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的"联省自治运动"失败了,而其他典型的多民族"普世帝国"的联邦化尝试成功了,或者说他们的单一化尝试失败了.
联省自治运动的发端应该是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1月1日(即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当日)发布的<中華民國大總統孫文宣言書>.这份宣言书里有这么一段:"國家幅員遼闊,各省自有其風氣所宜。前此清廷強以中央集權之法行之,遂其偽立憲之術;今者各省聯合,互謀自治,此後行政,期於中央政府與各省之關係調劑得宜。大綱既挈,條目自舉。——是曰內治之統一。"(这一段我个人认为是孙先生当时出于情势考虑而不得已做出的妥协,因为他老人家在十几年后是把联省自治运动给狠狠地批判了一番的).
1919年,梁启超在孙先生的前述主张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了所谓的联省自治主张.在他1919年著的<解放与改造发刊词>中,提出三大要领:"一、同人确信旧式的代议政治,不宜于中国,故主张国民总须在法律上取得最后之自决权。二、同人确信国家之组织,全以地方为基础,故主张中央权限,当减到对外维持统一之必要点为止。三、同人确信地方自治,当由自动,故主张各省乃至各县各市,皆宜自动地制定根本法而自守之,国家须加以承认。"
1920年是联省自治运动正式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年.
时任湖南督军谭廷闿在曾担任过袁世凯的国务总理的熊希龄的支持下,于7月22日公然发表“还政于民”、“湘人自治”的通电,表示要“顺应民情”,实行民治,“采民选省长制,以维湘局”,该通电获得浙江军阀卢永祥、广东军阀陈炯明等人响应。10月,章太炎应邀访问长沙,亲自策动鼓励谭延闿实行联省自治。11月2日谭延闿发表通电,提出联省自治,比一省自治提高了一步。11月9日,章太炎在北京《益世报》上发表<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将联省自治运动的发展方向从建设"联邦制的中国"转为"邦联制的中国";文中公然喊出"今宜虚置中央政府,但令有颁给勋章、授予军官之权;其余一切,毋得自擅。军政则分于各省督军,中央不得有一兵一骑。外交条约则由各该省督军省长副署,然后有效。币制银行,则由各省委托中央而监督造币,成色审核、银行发券之权,犹在各省。如是,政府虽存,等于虚牝,自无争位攘权之事。联省各派参事一人,足资监察,而国会亦可不设,则内乱庶其弭矣。"等主张。
而湖南民间在此时也有一些支持联省自治运动的声音.如以某人,彭璜等新民学会会员发起的"湖南改造促成会",就公然主张“最好办法,是索性不谋总建设、索性分裂,去谋各省的分建设,实行‘各省人民自决主义’。二十二行省三特区两藩地(应指西藏及蒙古),合共二十七个地方,最好分为二十七国。”“九年假共和大战乱的经验,迫人不得不醒觉,知道全国的总建设在一个期内完全无望。最好办法,是索性不谋总建设,索性分裂,去谋各省的分建设,实行‘各省人民自决主义’。……湖南人没有别的法子,唯一的法子是湖南人自决自治,是湖南人在湖南地域建设一个‘湖南共和国’。我曾着实想过,救湖南,救中国,图与全世界解放的民族携手,均非这样不行。”
于是在湖南的"庙堂""江湖"两方面配合下,1920年12月11日,湖南省人民公投通过《湖南省自治宪法》,1921年4月21日,湖南省长赵恒惕又公布新的《湖南省宪法草案》.至1922年9月,赵恒惕成为湖南立宪后的首位首长.
湖南立宪的成功刺激了各地的联省自治派:
1921年4月,浙江省议会通过《浙江省宪法会议组织法》。6月4日,浙江督军卢永祥发出“豪电”,提出“分权于地方”,“先以省宪定自治之基础,继以国宪保统一之旧规”,附和“联治”主张。9月9日,省宪法会议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浙江省宪法》和《中华民国浙江省宪法施行法》,之后又通过了15个附属法。
陕西陈树藩1921年6月20日响应浙江卢永祥建议,以“联治”旗帜对抗北洋政府。
东北张作霖于1922年5月1日宣布东北自治。
江西陈光远通电响应,并授意江西省议会召开省宪会议.
1921年,以苏社为核心的江苏士绅欲在江苏省第三届省议会上指定江苏省宪法,然而江苏士绅内部分裂,南张派指控张孝若贿选议长,又引舆论压力及学潮,江苏省宪自治运动受到严重影响。
贵州卢焘1921年1月28日通电自主.
1920年11月,刘湘等人提出解决川局善后办法七条,包括“本川人治川之精神,实行地方自治”,1921年2月21日刘湘通电声明四川完全自治。
云南唐继尧响应联省自治,主持制定了《云南省政府暂行组织大纲》.
