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操场埋尸案」改编电影未获被害人家属授权?给我们哪些启发? 第1页

  

user avatar   dian-fu-zhe-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 @lawyer陈 的法律分析,真实案件改编影视作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较近的有《我不是药神》《湄公河行动》等。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因为艺术会对现实案件进行选择性编排,同时纳入创作者自己的思考。

我国《民法典》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规定: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操场埋尸案”的相关家属对改编的影视作品有意见,需要说明的是该影视作品是否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

也就是说,别人一看到你这个片子,会不会主动联想到“操场埋尸案”这件事,并认为这部片子就是“操场埋尸案”的记录改编。

前几年崔永元因《手机2》的拍摄扯出了范冰冰的阴阳合同。这件事的起因就是《手机1》太过影射崔永元,影片中塑造的渣男“严守一”让观众自然联系到崔永元,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电影的核心要素是冲突,“操场埋尸案”自然少不了艺术加工。

死者邓世平将以怎样的性格出镜,其家属将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物性格?

如果太过平平无奇,电影就没了看点;如果过于浮夸,中间虚构的情节太离谱,又会对案件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

影片方不与死者家属商量的行为欠考虑,没有顾及到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和侵权纠纷。

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商业价值。

以影片的形式记录这件事很有必要,因为它弘扬的是惩恶扬善的价值观。但若是以牺牲少数人合法利益的代价,那大可不必。

希望早日能看到影片方和当事人家属的和解,实现人文关怀、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广DNA数据库实现有效打拐」,该方式是否可行? 
  贵州公交坠湖司机因对拆迁不满报复社会,会对今后拆迁工作造成哪些影响? 
  对两岸地图做不同色标注后,台湾代表在民主峰会的直播被美方以「技术问题」为由掐断,透露了哪些信息? 
  11 月 7 日 河南新增 18 例本土确诊病例,目前具体情况如何? 
  现在在企业里搬砖的80后、90后,50岁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工作? 
  如何看待安徽一男子帮助头卡铁门的小女孩脱困后却遭受网友质疑,其随后表态「问心无愧」? 
  如何评价赵丽颖、冯绍峰、朱一龙主演的正午阳光新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果在疫情爆发初期,各国都执行像中国一样严格的防疫政策,疫情还会拖到2022年吗? 
  为什么至今为止没有人把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完整地拍成电视剧? 
  如何看待 B站 up 主 30 分钟被电话诈骗 16 万,个人信息到底是怎么泄露的?该如何反诈?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女大学生毕业后当墓地管理员12年,面对质疑,她说「你害怕的每个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综艺《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一期(下)?





© 2025-04-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