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感觉双一流大学成就了 985,削弱了 211?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xin-58-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示了,比我想像的还狠,直接动刀985,教育部是想让原985的非一流专业也要打成新时代双非呀。


很认同一些回答的话:双一流政策下,80~90%原211大学的专业成为新时代的双非。

人口下行预期下的提前布局,可能再过个30年,在高校不缩招(或者有限缩招)的前提下,老双非可能逐渐合并,消亡(没有足够的学生)。新双非取代老双非的生态位,985(一流高校)与其他大学差距进一步扩大,一流高校名单有很大可能扩大,但不一定会从一流学科高校中增补,而是通过拆解重组的方式新建新的大学。

最乐观的预期就是在30~50年内,一流高校约为50~55所(每省至少一到两所,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分掉接下来20所),一流学科高校有两条路:一条是缩编(拆解重组)到50~60所(现有95所),一流学科保留至学院级别,不含一流学科的学院直接并入地方双非,一流学科高校更加纯粹;另一条路扩编(可能性更大),最终建设到150~200所一流学科高校,传统的双非学校基本消失,一流学科高校中的双非专业成为新双非取代目前双非学校的老双非。

你是希望一流学科高校纯粹的只剩一流学科,还是一流学科高校中的非一流学科成为新时代的双非?


user avatar   li-bi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甘肃其他地方不了解,说说河西走廊吧,河西走廊的农村居民生活情况还可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拔尖,在全国都不算低,尤其是嘉峪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位列全国第48,酒泉位列全国第80,经济条件相对较为良好。

【2020年中国大陆338个地级行政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数据可视化】-哔哩哔哩】 b23.tv/jSZwZZo

所以来说河西的农村生活品质相对较好,农业产出比较丰富,全国的制种产业龙头,脱水蔬菜的加工中心之一,可比克、达利园、伊利、蒙牛、长城、威龙等都因农产品丰饶在此投产。又是北方单季亩产冠军,十二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五大牧场之一,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之一,全国先进的戈壁农业优先发展地区,全国1/3的枸杞产出,还有大闸蟹出口,以及特供的乌江贡米。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武威还是武则天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虽然现在陆上丝路衰败西北经济衰颓,但是河西地区小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陆丝断绝也只影响贸易又不影响农业嘛。

河西走廊老酸奶:【经济】河西走廊农业不发达??!

河西走廊的农业相关产业也相对周全,万亩隔壁荷氏温棚,酒泉就能生产30多种热带水果,张掖的大闸蟹、乌江稻米,武威的民勤羯羊,酒泉的玉门清泉羊,还有敦煌的李光杏和鸣山大枣等也是珍品。张掖和酒泉在黑河的滋养下生出不少湿地,鱼类繁多,主要以草鱼、鲫鱼、鲤鱼为主,山丹军马场的数十万牛羊提供了极为丰厚的肉类支持,牛奶产量也是全国较多。

河西之所以农村条件好,主要是因为自然条件的优越,在一圈高原中间不是高原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河西走廊就是水流向的低处,虽然降雨不多但是水量充沛,天干地不干的独特气候让植物能一边享受充沛的水分又能一边晒着太阳完成光合作用。优越的地理条件给予河西走廊优越的农业条件,河西的独特带田一亩地可产量1200公斤,又被称为吨粮田。

所以甘肃的农村真实生活,在河西走廊还是比较舒服的,河西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也较高,即使是放在全国也是如此。加之河西走廊物价房价偏低,农村人民幸福感还比较高,新农村改造也是河西的重点,也随着江浙搞起了小别墅,当然北方为了集中供暖,六层楼的新村小区更为常见。




  

相关话题

  普通二本想考研,比较知名的大学有哪些专业很冷门很好考? 
  大学学长总找我尬聊,怎么拒绝? 
  有哪些被名字耽误了的大学? 
  为什么中国有大学专设研究生院? 
  大学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 
  接连发生大学本科生猝死事件,为什么还要强调给大学生增负? 
  二本院校学生,想跨专业考研到名校的法律硕士(非法学),应如何准备? 
  本人工科211,为什么努力学习想保研却被部分舍友冷嘲热讽? 
  准大学生在知乎上看大学专业时,发现所有专业都存在大量劝退,如何在其中筛选出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牢骚? 
  双非和末流211比为什么公司以及考研更喜欢末流211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轮双一流无新增一流学科?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吉林大学的研究生生源?





© 2025-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