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据称字节跳动内部正在开发「元宇宙」社交产品 Pixsoul,巨头为什么都在布局「元宇宙」? 第1页

  

user avatar   dtiberi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元宇宙本质上非常符合这20年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本质:赛博地主。什么叫赛博地主呢?就是期望自己搞一个平台,然后就有赛博农奴/佃户能进来创造内容,另外的赛博仔猪进来消费内容,一来二去循环起来越做越大,自己啥都不用干收租就行了。

也不是说美国没有赛博地主,你看搞元宇宙最积极的美企比方说脸书就是典型的赛博地主,但是好歹美国搞互联网的企业还干出了点别的事情,但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这20年除了赛博地主啥都没做起来。

怎么港,你们就别搞封建主义那一套了,求求你们搞点资本主义吧。


user avatar   la-la-la-la-74-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一个加强版的虚拟币

电影失控玩家上映以后,元宇宙这个概念就火了。

什么是元宇宙?就是你现在是生活在物理的世界里面,但是网络技术足够发达以后,你带上VR眼镜,进入一个3D的虚拟世界以后,这个可以你自己随意构建的虚拟世界就是“元宇宙”。

有点类似黑客帝国,但是并不是完全扯淡,因为这个东西,初步的技术已经成熟了部分,VR、AR、5G、AI等技术现在都已经有了,要搞出来一个非常简陋的元宇宙,并不是大问题。

元宇宙是真正的互联网终极商业模式。

我们现在看的互联网,都是平面的互联网,整个互联网资讯,都分布在一个手机界面上面,是平面的。

如果VR技术铺开后,人人都通过VR上网,现实世界和虚拟现实技术相互交互,而不是通过手机上网,那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将改变。

注意看下面这个图,未来上网很可能就是这样的:虚拟的内容直接通过全息投影出现在现实里面,你去抓的话会发现是空的,但是看得见。

至于怎么看见这些立体的网络信息,有2种发展的可能性,一个是虚拟投影,一个是通过超薄的VR眼镜实现。

要么产生虚拟投影的装备在外部,要么带在你眼镜上面。

以上趋势判断,绝非我和你写科幻小说,而是一个现实趋势,因为上图这个技术已经有了,现在钢铁侠里面这种全息投影,早就不是科幻了,无非就是可能还没有电影里面这么细致,同时很难随处可见。

全息眼镜也是有了,比如早在2016年,微软全息眼镜就可以做到下图的效果了,这种眼镜你现在去淘宝也买得到,不过我并不是带货,所以也提醒你,现在这个技术是有,就是还不太成熟,小心买到了杂牌后发现是5毛特效。

原理就是,眼镜的镜片是一个显示器,能够呈现3D动画,并且可以和现实世界很好的互动。你带上以后,就相当于整个人直接进入了一个虚拟和现实并存的世界。

说白了,元宇宙就是对你现在上网方式的一种颠覆。

而谁掌握了元宇宙,谁就掌握了一切互联网应用,以后什么互联网应用,都要基于元宇宙为基础开发,这就是系统的重要性。

过去的网络是平面网络,你不能进入网络世界,这主要是技术原因。而在VR、AR、5G、AI等技术加持下,不说未来,就是你现在,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相关技术,磕磕巴巴的进入一个简陋的3D网络世界。

为什么说是简陋呢?因为网络平台要成熟,需要大量的用户去用!

你可以随便找一个小公司或者大公司的元宇宙进去,进去以后你会发现,谁™会用这弱爆的玩意!这也太坑了吧,本来以为是进入阿凡达,没想到是我的世界。

元宇宙要搞起来,前期肯定是高度烧钱,然后等这个网络世界有所起色以后,有了部分用户量以后,在开始根据用户需求,不断的迭代。

目前扎克伯格、企鹅、英伟达、Google、字节跳动等等大公司都开始入局了,一副准备烧钱比赛的样子。很多圈钱的公司,也纷纷跟进,一瞬间视乎新的造富风口又来了?

但是我认为,元宇宙这个事,全球的私人企业是搞不成的。

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商业模式,这个事只能主权政府来做,私人做了没有意义,甚至最后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某一个国家的私人企业搞成了元宇宙,全世界哪个国家会允许这种事情存在?元宇宙就是3D立体的虚拟实景空间,而主权政府是没法管的,因为管理网络空间的是技术人员,换句话说,主权政府的人民,被私人公司给截胡了。

好听点叫元宇宙,说难听点,叫在主权政府的眼皮子下面建国。你想想看不就是这么一回是吗?

