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首先我觉得观网以后在发类似问题的时候,最好能介绍一下背景。
这段视频来自于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和平论坛(world peace forum)”,里面拉来了五常中其他四强的驻华大使、以及前中共中央外联部主任于洪军,号称“P5(power 5)”来讨论“重塑大国关系”。
可以先看看五位主角:
于洪军主任
法国驻华大使Laurent Bili
俄国驻华大使Andrey Denisov
英国驻华大使Caroline Wilson
美国驻华临时代办William Klein(前驻华大使任期到了、还未有下一任)
论坛的流程是:五位先各自发言10分钟,然后下面观众提问1小时
完整流程如下链接,英语好的可以听一听。(不过后半段观众中文提问的同声翻译真的是一言难尽……)
俄国大使Denisov发飙的这一段,完整前戏是这样的:
于洪军主任说,中国有中国的发展逻辑,外国不应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中国。
观众提问英美法大使:G7在中国的问题上放了那么大注意力,为什么?
美国法国大使都打了个哈哈,就说中国体量很大、中国经济很重要、中国关系需要融入多边关系
到了英国驻华大使Caroline同学,作为中国通(在北师大交流生)的她说了如下这些:
1、具体内容可以看G7公报,这些公报所有人都同意了公报内容;
2、英国无意想要将英国的想法强加于中国、英国是最早承认中国的西方国家;
3、反而是中国想要将自己的思想推向其他国家(可能特指曾经的输出革命)。
然后俄罗斯大使听不下去了,说了视频里那一段发言。
所以,反过来看整个论坛,就是一个当今世界局势的缩影:
西方强调着中俄违反“rule-based order”,希望强加西式“自由民主”给中俄,但同时又希望在环保、核控等问题上必须合作;
中俄强调着“民主不是只有一个定义”,自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希望有自身的发展逻辑,欢迎合作。
这就是一个安克雷奇会谈的简略安静版,双方进行了“建设性”沟通,把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重复。
但是要取得任何“共识”,恐怕“任重道远”。
杰尼索夫说“四五十年里,你帮我找个中共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人的例子”,颇有打赌意思,且显然自信满满。这是因为,他早在1973年就开始和中国打交道了。
1973年,杰尼索夫21岁,现在已经69岁——他近距离观察中国48年,一身经验加持,吐口吐沫是个钉。所以当听到跟他认知不相符的观点时,心里可能想“你秀你马呢?”,说话时也就没太客气,直接拿自己的信誉做赌注。
夏虫不可语冰,不是说真不可,而是嫌浪费时间——送人头另算。
最后,杰尼索夫接受俄新社采访时曾说过,“中苏建交日恰巧是他生日,所以他命中注定要跟中国有联系”。正赶上中国国力崛起,作为驻华大使,更希望祖国俄罗斯能因自己的工作而受益。所以相对而言,他还是亲华的。这跟主动站在中国对立面的其他一些国家大使有本质不同,是吵架的根本原因。
“为人民服务”,
以前总是狐疑中央电视台,说太多了,谁信哪?
2020年,从年头到年尾,才恍然,不光说,你特喵的还真做哪?
至于俄罗斯大使,他应该是经历过苏联时代的,一个从高端道德环境里跌落下来的人,是充分理解泥淖的可耻的。
其实这就是月亮和六便士的问题,是要月亮,还是要六便士,最好全都要。
一心看着月亮,却忘了地上的六便士。
是要面包,还是要自由,还是要两者兼得。
旅行,自由,远方,美食,华服,这都是很好很好的。
可是之后?大部分人还是要落到现实生活上面。
需要养家糊口,需要给孩子找学校,需要给自己找工作,需要面对现实问题。
不是说脱口秀不好,但是对比脱口秀演员和我们河南省至少前三的王牌中学的编制,可能还是少了稳定和底气。
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个功利主义者的个人看法,对我而言稳定可能胜过自由。我欣赏自由自在的勇气,只是我不敢罢了。
当然如果外面很好,回报又很高,辞职也未尝不可。
我没有这种勇气,只能钦佩她人的自由。毕竟大多数人没有六便士,也没有月亮。
但人生没有如果,为了诗和远方,只能苟且于当下。这就是人生的真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以上,人生如负重行远。
相比于自由和散漫,我觉还是工作和编制更靠谱。
忙着卡对方脖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