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在文章之后的命运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an-jia-hao-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年,我的长子藤野达也在福井中学时,主讲汉文的管先生对他说“这本书上写了你父亲的事,你拿去看看。如果真是那么回事,给我们也讲一讲那些事情”。于是长子达也借回了周君写的书让我看,这些作品似乎都是佐藤翻译的。 这以后大概过了半年,管先生来和我会面,也谈到了书中所讲的那些事情。从管先生那里,我知道周君回国之后成了优秀的文学家。管先生去年去世了。

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会该有多么欢喜啊。 可是现在什么也无济于事了,真是遗憾。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农村里,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对文学是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前些天从报纸上得知周君鲁迅去世的消息,让我回忆起上面所说的那些事情。




节选自《谨记周树人君》


user avatar   justmorn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关藤野先生的资料现存的不多,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在内容上都多有疏漏和错误,因此只好自己动手找,因为时间仓促,如有错误烦请指出。


鲁迅在1906年辞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后,于1909年归国。此后:


1912年(明治四十五年)

鲁迅就读、藤野先生任职的仙台医学専門学校被并入東北帝国大学医学専門部


1915年(大正四年)

在文部省第10号令的指导下,東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开设,東北帝国大学医学専門部在同年停止招生,并且于1918年正式关停。

实质上来讲,所谓的「医学専門学校」在当时的日本可以看作一种培养医学生的专科学校,学制一般是4~5年。在当时教育改革的环境下,仙台医学専門学校被废止和并入東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是有时代背景的因素在里面的,然而,因为专科学制被废止,改制成为了大学学制,因此,学校的管理层认为原先仙台医専的教职员并不是全都符合在新成立的医科大学任职的条件。必须是来自「 東西両帝大の逸材 」才有作为教授被重新编入的基础条件。

因此,原先仙台医専共计16名教职工中,仅有4名教授正式被编入医科大学,2名教授被降职为副教授后编入。包括藤野先生在内的另外10名教职工则失去了工作。

虽然在东北大学如今的校志上记载,当时这10名教职工都是「依願」离职的,但从后续的一些证据上看,应当是非自愿的被免职了。因为在同期,新成立的大学本对这些退职的教职员有一份安置措施,藤野先生也曾提出希望能被安排至自己家乡的金沢医学専門学校任职,但最终并未获得任何安置。


1916年(大正五年)

藤野先生离职后前往东京的三井慈善病院耳鼻咽喉科担任实习医生,但于同年12月离职,回到家乡坂井郡。暂时找不到其间的文字记录诸如书信之类来揣测藤野先生当时的心情,但是可想而知,藤野先生作为教授,在解剖学的学术领域上潜心任教二十多年多年,突然要他另寻生计甚至不得不接受临床治疗的实习和再教育,确实在心境上需要很大的转变。

更何况,同年,藤野先生的妻子りか因肺结核去世。此时藤野先生42岁。


1918年(大正七年)

藤野先生在坂井郡的三国町开设了自己的耳鼻喉科诊所,为自己的乡亲们提供医疗服务。彼时,藤野先生还不能完全适应自己的新身份,做事也都带有学究气息,在开业初期曾有腹痛病人上门就诊,被藤野先生怒而斥走:「这里可是耳鼻喉科诊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渐长以及在同窗好友土田誠的劝解下,藤野先生逐渐卸下了自己身上教授的包袱,将自身越来越融入到日本传统乡村医生角色中去了。

此后近三十年,藤野先生都在当地扎根,并且行医直到最后一刻。

坪田忠兵衛在其文章『郷土の藤野厳九郎先生』中,对这个时期的藤野先生有如下的描述:

夏天的时候,藤野会在浴衣外搭配短羽织,穿着草帽草鞋,披着农民劳作时的蓑衣。冬天则戴着一顶包裹住脸颊的绒线帽,身穿粗羊毛披风和木屐出门为病人就诊。无论春夏秋冬,藤野先生都会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并且在鼻梁处扎有胶布。 喜欢抽“朝日”牌香烟,喜欢下围棋……藤野不向那些贫困的病人收取诊疗费,作为一个正直的人,大部分患者送来的礼物也被他退还。

1935年(昭和十年)

直到这一年6月,由佐藤春夫和増田渉翻译的『魯迅選集』在日本出版之前,鲁迅都没有再联系上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也不知道鲁迅的消息。