淘宝=传统商店的虚拟版=网店

元宇宙=传统国家的虚拟版=网络建国

你想通了这个道理以后在看元宇宙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琢磨一下,自己有几艘航母,有多少军事实力。

美国目前是全世界的霸主,全世界部分人口就是美国的韭菜,元宇宙就是当年淘宝的翻版,淘宝当年是大战万达商场,最终线上搞赢了线下。

现在元宇宙就是线上建国,然后线上国家来抢线下国家的“用户”....我从未见过如此“大胆”的商业模式,这几乎是向全球主权国家“宣战”。

当然,我认为全世界还是需要元宇宙的,毕竟这是技术革命的趋势,但是最终全球来看,肯定不是私人企业主导,而是全球的主权政府主导。

这和社交媒体还不一样,社交媒体只是抢夺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而不是全部。如果元宇宙成功,很多人就直接通过元宇宙为基础,线上做买卖,或者说这个时候已经没有线上概念了,是虚拟和现实高度融合了。

那就意味着,元宇宙的私人企业公司,几乎可以参与你一生所有的事情,那主权政府是不是就彻底被架空了?甚至连主权政府的公务员,都会到时候需要依赖元宇宙的虚拟现实技术,这样的话,主权政府和消亡了有什么区别?这是生死存亡之争啊。

所以别看现在很多新闻说什么投资元宇宙多么的热。

私人搞这玩意,就好像私人搞虚拟币一样,非常的不靠谱。不是说技术行不行,而是有没有资格的问题。说白了,越负责任的社会,越是涉及民生领域的事情,就很难完全说交给私人。

私人的虚拟币我不相信,我只相信官方的数字人民币。

同理,私人的宇宙我也不相信,因为宇宙不应该属于私人,哪怕这个宇宙是虚拟的。

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user avatar   zuting-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是元宇宙。

咱们也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起。

但不是“雪崩”和“头号玩家”,是“007之天幕杀机”。

资本杀局

话说丹尼尔·克雷格是我最喜欢的007演员,而这部天幕杀机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007,尤其Adele那首Skyfall,实在太好听了……

在这部电影里,反派BOSS席尔瓦给007讲述了一个故事。

说在席尔瓦奶奶所住的小岛上,老鼠以椰子为食而泛滥成灾。于是她用椰子做成诱饵,把油桶放在下面做成了捕鼠陷阱。

很快桶里就困住了大量的老鼠。但她并没有杀死它们,而是放任它们,不管它们。

随着老鼠饥饿难耐,它们就开始自相残杀互相为食。

话说这真是虎奶无犬孙。也就是他奶奶这么个狠角色,才能养的出席尔瓦这样的大反派。

但这个故事生动的讲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存量竞争的世界里,物种的生存模式是会变的。

而我们现在的世界,不就是一个存量竞争的世界吗?

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这口气就没喘匀过。

内有科技革命红利消耗殆尽,外有美联储滥施美元霸权疯狂印钞,世界经济在蹒跚中行走了12年。

我们不说国外的情况,我们就说我们自己。

996、007这都成为福报。更可笑的是这边在拼命加班,那边却已经是中年危机了。整个社会的内卷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以至于打工人用拒绝生育来进行无声的反抗。

而资本也不好受,因为赚钱越来越难了。还记得2019年初王兴的一句名言吗?

“2019可能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然后我们在2020年就遇到了疫情、遇到了跌成负数的原油价格,遇到了美股创纪录的四次熔断。

王兴诚不我欺也。

这些都是存量竞争的后果。

可是,赚取利润是资本的本能。行情再不好,资本也得继续增殖。

那么没有增量,资本就得从存量的转移和剥夺来实现利润了。

还记得去年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恶劣的案例?

有人说这是对赌的结果,有人说这是资本催生产业的结果,还有人说这是监管不到位的结果。

但在我看来,这是资本生存模式出现变化的结果。

2016-2017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的转折点。这个阶段出现了小米销量下滑等,互联网用户增幅趋缓等众多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已经消耗到末期。

随着增量蛋糕的消失,存量竞争开始激烈起来。

这个时候仍然有大量的互联网+项目和新玩法涌现,但先知先觉的资本已经开始焦虑自己未来的方向。

资本焦虑的原因都一样,都是想努力在红海中生存下来,只是有的聪明人找到了市场空白(OfO和摩拜成立),有的聪明人开始合并做大保存实力(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而还有一些聪明人则开始琢磨从别的资本身上剜肉。

