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唐代长安城的防御力为什么这么差?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顾兄说的那个,城池越大越不好守的论断,不对。

例子就是南京城。

南京城自从朱元璋建好,到清朝覆灭,这五百五十多年之间数次被围,可硬碰硬打进去的,就两次,一次是1853年太平军攻入江宁府,一次是1864年清军攻入天京城。

唐代长安城不好守,有个问题就是本身设计就不便于防守。南京城聚宝门那种迷之瓮城,我当初围着南京城墙跑了一天,对着几乎拆没了的太平门,想出的办法也只能是炸塌城墙冲进去。长安城无论在城墙规格还是城门瓮城等设计上,都没有太关注于军事防守。

另一个就是,长安城街衢宽阔且直来直去。这对于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帝都来说增色不少,可放在军事防御上来说,简直就是噩梦。直来直去的宽阔街道,意味着只要我随意攻破一座城门,就可以迅速内外夹击攻下其他城门,然后城池就易手了。

例子还是南京。

1853年太平军攻入南京,是从太平门进去的。可在攻破太平门之前,太平军已经拿下了仪凤门。可问题在于,南京城池内部街道的曲折,成功阻挡住了攻入城内的太平军们,他们甚至没办法在仪凤门内侧打出一片立足之地——可若是打的是长安,那就简单多了,沿着大街往前冲,就是另一个城门。

事实上,中国古代城池还确实有这么一个两门不相对的习惯,就是不把东西或者南北对应的城门用一条笔直大街连起来,往往会错一条街。南京城不是,北京城也不是,元大都也不是,独长安城如此。

除此之外,长安城外围没有贴城防御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以1864年南京为例,清军在直接攻击南京城墙之前,啃了好几个月的钟山天保城,天保城陷落之后又啃距离太平门不过三里地的地堡城,地堡城失陷之后才得以直接攻击太平门。北京城同样如此,想攻击德胜门安定门,得先拿下北边五里地远的北土城防线。而长安城地势开阔,几乎没有这样的外围防御点,自然在丢失大外围的几个州县之后,只能选择背城一战,或者登城固守。

你都登城固守了,那不就是盘里的肉了么?


user avatar   miao-mao-1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长安城墙修的再大实际意义并不大,长安城或者说整个关中所有城市的城墙就是秦之四塞,扼守东面防御来自中原地区敌人的潼关,扼守东南来自江汉平原敌人的武关,扼守西北来自陇右敌人的萧关,扼守来自四川敌人的大散关。

长安城的东门就是潼关,打下潼关就等于占领了长安。历代统治者不仅仅是唐实际上并没有在关中同叛军作战的打算,刘邦进入关中,秦王子婴直接开城投降,安禄山叛军一破潼关,玄宗直接跑路。

哥舒翰将兵八万与贼将崔乾祐战于灵宝(函谷关)西原,官军大败,死者十六七。其日,李光弼与贼将史思明战于常山东嘉山,大破之,斩获数万计。辛卯,哥舒翰至潼关,为其帐下火拔归仁以左右数十骑执之降贼,关门不守,京师大骇,河东、华阴、上洛等郡皆委城而走。甲午,将谋幸蜀。 旧唐书 玄宗本纪

潼关函谷关一丢,整个关中就开始逃难了。

唐代在都城长安的规划上并没有建造瓮城,并且开城门八座

这种城市规划那那都是缺口,那那都是叛军进攻好方位,这种规划的城池还是别守算了,跑路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长安不守的话守那?去守大散关和萧关,要想收复关中,必须占据这两个关隘。大散关一旦被拿下,叛军就可以拿下汉中,汉中被拿下,四川也就不远了,顺便提一句,四川和关中类似,如果敌军攻入川中,成都也是一捅就爆。拿下潼关,长安就完全暴露在敌军面前了,如果援军要救援长安,那么就只有从四川和甘肃调兵和叛军在关中野战,要是野战不过,关中就会被叛军控制,关中被拿下之后,防线就收缩到大散关萧关,如果叛军占据大散关武关萧关,连两省援军都没了