本书出版之后在日本获得了很大的反响,阴差阳错之下,藤野先生从当时自己上中学的长男藤野恒弥的国语教师那里听闻了『魯迅選集』这本书,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当年的学生周树人君,如今已经成为现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大文豪,藤野先生感到非常的开心。

然而就在一年后,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故。


1936年(昭和十一年)

同样也是直到这一年的年底,作家貴司山治和当地的新闻记者接到鲁迅病故的消息,前来采访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才知晓鲁迅已经病故了,记者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而后整理而成的悼文「謹んで周樹人様を憶う(谨忆周树人君)」发表在翌年三月的『文学案内』上,附录于此:

因为是多年前的旧事了,所以记忆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确定我从爱知医学专门学校转职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是明治三十四年末的事。在那之后两年或三年,周树人君作为第一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进入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因为是留学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周树人君和一百人左右的新入校生以及三十多人的留级生一起听课。 周君身材不高,脸园园的,看上去人很聪明。记得那时周君的身体就不太好,脸色不是健康的血色。当时我主讲人体解剖学,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 于是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看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如果是在东京,周君大概会有很多留学生同胞,可是在仙台,因为只有周君一个中国人,想必他一定很寂寞。可是周君并没有让人感到他寂寞,只记得他上课时非常努力。 如果留下来当时的记录的话,就会知道周君的成绩,可惜现在什么记录也没留下来。在我的记忆中周君不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 那时我在仙台的空崛街买了房子,周君虽然也到我家里来玩过,但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了。如果过世的妻子还在世的话,或许还可以回忆起一些事情。前年,我的长子藤野恒弥在福井中学时,主讲汉文的管先生对他说“这本书上写了你父亲的事,你拿去看看。如果真是那么回事,给我们也讲一讲那些事情”。于是长子恒弥借回了周君写的书让我看,这些作品似乎都是佐藤翻译的。 这以后大概过了半年,管先生来和我会面,也谈到了书中所讲的那些事情。从管先生那里,我知道周君回国之后成了优秀的文学家。管先生去年去世了。听说在姬路师范当老师的前田先生也说过周君的一些事情。 让我再回到前面的话题。周君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总共只学习了一年,以后就看不到他了,现在回忆起来好象当初周君学医就不是他内心的真正目标。周君临别时来我家道别,不过我忘记这次最后会面的具体时间了。据说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墙上,我真感到很高兴。可是我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把这张照片赠送给周君的了。 如果是毕业生的话,我会和他们一起拍纪念照,可是一次也没和周君一起照过像。周君是怎样得到我这张照片的呢?说不定是妻子赠送给他的。周君文中写了我照片的事情,被他一写,我现在也很想看看自己当时的样子。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中国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中国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 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校毕业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中国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周君在小说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会该有多么欢喜啊。 可是现在什么也无济于事了,真是遗憾。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农村里,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对文学是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前些天从报纸上得知周君去世的消息,让我回忆起上面所说的那些事情。不知周君的家人现在如何生活?周君有没有孩子? 深切吊唁把我这些微不足道的亲切当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灵,同时祈祷周君家人健康安泰。

1937年(昭和十二年)

中日战争爆发。在这件事上,藤野先生的看法是:「在文化上,中国可以说是日本的恩师,这样的战争应该尽快停止」。

这场战争同样影响到了藤野先生的生活,他的长男恒弥于翌年加入了東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进学, 他于毕业后进入军队,成为了一名军医。


1945年(昭和二十年)

就在战争结束的同年,藤原恒弥在前线染病不治,结果先于其父,死于昭和二十年的元旦。

藤野先生可以说是过得比较贫困,战时急需药品,藤野先生本可以将自己诊所所藏的药品尽数以高价卖给军队,但藤野先生却以「当地的老百姓也需要这些药品」为理由拒绝了。恒弥参军前购置军刀和行李的费用以及恒弥死后下葬的费用,囊中羞涩的藤野先生都是临时从熟人处支借。据藤野恒男的描述中所说,藤野先生平时不以贫困为意,生活比较乐观,但长子恒弥之死确实对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让藤野先生在此后一蹶不振。

同年8月10日,当地迎来了有史以来的高温天,藤野先生也在这时倒在了前往自己诊所的路上。在自己亲朋好友的救治下,依然不治,于翌日清晨离世,享年71岁。四天之后,日本战败投降。

晚年的藤野先生在当地颇受村民敬仰,因为藤野先生以「行医为仁」作为信条,村民也送给他「為庶」这个雅号,称赞藤野先生致力为庶民行医的仁德举动。



藤野先生还任教时在研究室拍摄的照片
藤野先生为鲁迅所作的笔记订正其中一页,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称笔记遗失,实际上是搬家回绍兴时寄放在朋友家,后被许广平整理出,目前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東北大学" 沿革(大正以前)|東北大学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医学部. N.p., n.d. Web. 08 May 2017.