2017年10月,瑞幸咖啡在北京银河soho开设第一家门店。

瑞幸咖啡抓住了所有的时代风口和投资人偏好。但没有人注意到,这是一个专为资本量身定制的项目。

自此,瑞幸咖啡在神州系资本的加持下,开始进入野蛮生长阶段,并于18个月后就登陆纳斯达克完成上市。

它的成长特征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不惜一切代价退出给其他资本

换言之:

  • 资本投资瑞幸咖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取经营收入,并不是为了挖掘中国的潜在咖啡市场,并不是为了跟星巴克打擂;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赚取和转移其他投资者的资金。
  • 为了实现瑞幸资本集团的退出计划,要按照接盘资本的审美偏好设计项目特点。
  • 即使亏损和高负债也在所不惜。

看到了吧,这就是区别:

瑞幸资本把估值当做经营对象:只要估值增长能够超过亏损的金额,这个资本投入就是划算的。

爱奇艺等中概股还是有主营的,他们搞资本运作是为了做大主营,而瑞幸资本做大主营是为了搞资本运作。

大家是不是总感觉瑞幸咖啡的操作看着都很熟悉,但就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原因就在这里——她的出发点跟别人不一样。

当大家在笑话瑞幸咖啡卖一杯赔两杯的时候,殊不知,人家只是花钱买托,好表演给资本看。

让你去售楼处当托,还得给你几百块钱呢。在这儿,一杯咖啡搞定。

这是瑞幸资本的生存术,谁说资本只能割韭菜?

屠刀之下只有利益,没有身份。

赚资本的钱,而不是赚产品的钱;赚估值的钱,而不是赚产品毛利。瑞幸咖啡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但这后面有一个宏观背景。

简而言之,就是存量竞争会驱使市场格局向着两极极端分化的方向行进。在这个过程中,寡头内部是“计划经济”,是铁军;寡头之间则是血拼,是刺刀见红。

这个结论国际国内都适用。

其实你细琢磨,这两年是不是倒掉很多“系”?明天、安邦、海航,等等。

单独来看,各有各的原因,但他们都是两极极端分化市场格局演化过程中的一个见证人。

这是在生产力停滞情况下,资本为了生存而进化出来的选择。

起初资本在挖掘市场机会,赚产品的钱;然后资本开始利用资本市场赚韭菜的钱;后来金融资本开始收割工业资本;现在,金融资本开始抱团竞争,并把屠刀指向其他金融资本。

增量越少,红海越红。

随着资本集团的消失和合并,两极极端分化的市场格局开始围绕金融寡头形成。

大家注意,国家资本也是资本。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国进民退是个必然。

但这跟元宇宙有什么关系呢?

元宇宙:噱头和价值

看过“重新认识资本市场泡沫”的朋友都知道,我对泡沫概念有个描述,即:泡沫是资本市场的特有特征,泡沫经济是资本市场的生态特点。

资本市场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但资本市场一旦建立,就会产生自己的规律。

买家和卖家无需参与生产,只要你能够把股票价格拉抬起来,那么先投入的资金就可以凭空升值。

泡沫越高,资本赚得越多。

制造概念推动估值,然后资本凭空获利,这是资本市场特有的赚钱模式。

元宇宙就是这么一个制造泡沫的概念。

从资本盈利模式的角度来说,它跟曾经火爆一时的区块链、VR等等没有区别。

都是炒高泡沫,然后交棒走人。

就目前而言,元宇宙概念距离实用还有十万八千里,市场参与者主要停留在资本和企业层次,距离韭菜们还有很远的距离。

韭菜们不但对元宇宙概念知之甚少,而且即便是想投资,也缺乏相应的项目。

你总不能跟字节跳动抢着收购Pico吧,你也没有开发Sencond Life游戏的能力吧。

话说回来,你要是有投资Pico的能力,那你也不是韭菜了;或者你要是有开发Sencond Life游戏的能力,那么你就可以置身于资本的泡沫游戏之外了。

所以,在元宇宙这个领域,大资本就是想批量收割韭菜,就目前条件而言也是鞭长莫及。

但是元宇宙给大资本提供了一个创造泡沫运作游戏的绝好噱头。

因此,元宇宙在目前,甚至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主要是资本之间的游戏。

这有没有让你想起谁?

对喽。

就是瑞幸咖啡那个案例。

所以,为什么是元宇宙?

