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近年以来气候,生物灾害频频发生,是不是暗示着人类就要面临世界末日了? 第1页

  

user avatar   dian-qu-dong-a3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太多了,人类历史上比这严重的多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

1493年大水,史书记载,“鱼游城阁,舟行树梢,新蔡县水深丈余,无麦禾”

1875-1878年连续四年大旱,很多地方中间数年滴雨未降

“岁大饥,人相食”在很多地区的县志中比比皆是

国外的比如黑死病,欧洲人口减少40%

事实上,过去200年,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很大程度上让我们面对重大灾害的生存能力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比如

消毒剂的广泛应用,避免了“大灾之后有大疫”

交通和通讯的大幅改善,加快了救灾和灾后重建速度

食品加工的工业化,尽管饱受“糖精、色素、垃圾食品”等争议,但它确保了广大人民在灾难状态下吃得饱饭,不会有饥荒,不会为寻找食物付出危险代价

至于疫苗的重要性,更不用说了

当然发展必然带来新的问题,按严重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表现为

1.大量的新发明、新创造尚未经过灾难的极端性测试,就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基础设施”,取代原有的社会生活方式,灾难条件下,人类要为基础设施的突然失灵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灾区网络通信的崩溃,相比于10年前,影响大的多

2.发展过程中,社会组织模式的变化,使得应对灾害的团结性、严肃性、意志品质退化,天灾因人祸而成百上千倍地放大。过去一年欧美多国面对疫情的表现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3.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使得气候稳定性变差,极端天气增多,且不按套路出牌的特点,更加难以防范。今年较为知名的气象灾害,华南干旱,北方下大雨;温暖的德克萨斯下大雪,阴凉的西雅图出现极端高温,全是不按套路出牌。各地对于此类“非典型极端天气”准备与应对能力不足,损失更大

这三个因素各有表现,或相互作用,使得人类因各类灾害付出较大的代价




  

相关话题

  如果太阳燃烧完了,人类该怎么办? 
  如何看待郑州小区暴雨中倒下一堵墙维修费 129 万,物业乱收费的现象该如何整治? 
  2021 未来科学大奖授予袁国勇、裴伟士、张杰、施敏,单项奖金约 650 万元,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手拿馒头矿泉水受访,他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给我们哪些启示? 
  我们难道必须发展人工智能吗? 
  北京大妈在公交车上嫌让座慢辱骂乘客被拘留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人类未来真的是为了追求星辰大海吗,那我们现在庸庸碌碌的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你怎么看? 
  曹原获 2021 年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相当于工业初期发明蒸汽机吗? 
  如何看待青岛农业大学全国高校首例克隆猫「全网征婚」?猫体细胞克隆技术对未来各领域发展有何作用? 

前一个讨论
比特币时隔半年再度触及 60000 美元/枚大关,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成本 13 亿,票房 40 亿才能保本,《长津湖》或成中国影史最贵电影?





© 2025-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