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很大的一盘棋的管窥。
祖国的医学教育要和国际接轨, 就不得不采纳这种看起来很“残酷”的方法来淘汰可能在将来会碰到更多风险的候选人。美加和欧洲实际上早就是类似的机制。只不过祖国的医学生过往被呵护着, 所以知识结构和自身的劣势难以曝露出来。
这样的制度也让 “躺学”的南郭先生无处藏身, 不管是对患者还是医疗卫生事业都是一个十分必要的保障。
未来的医保制度倚赖这样的机制来减少不必要的赔付, 换句话说就是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几率。
规培考试未过, 用老百姓(LAITY)的话来说, 就是“你不是这块料”。而“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
早点转行, 未必不是个好事。
与其将来崩溃自我了结, 还不如及时切换赛道。 (美加的医生自杀率其实不低)
马死落地行, 别哭哭啼啼的。
干脆一点。
如果真的愿意悬壶济世, 就别 ** 的跟着别人咋咋呼呼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躺学”。悬壶济世是一种崇高的追求, 只要有了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再加上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一剂强心针, 恐怕可以让您振作起来。
认真学习的医学生极少毕不了业, 也极少规培考试考不过。医学老八校毕业的, 规培考不过,那是天大的笑话。
老八校里面有没有水货, 当然有。
女考生有不知道尿道和阴道解剖位置孰前孰后的,您信吗? 这是真人真事。
......
备注:老八校指协和、北医、上医、上二医、同济、湘医、中山和川医
~~~~~~~~~~~~~~~~~~~~~~~~~~~
不少人学医学到一半或者毕业以后顿悟了, 转行当律师或者生意人。 例如《华尔街之狼》的现实生活中的主角、可口可乐的创始人等等。
~~~~~~~~~~~~~~~~~~~~~~~~~~~~~~~~~
更多阅读: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日前以“无条件通过”成绩正式获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医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定。”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0-06/24/c_1126153216.htm
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发展报告(2019)
http://medu.bjmu.edu.cn/cms/resource/100000/file/%E6%9C%BA%E6%9E%84%E8%B0%83%E6%9F%A5%E7%BD%91%E7%AB%99%E5%AE%A3%E4%BC%A0%E5%8A%A0%E5%AF%86%E7%89%881126.pdf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院校手册
http://www.dyyy.xjtu.edu.cn/info/1159/27783.htm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接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机构认定现场考察
南开大学等19所高等院校接受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文字号: 国办发〔2020〕34号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23/content_5546373.htm
我国医学生有了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0-06/24/c_1126153216.htm
~~~~~~~~~~~~~~~~~~~~~~~~~~~~~~~~~~~~~
给大家送点段子活跃气氛
~~~~~~~~~~~~~~~~~~~~~~~~~~~~~~~~~~~~~~~~
俺朋友说了个笑话。某天夜晚,值班住院医生给俺朋友打电话:
“ x床病号肚子绞痛,咋处理?”
俺朋友回道:“赶紧打6542。”然后他冷静地挂断了电话。但是, 半分钟后电话再次急促地响起,又是值班住院医生打来的。
“俺打了 6542,他们科室不管咱病房。”
俺朋友火了:
“跟护士下口头医嘱说,打6542。她们懂的。俺马上到。”
俺有个老婆和朋友是考官。他们说文言文学得不好的学生,写病历的时候主诉都写不好,
20个字让人啼笑皆非。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她参观手术的时候见过一些老教授不耐烦地叫:
"爱丽丝!"
"爱丽丝~~!"
"爱丽丝~~~!"。
旁边的助手先是呆若木鸡,然后小心翼翼地说 :
“老师,我的名字叫李寻欢...”
老教授大叫一声:“滚*,下去!”
这时,傍边的护长赶紧递上一把组织钳。
助手下来手术台, 低声下气地问护长:
“护长啊, 您英文名叫爱丽丝吗?”
护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说:
“他才叫爱丽丝。”
“它叫爱丽丝啊!”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
她病理重修不是因为期中考和期末考分数不够 60分。也不是因为平时分不够。而是因为病理标本考试一票否决, 标本考试不及格。观片考试中30秒之内她还分不清楚口腔粘膜和阴道上皮。
监考老师敲钟把她震晕了。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
聊起大病理和专业病理的总成绩存在明显的区别。专业病理总成绩比大病理高了几乎 10~20 分。有人说是因为学生成长了,有人说是因为专业课老师更敬业。还有人说专业病理出题的老师比较良心,最难的选择题默认答案是C, 主观题分数占比大;大病理教研室比较狠,选择题多选多答错带扣分的而且还是电脑阅卷。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开术后医嘱的时候, 他多嘴问了一句主任:
“促进吞咽动作防呃逆吊啥药?”
