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原文写得很明白了。
一、不杀富济贫,富人们别跑啊,不是要杀你们。
二、不搞福利社会,指望过北欧日子的不要做梦了,指望大豪斯,吃牛排的别做梦了。
三、搞二次三次分配,收了富人的税,发给最穷的,减少两头,能上知乎的大多在中间,和你们没什么关系。
四、税收激励,自愿为主,让富人主动捐献。富人捐点可以免点税。等于国家和富人一起出钱。保障方向是保障最穷的人。
理论上这个可以,实际上不太好操作。怎么捐?捐给谁?
五、我个人的意见。
社会要有一个安全网的福利,就是啥也不干的人,要保证饿不死,冻不死。
譬如,你在疫情期间失业了,就是找不到工作。政府能给你一个活着的保障。
给你安排一个上下床有卫生间,有空调暖气的宿舍,一天馒头咸菜方便面能吃饱,让你能活着。有个手机能上网,宿舍有WIFI娱乐,别闲着去惹事。
想吃肉,想住单间,努力找工作去。
政府财政没钱保障所有失业者达到这个条件,有钱人,有钱的企业捐赠补充。
当政府能保证这个底线的以后,996挣3000的活就没有吸引力了。累死累活不如躺平吃馒头咸菜方便面。
955的给3000,租个单间600元,剩下的钱还能吃上肉,才有人去干。
要996你得给个8000吧。
我们靠什么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这是根本途径。要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不搞“杀富济贫”。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的机会。要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止落入福利主义的陷阱,我们不能等靠要,不能养懒汉。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等调节的力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第三次分配是在自愿基础上的,不是强制的,国家税收政策要给予适当激励,通过慈善捐赠等方式,起到改善分配结构的补充作用。
台湾人嘲笑蔡英文:用爱发电。
突然就想到这个古老新闻。
假设:只有六个人
一个有10万,月入2万
一个每月5000块
一个每月2000块
一个每月1000块
一个没收入
一个赌债5万
请问如何共同富裕。
最近,有点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个个被上头敲“毛栗子”。
外国风险投资基金被吓得,大规模撤走。国际财经评论,口径一致,某锅已经不能投资了。
锅内的资本家也想,搞啥经营啊,看这趋势,离公私合营也不远了,能套现就套现吧,打对折也要把钱弄出去。
我安心等着看烟花。
管控都如此有力了,你们还上窜下跳地不安其位,按照小粉红和精资的神圣同盟的文宣,比五十年前你们已经共同富裕了嘛。
叫唤什么?
不过么,就你们这个张罗奋斗不要钱的精神文明,我看小粉红也很难吃得消,精资也许可以。
这显然是对赵薇下架事件的安抚之言,有些小愤不要瞎激动,我们国家大政方针完全没有动摇。
不“杀富”,我们不要资本家命,留给你基本尊严和基本家产,其他的你老实点自己交出来就对了。如果你不体面,我们帮你体面。
荣毅仁先生高瞻远瞩,是一位伟大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其实说穿了,资产超过一定数字就对个人和家族失去了消费意义,而只是“社会资源分配权”的部分计量单位罢了。如果你不用这个分配权来给社会公众创造利益,你何必占着茅坑不拉屎,交给我d吧,我们有一整套公共利益效益评价的体系,要求接手的人把你原有的这个体系里的利益分润到社会公众。
比如典型的油、化、铁、邮、电,这些部门在有些地区根本不盈利,但是我们会让他们去干,那些地区的人民就是受益的。是,出血做慈善,反市场经济,但是这是讲人性,以人民为中心。
你做一个老板,要是能坚持“打造生态大家发财”,对自己的原始股不断渐渐稀释到其他合伙人、广大员工手里,甘之如饴,自己适时退休,那国家和人民是很满意的。
你回头暗中还是安排了控股公司。然后企图以资本买空卖空模式来忽悠老百姓超前消费。国家和人民还是发现你了。你前面的所做所为,大家就很怀疑了。
因此大家对部长说的话,不要断章取义,要结合实际动作来看。
我们确实没有伤害赵薇、范冰冰、马云、王石、许家印等人的生命。
我们不杀。
有些时候,你好像站在中间,实际上你已经站到右边了。
你觉得自己没有暴露立场,实际上人人都知道了。
那难怪这个上古文明衰亡了
我差点儿就买票了,临了去了趟豆瓣。
哎!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学生校门口喝下11盒牛奶
网传视频显示,两名身穿蓝色校服的学生蹲在学校门口,一箱拆开的牛奶放在地上,他们拆掉吸管,将牛奶一盒盒喝掉,牛奶箱已空了一半。围观的路人纷纷劝说他们别再喝了,知情者称,事发于9月11日,涉事学校是四川达州渠县的达州外国语学校。
随后,“学生带牛奶入校被拒蹲校外喝半箱”登顶某社交平台热搜榜。有网友认为,学校有规章制度可以理解,但一刀切的方式并不合理;还有网友质疑,学校禁止学生外带食品是否与校内小卖部经营有关联。
官方简介显示,达州外国语学校,2006年6月创立,是所封闭式寄宿制学校。2016年9月13日,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达州外国语学校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涉事校长名下多家公司
官网显示,达州外国语学校现任校长向黎,生于1973年,中共党员。先后担任渠县酒类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渠县蔬菜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渠县长原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渠县砂石总场总经理,渠县东方外国语学校董事长。
政协渠县第九届、第十届委员、渠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现任四川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达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主席、达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渠县流江书画院院长、渠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渠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主席、达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董事长、校长。
记者通过天眼查发现,向黎校长除了是达州外国语学校的法人代表外,其名下还有文旅集团、餐饮服务、乡村旅游、农业公司、酒厂以及砂石场等,共15家公司。
9月17日,记者多方尝试联系向黎校长未果,随后拨打该校多个固定电话,均无人接听。
教科局:没权限调查校长名下企业
9月17日下午,记者联系到了渠县教科局,据政策法规股杨股长介绍,事发后,他们调取了该校的视频监控,走访了两名当事学生。达州外国语学校为保证学生食品安全,禁止外带食物进校园。
视频中的两名学生是初一新生,听路人说该校严谨学生带校外食品进入学校,学生担心牛奶被没收,于是在学校对面路边打开牛奶开始饮用。门卫发现围观现象就去劝阻,把剩余牛奶拿进保卫室,并通知家长把剩余牛奶带回去了。
渠县教科局已约谈涉事校长,校长表示立行立改,并责令学校修改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制度。
针对向黎校长名下的企业,杨股长表示目前并没有进行调查,“作为教科局没有权限。”向黎作为民间个人法人,他具备开办其他企业的权利。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少春律师分析认为,目前并没有法律禁止民办企业校长经商,比如开办公司企业等,但是对于这起事件来说,即使学校内部有规定禁止学生外带食品,但是该做法简单粗暴,且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阴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来源:猛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