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是这个回答里面唯一唱反调的。
即便是被普遍认为荒诞而乏味的迷信,也预示了一种“执拗的低音”,这是文化的底层。
更不要说复杂的中世纪哲学或者宗教哲学,无论是吠陀、佛经、道藏乃至于像是讲故事的古事记、日本书纪,这里面有关于神祇的概念都是极为严肃的,这些早期的,对世界的严肃认知是不应该被鄙视的——无论依照哪一种历史观,这些在前的思考都是值得认识的。
人类哲学在19世纪之前都未抛弃“神”,而所谓“杀掉上帝”的现代科学也埋藏了无数宗教的灵魂,实证主义预示了人的认知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却不能够作为逻辑工具去掉“神祇”。每当我们要诉诸于正义、德性、善和美的时候,“神”总是如魅影一般缠绕着我们。
做科学教给我两件事:第一要宽容,无知是常态,没有人理所应当拥有“某种知识”;第二要谦逊,在知识面前,我们知道的永远微不足道。