因为资本需要一个概念,来推动存量竞争。

不过,既然跟我们韭菜没什么关系,那咱是不是就可以不操心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

虽然韭菜们够不上资本的镰刀,但是大家作为消费者却是够得上的。

不但够得上,而且还是必不可少的主角。

元宇宙并非是虚幻王国,而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有资格被挑选出来作为炒作的噱头。

那么,它的价值在哪里呢?

首先是元宇宙的技术基础都在推进当中,元宇宙并非空中楼阁。

元宇宙的技术基础涉及五大方面:网络环境、虚实界面、数据处理、认证机制和内容生产。

这里面,网络环境的5G,虚实界面的VR/AR等虚拟/加强现实技术、机器人和脑机接口,数据处理的大数据和云计算,认证机制的区块链,以及内容生产所仰仗的人工智能和<span data-search-entity=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分别都在按部就班的发展当中。

其次,元宇宙的发展逻辑自洽。

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从可有可无的一个工具,发展到跟人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了。

你包括吃喝玩乐在内的很大一部分生活内容,就是在网上完成的。只不过,这些网络生活之间是互相分隔的。

你想跟闺蜜聊聊买哪件衣服,你打开微信,进入网络世界发个微信。聊完了,你退回现实世界,然后登陆天猫,下单采购。

快递小哥电话打进来,你需要退回现实世界接起电话。

现在元宇宙出现了。

它的出现可以让你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无缝衔接。你可以在虚拟世界完成所有的事情,而不需要在两个世界之间反复切换。

元宇宙就是你的唯一宇宙,在这里你可以信马由缰,而不需要时刻想着要准备切换身份,以应付不同世界的要求。

因为元宇宙有助于提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效率,因此它确实反映出了更先进的发展诉求。

既有技术可行性,又有利润的诱惑,那么资本就会向这个方向全力推进。

最后,元宇宙会得到用户的拥护。

在元宇宙这个事情上,资本不用考虑获客的问题。你技术能推进到哪里,客户就会蜂拥而至,追随到哪里。

元宇宙是广阔无垠的蓝海。

且不要说网民现在在游戏世界的沉迷程度,即使是日常应用,人类也是无法离开互联网的。

而元宇宙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便利,他们怎么不会趋之若鹜呢?

更重要的是,在元宇宙的发展初期,每一个人都是这片新大陆的造物主,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亲自规划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种造物主的感觉,是没有人能够拒绝的。

而每个人自发创造的内容聚合在一起,则共同搭建出这个全新的虚拟世界。

元宇宙无需维护,用户是元宇宙的主角,而用户的拥护则会推动元宇宙的快速成型和成长。

现在我们看到,技术成本是大资本的事情,用户享受的只是便利。

竞争也只是大资本之间的狗咬狗,跟韭菜们无关。

看上去,这真是一个自由而又美好的世界。

你如果翻看一下目前关于元宇宙的报道的话,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游戏当头。好像元宇宙带给人们的就是娱乐和享受。

但天底下真的会有免费的午餐吗?

当然不会。

你在这里省下的钱,早有人在另外一个地方给你记下了账。

黑客帝国

1、逃不开的996和007

你别看现在市场对元宇宙这么追逐和向往。

但大家没有想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你在元宇宙的各种生活和建设都是需要钱的。

有花钱,就得有赚钱。

要赚钱,就得打工。

去打工,就又会有劳资矛盾。

得,这不是转一圈又转回来了嘛。

你本来只是想逃避现实的苦闷,到网上世界排解一下。结果进去一看,该996还是得996,该卢瑟还是卢瑟。

以前只是在现实世界打工,现在到虚拟世界还得继续打工,你说费这劲这是图啥。

这心情能好吗?

当然,元宇宙的初期跟美国的西部拓荒有点象,充满了机遇,所以你也有翻身当庄园主的可能。

但这毕竟是在互联网公司的地盘上,而不是在无主土地上的开发。

买的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比卖的精,这要画一个很大的问号。

在此,我祝大家好运。

2、劳资冲突

刚才说了,元宇宙的开发跟西部拓荒不一样。

西部拓荒是在无主土地上,而元宇宙可是在互联网公司的地盘上。

你在上面沉浸的越深,你的身份信息个人隐私对互联网公司暴露的越多。

现在一家互联网公司给用户打上的标签已经上千。

在这些标签的帮助下,互联网对用户的了解甚至比用户自己都多。因为互联网公司对用户的了解已经深入到了私密空间和潜意识处。

而当你沉浸在元宇宙的时候,你在互联网公司面前将变成彻彻底底的透明人,没有任何隐私可言。

既然是透明人,那么人就会变成物、变成机器,而你面对资本就不会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资本对你的压榨自然就会渣都不剩。