“吊个球。”
然后, 主任拍拍屁股走了。于是, 他就写了下来。但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老师为啥爆粗呢?没想到的是, 病房的护士真的执行了口头医嘱,吊个球。她们用网兜挂了一个柠檬在术后病人的鼻子前面 。真的把呃逆给防住了。
俺还有个朋友是普通外科的。他说了个笑话。某天新收了患者,某医学生在写病历。医学生以前是学电脑的, 不知道咋混进了医疗队伍。
俺朋友随口问了一句:“Digital examination 做了没有?”
医学生好奇地问道:
“我才看完麻省理工的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写的 《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没想到写病历也数字化了。电脑还能做体格检查, 怎么做?”
俺朋友说:“Digital examination, 用手指。”
俺有个医学生朋友, 他导师姓黄。话说上世纪后叶, 黄教授到街道办事处调解离婚。
“为什么你们要离婚啊? 结婚十多年了。”
“她决定当素食主义者,Vegan。”
“素食健康啊,豆腐什么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的。 ”
“黄教授您有所不知,她排斥所有的动物蛋白。”
“......”
“......”
"别哽咽了,未曾想医古文和李商隐的诗词对您影响那么深远。"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 他是外科大主任, 平时不苟言笑的。一次是接台取肋骨。大家都很累了, 开始打哈欠。于是护长就说, 最近风声很紧大家都不敢说笑话,主任您给大家讲一个吧。
主任点点头称赞道, 纪委特别是计生委巡视组认为咱手术室的管理确实有一套,井井有条。
参观的人爆笑。
俺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
他们班考诊基。内科教研室主考。轮到某个平时学习很认真的同学考试。诊断对象(志愿者)是他们同宿舍的舍友。学习很认真的同学十分老到和流利地问完了了现病史月经生育史和冶遊史,做完了全套的视触叩听探,信心满满地汇报完毕。监考老师冷冰冰地问了一句:“表演完了吗? 有什么要补充的?”这同学不顾色友, 哦不, 舍友的挤眉弄眼。万分坚定的回答:“没有什么要补充的。”监考老师说:“你这门课要重修。 今天考试零分。你的诊断对象的心脏在右边。 不是左边。”
后话是这个同学后来选上了“南粤好医生”、“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其中之一。
#############################################################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
俺不到一百万知友(760多K),才升10级。阅读总量没到一小步(8000万左右,不到一个亿的小目标)。长期关注俺的知友知道, 俺不是专业的。 俺也不是大佬。
俺是最业余的......笑话、神棍和论坛孤儿
这是一个几乎只有圈内人关心的问题,而且圈内人和圈外人几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圈内的朋友大多是不解和惋惜,不明白为何用这样一场以往几乎等同于形式的非选拔性考试来决定一个人的终生。但当我尝试与圈外的朋友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得到的大多是不解——“结业考试都不合格的人,配当医生吗?”
之所以会有这样奇妙的对比,根本上还在于规培结业考试作为一个通过性的、非选拔性的考试,是一个收益和风险十分不匹配的存在。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绝大多数的事物其风险和收益都应该是匹配的:参加高考,考好了能上好大学,考不好就要去差一些的大学;参加CFA、CPA、法考这样含金量高的职业性考试,通过了能够获得职业生涯上的加分,不能通过损失的可能是时间和升职的机会;去买股票、基金、比特币......一夜暴富的收益和血本无归的风险也基本上是匹配的......
唯独这个规培结业考试,如果你顺利通过了考试,那么几乎什么也得不到——得到的只是继续参加二阶段规培努力搬砖的机会;可是一旦你通不过,你失去的却将不只是继续规培的机会,一同失去的还有升学的机会、工作的机会甚至正常毕业的机会......
所谓“规培结业考试”,理论上应该只是对住院医师规培阶段学(ban)习(zhuan)成果的评价,通不过的考生只是在规培期间的学习有缺陷或者不充分,对此要求补考甚至适当延长规培期限我认为都是合理的——但实际上,最后不仅考生的规培证被”斩立决“,甚至升学、工作、毕业都要被株连”满门抄斩“......
