国军官的鲁格手枪寄回家,证明自己光宗耀祖的时候。太平洋战场的马润鬼畜们,证明自己光宗耀祖的方式是找一个死的造型不错的日本人,等日本人烂干净之后洗白白,先合影留念然后把洗白白的日本骷髅寄回家,这样江东父老就知道自己在战场上光宗耀祖了。

部分武德没有那么充沛,相对现实一点的陆战队士兵,沉迷收集日本人的假牙,死人的搜完了就去医院找日本伤兵拿枪托活撬。军医也不敢拦,只敢劝回忆录的作者,因为就他一个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作者想了想自己的确是个文化人,作为文化人不应该从活人嘴里撬假牙,就收手了。可想而知那些没受过教育的陆战队员是什么神仙。

所以不要对艺术化加工的情节抱过高的期望,这些精神还活在西进时代猎头皮的日耳曼蛮子绝大多数时间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样能找个纪念品寄回家证明自己光宗耀祖,剩下的时间在操心怎么样想办法搞点酒精来爽一爽。只要不去侮辱烈士们的遗体,都算这帮美利坚红脖子野蛮人道德开窍了。

志愿军的战士们的伟大和不屈,已经通过累累的战果展现的淋漓尽致了。何必要还继续用这种30年前这种“连x国人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的老一套方法去画蛇添足呢?


回头找了一下文献,上面二战美军的记录都是来自一个叫斯莱基的陆战队员,他出身医生家庭,战后在大学里做生物学教授。1981年写了一部很著名的回忆录《帛琉冲绳旧事》,最后部分改编成了著名电视剧《太平洋战争》,一些著名的影视镜头其实就是以他的见闻为原型。这里是他的采访口述,上面我有一部分细节记错了,以口述内容为准。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如何评价美国军人的问题。

观众是如何认识美国军人的?

在整个朝鲜战场,美国军人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要知道,在整个长津湖战役,美国陆战一师的表现不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不能将美国军人等同于美国政治家。

他们可并不想在这遥远的地方和一群陌生人作战。

在相关的回忆录中,美国军人充满了抱怨,长津湖地区严寒的气候,恶劣的作战条件,令人恐怖的哨子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的外国军人。美国陆战一师战功赫赫,打胜仗几乎是家常便饭,被中国军队的攻势打得狼狈不堪,不断退却,这可是陆战一师军事史上不光彩的一面。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陆战一师的战斗意志非常顽强,并不是一昧逃跑,仍然有断后英雄,组织防线拦阻志愿军的攻势,为掩护全军撤退付出了生命。

站在美国军人的立场,他们也是美国的英雄。中国军人为了祖国浴血奋战,美国军人不也是为了美国的利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尊重敌人,这才是一支正义之师应该做的事情。

美国军人在撤退的时候,看见了一支令人敬佩的力量,同样伟大的中国军人,应该怎么表现?在电影中如何表现这一情节?

为了迎合国内观众的情绪而去丑化他们?

这种做法是低劣的,令人作呕的。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反映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电影,丑化的都是政治家,麦克阿瑟、杜鲁门、李承晚。

而对于美国士兵,绝大部分都是在反映他们的作战也十分顽强。就像是《上甘岭》《英雄儿女》这样的影片中,志愿军作战勇猛,而美国军人依然顶着炮火往上冲。英雄王成在被敌人包围,已经逼近阵地的时候,抱着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尽管有美国军人惊慌失措的一面,但是毕竟他们也到达了指定位置,作为军人不负使命。

志愿军战士的回忆录中,始终对于美国军人采取正面描述,认为这些人不是孬种,也是大鼻子好汉。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尽到了全力,功勋卓著,但是也没有完全吃掉对方,以全歼敌人的战略部署,实际上只做到了击溃战。

为什么不能完全吃掉敌人?

除了美军装备优先后勤保障有力之外,美国军人不可小视。

这是一支值得尊敬的敌方队伍。

因此,要表现出对敌人的尊重,就要进行正面描写。

如果在电影中,采用美国军人侮辱志愿军遗体,对着尸体开枪的镜头,这不过是反映美军胆小如鼠,杯弓蛇影,而且毫无人性。这就是为了吸引流量,刻意制造仇恨。

采用美军对着志愿军英雄敬礼的镜头,说明美军是有计划撤退,经过仔细侦查,认识到这些犹如冰雕的战士已经不能再威胁他们的撤退行动,在紧急的撤退途中,仍然有礼貌的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军人,以军人之礼致敬最伟大的敌人。

不能小看美国军人。

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武侠小说,不管是金庸还是古龙,高手决战,彼此是要相互尊敬的。华山论剑,五大高手打累了,黄药师还拿九花玉露丸分给大家,以武功决胜负,而不是为了天下第一耍流氓。美国的西部牛仔片,高手最后对决的时候,也讲究公平决斗,再大的仇恨,都不能代替对敌人的尊敬。

志愿军靠实力赢得战争,美国军人靠实力维持住了三八线,冰雕连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赢得了敌方军人的军礼,这是军人荣耀!


