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苟同。
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根据明代杂文、小说记载的价格,一斤阿胶约合白银三四两。但是明朝因为对外出口茶丝,国祚两百多年间把欧洲人从南美掠夺的白银赚走了不少,所以明代白银的价值确实很难标准化到今天的人民币购买力。不过能负担起这个价格去买阿胶的古人怎么说都算不上吃不起肉。反过来,都穷到吃糠咽菜的地步了,大抵是吃不起阿胶的。要知道,阿胶不仅是用驴皮甚至牛皮(唐至明)炼制的,本身成本就不低,而且人工消耗很大,怎么说都不是长期吃糠咽菜的家庭吃得起的。
况且,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主要是驴皮中的I型胶原),这玩意儿里面的氨基酸含有大量的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偏低,它真的没法跟肉蛋奶鱼虾蟹的营养价值相提并论。所以,单纯从营养的角度来看,显然阿胶绝对比不上同等重量的肉类和鸡蛋。
那么阿胶有什么肉蛋奶比不上的药用价值呢?我们只需要看肉蛋奶绝对管够的皇室成员就够了。广为流传的一个医案是慈禧在孕育同治帝的时候,出现了“血症”,根据症状描述,现代医学的诊断大致是孕早期阴道不规则流血,提示先兆流产。咸丰帝为了给宠妃安胎,充实子嗣想尽了办法。最后,来自山东东阿县的户部侍郎陈宗妫献上东阿阿胶,慈禧服用后保胎成功。
这个故事虽然多为互相引证的传言,真实性难以考察,但中医典籍中对阿胶的描述确实是性平味甘,归肺、肝、肾经,“咳脓血非此不补,续气止嗽,补血安胎,止女子崩中下血,疗瘫痪”的描述。所以阿胶确实有某种尚未被阐明的药理学作用是普通动物蛋白无法比拟的。
我不认为阿胶是神药,不认为在治疗疾病的“实战”领域阿胶有现代医药难以企及的作用。
更看不起炒概念割韭菜的某些商家。
但单纯把阿胶的作用归因于蛋白质,还是牵强了。哪怕说中医文献中阿胶能够治疗的疾病用其他动物来源的胶原蛋白也能治好,我都更好接受。毕竟阿胶最初就是用牛皮炼制的,只不过牛皮、牛角和牛筋可以制造弓箭,必须上交官府,所以才逐步改用驴皮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