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盟军在没落行动中先打九州的战略决定? 第1页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登陆朝鲜无法结束战争。不带有时候马后炮了解日本会在核打击后投降的预计的话,45年盟军的第一要务是要先结束战争——先解决如何迫使群岛国家的日本投降的问题,才是没落行动为代表的的一系列策划的最根本目的。而45年中朝鲜对于最终结束战争的意义非常有限。一如43年的北非,朝鲜本身严重缺乏对大量登陆/支援舰艇的维护能力,本身容纳的航空兵兵力也有限;而维持朝鲜地区的补给意味着舰队需要越过整个尚未解放的整个华东和九州岛。虽然盟军已经取得了东海的制海权并且威胁朝鲜海峡和日本海,但是这不代表IJNAF和IJAAF在这些区域的活动就不存在。即便是要增加航空打击的跳板,第一选择也是本土诸岛南方的各个已占领的岛屿。欧洲地区RAF的转移就计划在硫磺岛一线。这些地区本身的地理容量并没有抵达上限,只是港口和机场设备需要升级而已,和朝鲜的区别只是飞抵日本本土的时间,本身的补给却要方便安全得多,已经位于盟军的控制之下。把十个师调入甚至留在朝鲜虽然对战后的地区影响有利,但是根本上无助于结束对日战争,是军事力量的净流失。

在普通的海上封锁和战略轰炸短期内无法直接结束战争的前提下,针对日本本土的登陆战和之后的地面战斗是或早或晚都要面对的难题,任何牺牲宝贵的有登陆能力/接受登陆换装训练的部队/舰队去本身敌军密度并不低的朝鲜地区的尝试都会在短期内削弱本土决定性战斗时盟军可用的兵力。因为这种对战争结束的悲观预计,才有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系统性摧毁日本粮食仓储这样的常规之外的计划,才会有之前的蛙跳行动,才不会优先解放朝鲜,台湾或者华东各港口,才会由印缅战区和东方舰队来击穿马来亚一线,才希望苏联对日宣战解决满洲红军——6月底苏联方面基本否决了红军参与本岛行动的可能,英/联邦军对于派遣战斗舰队非常热心,但是其陆上部队和主要登陆力量仍然在印缅一线,马尼拉仅有澳新兵团在换装中。美军能够依赖的,只有太平洋战区本身的登陆部队,这是不能满足同时在多个前线展开登陆行动的需求的,所以才会提出集中太平洋地区的兵力和优势技术兵器于南九州的基本设想。

南九州的选择在此时是合理的。只要日军决定在本土不惜代价抵抗到底,其本土推进无论如何都会变成极其惨重的拉锯战——那么还不如选择最容易获得海空支援,最容易发挥技术优势的地区。具体来说,就是既可以威胁日本行政中心,也位于关东平原适合部队展开的东京地区(王冠行动);以及直接位于日本本土群岛狭长地形的最南端,此时盟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海空支援并集中陆上力量并且面对更少反击方向的南九州地区(奥林匹克行动)。这是军事上双方都清楚地意识到的一点。所以日军才会如题目中描述的那样在九州囤积了庞大的防御力量,所以盟军才会选定九州作为奥林匹克行动的登陆点,这都是明面上的较量了。美国国内对没落行动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损失会有多大(更加具体来说,损失的预计能不能为使用核武器正名),但是南九州作为登陆点之一的选择本身没有问题。其他登陆计划(比如“北海道选项”,“津軽选项”)或许面对的敌军兵力稍弱但是得到海军支援和本身可以使用的登陆舰队也会少得多,风险会更大。优先在南九州行动是个军事上显而易见的选择。

如果南九州地区和关东地区的行动成功了,战斗转为了地面战,而欧陆援军和待命的英联邦部队进入日本本土展开,那么北海道一线的压力自然也会更小,登陆舰队自然也可以策划其他的计划。但是如果在最强大支援下(45年盟军的海空支援兵力的规模和登陆设备的升级已经远远超过了43/44年),面对没有足够规模装甲预备部队的日军防御,登陆部队都无法在南九州取得立足之地,那么短期内整个对日本土的登陆在短期内就要重新讨论了。在对日战争延长的前提下,再考虑朝鲜问题也不迟。




  

相关话题

  二战德军一个营和日军一个大队,哪个强? 
  二战苏联、美国、英国谁的贡献更大? 
  为什么现在抨击苏德互不侵犯协议,而不抨击英法和德国的互不侵犯协议? 
  话说以43年的盟军状态去打库尔斯克的结局是铩羽而归还是能大胜超过苏军的战果? 
  假如二战多打10年,盟军将面对什么样的对手? 
  如何看待淘宝对二战模型开始治理扣分? 
  为什么二战德国打波兰打法国都是一个月结束战斗,而打苏联打了四年却输得一败涂地? 
  二战前几个月,人们知道二战会爆发吗? 
  抗战时,日本明知入侵我国得不偿失,为什么还不停增兵,不及时撤兵止损? 
  如何反驳日本二战时钢质量比中国现在(2019)的还好? 

前一个讨论
最强的二战德军步兵师的战斗力如何?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2021 F1 比利时大奖正赛?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