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很大,中国人很多。
2、从清末到民国,到1980年代,到前几天曝光的恒大高管备忘录。他们难道不也是很多人的父辈吗?他们哪里精打细算了呢?
3、我见过精于算计而走向人生巅峰的。没见过精打细算过上好日子的。
4、我见过精打细算,出于某种生活习惯的,但完全没有所谓生活的道理。
5、国家在去库存,在呼吁振兴内需,这个时候,提精打细算,其心可诛!这是要跟国家对着干吗?
历史上,精打细算的时候,不是战乱就是天灾。盛世与伟大作品涌现的时代,从来没有什么精打细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是谁不会死呢?谁又不愿意死在安乐中呢?
我长大后越发明白,只能开源,不可节流。
这题问的不对。我的父辈,包括姨姑舅叔这辈,是没人精打细算的,精打细算是我爷爷那辈人。
今天我想谈谈我是怎么从一个败家子蛀虫,慢慢蜕变成挣钱省钱小能手的。
前几年消费主义盛行的时候,流行的论调是: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当时我也被洗脑得厉害,觉得女人不花钱对自己好一点,就是留钱给小三用。
我妈妈以前也很能花钱,光被一个老同学带去小店,老板忽悠她买各种古董、宝石,就被骗了十万多。
去日本玩一次,在酒店门口的商店里一眼看中了,就给我买了个80多万日元的祖母绿,店员那个激动的,后来每天在店里看到我们经过门口,就跑出来点头哈腰鞠躬,持续了整整一周,最后我们只好躲着他跑。
在这种氛围下我膨胀了,觉得人就是要享受。结婚时我和老公去了毛里求斯和留尼旺,一下子就用了六万多,装修完房子后成功成为月光族。
婚后我一度消费都是这样的:
一口气买那么多,我的老脸有那么大吗???
下面这张图里黑色包装的化妆品就价值七八千。我每年都被Pola的日本老总请去喝茶吃点心。
我一点都不心疼,因为我当时刚生孩子不久,是全职妈妈,花的是老公的钱,虽然我老公也没挣多少钱。
对,我这种人放到网上就是被批斗得体无完肤的蛀虫,早晚会被生活毒打,活该被抛弃之类的。
直到家里存款再次只剩下五万块钱不到。
我压根不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一方面是养娃确实烧钱,另一方面是我的消费和收入不匹配。
然后我又得了病,一来姨妈就血崩如山倒,疼到好几天无法自理只能躺尸。后来查出是“不死的癌症”子宫腺肌症。虽然经过保守治疗我已经控制住了,但绝经前都需要用激素。
于是我的身材一下子吹气球,一年胖了30斤。看摸狮子的照片就知道我本来就不瘦,现在的肚子有多大请自行想象。我到现在还没能瘦下来。
看着镜子里猪一样的自己,我猛然醒了。
你再花钱打扮有啥用,只是棵被消费主义洗脑的韭菜,一辈子都成不了真正的贵妇。
你买不起豪车别墅,只能买点化妆品自欺欺人,还不如那些拿几个月工资买LV然后挤地铁的女孩,至少人家还靠自己工资还贷。
你复旦的同学当律师个个都年薪百万了,你每天除了带娃就是学英语(兴趣爱好)和打游戏,同学会你怎么好意思去?
你都变成这熊样了,脾气还烂的一笔,十指不沾阳春水,难道赌一辈子老公不嫌弃你?
在狠狠骂了一顿自己以后,我决定忘记我的贵妇梦,不要打开X红书。
看着嗷嗷待哺的娃没人带,我又不能出去工作,没办法了,要么投稿挣点钱吧。
我只好在家苦读母婴和教育书籍,当起了育儿博主。一开始我也没想获得收入,只是想买东西能便宜点,甚至获得品牌方的赠送。
做自媒体是个积累的过程,只要有耐心和毅力,脑子不太笨,就会有回报。
我从一篇稿费50开始写,三年写了五六百篇长文章,最后写到现在完全靠笔杆子养家糊口。
我发现写文章比打游戏更好玩,更有成就感。因为我喜欢看到大家感谢我、认可我。精神认同是我几年前一无所有时最缺的。
每年教师节还有很多人给我发祝福,我其实觉得自己愧对这个称呼,但说实话,我真的是比挣了5万块还高兴。天涯四美跟我表白的幸福感可能也不过如此?