2) 天野郁夫. "帝国大学の誕生(二) 東北・九州・北海道." 學士會会報 [東京都] 九月. 平成26年: n. pag. Print.

3) 東北大学五十年史. Vol. 上. : 東北大学, 1960. Print: 107-108, 722-723.

4) 藤野恒男. 藤野厳九郎小伝. Vol. 26. : 仁愛女子短期大学, 1993. Print. 仁愛女子短期大学研究紀要.

5) 藤野厳九郎家文書 .Vol. 1853年(嘉永6)~1989年(平成1). Database: C0125, 08 May 2017.

6) 土田誠. "医師 藤野厳九郎." Ed.「藤野先生と魯迅」刊行委員会. 惜別百年 2007. Print. 東北大学出版会

7) 泉彪之助. "福井における藤野厳九郎." Ed. 芦原町教育委員会. 魯迅と藤野厳九郎 [福井県芦原町] 2013. Print.


user avatar   zhou-zhe-52-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藤野先生个人在鲁迅离开日本之后的经历,上面已经有回答详细说明过了

我这里主要就补充下《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传到日本之后的一些事,以及藤野先生的个人资料,主要资料引自知网

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准备出版增田涉、佐藤春夫合译的《鲁迅选集》,译者请鲁迅对所选篇目提出意见,鲁迅回信道 :“某氏集( 指《鲁迅选集》日译本 )请全权处理,我看要放进去的,一篇也没有了。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1935年,《鲁迅选集》日译本即将出版之际,《岩波文库》特地派人专程到上海再一次征求鲁迅意见,鲁迅表示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他对《藤野先生》如此厚爱的良苦用心,就是想能借此打听有关恩师的消息和情况,同年6月27日, 鲁迅在给日本歌人山本初枝女士的信中,又提到他的这位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大约三十年前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教授,是真名实姓,该校现在已成为大学了,三四年前曾托友人去打听过,他已不在那里了,是否在世,也不得而知,倘若健在,已七十左右了。”

在1935年 6月,日译本《鲁迅选集》出版,《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也第一次和日本读者见面。 这时的藤野先生已经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在家乡福井县三国镇一带开设诊所行医。 是他的长子藤野恒弥从他在福井初级中学时的国语和汉语教师菅好春那里看到了日译本《鲁迅选集》,并听菅先生说《藤野先生》一文写的“该不是你父亲的事吧。”由此藤野先生才知道曾经是留学生的周树人 ,已经成了文豪鲁迅 ,他把在仙台的事情写进了散文里。

当时菅先生还拜访了藤野先生,听他谈了在仙台时的情况。可惜的是这次拜访的情况没有公开发表 ,也没有能够传到鲁迅先生那里,菅先生只留下了一封拜访藤野先生的谢函,便在数月之后因病去世了。不过这次拜访对后来的藤野严九郎研究还是非常重要的。 是菅好春首先发现了居住在福井县的医师藤野严九郎与鲁迅散文《藤野先生》的关系,也是他第一个首先访问了当时还健在的藤野先生。

1936年,也就是在《鲁迅选集》日译本出版第二年的夏天,译者增田涉专程从东京赶到上海,看望病中的鲁迅,鲁迅先生十分关切地询问有没有藤野先生的消息,当增田涉回答他,调查仍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异常悲伤,叹息道:“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 ”对老师的敬仰、爱戴、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深情厚意毕现于惋惜伤感之中。

1936年鲁迅逝世前后,有关藤野先生的情况,日本的鲁迅研究者半泽正二郎在《鲁迅与藤野先生》一文中作了介绍:鲁迅直到昭和十一年(1936年)年秋逝世为止,似乎还不知道藤野先生健在 ,而在先生这一边,据说他的长子恒弥曾被学校的汉文教师菅先生问道:“你是仙台医专藤野先生的儿子吗?” 因这个缘故,先生才看到了佐藤春夫、增田涉的《鲁迅选集 》日译本,而且先生还一面用扩大镜看着卷首的著者近照,一面说:“这就是周君啊!真有出息了!