金兵进攻汴京宋庭征召各地军队勤王,山东山西河北是主战场出不了兵,战争地点在河南,河南位于中原,四通八达各省军队都能赶到勤王。汉地18省,没了四省,还有14省援军。如果徽钦二宗不作死的,汴京守卫战可能变成一场漂亮的中心开花战例,金军必下汴京,各省援军不断抵达中原与金军交战,金军久攻汴京不下,汴京军民死守,金军有生力量不断被消耗,最后金军支撑不住,求和。


金军攻宋主要分两路军,东路军和西路军,东路军由金兀术率领从河北出发,西路军由粘罕率领从以前的辽西京大同出发,北京和开封同属于华北平原,地势一马平川,只有一条黄河天险可守,等金军过河的时候突然袭击,这样金军就过不了河了,结果宋军在金军渡河的时候不动如山,汴京的最后一条屏障也没了,金军铁浮屠横冲直撞很容易就打到了开封,对开封进行围城,粘罕被堵在了太原。这是第一次汴京之围,第一次金军围城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上一段说的,宋金开始议和。金军要求割让军事重镇太原府,中山府,河间府,金军退了之后,三镇交割迟迟不能进行,宋庭派西路军救援太原,失败,西路军由于经常和西夏打仗是宋庭的精锐部队,西路军也没了,太原失陷

金军开始第二次伐宋,和第一次伐宋不同的是,这次太原被攻克,打下晋南渡过黄河就是洛阳。金兀术和粘罕开始攻陷汴京周围的城市,各路援军被堵在路上,汴京变成了一座孤城。这时候城池的作用才显现出来了,汴京是座坚城,内有人口一百多万,里面水源粮食充足,坚守城池守个一两年不是问题,到时候情况说不定就变了,张巡守睢阳,都守了那么久。偏偏徽钦二宗要作死,派什么六甲神兵去跟金军作战,最终汴京外城失陷,不久后汴京就被攻破了。城池的作用在汴京守卫战并没有明显的体现。

岳飞:"国家都汴,恃河北以为固。苟冯据要冲,峙列重镇,一城受围,则诸城或挠或救,金人不能窥河南,而京师根本之地固矣。

失去燕云十六州之后,宋和辽金之间的国界就是太原和黄河。失去大同之后,晋北无险可守,一打仗,晋北就没了。失去北京之后,华北无险可守,一打仗,轻轻松松就打到黄河边上了。

安史之乱,靖难之役,蒙古灭金,或多或少的体现了这些道理。

当北京也先受到围攻的时候,明廷坚守城池,各省援军不断赶到,援军有16省(少的是山西和河北,当时也先同时进攻北京和大同),浙江军都来了,敌我的兵力对比不断发生变化,最后于谦一举击败来犯敌军。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是自南向北打,围住北京城,援军要么是真赶不来,要么是划水,要么是不想赶来,北京城就这样被破了

国都守卫战中最重要的是援军,城池只是起辅助因素。都打到国都了,守城将士要是能够野战的过敌军也就不会被打到这了,守城将士只有固守,如果没有援军,一直被围,就是再坚固的城池也会被攻破的。君士坦丁堡比西安城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但是君士坦丁十一世只有一座城,他从一开始就输了,只是能撑多久的问题。城池的防御力是影响守城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user avatar   chen-chen-20-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唐长安城地盘太大,人口太多。唐朝长安城市辖区人口达到两百万人,城墙内就超过一百万。唐朝前期以后常态下关中的粮食供给就一直不能完全自足,需要依赖大运河转运至渭河,战时只会更加严重。相比而言明清北京城面积要小,人口自然也少。明代时北京城人口刚抵七十万(万历年间),清代中期超过百万,但是那时全国人口已经逾亿。唐时长安城周围驻军虽在全国算多,比如神策军曾达到十五至十八万,但是城市面积达到可怕的84平方公里,是北京的一倍半,又处于平原之上,防守起来战线拉长之后兵力就分散了。况且本来神策军所负责的驻防范围则不仅仅是长安城,而是整个关中京畿地区,兵力分散就更加严重。因此可想而知,在战时这么多人口可不是一般小城在守城战时能够安分凝聚的。市民人口大于部队数量,又没吃的……