有了这针鸡血,我每天可以工作十几个小时,偶尔会写到两三点钟甚至通宵。
我累到得了颈椎病和腰椎病、腱鞘炎。为了可持续发展,我现在不会再拿命换钱了。
因为身体健康的恶化是不可逆的,加上最近收入骤减,我转而在开销上节省。
第一就是减少可有可无的开销。
我现在都是用平价护肤品,再也不会买四位数的护肤品了,也只有精华会超过500。省下的钱拿去做医美,性价比更高。
我还发现了一个“钱去哪了”。被我一天一杯咖啡给喝掉了……
花的时候一点没有感觉,一杯咖啡而已,而且我这么辛苦,既要做好工作、还得带好孩子,提神不是应该吗?
钱花得理直气壮,不喝咖啡的时候我还要喝奶茶。
开心要喝、不开心更要喝,喜茶起步,接受不了档次比这低的。
结果,如果一天饮料开支是35元,一年就是1.2万。
终于知道父母辈的钱都是哪里省下的。
可有可无的小爱好,戒掉或者减少开支,积少成多能省下不少。
戒奶茶后,我的皮肤也变好了,省了买抗糖化保健品护肤品和粉底液的钱。
第二,不要为了省钱而省,才是最大的省钱之道。
这里的省钱不是说省吃俭用,而是指不要在所谓的优惠、羊毛上花太多时间。绝大多数情况,我们会薅羊毛不成,反被商家薅。
很久以前,我曾经也是一名羊毛党,但我现在却遵循时间就是金钱的原则,各种薅羊毛、返利、好评返现、打卡返现,几乎一律无视。
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时间是可以兑换挣钱能力的。我多看几本书,多写几篇文章,多研究几个产品,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未来的劳动产生更高的收益。
并且,你永远都没有商家精明。在你为了薅羊毛而投入宝贵的时间精力时,实际上你已经被这家商家所套牢了,很容易多花不必要的钱。
比如X猫搞双十一,很多年前是直接打对折,虽然网络会瘫痪,但价格可实诚了。
但现在全都得凑满减,跨店满300-30啥的,买个东西还得烧脑。我已经忙到没时间了,只想买个东西而已,竟然还要考我数学!!!
在这种漫天广告、还精准智能推送的购物环境下,我为了凑满减,一不留神又会买莫名其妙的东西,于是陷入了穷——想省钱——更穷的死循环。
还有一点,满减都是先抬高价格,然后让你又要抢券又要凑金额,不得不买一大堆东西回去,还浪费了很多计算满减的时间。要知道,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羊毛都出在羊身上。
戒除看到红包就要用掉,看到凑单满减就一定要凑满的坏习惯。反而可以让我们避免很多额外的开支。在改变了错误的消费观以后,你才能在投资余钱的时候也做到理性不冲动。
弱问,X多多的返现,有几个人拿到了?可能是有人拿到了,但我觉得这天天打卡的精力真不值得,眼睛都看瞎了。
这些不是精打细算,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三、做好风险预案。
我妈14年因为癌症去世,花了100多万都没看好,被迫卖房。
之前那个坑了她十万多的假古董老板良心过不去,追悼会竟然给了我爸三千块钱……
经历这件事以后,家境上一落千丈,但到今天也不敢想,如果不是父母有积蓄,靠我一个人扛,会怎么样。
只有当人真的遇到大事,才明白钱能解决世间80%的烦恼,剩下的不能解决,但是能缓解。
幸好我觉悟了。这件事也直接影响了我的理财策略。
前段时间我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在答案里明确表示,人到中年容易有各种意外,家庭必须有强的抗风险能力。
孩子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家里顶梁柱能顶得住,为她做避风港,同样重要。
成年人,不能不计代价,很多代价都承受不起。