先生听到鲁迅逝世消息时 对侄子藤野恒三郎(现为大阪大学医学院教授)谈过下列的话:“鲁迅的名字是第一次知道的,无疑是当时的周树人,在仙台时代教过他,给他改过笔记,这些都还记得,只是周能成为这样伟大的人物却一点也没有看出来,从我的学生里飞出了这样的伟人也真令人高兴啊!

据藤野恒三郎回忆说,当记者拿着一张鲁迅逝世的照片给他叔父看时,这时他叔父才知道了鲁迅逝世的消息,他正襟危坐,非常庄重地把那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端端正正地题写了“谨忆周树人君 ”六个大字,来访的记者对这次访谈进行了整理,并把它发表在1937年3月号的《文学案内》(案内意即指南上 )这就是人们常提到的藤野先生的回忆文——《谨忆周树人君》

至此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友好交往,深厚情谊便通过新闻媒体迅速在日本各地传播开来,《藤野先生》也成为日本人最为熟悉,读得最多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 ,为了让后人弘扬藤野先生的无私精神,永远铭记两位先生的友好佳话,日本人民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许多地方都建造了永久性纪念设施,使之成为永恒的纪念

1959年,宫城县日中友好协会提议建立鲁迅先生纪念碑,并发动募捐活动,1961年4月5日,该纪念碑建成,鲁迅夫人许广平女士应邀出席了揭幕仪式,纪念碑坐落在仙台市(宫城县府所在地)西郊的青叶山下、广濑川畔,碑的正面镌刻着郭沫若题写的“鲁迅之碑”四个大字,以及由仙台东北大学教授内田道夫撰写的碑文,碑文上说:“中国文豪鲁迅 1904年秋至1906年春在仙台医科专门学校 仙台(东北大学医学部前身)就读。由于“他痛心于祖国的危机,以拯救民族灵魂为急务” 于是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建设这纪念碑,深愿永远地传达他伟大的精神” 每年,在鲁迅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的那一天都有人在碑前举行纪念活动

1964年4月,在藤野先生的故乡福井县足羽山建造了藤野严九郎碑,碑上镌刻着《藤野先生》中提到的他所赠给鲁迅的照片及背面的“惜别”二字,这两个字取自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的藤野先生小照背面的藤野先生手迹。碑的正面“藤野严九郎碑”六个字为许广平所书,碑文中写到:“建立惜别之碑,以纪念两位先生不可泯灭之缘。”

1980年,藤野先生出生地福井县芦原町建立了一座“藤野严九郎先生碑”,碑正面为鲁迅之子周海婴的题字,1984年7月,在藤野先生的故居,又建成了藤野严九郎纪念馆

1990年7月,在芦原町建造了 藤野严九郎和鲁迅的像,周海婴应邀参加了开幕式,铜像坐落在芦原町国际交流中心内,用了 800公斤的铜,由富山县高冈市织田幸铜器株式会社铸造,铜像高 1. 65米 如真人一般大小,师生两人一坐一立,栩栩如生,铜像的右侧有一个藤野严九郎资料室,收集了大量的有助于人们了解和认识藤野先生业绩的实物、资料

1998年11月29日,江泽民以国家主席的身份访问日本,特意到仙台访问,瞻仰了鲁迅纪念碑,并会见了鲁迅先生的孙女周宁和藤野先生的孙子藤野幸弥,还参观了东北大学史料馆中有关鲁迅先生的展览,参观中,江泽民还将亲手书写的一首诗“丹枫似火照秋山,碧水长流广濑川,且看乘空行万里,东瀛禹域谊相传 ”赠给了东北大学

2003年7月10日至9月30日,由上海鲁迅纪念馆和日本藤野严九郎纪念馆共同举办的“藤野先生纪念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展出,这个通过文物来叙说鲁迅、藤野师生情缘的展览共展出相关珍贵文物、文献资料131件,其中有藤野先生为鲁迅批改的作业本及成绩单,解剖台前的全体学生的合影等

