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又是为了流量
链接下文字是链接中的新闻的要点
觉得麻烦的朋友可以直接看要点总结
2018年
汤晓艳曾三次参加高考,前两次因为未达到分数线,名落孙山。第三次参加高考,她的第一志愿报的是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系,虽然过了录取线,但遗憾的是,她还是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也成了一个难解的谜。
2020年
参加三次高考均接到录取通知书,却因家庭原因放弃。
2021年
汤晓艳之前参加过四次高考,前三次都已经考上,但三次录取通知书都被父亲烧毁,而且第一次是当面烧毁,后面两次由于汤晓艳不在家,录取通知书被父亲拿了,所以她并不知道,直到父亲去世那年在病床上说出后面两次高考的真相。
要点总结:参加高考次数3次——3次——4次
考上大学的次数1次——3次——3次
一边是一个年年都靠已故的父亲维持热度却每次都说辞不同的女儿,一个所谓的不支持女儿上学却让她复读了三次的父亲。
我觉得有点可怜,不是可怜一段变味的亲情,只是可怜一颗父亲的心。
知乎现在的所谓独立思考,就是看完文章写篇读后感???
最后的结果除了老掉牙的“重男轻女”这种毫无营养的所谓终极答案之外。就真的没了??
如果他的父亲就是“自私”+“重男轻女”,那么请问,他父亲为什么支持他参加三次高考??难道复读不耗费时间,不耗费金钱?
陕西至少现在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简单事实就是高中并非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如果仅仅单纯的认为他的父亲,重男轻女,那么他的父亲为什么要支持他上高中??毕竟因为“家庭经济”+“父亲观念”完全可以更早的“迫害”这个有梦想的少女,从而节省更多的花费。
可是事实呢?他不仅高中读完, 而且对于他高考三次的“无理要求”也是最终支持。
再花里胡哨的故事,总就无法改变不会变动的事实。
如此恶毒的诋毁一个逝者,我就问你们自己良心能安稳??
至于我个人,至少对整个故事的真实性还是存疑。毕竟最后讲述着也仅仅是一面之词。
对于这个女子,我送给她一句: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我感觉这个新闻很奇怪,太不合理了,即使用重男轻女来解释也不怎么通。
该女士2018年40岁考上大学,那应该是1978年生人,大概率在1995年至1999年左右参加了三次高考。
但是在那个年代,要是重男轻女,是不会让女儿读高中的,更不会还让她复读两次。因为投入大、风险也大。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当地高中,即使中考成绩好不用交赞助费,一年还要1400学费,那时候当地公务员工资才三百块。复读生学费更贵,除非你的高考成绩太好,达到了本科甚至重本,学校才可能不收你学费反过来有奖励的。
读大学投入也大,但是收益也大啊,她高考应该在大学扩招前,哪怕是专科,毕业后收入也是比高中生要高一大截的。而大学学费虽贵,也不过三千多块钱一年。这父母五年的高中都供下来了,怎么到胜利的时候,反倒把女儿的录取通知书烧了?
看到有反驳我的,有说每个人想法不同的,但是一人在几年时间里,做出违反自己利益的事情,就不能像高赞一样,将其归结为社会问题了。明明坚决反对女儿读大学,却依然出了高昂的高中学费和复读费,就像种果树,辛辛苦苦伺候了好多年,眼看要结果了,怕麻烦一斧子砍断一样啊。
有说是艺术类大学学费贵的,可是艺术类的高中同样贵啊。不会以为高考报名表填上“艺术生”这仨字就可以了吧,既然能拿到通知书,专业课就得过关,就能找辅导老师、买各种材料。就算家长原来不知道艺术类大学学费贵,第一次烧通知书时总知道了吧,怎么还让她又复读两年。
何况该女士只是现在读的美术专业,以前高考是普通生还是艺术生都没说。
而且这个新闻里隐藏了很多关键信息,比如该女士当年成绩如何,都报考的什么学校,只字不提。
最大的可能,该女士当年被录取,学校并不是我们以为的本科专科,而是和苟晶一样的中专。那时候中专已经不是包分配了,除非像邱小慧那样父母找好了接收单位,否则普通人去读,并不比高中毕业有多大优势。
还可能她父母对子女要求太高,觉得女儿读差大学丢脸。
但是无论怎么说,在那个年代,供女儿读了高中并复读两年的父亲,和女子读书无用论联系不大。咱们不能欺负死人不会说话。
还有说什么父亲不供女儿读高中怕人笑话的,那么女儿考上大学不供就不怕人笑话了?何况从没见过不让孩子复读笑话家长的。
三次烧毁录取通知书???
首先是三秦都市报的原文报道。
数字报官网要看2018年9月3号那一期,点进数字报官网可能要调下时间,要不然看不到,界面如下:
搜狐新闻的三秦都市报也发了。
报道中写的是:
从1996年高中毕业到1998年,汤晓艳曾三次参加高考,前两次因为未达到分数线,名落孙山。第三次参加高考,她的第一志愿报的是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系,虽然过了录取线,但遗憾的是,她还是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也成了一个难解的谜。
前两次都没达到分数线,哪里来的录取通知书?
关于第三次,在那个报道中确实是烧毁。
2014年,汤晓艳的父亲病重住院,她专程回到湖南老家照顾探望老人。不料,在弥留之际父亲告诉了她当年第三次参加高考落榜的真相。原来,她父亲固守传统观念,重男轻女,不愿供给她上大学以免增加家庭的负担,背着她把北京服装学院邮递的录取通知书悄悄地烧了,现在他感到特别内疚和后悔,请求女儿原谅。
这标题三次烧毁,真是司马昭之心。
对了,有兴趣的知友可以去自行搜索,看看三秦都市报是什么级别的新闻媒体,再看看这个题目描述链接中发这个的是什么媒体,就能知道这次事件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想不到都已经2021年了,有的人却还活在1202年。
脑子里还装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一套。
替她骂一句王八蛋吧。
我知道被伦理压制,孝道洗脑,同时又顾及舆论,不得不“看开”一切的她,是不可能自己把这句话说出口的。
但她父亲的所作所为,这句王八蛋只是他应得的最起步的问候。
以不变应万变
美国棋高一着 赢了又赢 麻了又麻
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军演
布林肯:美国没有向乌克兰派兵的计划
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增兵
国防部发言人: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出军队
俄罗斯承认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独立
拜登:美国绝对不会派出一兵一卒
俄军空降基辅 登敖德萨 攻入哈尔科夫
白宫:美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派兵乌克兰
美国:套娃竟是我自己
英文:我和乌克兰感同身受
谁讨厌谁,倒也不一定。
谁讨厌谁,倒也不一定。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