该做好预案的还得做,比如重疾险、医疗险。
别误会,我不是卖保险的。只是我每次看到朋友圈里的水滴筹,还有我身边一家几口人都重病的,我就想到自己的事情然后感慨。
人的成长都是由一个个“顿悟时刻”组成的吧。
第四、理性投资
这两年,超前消费被批判,流行的论调也跟着改成了:存款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观念会跟时代背景有关,父辈们的精打细算是过苦日子留下的肌肉记忆。
我们80后出生的时候,已经升级成了家里的“小公主”、“小公子”。众星捧月的“皇室”家庭地位,从小就不懂什么叫“精打细算”。
而且独生子女一代,父母对教育比较重视,也没有机会帮着家里操劳。所以,对于父辈们精打细算的生活,甚至会抱怨他们不懂享受。
直到有一天,自己成家立业,当了父母,发现那么可爱的娃是碎钞机器,才想到要穿越回去,替我爸妈省点。
最近H大金服爆雷,每当这种事情发生,就会明白父母为什么要省钱,要攒存款,而不是全部投到高风险的理财里去。
也许他们也是为了给我们攒。手里有存款,遇事不慌张。
不仅要能挣,还得有一个规划,该花的花,该存的要存起来,才能一次性拿出一大笔钱。
不能挣多少、花多少,只顾自己潇洒,不知道钱都花哪了反正就没了。或者就是,一不小心就因为想要更高的利润,铤而走险,被卷入各种P2P、杀猪盘……
我甚至上个学外语互教的APP都会遇到套路高度疑似杀猪盘的。我不动声色就拉黑了。
要不是我机智,宁愿错杀一百,可能我好不容易攒的家当都打水漂了。
以上的内容,说白了就是财商教育。“财商”这个概念其实已经火了很多年。
世界著名的财商教育家罗伯特·清崎说过:“财商、智商、情商是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其中又以财商最为重要。”
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决定他可以赚到多少钱,而财商却决定了他能不能有计划、理性地花钱,并且以钱生钱。
所谓有钱,不是指你拥有多少金钱,而是指你能否合理支配、利用这些财富。
自己拥有高财商,并且把孩子也培养成高财商的娃,才是世世代代最省钱的好办法。
最珍贵的是我们的“懂”的这一刻,懂自己的真正需求,更理解家人,也更理解生活。
我是 @多语启蒙老沐哥 ,关注我,一起做高情商,有智慧,爱自己的家长~
带货答主们的狂欢
与民生疾苦何干
我想,大概是每月只有1400元,还要养活一家四口的那一刻。
2018年初,我家突如其来地抽中了北京市共有产权房,随之而来的首付掏空了我家的积蓄,甚至还找亲戚朋友借了钱。
精打细算,是因为真的没钱。
在一份凉皮都涨价到10元的2018年,1400元也就够买140份凉皮。就算我们一家四口一顿只吃3碗,也只够活15天。
去外面吃饭,肯定第一时间取缔。在家里吃饭,也要好好策划一番。
蛋白质
以前我老公爱吃牛羊肉,不爱吃猪肉。但牛羊肉贵呀,一斤至少25元,哪吃得起?于是,统一换成鸡肉,尤其是鸡胸肉!
一袋1000g的鸡胸肉,常有电商活动只要9.9元。但要吃好几个月鸡胸肉,那还得考虑如何换着花样烹饪:
加上当时超市时不时有3.9元10个的促销鸡蛋,以及自行泡发的豆皮豆腐丝,蛋白质的摄入算是搞定了。
蔬菜
第一个原则:少买缩水的!
比如菠菜,一烫、一挤水,一大把就变成拳头大小,太不划算,这种就绝对不在考虑之列。
要说好,那必须得是不缩水的蔬果最好:西蓝花简直是不二之选,还有根茎类的胡萝卜、土豆,都是我家饭桌上的常客!
第二个原则:尽量成袋买。
冬天的北京,还有农民一麻袋一麻袋进城卖的红薯,那就简直是穷人的福音了——棕红的网袋里兜上10斤红薯,虽然灰扑扑脏兮兮的,但只要拿回家细细洗刷干净,再上屉蒸透,小心翼翼揭开薄薄的外皮(一点果肉都不想浪费),热气和香味扑面而来,入口软香甜糯,既是蔬菜,又是杂粮,简直让人幸福极了!