下面是关于藤野先生个人的一些资料

1. 藤野严九郎的家世

日本明治七年 ( 1874) 7月 1日,藤野严九郎出生在敦贺县坂井郡下番村一个医学世家。当时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地方行政区划还未确立,后来下番才改划为福井郡本庄下番村 ,现归属福井县芦原镇。下番的历史比较悠久 ,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 ,这个地区有富裕的土地、古老的贵族庄园和很多大的寺院。藤野先生祖辈从德川时代 (1603— 1867)初期,代代在这个地方从事医学事业 ,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学习西洋医学的祖父和父亲。祖父藤野勤所师从的是西洋医学研究专家宇田川玄真和宇田榕庵。 宇田川玄真是日本实用临床解剖学的名著《医学提纲》的作者,发明过很多解剖学用语。 藤野先生的祖父藤野勤所作为宇田川玄真的门徒 ,还和后来成为日本著名的西洋医学专家的坪井信道是同窗及亲友。在《鲁迅日记》和《集外集拾遗》中,有鲁迅先生赠给儿子周海婴的主治医师坪井芳治的两首诗,坪井信道就是这位坪井芳治医师的曾祖父

藤野先生是藤野升八郎的第三个儿子,藤野升八郎曾先后在京都小石元瑞开办的私塾堂和大阪有名的西洋医学堂学习西洋医学。 在藤野先生的祖辈和父辈时代 ,日本社会普遍重视乡村医学。当时在首都学习西洋医学的人们 ,有一部分毕业后回到各自的家乡,为当地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医学新知识。藤野先生的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医学家庭

2. 藤野严九郎所受教育及职业

从有关资料可知,日本虽然在明治五年 (1872)就颁布了新学制,可是确立近代教育制度却比较迟。这对当时那一代的孩童受教育有一定影响。 藤野先生就在规定的丸冈镇平章小学和三国镇龙翔小学这两个学校学习过。先是就读于平章小学,同时也在野坂源三郎开办的私塾学堂学习汉语,后来才到龙翔小学学习。不知什么原因,当时藤野先生有一段时间到大石家做养子,他的小学毕业证书上的名字就叫大石严九郎。 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藤野先生的汉语教师坂源三郎。他原任福井领地的中坚武士 ,明治维新以后,由下番迁居邻近的中番地区 ,开办了私塾学堂,对本地的子弟施行教育。野坂源三郎作为福井领地的军事技术专家 ,却非常热心教育事业,他的弟子们也评价他是一位好先生。藤野先生在野坂源三郎那里学习汉语 ,这对他以后关心和尊敬中国文化以及对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学医给予深切关怀 ,不能没有影响

藤野先生立志从医 ,是在他进入福井县寻常初级中学 (今藤岛高级中学 )读完两年升入名古屋的爱知县立爱知医校 (今名古屋大学医学部 )以后。他在爱知医校毕业 ,留校进入解剖学研究室工作,晋升到副教授、教授。期间曾被派遣到东京帝国大学解剖学进修班学习。不知什么缘故,没有到退休的时候 ,藤野先生就退职了。之后曾做过明治生命保险公司的保险医生。从藤野严九郎纪念馆的资料可知 ,藤野先生退职爱知学校时 ,曾希望到故乡附近的金泽第四高级中学医学部 (今金泽大学医学部 )就职 ,但这个愿望没能实现。最后可能是经他在东京帝国大学解剖学进修班学习的教授小金井良精的介绍,藤野先生才到了仙台医科学校任职。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校长山形仲芸是小金井良精在东京帝国大学读书时低一级的同学

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任讲师的藤野先生,在鲁迅先生留学仙台的两个月前 ,被任命为教授。这一点在日本平凡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鲁迅在仙台的调查》中有详细记载。鲁迅先生 1904年秋至1906年夏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留学 ,如文章开头所述 ,藤野先生对他的关怀和不倦的教诲 ,成了他 20年以后写作《藤野先生》的素材

而鲁迅先生1906年秋离开仙台之后 ,藤野先生的情况就不大清楚了。根据藤野先生纪念馆的资料中的措辞及履历表可知 ,从日本大正四年 ( 1915) 11月1日至大正五年 ( 1916) 3月 ,藤野先生受托在东北帝国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临时做标本整理工作。此后又到东京的三井慈善病院 (今三井纪念病院 ) ,在耳鼻咽喉科学习,并当上了耳鼻咽喉科义务医生。同年末至翌年初 ,回到故乡下番做起了乡村医生