另外还请大家注意,元宇宙的技术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要求。

如果有朝一日,元宇宙成长起来了,那就意味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而当它们的进步足以替代你的劳动的时候,你作为劳动者的价值将彻底消失,唯一留下的只能是身体赋予你的生理价值。

这种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3、黑客帝国

因为个人信息透明度这个原因,我对互联网寡头始终报以深深的警惕。

为免“误会”,咱拿脸书来举例子。

2021年7月21日,脸书宣布成立元宇宙团队,称将在5年内转型为元宇宙公司。

从布局来看,脸书是元宇宙布局最全的互联网巨头,涵盖了Creator内容创作社区、VR/AR Oculus Quest、Workplace虚拟办公空间,以及数字货币DIEM和商业。

今年8月,脸书还推出了VR会议软件Horizon Workrooms,扎克伯格以“数字人”分身进行了线上VR会议,引来各方关注。

脸书这种互联网帝国的出现,不光是一个公司规模的扩张,也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结构的出现。

这是一个不同于传统国家的新型组织形式,势必会跟传统国家政府形成相持和角力,成为国外之国、法外之地。

现代国家概念是从民族国家概念而来,人们因为民族认同而聚集成为国家。

但现在脸书用户凭借共同的互联网语言、价值观、话题聚合在一起,何尝不也是一种组织模式。

它只起了一个比较低调的名字,把自己称为社交平台;但如果它把自己叫成社区帝国或者脸书帝国,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也许执政者会认为所谓帝国无非就是个比喻,它不可能是真的。因为它没有疆土、没有外交、没有国防,等等等等。

但如果脸书这个依托科技和互联网的新组织形式本身就不需要这些呢?

脸书可以通过27亿用户的交易来收税(佣金和手续费),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和公共设施,可以引导用户民意参与投票来获得自己的外交和社会政策目的,可以控制用户塑造自己想要的价值观,可以在脸书平台内实现选民管理和被管理的组合,那么叫它一声帝国似乎未尝不可。

而且脸书帝国的治理似乎比普通国家来的更容易一些,国家治理你还得考虑民意。但在脸书这里,完全不用顾虑,因为帝国疆域里的这些用户是透明的。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脸书大大扩展了他们的管理半径。在他们面前,这27亿用户只是27亿组交给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完全透明。

如果有必要,脸书完全可以引导甚至控制移民问题、碳排放、核武控制之类的话题走向。

如果非得套用民族国家的概念,在脸书这个新型国家里,用户是公民,社区规则是法律,管理层是政府,扎克伯格名义上是总理,实际上是皇帝,他们有货币有税收有支出有维护。

每一个人都以数字身份进入脸书进行日常生活,然后接受皇帝的指令在现实中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中进行有偏向的投票,来获取脸书想要的利益。

如果将来扎克伯格投身美国总统大选,恐怕能匹敌者也只有其他互联网帝国的领袖了,因为只有这些互联网帝国能够争夺用户的偏好、价值观和思想,只有这些互联网帝国有实力控制用户手中的选票。而现在的政治势力将成为没落权贵。

甚至未来,所谓民主政府可能只是扎克伯格等陛下的一个幌子。

《乔家大院》里孙茂才在劝说乔致庸不要搞汇通天下时,有一句话叫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把刀切下去,天下所有的人,不只是商人,包括官府、朝廷、甚至是皇上都会感到切肤之痛。这是国之大利,向来只能由朝廷来办才对。”

但这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有人办成了,那么它就是朝廷。

元宇宙的前景

对于元宇宙,我在科技和经济上是乐观的,但在政治和伦理上是悲观的。

元宇宙是科技的伊甸园,是资本的盛宴,但却是普通百姓的牢笼。

人们总是在为科技的进步欢呼,但却忘了由于政治地位的区别,科技进步也会让资源分配更多地向资本集中。

而当人们欢腾过后,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又会选择躺平来进行消极反抗。

只不过以前是在现实世界的床上,现在是在VR眼镜或者脑机接口后面的世界里。

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吊诡。

促成事物进步的原因,往往也孕育着拖拽它的原因。元宇宙推进了生产效率的同事,却也加深了社会矛盾。

然而当我们身在其中的时候,却又不得不与之共舞,这可能就是内卷的力量吧。

幸好,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资本。

政府对资本的监管能力不容小觑,在我们这个国家尤其如此。

更何况元宇宙会挑战传统的社会组织模式,我想监管单位对此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另外一个值得庆幸的是,在可见的未来里,元宇宙的各项技术没有会出现重大突破的迹象。