广东陈炯明喊出“粤人治粤”,“民选县长”为口号,成为广东省宪运动的前奏。1921年12月19日,省议会通过《广东省宪法草案》。在此基础上,陈炯明政府又相继推出"暂行县自治条例”,“暂行县长选举条例”和“暂行县议会议员选举条例”。条例规定,县级政府具有地方部分事务的决策权,而条例未规定者归省政府管理。县议会议员有限期,县政府受省政府监督。
孙中山于《民权主义第四讲》指出,"将本来统一的中国变成二十几个独立的单位,像一百年以前的美国十几个独立的邦一样,然后再来联合起来。这种见解和思想,真是谬误到极点,可谓人云亦云,习而不察。像这样只看见美国行联邦制度便成世界顶富强的国家,我们现在要中国富强也要去学美国的联邦制度,就是象前次所讲的欧美人民争民权,不说要争民权,只说要争自由平等,我们中国人此时来革命也要学欧美人的口号说去争自由平等,都是一样的盲从!都是一样的莫名其妙!……我们现在东亚处于此时的潮流,要把“联邦”二个字用得是恰当,便应该说中国和日本要联合起来,或者中国和安南、缅甸、印度、波斯、阿富汗都联合起来。因为这些国家向来都不是统一的,此刻要亚洲富强,可以抵抗欧洲,要联成一个大邦,那才可以说得通。至于中国的十八省和东三省以及各特别区,在清朝时候已经是统一的,已经是联属的。我们推翻清朝,承继清朝的领土,才有今日的共和国,为什么要把向来统一的国家再来分裂呢?”"中國本部形式上向來本分作十八省,另外加入東三省及新疆,一共是二十二省;此外還有熱河、綏遠、青海許多特別區域,及蒙古、西藏各屬地。這些地方,在清朝二百六十多年之中,都是統屬於清朝政府之下。推到明朝時候,各省也很統一。再推到元朝時候,不但是統一中國的版圖,且幾幾乎統一歐亞兩洲。推到宋朝時候,各省原來也是很統一的;到了南渡以後,南方幾省也是統一的。更向上推到唐朝、漢朝,中國的各省沒有不是統一的。由此便知中國的各省在歷史上向來都是統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統屬的;而且統一之時就是治,不統一之時就是亂的。美國之所以富強,不是由於各邦之獨立自治,還是由於各邦聯合後的進化所成的一個統一國家。所以美國的富強,是各邦統一的結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結果。中國原來既是統一的,便不應該把各省再來分開。中國眼前一時不能統一,是暫時的亂象,是由於武人的割據。這種割據,我們要剷除他,萬不能再有聯省的謬主張,為武人割據作護符。若是這些武人有口實來各據一方,中國是再不能富強的。如果以美國聯邦制度就是富強的原因,那便是倒果為因。"
于是孙中山和国民党与陈炯明部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经过了六一六事变与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陈炯明部被彻底击溃,两广地区的联省自治运动遂告终结.而全国其他地方的联省自治运动在北伐战争之后也被强力镇压.此后虽有河南南阳的"宛西自治运动",但终究已不成气候.
那么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如果当年的联省自治运动成功了将会如何?"
首先如果是章太炎所设想的实行邦联制的"联省自治运动",地方省政府拥有自主的军队,自主外交权,自主财政权,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不分裂反而奇怪了.
其次,如果是梁启超所设想的实行联邦制的"联省自治运动",中央政府虽然具备"维持统一的最低限度的权力",可如果地方省政府依然具备自主制定教育政策,制定宗教政策,制定语言政策的权力的情况下,各少数民族地区分裂出去也是迟早的事.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只能由单一制政府治理的观点,才是中国没有被民族主义大潮冲得分崩离析的根本原因.
p.s.:单一制国家与复合制国家的区别并不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区别.
单一制国家的定义是指中央政府拥有对整个领土的绝对主权并且集中所有政治权力的国家,地方政府的一切权力均由中央政府授予,中央政府有权在任何时刻以任何理由收回这些权力.
复合制国家的定义是由两个以上具有一定主权的政治实体(自治共和国,联邦州,省等等)通过签署统一宪法建立跨境的中央政府部分代理成员事务,从而结合成更大的主权实体.中央政府统一行使的权力来源于各成员的自愿赋予,地方政府有随时从中央政府手中以任何理由收回这些权力并退出联邦的权力.
因为民族主义的原名是nationalism,翻译成国族主义更合适,并没有苛求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民族,所以民国的五族共和和本朝的中华民族都能规避分裂,何况本朝名义上并非以民族主义立国
东亚四国,中,朝,韩,日都是单一主体民族占绝对优势的国家.放其它地区很少见这大体量的单一主体国家,因此跟其它多民族国家不是一回事.