3. 藤野严九郎的家庭及乡村医生生活

藤野先生回到下番后 ,他的二哥明次郎已成家开业,他先帮二哥做事。后来藤野先生的原配夫人不幸去世 ,不久又和文子小姐结了婚。文子夫人的娘家在三国镇从事海运业 ,有这样的家庭援助,藤野先生在三国镇开办了耳鼻咽喉科医院。大概仅一年时间 ,二哥突然去世 ,他再次回到下番 ,继承二哥的遗业 ,在医学上勤奋努力。在下番 ,他不只给耳鼻科患者治疗 ,而且给所有患者治疗 ,因服务态度好而受到当地农民的尊重和信任。这样的生活 ,差不多持续了十五年 ,二哥明次郎的儿子长大成人 ,在芦原镇开设了诊所 ,藤野先生把下番的家产留给了二哥的孩子,落脚雄岛镇 (今属三国镇 ),租借房屋 ,开办了医院 ,并在中番开设诊疗所 ,乘电车来往于两个地方,忙碌于诊疗事务。

读过鲁迅作品《藤野先生》的都知道,鲁迅当年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时 ,曾专门前去向藤野先生道别 ,藤野先生听说他寄予“热心的希望”的中国学生将不再学医 ,当时的“脸上仿佛有些悲哀”,赠鲁迅照片“惜别”。然而他的这位中国学生弃医从文之后 ,做起了拯救国民灵魂的工作,用自己毕生的心血为中国人民的觉醒而呐喊和战斗,并且用真切的感情写下了《藤野先生》这篇不朽的散文 ,报答了恩师对他的热望。

1935年,由增田涉、佐藤春夫共译的《鲁迅选集》在日本出版之后,藤野先生通过长子知道这件事情 ,当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而这时已是30年代中期了。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如前所述 ,藤野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谨忆周树人君》的文章 ,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无尽思念。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藤野先生仍在乡间行医。 据藤野先生的长子恒弥的恩师故竹内静先生介绍 ,藤野先生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说过一段话:“中国是给日本教授文化的先生。 和先生的国家发生战争,是十分愚蠢的事情。这样的战争必须赶快停止”。 充分表达了藤野先生对这场战争所持的正义立场。然而与藤野先生的希望相反 ,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 ,这场战争不断升级 ,发展成太平洋战争,他非常疼爱的长子恒弥也在战争中被夺去了生命,使他蒙受了重大的打击。

4. 藤野严九郎的后代及其所受教育

据日本福井县立短期大学教授、藤野严九郎纪念馆资料调查员泉彪之助为该馆所写的说明资料介绍,藤野先生有两个儿子,长子藤野恒弥,次子藤野龙弥。 藤野先生不但疼爱他们,而且热心教育他们。离开仙台回到家乡以后 ,藤野先生几乎把一腔热情都倾注到了两个儿子的教育上来。 在纪念馆里展示有藤野先生儿子的英语笔记,那是用红墨水书写的,这不由使人想起当年藤野先生用红墨水为留学仙台学医的鲁迅仔细修改课堂笔记的情景。 在藤野先生纪念馆里挂字画的地方 ,醒目地挂着一部“孝经” ,据说这是依照藤野先生生前的那种样子挂起来的。 他的两个儿子当年每天早晨坐在这部孝经前面高声朗诵。 另外在语言方面 ,藤野先生不只给儿子教汉语 ,而且从小学阶段就让他们学英语和法语。 纪念馆里展示着他为儿子写作的法语入门书。 此外在藤野先生的藏书中 ,还有德语、英语、法语、希腊语、拉丁语等书籍 ,可见他学习外语种类之广。而这方面在他的最后一篇论文《解剖学用语引言》中更能看出他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水平。

昭和二十年 (1945) 8月10日 ,一直在乡村行医的藤野先生感到身体不太舒适,便离开中番医疗所,要往土田冈右门先生家去 ,途中在一条河道桥梁处又感到头晕眼花,便在近前路旁一位先生家稍事休息 ,又往土田先生家走去。当天夜里病情恶化 ,到第二天,即8月11日上午 10点钟便去世了。葬礼在附近的亲戚藤野仪助家举行 ,藤野先生被埋葬在藤野家族墓地。 后被他的次子龙弥迁葬至藤野先生的出生地福冈寺。

主要引用资料

《《藤野先生》与日本的藤野严九郎研究》

《《藤野先生》传到日本以后》

王士菁.鲁迅传.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 1979

鲁迅全集 .第十三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1991.

泉彪之助.藤野严九郎生平.日本医事新报 , 1987( 8, 27) .

小田狱夫 .鲁迅生平 .日本“筑摩书房”出版 , 1941.