第三个原则:尽量煮熟吃。
沙拉虽然省蔬菜,但生食总归容易带细菌病毒。那会真是生不起病,所以但凡入口的食物,尽量做熟——菜要做熟,肉要煮够15分钟。
好吃不好吃另说,至少先保证安全健康,否则一生病,去趟医院就是几百块……怕了怕了,病不起呀!
水果
这是我直到如今也最愧疚的,因为不舍得给孩子买新鲜水果。
当时红富士又大又甜,但5元/斤的,我没舍得给小萌买,而是拽着他的手快速走过水果摊。
后来,自己下楼,在一旁的框里挑挑捡捡,买了有点蔫儿,但依然可以吃的2.5元/斤的苹果。
从那时候开始,我一直跟孩子们说:
咱们尽量吃时令菜,一是应时节,二是好吃又便宜。
这可不就是我的爸爸妈妈当初常对我说的话吗?
孩子们长得快,那就买最简单的衣服。某宝批发白T恤,纯棉材质,买10件一共才86元。
直接穿干干净净的白T恤也很帅气,陪孩子一起用家里剩下的丙烯自制蒙德里安的格子也很好看。
唯一心疼的就是衣服上的油点——一旦沾染了,那是不顾一切地用力搓揉。
就算没钱,也要挺起腰板过日子;穿得简单,那也是干净整洁的简单。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我妈坚持衣服要手洗——一是洗衣机真的很难洗净油污,二是穿得干净本身,就是贫穷生活的体面。
可以穷,但不可以被说是因为懒,所以穷。
我还开始购买按斤批发的布料,颜色不挑,随机的最便宜。
在过节之际,亲手给孩子们缝制新衣服。
甚至还拿我老公的T恤,改成给孩子的衣服。
至于买给我老公的衣服,那就是外贸余单呗……
至于我自己的裙子和衣服,也很少超过30元
大概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开始身体地力行践行断舍离——花最少的钱,过最简单的生活。
衣服不需多,干净就好;每一件新品,都和衣柜里已有的衣服,形成多种搭配。
只要有一颗年轻的心,就不怕衣服廉价
只要坚持读书,就不怕撑不起气场
那时候,真的舍不得买玩具。
还记得小萌学校门口的文具店,一个奥特曼扭蛋要10元,想想真的是一顿饭钱,是真的舍不得!
后来,就在家自制了好多玩具。
可以把串珠翻出来,数数,按大小排列,摆画,都可以玩得开心又益智
假扮游戏(pretend game),让一个纸袋变成两个护士帽,孩子们都很开心
甚至,还可以把家里变成寻宝乐园,手绘寻宝地图,让孩子在家也能充满乐趣,度过快乐的时光。
而且,虽然我没钱买书,但我可以……带孩子去书店看书
拿上身份证和户口簿,带他们去图书馆翻阅各类书籍和绘本!
我可以,用手机里搜到的诗词,给孩子们讲琵琶行,讲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台99元的小爱同学,就可以给孩子讲三年的故事,让他们把学龄版西游记听了一百多遍,甚至背得滚瓜烂熟。
日子是穷,也是要精打细算,但坚持把自己和孩子都收拾得干净体面,坚持给孩子自己所能给的最好的一切。
以及,留一点点美好给自己。
原来,
他们那辈人,自己不舍得,是为了把更好的留给我们,
在下一辈的养育上,他们说买辅导书就买辅导书,说买文具就买文具,说交学费就交学费,从未犹豫过。
原来,
他们那辈人,要用力搓掉的不是一块油污,
而是油污背后懒婆娘的标签,留下穷人也能拥有的体面。
原来,
他们那辈人,嚼着一颗花生米,捏起一根针线,透过黎明的微光,看到的不只是一杯酒或者一件衣,
而是靠这双手的劳作,为孩子努力争取的、无限可能的未来。
时隔三年,今非昔比,我已经可以不眨眼地给孩子买一套几百块的衣服。
但当初那些贫穷日子里,精打细算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刻烙印下来。
家,可以简单
菜,不必重油重酱
但直面贫穷的勇气,通过努力去争取自己理想生活的信念,要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