美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视,一昧高喊口号,民族情绪高涨,学着日本那样称呼“米畜”,这是错误的。头脑发昏,必然会做出错误的选择。现在的民族主义声浪太高了,太危险。

这部影片 美国注定不会引进,这就是一部内宣的片子。这不是要你去和美国人共情,而是在不畏惧敌人的情况下,认识到敌人依然非常强大。

这么写当然很不讨好,在一大堆高喊口号的回答中,我保持冷静。客观分析。不期望你的点赞,能看一下也好。


user avatar   fan-jian-zhu-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也是我给长津湖打中评的原因


user avatar   zhi-he-yo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一代人就是这样啦,中国人做的好不好,一定要一个大鼻子洋人来肯定不然不算数。

比如金坷垃广告…


user avatar   zhang-shuai-guo-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军什么样直接快进到第57分钟

“我们同日本、国民党、伪军、汉奸都较量过,但真正向我们跪下缴枪的,还真就只有美军”

【《冰血长津湖》 揭秘长津湖之战-哔哩哔哩纪录片】https://b23.tv/ep350065

我愿称昂撒民族为“小岛秀夫”,盘踞岛国左右横跳秀啊秀,只有武器装备碾压时出来六神装装逼,其他时间仗着自己的海外地理优势坐山斗蛐蛐挑拨离间唯恐天下不乱。

如此武德你指望他干什么。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旗帜鲜明的建议:

高赞回答不应机械错误的宣传日本兵残杀抗日战士的事件。

~~~~~

如果是想从日本兵的反应来衬托抗日战士的英勇,个人想说这是糊涂的愚蠢的方式,如同那落后愚昧的民国,记得当年还有类似的描述在自媒体的张自忠、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中。

自己的英雄,应该用自己民族的文化方式去纪念和宣扬!

日本自身就有切腹介错的变态死亡文化,以及基础深厚的自杀文化,这是一种人性的扭曲和变态,如同人殉一样应该被唾弃。

个人祖上有新四军地下党被日本人酷刑折磨、军犬咬死的烈士,还是发生在45年日本投降前的几个月,当时日军疯狂反抗失败的颓势,疯狂抓捕地下抗日人士。是不是都要让日本兵屠杀后,收个尸,列个队,作为后代就能无上光荣?

绝对的错误!

真正的光荣应该是“他们居然不投降,还敢还击。”这样的军人霸气和勇气,而不是敌人的怜悯和表面功夫。

对待日本人,美国的文化队伍才是正道:在美剧太平洋战争中,让奥斯卡影帝,对着削掉半个脑袋的日军脑壳尿壶拉尿、投石子玩,不知道日本观众是什么感受。


user avatar   zhong-de-ren-d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黄码管理哪够?“黄码管理+征信档案”配合使用效果最佳,是当前最有效的管理措施。


一些地方把闯红灯、错误垃圾分类、手机声音外放、公交吃东西等等纳入失信行为,这个未参与全员核算检测的,不仅仅要黄码管理,更得上个人征信管理系统,还有啥措施,一并上。

回答完这个,才发现另外一个热点:河南教育厅规定「学生寒假违规补课将计入个人诚信档案 」zhihu.com/question/5126


1:全员核酸急迫性:一个没有大规模新增病例的城市2天内全部核酸的急迫性在哪里?

过往一年黑龙江VS上海市新增病例对比

2:全员核酸必要性在哪里?上海新增病例每天基本没断过,虽然大多是入境者,市区也出现过多次病例情况了,也都没那么紧张。最大规模的也就是迪斯尼那次几万人次核酸,也被人喷不科学。即便是做核酸也在很小范围才有,精确到小区的单元楼。我隔壁先后两个楼被临时封闭2天做核酸,但对其他楼没有任何影响。

3:擅变黄码科学性在哪里:健康码颜色制定本来是从科学范围来预估一个风险可能性,不管三七二十八直接变黄码的操作真是高,实在是高!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纪录片《掬水月在手》? 
  有哪些中国人的姓名听起来很美逼格很高? 
  有哪些可以说是完胜的战争或战役?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明真的曾领先世界吗? 
  有哪些有名的日本动漫改编自其他国家作品的? 
  “灰色牲口”这个词的出处? 
  西虹市首富电影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桥段? 
  会不会在数学发展足够先进的时候,人们学100年也几乎达不到当时最前沿数学领域,使得数学无法继续发展? 
  如何评价守四行仓库再撤退到租界后,谋杀了谢晋元的那几个士兵?该不该一起纪念他们? 
  如何评价《你的名字》将被好莱坞改编为真人电影? 

前一个讨论
“东德错误”是一个梗还是真实发生的?
下一个讨论
等60后70后老去,80后90后占社会主导地位,掌握社会资源的时候,中国社会是否会变得更加理性化和法治化?





© 2025-02-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