鲁迅在仙台的调查.《鲁迅在仙台的调查》调查报告编委会编.日本平凡出版社出版, 1978.

藤野恒三郎.喜欢学习的人. “藤野博士退官纪念会” ,1970.

青园谦三郎.藤野严九郎 .“若越山脉”第一集 ,青少年培养福井县县民会议, 1970.

坪田忠兵卫 .乡间的藤野严九郎先生 . “藤野严九郎表彰会” , 1981.

泉彪之助 .藤野严九郎的医学谱系和出生地.日本医学史杂志二九卷四号 , 1983.

泉彪之助 .藤野严九郎的学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日本医学史杂志三十卷四号 , 1984.

泉彪之助.野坂源三郎—— 藤野严九郎的汉学老师 .“福井县立短期大学研究会纪要”第九号 , 1984.

泉彪之助 .隔海的师弟情—— 藤野先生和鲁迅.福井报1988. 12 — 1989. 2.

泉彪之助 .关于藤野严九郎纪念馆所藏遗物. “日本医学史学会”第八十九回总会发表 , 1985.

藤野严九郎纪念馆. “日本医学新报”第三二三七号 65页, 1986. 5.

《藤野严九郎纪念馆影集》第一集, “藤野严九郎先生表彰会”编, 1986. 7.

《鲁迅日记》 1932年 12月 31日: “为知人写字五幅 ,皆自作诗……为坪井学士云: “皓齿吴娃唱柳枝 ,酒阑人静暮春时。 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 ” (《鲁迅全集》第 438页 ) ,人民文学出版社,另一首《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学风狂啸者 ,回眸对看小於菟。 ” (《鲁迅全集》第 439页 ) 1991年。

泉彪之助 .葆崎医院小儿科坪井芳治医师. “日本医学史学会”第八十九回总会发表 , 1988. 5.


user avatar   zhao-xue-hao-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7年8月,我曾有幸和朋友一度前往福井县芦原市的“藤野严九郎纪念馆”进行参观。因此在@方白 @草图与涂鸦 所总结的内容上增加一些纪念馆内的实物内容和说明作为补充。

“藤野严九郎纪念馆”建于2006年,内部共计243件与藤野先生或鲁迅有关的展品。

该纪念馆实际上位于越前铁道“芦原温泉汤之町”站附近,对面就是芦原温泉。由于我和朋友是从芦原市以北的金泽出发,而这一段JR和私铁设置的非常无语,为了省钱,所以我们是在JR“芦原温泉”站下车。

我们步行了四五十分钟才到达了“藤野严九郎纪念馆”。

这是途中经过大片大片的稻田……

实际上藤野先生的故居以前位于三国町,但是由于他出生在芦原市,于是他的后代便将住宅和大量的遗物捐了出来,将住宅移到了藤野严九郎的出身地,建设了这个“藤野严九郎纪念馆”。

纪念馆左侧部分是新修的纪念馆部分,主要是展示藤原严九郎生前事迹和文件资料;右侧则是藤野先生的故居,可以近距离接触到藤野严九郎的遗物。

入口

下面这部分就是藤野严九郎在三国町的故居。

入口处两位先生的雕像。

藤野严九郎纪念馆全馆可以照相,在各种不许拍照的日本博物馆中显得格外异类。

下面这张是藤野先生的家谱,藤野先生的爸爸和二哥一个名字也是蛮好玩的。

孟书记 @孟德尔 提到的漫画家藤野春花,应该是藤野严九郎次子藤野龙弥的孙女,不过可能涉及个人隐私,一些家庭成员没有把自己姓名写在这张图上。

和东北大的鲁迅纪念馆不同,藤野严九郎纪念馆展示的所有和藤野严九郎有关的物品都是实物,所以可以看到他的爱知医学院的毕业证、仙台医专教授的任命书,以及他最为经典的照片原件。

藤野先生的方言

从纪念馆的介绍中得知,藤野先生一生未改乡音,所以他是使用福井方言为鲁迅授课的。

这就是为什么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藤野先生使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这大概是因为藤野严九郎的福井口音所造成的。

而在藤野先生回忆鲁迅的文章中所说“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所以对鲁迅十分的关怀。