这个不合理情况的核心原因,我认为在问题源链接文章里的一段文字已经给出了清楚的说明:
按例,医学硕士每年可享有两次学位授予的机会,2019年之前,虽四证合一,但第二次学位授予前可组织一次补考;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各相关部门广泛交换意见,精诚合作,虽然只组织了一次考试,但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提出“四证不合一”,将学位证与规培证脱钩,保障了所有毕业生继续升学受教育与工作的机会。而今年,是在国内基本控制新冠疫情后,第一次组织考试,除广东省继续沿用“四证不合一”规定,上海市三月份下发的红头文件表明,今年明确组织补考外,其余地区既沿用了2019年之前,四证合一的规定,又沿用了2020年只组织一次考试的惯例,导致同样因新冠疫情,在家待命八月之久的万千学子陷于困境。
也就是说,正是鉴于现阶段医学院校培养”四证合一“(医学专业型硕士毕业时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医师资格证和规培证)这种”高投入、高获益、高风险“的现状,为了避免培养环节中某一次考生的疏漏导致”四证“被”满门抄斩“,主管部门在设计制度的时候就有过相关考虑:
可到了2021年,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已经相对平稳的时候,考试制度却出现了部分”回滚“:
相信其中的不合理性,大家都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对于除了广东和上海以外大部分地区的考生来说,不管是时间维度上与往年考试的对比,还是空间维度上与广东上海的对比,今年(2021年)的规培结业考试对他们来说都是格外不公平的。
不公平的原因,可能是来自客观疫情防控压力,也可能是来自相关部门的疏漏甚至懒政、不作为,也可能是来自医疗行业整体改革的压力和趋势。
但不管是何种原因,都要给人出路——如果是因为疫情防控压力,那么就应当予以适当的照顾和延期;如果是来自疏漏或不作为,应当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如果是来自医疗行业整体改革的压力和趋势,也应该提前予以提示让大家做好准备,而不是搞突然袭击、把别人的人生当作小白鼠......
不过话说回来,规培制度诞生的近十年间,政策一年一变、”年货式“改革、把医学后辈的人生当小白鼠对于这个行业里的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珍惜人才?不存在的事,没了你,后面有的是等着入场的人......
只能说,或许有的行业是真得不差钱,而我们这个行业是真得不差人吧.......
既然不差人,我倒是奉劝那些因为这次政策突然袭击失去了升学、工作乃至毕业机会的朋友们,认认真真考虑换一个人生的赛道,毕竟这个不珍惜你的行业,值不值得你珍惜,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或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妥善安置考试没通过的考生,毕竟规培结业考没通过,对于有工作单位的社会考生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还没有找到工作的社会考生以及四证合一的专硕却是影响巨大的,这种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甚至可以改变一个考生的一生。这个问题在往年不那么明显的原因是,往年有补考,大部分考生重整旗鼓一下,都可以通过补考,如果补考还没过,那也没话说了。但是现在没有了补考,很多考生的命运会因为这一次马失前蹄而发生巨大逆转,这当然是考生们不愿意见到的。
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恢复一年两试,将补考设在10、11月这样,补考通过之后,通过者在来年2、3月发放毕业学位证以及规培合格证,在补考结果揭晓之前,可以根据考生职业生涯需要安排到相关科室继续轮转------这样他们就不至于错过第二年的招聘和升学。这样既可以告诉每年的考生,要认真对待规培结业考,不然会有代价,另一方面,又不至于让代价过于惨烈。
读本科的时候因为有点播音主持的小特长,所以跟学校领导走得比较近。有一次跟党委宣传口的老师们一起吃工作餐,聊到了补考和考试作弊取消学位资格的事情。
当时我大三,很不理解为什么考试不及格可以安排那么多次补考,作弊就完全取消学位资格。起因是当时经常一起打球的哥们儿里就有一个考试作弊被老师没收试卷不仅不承认错误默默离开考场,甚至跟监考老师发生言语冲突,成了这个规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两年后的毕业季他也确实没拿到学位)。