而且我国有信史的记录太长了,分裂造成的大混乱,战争都记得清清楚楚,上一次分裂在民国的惨状大家都看到了,因此哪怕再激进的国人也得要掂量一下后果.
相反象五常 的美,英怎么维持统一才是要研究的,不同族群比例很高,要搞多元化下维持统一才是技术活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民国一直是分裂的好吗?别说西部边疆,连汉地都是四分五裂的。
直到后来共产主义取代民族主义又重新统一了中国。
分裂了呀,外蒙古、唐努乌梁海不就没了么。
大家只是单纯的说汉族人口多像稳定剂,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不够全面
其实民族主义出现之后新疆等地也出现了民族主义打头阵、宗教极端主义辅助的独立势力(也有可能两者关系是相反的,但是至少我这么认为)
但是实际上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也促进了我们这个国家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在上世纪初就开始在我们新疆地区传播,也有一大批信奉马哲的有志之士。老马的民族主义观也大大使我们理解“民族独立是为现代化铺路的,而不是现代化为民族独立铺路”
这一条也是深深入了我的脑
目前来看,我国地方民族独立只会阻碍我们整个现代化进程,只要是信奉马哲的,都不会股东分裂国家
先一辈的民族政策是巩固我们这个国家的重要原因。如果还按清朝的统治民族政策来说,即使汉族人口再多也会分裂,甚至是源于汉族的分裂
周恩来指出,必须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果不尊重,就很容易刺激感情”;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要随便评论。汉族同志不能认为自己的风俗习惯就是好的,别人的风俗习惯就是落后的。这种思想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思想;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要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由本民族群众自主自愿进行,决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加于人。信教的与不信教的、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要互相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注意,在少数民族之间也有信奉不同宗教之分。当上面压迫到一定限度时信奉不同宗教的民族也会联合起来一起造反。比如在某个节点的青海循化,信奉伊斯兰教的撒拉族和信奉佛教的藏族一起咳咳咳咳了,这就是当时民族政策的问题。
当时同盟会反清为了得到日本支持只要汉地十八省,所以有铁血十八星旗。
人算不如天算。
袁世凯这人从甲午战争开始干日本人到八国联军侵华,对列强的野心一目了然,特别是对日本的野心非常清楚。袁世凯经过多年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政治手段熟悉。早就不是那些刚参加同盟会没多少基本政治常识的人能比的。
结果全国政权直接由袁世凯接手,国内中央政权由封建社会到现代国家平稳换权,边疆各清军势力直接平稳的交给中华民国。没有长时间的中央失控。各边疆甚至边界各哨卡直接由清军改制为国民军,不然的话直接被周边各列强直接分裂了。
袁世凯死后中华民国中央依然存在,只是对各地统治削弱,但是当时全国各军阀依然还是让这个中央的,而且更诡的是各地军阀的目标都是中华复兴,大部分军阀军事割据的目的不是分裂国家,而是出于各自政见理念不同,谁敢搞分裂全国讨阀。这一批军阀大多都参过不少对外战争各个基本上政治军事水平都相当强悍。
这个北洋政府后来由南方的中华民国政权平稳权,中央政权一直都在,列强与分裂势力从始至终都面临一个四亿多人统一的中国,确实无法短期分裂中国
时间飞速转到二战,日军侵华,日本人没想到,中国各地军阀如此团结,甚至为了抗日甘愿放弃政权效忠蒋介石。蒋介石这人缺点一大堆但就是爱国,始终想复兴中国。一直死抗日本人。后面由TG接手中国。
怪就怪民国这一批军阀,各个都想一统中原,再创盛世,一个个的野心都不小。
没分裂?相当于神罗崩的就剩个奥地利和几个日耳曼化的斯拉夫人邦国,这分裂程度都快赶上奥斯曼了。
咱不能因为“汉地十八省”这个帝国直辖领特别大,就把直辖领当成整个帝国,皇帝陛下不能直接统治、而是分封给他忠诚或者不怎么忠诚的封臣的领土,也是古典帝国疆土的一部分,咱从古典帝国转型成民族国家时,别说那些不怎么忠诚的封臣,就连效忠千年的朝鲜、越南都被人暴力夺走了,这叫“没分裂”?那分裂长啥样?
由于转型时分裂的太惨烈,我们已经用“中华帝国爆炸时剩下了哪里,哪里的居民就是中华民族”定义自己了,而不是“哪里曾长期效忠于帝国,哪里的住民就是中华民族”,连承认那些炸飞的部分也曾是帝国一部分的底气都没有,分裂的惨烈程度在所有古典帝国中都算最前面的。
跟现行国际法有关系。现行国际法禁止武力合并,导致了国家只许分裂不许统一。而这个是不可持续的。
分崩离析各有各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民族主义出现而分崩离析的。不光中国没有分裂,俄罗斯,美国,印度也都是多民族,也没有分裂,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上,各民族平等的普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