城筑得太大的一个后果就是战时防守很难组织,守备军队人数要够,调动要快,其成本远比在关中四塞的四个关卡进行防守要高。因此广义上的长安就是整个关中组成的京畿地区。恰好关中四个方向均有险可守,东门潼关,西门散关,北门萧关,南门武关,就天然形成了一个城防体系。所以实际上整个关中地区是一座大“城”,历朝历代也是对关中整体进行规划的。而长安城本身则更像是整个关中的“皇城”或者说“内城”了。从这个角度讲,不光长安,任何一座古代城市一旦外城被突破,内城防守的失败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另外一点就是潼关距离长安城的距离非常合理,探哨快马加鞭一两天可到,而大部队行进则需要四五天或更慢,这就给了城内足够的周转时间逃跑。所以基本上只要潼关一败长安城内的组织就撤了然后开门投降,反正也打不赢,连打都没怎么打过。

相比来说,汉长安城的规模要合理得多(见后图),因此每逢乱世还尚可一战。实际上汉长安城才是古代史上以同一座城郭矗立时间最长的城池,自西汉刘邦筑城到隋代废弃,这座城池被使用了超过九百年,也说明西汉建城之合理。明清西安城更小,但因为城高墙厚,在民国时期尚有二虎守长安一战,也能说明其防御能力。

唐长安城的设计、规划和建设在当时是大大超前于中古时期的时代发展的。在一千年的跨度上都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城。直到二十一世纪初,现代西安市的主城区规模才将将覆盖了当年唐长安城的城墙范围。对于一千年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这座伟大的城市更像是帝国时代游戏中奇迹建筑般的存在。她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一座都城,甚至是一座城市,是中华帝国所创建的文明处于最巅峰时期的象征,是统一大帝国恢宏气度的体现。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长安城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是远超过我们这个时代任何一座城市的原因吧。

因为她确实太美了。



user avatar   gu-ze-yu-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冷兵器时代的军事规律而言,越是大规模的雄城大邑越难以长时间坚守,因为越庞大的城市里会有越多的非军事人口,他们会消耗大量粮食,而且组织困难,会导致城池内部秩序混乱。其次大城市的规模会带来更加漫长的防线,更多的潜在防御漏洞。最后,要形成大型城市,势必要选择平川地形,大河左近,这就为防守增加了难度。

中国历史上以城市而非军事堡垒为背景的史诗级防御作战,很少是围绕名城大邑发生的,常常都是睢阳、昆阳、镇江、高邮、襄樊之类的小城市(别觉得襄阳是什么大城市,荆襄之地的核心城市是荆州(江陵)、鄂州(武汉三镇),而襄阳和樊城一南一北夹汉水为城,要点在于汉水水运和二城之间的互相支援,其实襄阳和樊城都不算大,根据《襄阳守城录》记载,襄阳城周长九宋里出头,而被赵光义平毁之后新建的宋太原周长都有十一里,开封周长达到50里,可见其小),而真正围绕省级行政单位首府的大城市发生的防御作战,比较著名的胜利就是安史之乱时期的李光弼太原之战,明朝朱高炽北平之战和于谦北京之战,都属于典型的个例。

中国古代城池一般都是类似核桃的状况,防御设施围绕城墙构建,一旦城墙被攻破,基本上就是胜负已定,很少有守方能在城墙被攻破、敌军大举入城的情况下靠着巷战把敌军打出去,除非是攻防处于绝对的数量劣势当中。攻城方比守城方数量劣势本来就少见,还能破城,可见守方是有多烂。没错,我说的就是北宋开封……

而太原和北京本来就是建立在军事目的上的城市,其城池从基本设计上就是为军事用途服务。看看老照片上北京城墙那森然林立的马面,你就能理解到底为什么也先太师会在这样一座大城市面前碰一鼻子灰。

事实上,并不是墙低就是问题,宋朝有一句军事谚语:“墙贵低,门贵多,若无反击,势难坚守”,古典时代的华夏武人们才不会像明末的菜鸡们那样傻站在城墙上等着人来打,背城阵战是基本素质,防守反击是基本要求,城内的军队随时准备着出城反击。

一座为了军事目的构建的城池,通常不宜过大,如果能占据自然天险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就只好靠城市的设施来弥补:

城墙不应过高,应当曲折坚厚;马面长且密,马面上起城楼;城墙外有羊马墙遮挡,多道壕沟环绕;城门小而多,有瓮城保护,一般而言内瓮城优于外瓮城;城墙后有高台,架设各种器械,不仅城外有护城河,城墙后缘还有内壕以防止挖地道偷袭;如果城池有水门,还要在水门内外沿着河道修筑夹河甬道,如果临近大河,还要修筑甬道和堡垒确保城池与渡口的联系等等……