一直惜字如金的部长很认真的对我说,国家的高等教育一直都是严进宽出的,因为一场高考对人才的选拔已经足够苛刻,选拔的人才从智力和自控能力上都至少属于同龄人中的中上游。国家培养一个本科学生要投入的资源是很大的,本着人才贵重的原则,只要不是专业水平差到离谱,或者诚信出了大问题,都不会卡住不给学位,开除、退学也会思之再三。
所以联想到现在这些考博成绩优异,获得名校录取资格的准博士研究生因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没有通过而无法入学,就觉得这是对国家教育投入的一种浪费。我之所以说这是一种浪费,一方面是国家在每个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都毫无偏私地投入了很多资源,更是因为这些同学在某些维度上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否则也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考博中脱颖而出。要知道,现在虽然各个学校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度不完全一样,但总归要看学生的英语、专业基础和科研成果的。能被名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怎么说都是基础过硬、科研基础扎实的同学。
因为硕士阶段的规范化培训考试没有通过就耽误了入学,甚至是失去录取资格,怎么说都是对人才的巨大浪费。而且那些录取了这些准博士的博导们当年的招录计划面临轮空,很有可能影响组内课题的延续性,因为现在很多博导只能隔年一招生,一年断档真的可能导致青黄不接。
明明过去这类情况都有先博士入学,后补考规培出站考试的先例,怎么今年说叫停就叫停了?恐怕这才是这些同学现在最痛苦的地方。
但转念一想,合格性考试本来就是对一类人才的最低水平考核,它不像高考、考研和考博那样的选拔性考试,没有通过确实是准备不够充分。以上海为例,虽然没有官方途径公布的每年规培考试挂科率,但总体上控制在10%左右,差不多就是十个人里面截留最后一名不能通过。但至少是我规培结业那年,还有一年两考的成例,我同届有个兄弟操作考挂科就先跟着导师科室干了半年然后去补考通过了,就业也基本上没耽误。
但是从这些年的一些风向上来看,国家现在越来越不差钱了,对人才的珍惜程度也不像从前那样近乎宠溺。所以未来因为一次考试不通过而彻底无缘某个职业某个学位,不得不降格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直至成为常态。
单就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赛道而言,因为这种政策调整而被迫退出倒也不见得是个坏事。目前行业内部的竞争内卷化程度,我相信都读到准博士研究生阶段了,这几位同学应该都看得出。从研究生时代就开始内卷,卷完SCI论文卷影响因子,然后是卷标书,进而卷各种各样的项目,为的就是职称、硕/博导师资格,这还仅仅是医院院墙之内的卷。此外你还要在学术圈里卷社会任职,比如学会的委员直至主委。如果你有本事一路卷过来,干点啥行业不挣钱养家?
之前规培期间带过的本科实习生,什么临床操作都一教就会,临床思维倍儿清晰,甚至对病人也非常耐心负责的男生,人家悄无声息毕业后当分析师去了......有时候真的觉得我不如人家看得明白。
这个问题之前就有人艾特过我,之所以没说什么是因为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无解。
很多人喷突然一年一试,其实这个不是问题关键,问题关键在于制度的“一年一个样”。今年一年一试,去年一年两试,今年通不过拿不到证,去年通不过也拿到了。
这是令人觉得不公平的地方。
但抛开这一点,制度本身并没有错。
专业学位硕士申请学位前必须通过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这是写入学籍管理规定的内容,说白了就是你的毕业要求。
你硕士入学的时候,跟导师签订培养协议的时候,你研三准备毕业的时候,这个标准一直都在。这就和你毕业论文要通过才能毕业是一个道理。
一个毕业标准,是最低的通过标准,这和你考试必须过60,59分就是不及格是一个道理。
对于一年一试没过的同学,要求按照往年一样一年两试,这没问题。
但一年两试也因为“某些原因”没过的同学,讲道理,人家要求一年三试也不过分吧——国家培养一个医学生不容易,事不过三,再给一次机会啊。
可是,一年几试都会有学生不过,因为通过率卡在那里。真要人性化,我建议每个月考一次,大家按照需求报名,这个月我心情不好我就不考,下个月考。这个月没考好,我下个月高兴我刷刷分。
现实吗?
放开了说,考研的同学有的准备一两年,结果英语没考好,再让他们考一次啊,毕竟西综和政治都考得好——复习一两年不容易,怎么能一场考试就下定论呢?
可是,这世上一场考试下定论的事情少吗?
也有人说,应该像去年一样,没过的也照样读博士,后面再补考通过就是了。
特殊时期特殊办法没问题,但不给特殊办法,也不能说错。
硕士升博士,本就是拿到学位的基础上。硕士学位没拿到,没达到毕业标准,不能读博士——有毛病吗?没毛病啊。
考研分数没达到,能先把硕士念上,第二年我再考,考过就行——这可以吗?