从我个人的经验谈来说,日语说的不好,在日本学习生活,还不是大事;但是听不懂那可真有问题了。

我严重怀疑不是鲁迅听不懂日语,而是藤野先生口音太重了,所以他才不能充分地听……

如果想知道藤野先生是什么口音,可以听听《花牌情缘》第五集里绵谷新和家人的对话。


顺便一提的是,鲁迅先生其他课程都是“丙”,唯独藤野先生的解剖课给了他一个“丁”。

这倒不是鲁迅先生不好好学习,而是藤野先生过于严格。

这一年的解剖课只有一个同学获得了“甲”,近半学生都是“丁”,甚至还有两个“戊”垫底……

关于藤野先生从仙台医专的离职

方白提到1912年设置“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时,“仙台医专”停止招生并且裁撤了一部分的教师,原因是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作为帝大,只保留帝大毕业的老师。

藤野严九郎在两三年之内,先从教授降职为副教授,再从副教授降职为讲师,最后被排挤的待不下去了,终于辞职。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藤野先生所毕业的“爱知医学院”在1939年升格成为了“名古屋帝国大学”,“爱知医学院”是名大最核心的部分。

所以毫无疑问,藤野先生在晚年见证了自己被追认为帝大学生的一幕。一位过去是、未来是帝大毕业生的教授,仅仅因为当时不是帝大毕业生而丢掉了工作,不知他在晚年如何作想?


藤野先生在三国町行医时的医疗器材

藤原先生回到福井后,一开始只看耳鼻喉科,后来也看全科。由于当时一次性的概念没有普及,而一家都是从事医疗行业,所以他生前所使用的医疗器材大多都没有被丢弃,被完好的保存在纪念馆之中。

我对藤野先生的故居印象最深的是家里有两个厕所,一个西式的有马桶,一个是和式的坑(这段划掉)

藤野先生故居一层的客厅,在当时过的算是相当不错的。

角落里一个满满当当全是医疗器械的柜子

通过一个很陡的梯子,可以来到藤野先生故居的二层,这部分是卧室

一上楼,可以看见一个柜子,里面全是藤野先生给两个儿子买的各种玩具。这也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在严于教子外的老牛舐犊之爱。

“夏天的时候,藤野会在浴衣外搭配短羽织”中所提到的两件羽织。

向左一转,便是藤野先生夫妇和儿子们的两间卧室。

“冬天则戴着一顶包裹住脸颊的绒线帽,身穿粗羊毛披风和木屐出门为病人就诊。”

藤原先生生前穿过的粗羊毛披风

藤野严九郎生前所戴的帽子、穿的白大褂

在藤野先生纪念馆里挂字画的地方 ,醒目地挂着一部“孝经” ,据说这是依照藤野先生生前的那种样子挂起来的。 他的两个儿子当年每天早晨坐在这部孝经前面高声朗诵。



藤野先生的晚年

藤野先生晚年一般乘坐三国站到东寻坊口站(海岸线)之间的日本国营铁道,往返于三国町和郊外的雄岛诊所之间,为当地居民看病。

在太平洋战争打响后,日本本土日益缺乏金属资源,1944年,海岸线作为“不要不急线”被全部拆除回收。使得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每日来回变得非常困难,特别是在广岛担任军医的长子因病去世后,痛失爱子的藤野先生一蹶不振,人生的最后八个月里,他都是独自待在雄岛诊所里。

在1945年8月10日,藤野严九郎在患者的请求下,难得出了一次远门前往中番的患者家中,为其看病,途中因中暑倒了下去,第二天不幸去世。

雄岛现在成了一个无人岛,因为磁场异常和逆时针绕岛一圈会招致灾祸之类的都市传说而知名。但是藤野先生却是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这大概是藤野先生晚年天天所见的风景吧!





  

相关话题

  福建女教师在日本北海道失联,仇恨日本 ,是否应该去日本旅游? 
  如何看待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如何评价《红楼梦》里鸳鸯这个人? 
  你最喜欢中国历史上的谁? 
  戈尔巴乔夫下台以后都做了什么工作,成绩如何?现在他老人家又在忙啥呢? 
  多愁善感的人、比较容易感知的人是不是不太适合深入研究历史? 
  为什么日本能在1964年开通新干线,他们的技术来源本国吗? 
  古代四大美人中真的很美吗? 
  2010 年开始的阿拉伯之春,到 2019年,北非以及中东地区的格局有何变化或发展趋势? 
  日本在二战中真的想灭亡中国吗?? 

前一个讨论
那些花500W买学区房只为孩子在北京上好学校的,为什么不考虑移民呢?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大连化物所「直接转化二氧化碳为汽油」的新突破?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