这一切的军事设施都会严重阻碍一座城市的民生用途,而一座大城市,数以十万计的百姓繁衍生息,进进出出,生意买卖,这些设施显然在承平时代是不可能维持的,但是一旦战争突然爆发,这些东西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补全的。

其实即便是太原和北京,也不乏像个鸡蛋一样被一戳就碎的时候,唐初东突厥汗国的牙账就扎在定襄,太原分分钟就是前线战场,这个李唐起家之地也结结实实的在唐突两军手里易手过几次,宋初赵二那个废渣都靠着宋军战力硬啃下了太原,居然傻逼一样的把这座被称为天下肩背的雄城彻底平毁,当然了,我之前说过,守城之战,小城好守,事实上北宋末年女真名帅宗翰以围点打援之法围困并州(新太原)而宋将王禀率军守城长达二百五十多天时间,也证明了确实小城池比大城更容易坚守。北京就不说了,在明清之前的时代,这地方从来就是前线,三面临敌,异族的铁蹄随时都会打到幽州城下,总的来说幽州城的防御作战还是败多胜少。

很显然,唐长安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城市,而且,由于李唐王朝在开国的一百三十年中所展示出的赫赫武威,以至于唐人根本不在乎长安的城防,唐初颉利可汗率大兵饮马渭水,李世民拉出唐军主力与突厥大军隔河对峙,完全没有准备守城的意思,颉利拿不准能不能击败二凤,于是只好勒索了一笔钱财,退兵离开,自此之后一百多年,长安就完全不知道外敌两个字怎么写,帝国的军队在远在万里之外的战场上追亡逐北,以至于唐人也没有动力去修筑长安的城防,这座城市的价值在于炫耀大唐帝国的威仪、满足长安百姓的生活需要、容纳东来西往的各国商贾……于是我们看到,唐长安城墙低矮平直,道路作棋盘状四通八达,没有瓮城,又多水门,总之就是完全没有考虑军事需要。

安史之乱之后,唐廷虽然不复盛唐武威,但是经历了中唐的中兴之后,长安的安全基本上还是有保证的,吐蕃入寇那次那是出了内鬼,泾原兵变干脆发生在长安城内,所以也不算是城防的问题。等到了晚唐,唐廷中央的军事实力被黄巢彻底扫干净之后,有没有城防也没有意义了,那时候就算把唐廷放到钓鱼城去,照样被各路强藩玩弄。

——————————————分割线————————————————

好啦,发完了脾气就把答案改回来。我真的是想不明白一些人的脑洞。

第一,鄂州是不是武汉三镇的前身?

第二,武汉三镇是不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充当着荆襄地区中心城市的角色?

第三,这是一篇讨论城市军事防御难度的答案,只是在一句括号里的补充话语里提到荆襄地区的中心城市,把江陵漏了。

然后那位同志上蹿下跳兴高采烈,终于抓住别人错误了,然后费了一缸的唾沫,一个正常人面对这种问题说一句“元代以前荆襄地区的核心城市是江陵”就完了,而这位同志到底有多无聊呢?请各位去观摩一下他的表演。

我倒是没删评论,你也别举报啊?呵呵。




  

相关话题

  有哪些和解放军有关的趣事? 
  如果在历史进化过程中,狮子会使用火了,会发生什么? 
  如何看待“满清误我华夏三百年”这句话? 
  孙中山是洪门大哥吗? 
  巨唐包括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吗? 
  历史上有哪些立国时特别强大却在极短时间内消亡的国家? 
  历史上有哪些底层人物成功上位并且报得大仇的例子? 
  在明朝秀才究竟是什么水平,武林外传里的秀才真的有看上去那么无能么? 
  金帐汗国对俄罗斯产生哪些的影响? 
  如何评价《大河报》作者在文史领域使用搜索关键词的论证方法,得出结论「洛阳在全唐诗的曝光度高于长安」? 

前一个讨论
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更有可能是必里克图汗爱猷识理达腊的弟弟还是儿子?
下一个讨论
西伯利亚如果属于中国,会建设成怎样?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