用博士入不了学,工作找不到,倒逼考试要重新来一次——这个逻辑不成立。
所以,不论是用人单位辞退、还是博士入不了学,说到底,这就是成本。
这和你考研一次没过,决定再花一年考第二次一样。
应届生身份、多一年的时间、所有考试推到重来——这都是成本。
成本,才是这个问题引发关注的原因。
考试、升学、学位、规培,这就是为什么“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原因。
这个系统的设计,在逐步把医学变成一个学不起的专业——不仅金钱,还有时间。
以前我们说,学医是“越老越吃香”、“好日子在后头”,
且不说现在“后头”有没有“好日子”,“老了”还“香不香”,
制度体系已经把“变老”和“后头”的成本拉高的让人受不了。
所有行业都在突飞猛进,互联网、新媒体、金融等等薪酬随着经济腾飞的时候,同样以“天之骄子”的分数入学的医学生,却还停留在“温饱”的水平。
而要达到这种温饱,你甚至需要完成本科+硕士+博士+规培长达11-14年的长跑。
但成本却不止于此。
这一次,他们被考试卡住,至少有解——我努努力,明年考过就是了。
但行医的过程中,还有更多被卡住的地方,有些你甚至找不到解决方案。
聘主治的文章和基金、升副高的条件和竞争、副高以后床位人手和资源、以及整个行业令人窒息的不停止的竞争,
我不反对医疗行业精益求精,提高从业者的水平和技能放到哪个行业都是好事,
但我反对只提标准,不提报酬的事情——寒窗苦读是为了鱼跃龙门,
但过了龙门不能还是寒窗,甚至是钉死的寒窗。
从健康中国提出,到后续一系列的医改、医保政策、集采限价,大家都在说医疗行业终于要拨云见日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终于要得到解决了。
且不说“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困扰着全世界哪怕发达国家的问题能不能解决,
拨云见日的这个说法本就值得商榷。
毕竟医疗行业,真正能发光的是医务人员。
但现实情况却是,云还没拨开,发光的已经越来越少了。
谢邀。
本人坐标上海,专硕,科博,口腔医学,今年规培刚结束,正式入职。上海的规培与其他地方不同,博士毕业在其他地方都是先入职,作为单位人参加规培,而上海是博士毕业后先作为社会人身份参与规培,规培通过后,再选拔一次,是否能够真正留院。上海的规培在第一年就要考公共卫生和传染病,规培出站考试,比全国考多了一个影像考试,也就是除了理论,操作,还有影像。任何一门不通过,都会影响出站。传染病的难度考过的人都知道,完全心里没底,也有很多挂科的。影像考试一共20道题,30分钟,每道题只有一张片子截图,比平时在临床上的读片难度大很多。比如骨折,只给你一个断面,可能是隐匿性骨折,很难看清。比如颞下颌关节磁共振,考试的截面有点糊,说实话很难判断,考完试以后大家反应都是很难很难,不确定因素太大,挂科几率非常非常大,稍有失误,可能就命悬一线。考完自己也觉得很悬,非常庆幸,我今年考过了。我们单位口腔专业理论全过,有四位同学很不幸,影像挂掉了。其中一位考上了博士,不知道是否影响入学,还有一位,留院工作了,最后我入职时候看了,入职名单上她的名字已经没了。硕士留院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很难很难,一场考试毁掉了。
学医这么多年,我本硕博加规培,5+3+3+2,已经13年青春。从去年开始很多科研型已经改成3年规培,我本科同学因为考研耽误了一年,博士毕业比我晚一年,正好规培又多了一年,相当于要比我晚两年工作。我正式踏入工作岗位已经接近32,在工作岗位中从头学起,做一名小医生。医生成长道路真的异常艰辛,正式入职以后还要进行2-3年的专培,按照我这样最顺利的成长路程,等到独当一面已是35+。而今年还有个博士后师兄刚刚开始规培,已经36岁高龄,哪怕按照规培2年算,结束正式入职已是38,他是外科基地,再专培2年,妥妥的40岁。而我们这升职称需要文章,国家级课题加持,不敢想象,未来的路有多难走。
你说学医后悔了吗?我因误打误撞进入医学行业,曾有一个不太热爱医学的本科时光,又在硕士阶段经历至亲因重病被顶级医院救治而对医生心生崇敬,励志考博,当一个好医生,也未曾因为博士期间科研压力而有半步退缩,为了心中崇高理想而奋斗。却在规培,入职专培,无止境的科研重压下而无可奈何。我们夫妻都是医生,老公是外科医生,我一边为他治病救人的举动而心怀崇敬,一边为他繁重的工作和科研压力而内心不舍,也为他极少对家人的陪伴而无可奈何。曾经无比坚定,让儿子也去做一个崇高的医生,悬壶济世,而今,只能一切随缘。不是不想,是这条路太难。
我们别无他选,只能把一次一次的考试,都努力通过。加油,虽然前路坎坷,我愿心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