比如VR,在2014年就已经爆火,并被赋予很高的期待,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普及。其延时带来的眩晕感虽有改进,但仍然是一个问题。

即使从游戏技术的发展来看,做一部高质量的元宇宙游戏得要好几年,而游戏里的场景容量只是现实世界的一粒沙,所以元宇宙的落地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

欢迎关注财经杂感: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以区块链为基础重构的互联网。

所以互联网码农仍然是赢的,因为技术迭代的速度超过了政策限制的速度。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是烦透了这些营销号了。

5年前都说VR/AR是下一个风口,是个公司都要推个相关产品。结果呢?

HTC VIVE、Oculus、PSVR、Google Glass、Hololens,有的销量低到离谱,只存在于某些CBD的“VR体验馆”里,有些直接半停产,还有些直接就没公开销售。

然后到现在VR/AR的代表游戏有什么呢?已经快把AR属性去掉,只单纯保留地理位置的Pokemon GO、游戏场景一万年不变的beat saber。唯一能拿来吹一吹的可能只有半条命:Alyx,五年这么大的一个类型里面,就出了这么一个第一方游戏稍微能打一点,就算Alyx有荒野之息的素质也救不了啊。

现在把这个概念改个名字叫元宇宙,就又跑来营销了。一会儿“1989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一会儿“2018年斯皮尔伯格的爆款电影《头号玩家》”,还要拉上最近的《失控玩家》。

怎么不讨好一下萌萌二次元,把刀剑神域也拉过来当背景板呢?哦,是不是知道你拉个轻小说拉个动画片出来,投资人就会觉得你脑子不好使,会觉得你在骗人了?但是这几个作品里的概念根本没什么区别啊,你看刀剑神域知道是纯属虚构,怎么到那俩玩家又自以为看到近在咫尺的未来了呢?就因为好莱坞科幻显得比较高大上?

再看这个什么元宇宙概念推的相关应用,一个主打青少年编程教育的Roblox,一个还没上线的走差不多一个路子的重启世界。自由度还不如Minecraft,真不知道拿什么来吹什么元宇宙。

最搞笑的,还拉上了堡垒之夜?天知道堡垒之夜怎么能跟什么元宇宙扯上关系的,就因为开了个虚拟演唱会?那天底下最元宇宙的游戏还得看偶像大师手游,什么Roblox都得靠边站。

哦,还有soul也是元宇宙社交一线产品了,真就什么都往上凑。我也不知道soul跟探探陌陌摇一摇有什么本质区别,为啥就它元宇宙?就因为里面有些功能命名成什么兴趣星球什么次元?

两个字评价:恶心。


user avatar   wikua-jing-zhi-c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winter-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


user avatar   gui-gu-mi-t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user avatar   kong-tao-luo-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宣传是的,我上学的时候教科书还这么宣传呢。

还包括封建制度,说中国封建王朝。

可教科书又说封建制度是领导的领导不是我的领导,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

这又跟我认知中的中国古代帝国不同。

别说秦朝,周朝就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莫非王臣了。

夏商应该也差不多,毕竟世界政治有个几千年不变的现象,那就是承袭前朝制度框架,自己再做修改。

大致框架是差不多的。

西方封建国家,自古以来也都是那样,大致框架基本没变过。

更别提非洲拉美,那更是一直都是那样。




  

相关话题

  你们都有怎样的租房经历? 
  上班族的你如何吃早饭? 
  有哪些好喝的无糖脱脂酸奶推荐? 
  九十年代熟悉的两个人是用邮件来聊天的吗? 
  对于处事非常老练的人,如何判断她是否把你当做真正的朋友? 
  如何评价《鸟哥的Linux私房菜》说BSD和GPL很类似以及Windows不跨处理器架构等内容? 
  一个科学家,在梦中看到一个场景:别人发明了一种新产品。他把梦中的产品发表出来,这成就应该算谁的呢? 
  你知道哪些神预言? 
  为什么有些人赚钱那么容易,有些人赚不到钱啊? 
  如何看待重庆一女子加班太晚,缺席公司周末春游,被通报「耍霸王假」记旷工一天? 

前一个讨论
假如人类像萤火虫一样在兴奋的时候屁股会发亮,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徐州一高楼发生火灾,直升机营救时男士让女士先走?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